王宇川
目的 了解中药抗菌洗液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毒性试验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该中药抗菌洗液原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杀灭率均达到1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min,平均杀灭率为99.67%,作用5min,杀灭率达到100%.中药抗菌洗液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值为0,对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结论 该中药抗菌洗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都有一定杀菌效果,对试验动物皮肤无刺激性和无致敏性.
作者:邓莲芬;苏伟东;卢桂宁;傅伟忠;朱群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新标准紫外线杀菌灯对不同微生物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辐射强度为110μW/cm2的30W石英紫外线杀菌灯下方垂直距离1m中心处照射30min,对玻片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钢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照射120min,对玻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3.00.用该紫外线灯照射180min,对玻片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平均灭活S/N值为83.28;照射7.5min,对玻片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在20m3气雾室内悬挂1支紫外线灯照射15min,对空气中人工污染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消除率为100%;在20m2房间内悬挂2支紫外线灯照射30min,对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4.50%.结论 新标准石英紫外线杀菌灯对载体上污染的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和病毒都有比较强的灭活效果,对载体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灭活作用较低.
作者:王玲;徐燕;谈智;陈越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市医疗机构胃镜消毒状况,及时发现消毒中存在的问题,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2006年对我市医疗机构胃镜镜头和内腔面的消毒效果进行了对比监测和分析.
作者:王冬玲;李岩;甄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机构消毒的监测,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状况,提高消毒效果和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于2004~2006年对南召县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两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以含有效氯1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71和7.62;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37和6.47.以含有效氯2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悬液中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4.75和6.41.以含有效氯15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47和7.51.结论 在相同的有效氯浓度下,三氯异氰尿酸杀菌效果优于二氯异氰尿酸钠.
作者:甘永新;苏伟东;孙贵娟;李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全面掌握仙桃市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中心于2007年4月对辖区内37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
作者:胡新玲;陈茂江;彭品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灭菌质量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把好无菌质量才能确保手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手术切口感染,提高治愈率.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尹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法和纸片扩散法,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临床分离91株医院感染菌株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38.5%;革兰阳性菌33株,占36.2%;真菌23株,占25.3%.91株病原菌中,有59株来自内科,占64.8%;32株来自外科,占35.2%;神经内分泌科检出病原菌多,其中真菌占36.4%、葡萄球菌占18.29%、铜绿假单胞菌占9.1%.91株医院感染菌株中,呼吸道占64.8%、泌尿道26.4%、伤口分泌物5.5%.91株感染菌株中,多数细菌耐药率在50%以上,部分耐药率超过90%;真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43.5%,对伊曲康唑耐药率达到65.2%.结论 医院感染菌主要来自呼吸道,真菌占第1位,多数菌株对抗生素耐药.
作者:韩佳音;卢次勇;林立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掌握乌兰察布市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现状,提高托幼机构消毒管理水平,对辖区内26家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进行了监督监测.
作者:王敏;张占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医院临床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醋酸氯己定的抗性力水平.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两种16株临床分离细菌对醋酸氯己定抗力水平,并同相应标准菌株作平行比较.结果 大肠杆菌临床株对醋酸氯己定的MIC为1~2mg/L,标准菌株对醋酸氯己定的MIC为2mg/L;有3株大肠杆菌的MIC低于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对醋酸氯己定的MIC为0.98~1.95mg/L;标准株对醋酸氯己定的MIC为0.98mg/L;有2株临床株的MIC高于标准菌株.大肠杆菌临床株对醋酸氯己定的MBC为4~8mg/L,标准菌株对醋酸氯己定的MBC为2mg/L;大肠杆菌临床株的MBC均高于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对醋酸氯己定的MBC为15.6~125mg/L,标准菌株的MBC为62.5mg/L;有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MBC高于标准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醋酸氯己定抗力多数比标准株强,只有个别菌株低于标准株.
作者:陈越英;谈智;徐燕;吴晓松;孙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本地区托幼机构消毒方法及其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24家托幼机构的消毒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 本地区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卫生质量总平均合格率为98.86%,教职员工手合格率为96.43%,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0.91%.甲级托幼机构平均合格率为97.88%,乙级托幼机构合格率为94.26%,丙级托幼机构合格率为90.53%.结论 本地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体比较好,但室内空气合格宰相对较低,有待加强管理和改进提高.低等级托幼机构合格宰相对较低,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仲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问题的提出1.1 SADS疫情的启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于2002年冬季在中国广东暴发流行,并扩散至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被扑灭.此次疫情波及中国国内很多省市,发病人数5000多人,死亡率高达6.55%;其中医务人员发病人数达到1000余人,感染率达到18.81%.
作者:叶庆临;廖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全面了解哈尔滨市南岗区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我们于2002~2006年对辖区内医疗单位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1 方法本次对哈尔滨市南岗区辖区内医疗单位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进行监测分析.
作者:刘卓;吴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臭氧消毒机对采供血机构关键工作场所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进行了现场检测.结果 流动献血车、献血屋等开放式场所用臭氧消毒器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分别为26mg/m3和14mg/m3,可维持Ⅲ类环境标准要求2h左右;储血室、成分分离室、成分制备室、细菌培养室、普通实验室等相对密闭的场所采用臭氧消毒机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15~28ms/m3.范围,可维持Ⅱ类环境标准要求4h以上.结论 对流动献采血车、献血屋、储血室等连续工作的关键场所空气消毒不宜采用臭氧消毒机臭氧消毒.
作者:谭明科;卓敏;蒋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钢绿假单孢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致病菌,由于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引起的多种感染治疗很困难,因此要重视院内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2006年4月,许昌市某医院妇科手术病人连续出现术后伤口不愈合、跳线、组织液渗出,化脓等症状.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医院要求,对感染病人伤口分泌物、手术室器械、手术室使用的消毒剂、手术室空气,敷料等进行了病原微生物检验.
作者:夏晖;贾永强;仝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解石家庄市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有效改善学生的就餐环境,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于2005年3~7月对石家庄市区中小学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常晖;安兰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招待所公用物品接触的人数众多,极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传播疾病,影响健康,因此,搞好招待所公共用品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解驻京某部招待所公用品的消毒状况,于2005年对招待所部分公共用品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吴宗相;郝新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活化时间与活化剂用量对二氧化氯杀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 二氧化氯原液加入活化剂活化时间由1 min延长到5min,含二氧化氯63mg/L的稀释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由91.10%增加到100%;活化时间由1min增加到20min,含二氧化氯63mg/L的稀释液对黑曲霉菌平均杀灭率由91.57%增加100%.在二氧化氯原液中加入活化剂的量由体积分数5%增加到20%,含二氧化氯42mg/L的稀释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由89.40%增加到99.98%;当活化剂用量增加到30%时,杀菌效果即不再增加.结论 在试验设定的范围内,二氧化氯加入活化剂随活化时间延长或活化剂用量增加,其杀菌效果增强.
作者:张晓煜;邓金花;黄静;阙绍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纳米银水溶液分别对两种噬菌体和细菌杀灭效果,探讨噬菌体作为病毒指示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 用含100mg/L纳米银水溶液对大肠杆菌噬菌体MS<,2作用60min,平均灭活对数值均4.00.用1000mg/L纳米银水溶液对大肠杆菌噬菌体T<,4作用24h,平均灭活对数值均<2.00.用含10mg/L纳米银水溶液作用20min即可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5.00.结论 纳米银水溶液可有效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噬菌体MS<,2和T<,4,此两种噬菌体对纳米银水溶液的抵抗力明显比两种细菌强.
作者:代小英;许欣;陈昭斌;张朝武;裴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对医院采血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台面)、安乐碘、医务人员手进行微生物污染监测,分析产生污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改正措施.
作者:文耀辉;包文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