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
因胸骨正位片胸骨影与胸椎、纵隔影相重叠,为了使胸骨骨折显示更加清晰,该文通过对患者体位、曝光条件、曝光距离等方法加以改良,对28例胸骨正位进行拍摄,显示效果满意.
作者:余德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比较分析高等医学专科教育中全科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效果.旨在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认为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有不同的要求.
作者:马锐;杨美玲;吴莉;梁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经验、安全性、康复价值.方法:对某院5年来施行胃癌根治术后同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症状;监测术前、术后第8d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的变化及排气、下床活动时间与同期内胃癌根治术的21例常规输液组进行对比.结果:21例肠内营养患者均能耐受,少数患者有不适,无并发症的发生,两组之间比较术后体重及血红蛋白两种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白蛋白两组间有差异,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与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较好地改善术后病人营养状态和精神状态.
作者:贺学勤;洪永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应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胆囊腹腔镜手术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A组,n =20);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对照组(B组,n=20),静脉给予生理盐水.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完全清醒时,术后1h、6h、12h、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术后疼痛不适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B组,A组术后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明显改善术后的疼痛和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作者:陆文汉;华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医院的绩效管理.医院绩效管理应结合战略管理和医院内部各岗位职责,加强绩效辅导和沟通,根据医院管理现状确认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兼顾效率及质量.建立健全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激励医护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优化医院的运行机制,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战略.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大,组织形态学实验教学负荷加大,而高质量组织教学切片严重不足,结合实践,探讨数字切片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应用的可行性.采取虚拟切片技术的方式,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
作者:陈晓宇;贾雪梅;吴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掌侧LCP治疗3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按AO/ASIF桡骨远端骨折分类:B2型4例,B3型9例,C1型7例,C2型8例,C3型2例)患者.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17例、良9例、可3例、差1例.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9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达90%.结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掌侧LCP具有手术简便、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有效防止复住丢失疗效满意的优点,辅以植骨能有效防止关节面塌陷、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肌腱激惹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家宁;张科;张大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25%,不良反应率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对照组治愈率85%,不良反应率1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可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某医院对3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施行高位结扎,顺行置入剥离器抽剥主干,去血带去血后点状剥除术,治疗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单肢手术时间30~60min.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近远期治疗效果肯定,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吴道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统计、分析儿科护理投诉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方法:统计某医院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所有的儿科护理投诉资料,并归纳分析投诉原因.结果:针对院儿科护理投诉的原因,对服务态度和业务技术能力的投诉占65%左右,其次为医疗收费和医院管理(约占30%);投诉的主要对象为低年资的护士及护师.结论:儿科年轻护士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
作者:程中;熊鹰;汪昌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救治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9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阿托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对照组:阿托品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其他急救措施及药物应用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微泵静脉推注法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法(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具有恒速、足量、省时、省力、稳定的特点;同时减少因多次反复静脉注射可能造成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是较好的给药方法.
作者:曹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进手术室大专以上学历护生的带教方法.方法:选择106例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生,改进带教方法、心理疏导、体验式模拟教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改进带教模式,护生在综合素质和技能等各方面都明显得到提升,提高了带教质量.结论:改进带教方法在手术室带教中值得推广.
作者:程贤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静脉血栓发生2例(3.33%),对照组9例(15.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程金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阐述在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简称“两癌”)检查项目工作中的做法、体会、探讨广大农村妇女受益大化.该县当年检查出子宫颈原位癌7例、早期浸润癌7例,患病率47/10万;乳腺癌2例,患病率96/10万.作者提出“两癌”检查应常规化、制度化实施.
作者:何揖徽;陶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气道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采用GOS预后评价标准,14例预后较好(39%),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6例;预后较差17例(47%),其中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5例(14%).抢救成功率86%.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扣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减少呼吸道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宫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伤口造口专科门诊成立后专科护士职能发挥情况.方法:成立伤口造口专科门诊,专科护士负责全院伤口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提供护理服务.结果:实施专科护理后,伤口造口护理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医护人员对伤口造口相关知识知晓率与门诊成立前后相比较,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与就诊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伤口造口专科门诊成立后,伤口造口专科护理水平得到提高,专科护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得到了临床各科室的肯定.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报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病例.回顾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死亡病例延误诊治原因有以下两方面:①对该病的认识不足;②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呕吐、便血未及时与儿科沟通.认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目前NEC防治过程中的关键.
作者:翟敬芳;吴杰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工作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对3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建立理想的工作通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可以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提供实时、安全、准确的工作通道,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绪凤;邓忠云;李勇刚;胡青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GerdQ)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方法:40例初诊为烧心、反流的患者,分别予以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结果:食管pH值监测灵敏度0.9722,特异度l,Youden指数0.9722;GerdQ灵敏度0.7778,特异度0.25,Youden指数0.0278;胃镜检查灵敏度0.833,特异度0.75,Youden指数0.583.24h食管pH值监测较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有显著差异(P<0.05 );24h食管pH值监测较有胃镜检查显著差异(P<0.05).结论:24h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GerdQ).
作者:朱芳来;凌安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急诊手术患儿家长的焦虑情况及焦虑的相关因素,寻找能减轻其焦虑程度的应对措施,使家长能协助患儿配合治疗.方法:应用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焦虑量表对60例急诊手术的患儿家长进行术前术后测查.结果:急诊手术患儿家长术前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术后(P<0.01);术前祖父母焦虑评分高于父母(P<0.01);急诊手术患儿家长焦虑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术前主要因素是担心手术、麻醉及预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术后主要是医疗费用和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注意祖父母角色的特殊性,加强和重视急诊手术患儿家长的术前心理疏导.
作者:程亚艳;张文秀;苏曼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