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明;孙亚男;李苏丽;许佳
目的:介绍电子内镜常见故障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总结2007年7月~2011年5月OLYMPUS电子内镜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结果:内镜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是送气、送水不畅,严重的故障是CCD损坏.结论:除了正确的操作和完善的保养外,对内镜常见故障的预防和处理尤显关键重要.
作者:吴桂萍;夏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某医院对3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施行高位结扎,顺行置入剥离器抽剥主干,去血带去血后点状剥除术,治疗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单肢手术时间30~60min.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近远期治疗效果肯定,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吴道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减少其在诊疗过程中院感的发生.方法:针对口腔门诊发生院感的原因,采取了职业防护、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手卫生及院感专业知识培训,规范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等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口腔门诊各项消毒隔离指标均符合和达到卫生部有关院感管理质量标准.结论:加强口腔门诊院感预防措施的落实,可有效控制院感的发生.
作者:李仕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调查合肥市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0年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献血方式,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计献血366540人次.其中,街头献血294896人次、单位预约献71644人次.献血人群中,单位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1.67%、38.33%;18~45岁人群献血人比例96.75%;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为57.00%.献血人群以单位职工和在校大学生为主;初次献血的人群仍然是构成献血人群的主体.结论:应当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与招募工作,发展固定献血者,并向农村延伸是今后招募血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魏家余;王震;尹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因胸骨正位片胸骨影与胸椎、纵隔影相重叠,为了使胸骨骨折显示更加清晰,该文通过对患者体位、曝光条件、曝光距离等方法加以改良,对28例胸骨正位进行拍摄,显示效果满意.
作者:余德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儿童保健体检中断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体检覆盖率提供参考.方法:对建立儿童保健手册但未能按时体检的402名儿童的看护人进行电话问卷调查,了解其体检中断原因.结果:调查儿童家庭大部分以儿童祖辈看护为主,占总数69.15%.保健意识薄弱,认为体检不重要者占48.50%.因忘记未按时体检者占22.88%.国体检不方便者占15.42%.其他原因占13.18%.结论:儿童看护人保健意识薄弱、体检间隔时间长、家长易忘记等因素是儿童保健体检中断的主要原因.提高儿童家长的保健意识,是提高儿童保健体检覆盖率的有效方式.
作者:随光辉;文采连;刘燕;戚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唇腭裂患者手术成功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2008年3个月~6岁唇腭裂患者562例,分别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56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患儿创口愈合顺利,外形恢复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整复效果,腭裂患者发音改善.结论:随着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发展,其护理亦不断发展,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樊丽;陈叶俊;郭爽;刘道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抗感染、解痉祛痰、通畅气道、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治疗组的血气分析、肺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较好,副作用少,用药安全.
作者:裴志强;刘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和治疗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经治愈的20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记录患者再次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并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9例患者的补片部分取出,1例患者全部取出).术后20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随访中未有疝的复发及切口再次感染,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为9个月.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的外科治疗,手术取出感染补片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孙春磊;滕安宝;查晓光;夏群;吴家照;李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在各种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各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内镜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行胆汁引流,其中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8次、胆道金属支架置放术(EMBE)6次,双支架1次.结果: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放置胆道内支架1周后,患者的相关指标TBIL,ALT、AST、AKP及r-GT明显下降,黄疸和肝功能状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例患者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天后基本降至正常.全部患者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放置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向阳;杜四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医院的绩效管理.医院绩效管理应结合战略管理和医院内部各岗位职责,加强绩效辅导和沟通,根据医院管理现状确认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兼顾效率及质量.建立健全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激励医护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优化医院的运行机制,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战略.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救治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9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阿托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对照组:阿托品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其他急救措施及药物应用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微泵静脉推注法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法(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具有恒速、足量、省时、省力、稳定的特点;同时减少因多次反复静脉注射可能造成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是较好的给药方法.
作者:曹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25%,不良反应率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对照组治愈率85%,不良反应率1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可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婴幼儿阑尾脓肿中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28例婴幼儿因阑尾脓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有1例中转进腹切除阑尾,1例仅行脓肿引流,无术后出血、粪瘘、粘连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2例术后残余感染,均经抗感染保守治疗痊愈.平均手术时间72(70±2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8±3)d,随访时间3个月,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婴幼儿阑尾脓肿具有安全可行、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张振强;高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体系复杂,临床上危急重症、疑难杂症多,需做出快速判断与紧急处理,是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该文介绍在临床见习带教中介绍运用循证医学体会.
作者:宋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工作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对3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建立理想的工作通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可以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提供实时、安全、准确的工作通道,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绪凤;邓忠云;李勇刚;胡青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静脉血栓发生2例(3.33%),对照组9例(15.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程金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1173例患儿入院时行血培养并用MICROSCAN AUTO4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1173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22例,总阳性率为10.4%,其中革兰阳性菌112株,占总分离茵的91.8%,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占总分离菌的86.6%.革兰阴性菌10株,占8.2%.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为青霉素,依次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苯唑西林和红霉素等.革兰阴性菌对亚安培南、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敏感.多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或头孢菌素酶.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新生儿败血症/菌血症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NICU病原菌的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产生和播散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峰;李维春;张克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技术(PCNL)手术患者术期静脉留置针采用新方法固定的效果.方法:将120例PCNL术患者按照手术单双号日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法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在常规法固定基础上加用一段普通无菌绷带缠绕和裁剪的医用手术膜包裹固定,评价术期两组静脉留置针固定后的针头脱出及重新固定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整个术期静脉留置针针头脱出及重新固定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CNL术患者在术期采用常规法固定后用无菌绷带缠绕和医用手术膜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明显减少了术期发生针头脱出及重新固定的情况,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应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胆囊腹腔镜手术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A组,n =20);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对照组(B组,n=20),静脉给予生理盐水.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完全清醒时,术后1h、6h、12h、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术后疼痛不适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B组,A组术后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明显改善术后的疼痛和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作者:陆文汉;华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