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群;马旭亮;吴建根
招待所公用物品接触的人数众多,极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传播疾病,影响健康,因此,搞好招待所公共用品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解驻京某部招待所公用品的消毒状况,于2005年对招待所部分公共用品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吴宗相;郝新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三氯泡腾消毒片为白色片剂,主要成份是三氯异氰尿酸,有轻度刺激气味,有效氯含量为51.5%(W/W),易溶于水,无色透明中性溶液.为了解三氯泡腾消毒片对餐具消毒的效果,采用现场进行消毒效果检测.
作者:罗莹;马旭亮;毛晓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口腔疾病治疗中乙肝病毒的隐蔽性传播情况,为其预防隔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口腔疾病治疗患者的微量血液,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检测,调查普通口腔科就诊者乙型肝炎感染情况.结果 从205名口腔疾病患者中检出19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阳性率为9.26%.结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检测法能初步检出口腔门诊就诊人员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隔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范晓明;沈以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稳定剂对临床使用中84消毒液有效氯的稳定效果,寻找有效的稳定剂.方法 采用碘量法,对临床使用中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碘酸钾对84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可起到稳定作用,在含有效氧1000mg/L的84消毒液内加入碘酸钾15mg/L,在室温下储存96h仍可保持有效氯含量不下降.在含有效氯1000mg/L的84消毒液内加入30mg/L聚合氯化铝亦可以起到稳定作用,能保持在96h有效氯不下降.在含有效氯1000mg/L的84消毒液内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碘酸钾复合物,对有效含氯量明显增强并且能保持稳定;将十六脂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碘酸钾经复配后加入到使用中84消毒液内,其稳定性明显增强.结论 临床使用中的84消毒液可以通过加入合适的稳定剂,以增强有效氯的稳定性;碘酸钾、聚合氯化铝等可增强84消毒液稳定性.
作者:李沁晏;曹美嫦;欧阳育琪;曹月香;王爱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以便改进和提高医院消毒工作水平.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上海市某区城郊基层医院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 此次共抽样818份,平均合格率95.9%.传染病房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合格率为83.3%;母婴同室工作人员手合格率为87.5%;内镜室使用中消毒液全部合格;手术室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紫外线灯全部合格,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无菌合格率仅为77.7%;医院污水处理合格率为82%.结论 上海市某区基层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总体比较好,部分监测项目合格率较低,存在薄弱环节.
作者:朱亚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京朝阳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的方法,对全院部分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进行调查.结果 该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总平均依从率为55.7%;在各种诊疗操作后手卫生依从率为59.5%,各种诊疗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为35.6%.进行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为72.0%.操作后手卫生依从率妇产科医护人员为64.1%,内、外科为52.7%.洗手六步法执行率仅为48.5%.该医院干手设施较少,能提供干手毛巾及纸巾的科室有SICU、 RICU、呼吸科、血液科.实施干预措施后,普外科、心内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高到76.5%.结论 北京朝阳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状况亟待改善,需要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完善手卫生基础设施.
作者:冯喆;周待春;孙立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全面了解哈尔滨市南岗区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我们于2002~2006年对辖区内医疗单位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1 方法本次对哈尔滨市南岗区辖区内医疗单位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进行监测分析.
作者:刘卓;吴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B-D实验是专用于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的实验.B-D实验成功与否受到真空泵效能下降、输入蒸汽动能、实验包的制备规范、预热时间长短、空气起始温度等诸多因素影响.2007-08-15收稿日期
作者:何金茹;安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空气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院Ⅲ类区域多采用紫外线照射法,但紫外线易对人体造成损伤,不能在有人情况下进行,且受温度、湿度和电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寻求更简单环保的空气净化方法,我们将通风与紫外线照射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王瑞臣;王丽姿;杨又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解石家庄市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有效改善学生的就餐环境,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于2005年3~7月对石家庄市区中小学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常晖;安兰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解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的状况,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我们汇龙镇卫生所于2006年5月对全镇30个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作者:薛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机构消毒的监测,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状况,提高消毒效果和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于2004~2006年对南召县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市医疗机构胃镜消毒状况,及时发现消毒中存在的问题,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2006年对我市医疗机构胃镜镜头和内腔面的消毒效果进行了对比监测和分析.
作者:王冬玲;李岩;甄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解辖区内个体医疗美容整形机构的消毒质量,于2006年对辖区内的11家个体医疗美容整形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丁洁;鲁薇;靳凯歌;蔡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两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以含有效氯1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71和7.62;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37和6.47.以含有效氯2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悬液中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4.75和6.41.以含有效氯15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47和7.51.结论 在相同的有效氯浓度下,三氯异氰尿酸杀菌效果优于二氯异氰尿酸钠.
作者:甘永新;苏伟东;孙贵娟;李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新标准紫外线杀菌灯对不同微生物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辐射强度为110μW/cm2的30W石英紫外线杀菌灯下方垂直距离1m中心处照射30min,对玻片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钢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照射120min,对玻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3.00.用该紫外线灯照射180min,对玻片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平均灭活S/N值为83.28;照射7.5min,对玻片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在20m3气雾室内悬挂1支紫外线灯照射15min,对空气中人工污染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消除率为100%;在20m2房间内悬挂2支紫外线灯照射30min,对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4.50%.结论 新标准石英紫外线杀菌灯对载体上污染的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和病毒都有比较强的灭活效果,对载体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灭活作用较低.
作者:王玲;徐燕;谈智;陈越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机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系统,观察其消毒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系统,规范消毒运行流程,采用细菌检验法观察该系统消毒效果.结果 经6个周期试验,对透析机零部件连续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12h,全部受试零件光泽度、颜色和柔软性均无变化,未发现腐蚀现象.病人使用后的透析机消毒前的废液排污管内采集的10份样液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运行清洗消毒的透析机管道,采集的10份样液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透析机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系统运行程序达到设计要求,消毒效果可靠.
作者:胡兆燕;张意彬;葛斌;谢海明;林杨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加强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工作,了解医院消毒状况,为今后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全院2003~2006年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1 方法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等33个相关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各类医疗器械(包括高压灭菌器材和消毒剂浸泡器材)、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
作者:曹菊梅;李海燕;黄巍;李万苏;王袖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ATP生物荧光法用于评价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与细菌计数法作平行比较,检测超声波清洗器清洗前、后细菌的残留量.结果 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菌悬液浓度的降低,RLU值逐渐降低,两种细菌菌悬液检出菌数的对数值与RLU值的对数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将污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止血钳放于超声波清洗器中经水洗与清洗液清洗后,两种检测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清洗液清洗2min+水洗1min组的RLU和细菌菌数与单纯水洗3min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清洗条件下残留细菌数的RLU理论值与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说明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的RLU值反映实际菌量.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可快速地测定医疗器械清洗前、后的细菌残留量.
作者:邢书霞;马玲;王志;李新武;张流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排除冷空气原理是通过真空泵借助水的流动带出灭菌器内室冷空气.预真空在排除冷空气之后,使灭菌器内室保持一定负压状态,以利于饱和蒸汽穿透到灭菌包内,对物品加热灭菌.
作者:郭佳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