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过程监测

刘美英

关键词:环氧乙烷灭菌器, 抽真空时间, 医疗器械, 灭菌效果, 灭菌时间, 灭菌设备, 灭菌方法, 穿透性, 预热, 物品, 生产, 气体, 耐湿, 耐热
摘要:环氧乙烷灭菌器为低温灭菌设备.环氧乙烷气体具有穿透性强,灭菌效果好的优点,是目前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其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我院使用的是3M公司生产的5XL环氧乙烷灭菌器,经过预热、预湿、抽真空时间:约1h 15min维持灭菌时间为37℃/3h~55℃/1h.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管理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灭菌质量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把好无菌质量才能确保手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手术切口感染,提高治愈率.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尹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德宏州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为了解德宏州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的问题,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增强医务人员消毒意识,改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为消毒管理工作制定整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年对德宏州州级、县(市)级及部分乡级、个体诊所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为我们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某集团公司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为加强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工作,了解医院消毒状况,为今后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全院2003~2006年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1 方法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等33个相关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各类医疗器械(包括高压灭菌器材和消毒剂浸泡器材)、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

    作者:曹菊梅;李海燕;黄巍;李万苏;王袖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外科开放伤口医院感染干预措施

    目的 观察开放性伤口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年内收治的开放性伤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四肢开放性外科创伤患者254例,356例次;发生伤口感染9例,13例次,感染发病率3.54%,例次发病率3.65%.254例四肢开放性外科创伤患者中有236例为复合创伤;占92.91%;18例为只有单一上肢或下肢开放伤口,占7.08%;9例感染患者均为复合创伤患者.结论 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显示出对控制开放性伤口医院感染有明显效果.

    作者:周玲;霍云燕;陈远朝;金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新标准紫外线杀菌灯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试验观察

    目的 观察新标准紫外线杀菌灯对不同微生物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辐射强度为110μW/cm2的30W石英紫外线杀菌灯下方垂直距离1m中心处照射30min,对玻片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钢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照射120min,对玻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3.00.用该紫外线灯照射180min,对玻片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平均灭活S/N值为83.28;照射7.5min,对玻片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在20m3气雾室内悬挂1支紫外线灯照射15min,对空气中人工污染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消除率为100%;在20m2房间内悬挂2支紫外线灯照射30min,对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4.50%.结论 新标准石英紫外线杀菌灯对载体上污染的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和病毒都有比较强的灭活效果,对载体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灭活作用较低.

    作者:王玲;徐燕;谈智;陈越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种洗手液与传统洗手法消毒效果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一种含乙醇与葡萄糖酸氯己定快速洗手液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棉拭子涂抹采样法和活菌计数法对该洗手液现场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并与传统使用的方法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仅用软肥皂洗手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85.78%,用含有效氯100mg/L的84消毒液泡手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0.14%,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拭消毒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8.71%.结论 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拭消毒,对手上自然菌消除效果明显优于84消毒液和软肥皂洗手.

    作者:陈芳;刘慧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二氯异氰尿酸钠与三氯异氰尿酸杀菌效果比较

    目的 了解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两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以含有效氯1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71和7.62;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37和6.47.以含有效氯2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悬液中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4.75和6.41.以含有效氯15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47和7.51.结论 在相同的有效氯浓度下,三氯异氰尿酸杀菌效果优于二氯异氰尿酸钠.

    作者:甘永新;苏伟东;孙贵娟;李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汇龙镇基层医疗机构紫外线灯使用状况调查

    为了解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的状况,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我们汇龙镇卫生所于2006年5月对全镇30个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作者:薛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控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见故障处理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排除冷空气原理是通过真空泵借助水的流动带出灭菌器内室冷空气.预真空在排除冷空气之后,使灭菌器内室保持一定负压状态,以利于饱和蒸汽穿透到灭菌包内,对物品加热灭菌.

    作者:郭佳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型餐具清洗烘干消毒一体机消毒效果试验观察

    HX50型餐具清洗烘干消毒一体机全长7.2m,(冲洗部分占3.8m,烘干消毒部分占3.4m),宽0.8m,高1.4m.全机分为热水冲洗和烘干消毒两大部分,在冲洗部分总共安装了3组可以上下左右多方位进行72℃热水清洗的装置.在烘干消毒部分安装了远红外发热板,温度可达240℃.

    作者:刘德丰;王斌;朱军生;邓兵;梁建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卫辉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病原体从病人、带菌者及医疗器械等传染给他人的重要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我们于2004~2006年对卫辉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马道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现状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朝阳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的方法,对全院部分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进行调查.结果 该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总平均依从率为55.7%;在各种诊疗操作后手卫生依从率为59.5%,各种诊疗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为35.6%.进行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为72.0%.操作后手卫生依从率妇产科医护人员为64.1%,内、外科为52.7%.洗手六步法执行率仅为48.5%.该医院干手设施较少,能提供干手毛巾及纸巾的科室有SICU、 RICU、呼吸科、血液科.实施干预措施后,普外科、心内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高到76.5%.结论 北京朝阳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状况亟待改善,需要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完善手卫生基础设施.

    作者:冯喆;周待春;孙立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采供血机构关键工作场所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臭氧消毒机对采供血机构关键工作场所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进行了现场检测.结果 流动献血车、献血屋等开放式场所用臭氧消毒器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分别为26mg/m3和14mg/m3,可维持Ⅲ类环境标准要求2h左右;储血室、成分分离室、成分制备室、细菌培养室、普通实验室等相对密闭的场所采用臭氧消毒机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15~28ms/m3.范围,可维持Ⅱ类环境标准要求4h以上.结论 对流动献采血车、献血屋、储血室等连续工作的关键场所空气消毒不宜采用臭氧消毒机臭氧消毒.

    作者:谭明科;卓敏;蒋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时间与工作规律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时间与工作规律关系,预防和控制职业感染.方法 采用<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填写、调查和收集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锐器伤发生在上午11~12点时段占整个发生人数的30.88%;发生在下午14~15点时段占整个发生人数的11.76%.发生在医疗操作中的损伤人数占27.94%,发生在操作后整理用物阶段的人数占55.88%,发生在处理废弃物阶段的人数占16.18%.发生锐器损伤的临床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等3组人员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锐器伤高峰时段均在工作量下降阶段,常见于操作后整理用物和处理废弃物阶段.

    作者:章泽豹;蒋景华;陈文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控制与医院建筑

    1 问题的提出1.1 SADS疫情的启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于2002年冬季在中国广东暴发流行,并扩散至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被扑灭.此次疫情波及中国国内很多省市,发病人数5000多人,死亡率高达6.55%;其中医务人员发病人数达到1000余人,感染率达到18.81%.

    作者:叶庆临;廖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医疗救援过程中的消毒与防护

    医疗救援中经常遇到转运传染病人和进入毒气泄漏现场抢救中毒人员或对受困人员实施救援的任务.救援传染病人实则是运送传染源,且正处于传染期,司机与医务人员处于高危暴露之中,必须注意转运过程中消毒防护问题.

    作者:江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氯泡腾消毒片对餐具消毒的应用

    三氯泡腾消毒片为白色片剂,主要成份是三氯异氰尿酸,有轻度刺激气味,有效氯含量为51.5%(W/W),易溶于水,无色透明中性溶液.为了解三氯泡腾消毒片对餐具消毒的效果,采用现场进行消毒效果检测.

    作者:罗莹;马旭亮;毛晓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采样高度对空气卫生学指标评价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空气采样不同高度对采样菌数的影响,以便选择佳采样方法.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将采样平板置于不同高度的采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将采样平板分别置于地面和50cm、 100cm、 150cm处,平均采样菌数依次为527.415、453、和239cfu/m3;按照Ⅲ类环境标准,不同高度空气卫生合格率分别为45%、70%、55%100%.结论 距离地面80cm~150cm不同高度采样结果明显不同,以150cm高度作为采样高度比较合适.

    作者:张文香;韩雪玲;吴兴曲;沈兆媛;胡淑芳;徐樊;王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同活化条件对二氧化氯杀菌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活化时间与活化剂用量对二氧化氯杀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 二氧化氯原液加入活化剂活化时间由1 min延长到5min,含二氧化氯63mg/L的稀释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由91.10%增加到100%;活化时间由1min增加到20min,含二氧化氯63mg/L的稀释液对黑曲霉菌平均杀灭率由91.57%增加100%.在二氧化氯原液中加入活化剂的量由体积分数5%增加到20%,含二氧化氯42mg/L的稀释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由89.40%增加到99.98%;当活化剂用量增加到30%时,杀菌效果即不再增加.结论 在试验设定的范围内,二氧化氯加入活化剂随活化时间延长或活化剂用量增加,其杀菌效果增强.

    作者:张晓煜;邓金花;黄静;阙绍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盐城市盐都区医疗机构消毒状况调查

    为督促医院搞好消毒灭菌工作,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于2005年对盐城市盐都区医疗机构消毒状况进行了调查.1 方法对全区68个医疗机构(其中区县级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18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15个、厂(校)医务室内31个),采用填写调查表,现场查看询问,分层随机采样的方法,对空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医疗用品、消毒液、紫外线杀菌灯进行了监测.

    作者:朱晓华;王荣堂;顾雪影;王有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