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铜绿假单胞菌抗药基因检测及其对消毒剂抗性研究

徐燕;吴晓松;谈智;陈越英;戎毅;王晓蕾;孙俊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离株, 标准株, 消毒剂, 抗药基因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的抗药基因情况及其与消毒剂的抗性关系和水平.方法 采用PCR方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qacE△1-SulⅠ基因和对消毒剂抗性变化,并与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 临床分离的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5株检出qacE△1-SulⅠ基因阳性,抗药基因携带率达到83%以上.醋酸氯己定对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7.8 mg/L,与标准菌株相同;对氯间二甲苯酚对其中1株临床分离株的MIC高于标准菌株,但有2株低于标准株;苯扎溴铵对6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MIC均低于标准株;聚维酮碘对5株qacE△1-Sul Ⅰ基因阳性菌株的MIC值与标准菌株相同,但抗药基因阴性菌株的MIC值低于标准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数携带qacE△1-Sul Ⅰ基因,该抗药基因的携带与其对消毒刺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蜂胶液的亚急性毒性观察

    目的 了解蜂胶液对人体使用的安全性,对毒性作出评价.方法 用动物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结果 蜂胶液对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均>5.0 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期间试验动物未见异常反应,体重增重和摄食量均正常.高中低3个剂量组试验动物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种血液生化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蜂胶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属于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未出现异常结果.

    作者:项华;章晓玲;俞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院内感染诺瓦克病毒肠炎临床调查

    目的 了解院内感染诺瓦克病毒肠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观察其防控效果,为控制此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调查方法,对世纪坛医院发生的诺瓦克病毒肠炎13例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医院在2006年11月先后出现感染性腹泻病人聚集现象,经临床确诊13例疑似诺瓦克病毒性肠炎.经对病人粪便等进行细菌学检验,均为阴性结果,确定为病毒性感染.经采用试验性治疗,所有病人均痊愈.经及时进行隔离病人和医院病房环境的消毒隔离措施,再无新的病例出现.结论 诺瓦克病毒肠炎是可防可控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作者:宋志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室环境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消毒供应室是医疗单位进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的核心部门,是无菌物品供应的物流管理中心.消毒供应室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细菌总数应符合卫生学标准.为了解我院供应室内空气卫生学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梨;许丽琛;郑祎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四种消毒方法对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提高手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手消毒现场试验方法,对医院4种常用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仅用肥皂流水洗手,再经84消毒液浸泡1 min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0%;另外3组消毒处理后手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所有消毒前手上菌数均超标.消毒前手上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志贺菌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检出率比较高的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超过13%以上.消毒后手上除2份标本检出大肠杆菌之外,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所采用的4组手消毒方法,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操作前用常规肥皂流水洗手方法,结合常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均可达到较好的除菌效果.

    作者:王春香;高应林;陈琳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宫腔器械清洗质量控制

    目的 了解妇科宫腔器械的清洗质量,以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对妇科门诊人流器械包清洗包装后待灭菌包内器械检测618件,总超标率为26.8%;其中探针超标率高为45%,其次为吸引头超标率35%,血管钳30%.结论 使用后的宫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比较低,经过清洗、干燥、包装待灭菌的器械上存活细菌数将影响灭菌质量.

    作者:杨立霞;李瑞霞;靳丽敏;张琼;乔翠英;毛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溧阳市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为了解溧阳市医院消毒质量,改进和提高医疗单位的消毒工作质量,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于2006年对全市医院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1方法调查包括,市直医院3所,乡镇医院24所,共27所.监测对象为紫外线灯、压力蒸汽灭菌器、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剂、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等.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法,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用棉拭采样法,紫外线灯用仪器法,无菌物品用无菌试验法.

    作者:杨一明;江宪平;任云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北京市海淀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调查

    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质量,关系到儿童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质量.为了解海淀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的工作现况,加强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2006年我们对海淀区的142家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苏璇;靳凯歌;甄翠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探讨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准确度的主要因素,确保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评定.结果 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63 g/L,扩展不确定度U95=0.12 g/L.标准曲线、标准品纯度、定容体积、取样体积等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分别为0.030、0.0018、0.0021、0.0037.结论 标准曲线的制作过程,人员操作的稳定性对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大,严格控制操作过程,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岳丽君;帖金凤;王长德;姚楚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橡子酚抗菌洗剂对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的抑菌效果

    目的 研究以橡子酚为主要成分的抗菌洗剂对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对淋病奈瑟双球菌和解脲支原体的抑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该抗菌洗剂对含菌量为107 cfu/ml的淋病奈瑟菌的小抑菌浓度为5 mg/L橡子酚;该抗菌洗剂对含菌量为105 cfu/ml解脲支原体的小抑菌浓度为10 mg/L橡子酚.结论 该橡子酚抗菌洗剂在试验条件下对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作者:张濛;胡巅;王万海;王歆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唐山市30所医疗卫生机构污水处理效果

    目的 了解唐山市医院污水处理情况,加强医疗污水管理,达到安全排放.方法 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唐山市直属医疗机构和县区、厂企30所医疗卫生机构排放的污水进行了卫生学监测.结果 2005年度市直属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卫生合格率为88.89%,区县医疗机构排放污水合格率为73.33%,厂企医疗机构排放污水合格率为83.33%.所有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不合格项目均为总余氯.结论 唐山市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卫生合格率比较高,但仍有部分不合格,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的消毒管理,以达到全部安全排放标准.

    作者:付学红;杜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Excel自动报告表格在消毒产品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Excel自动报告表格在消毒产品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加快试验数据处理速度并提高其准确性.方法 结合实际检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自动运算处理,在表格中录入实验数据生成报告结果.结果 经采用Excel自动报告表格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可按程序对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杀(抑)菌试验数据作出准确、快速报告.在报告表中自动生成各种平均值、杀灭率、对数值及误差率等数据.结论 采用Excel电子表格插入运算法,能提高消毒试验报告的准确性,极大缩短运算处理过程,可以用于消毒效果评价实践.

    作者:杨祖顺;田云屏;曹国林;刘阳;李克光;李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哈密铁路地区幼儿园餐(饮)具消毒状况调查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人群相对集中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搞好预防性消毒工作是预防控制儿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的关键环节.为加强幼儿园餐(饮)具消毒效果,对哈密铁路三家幼儿园2002~2004年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杜献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管道消毒机消毒效果试验观察

    目的 评价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管道消毒机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观察.结果 该消毒机内臭氧发生器启动3 min,消毒管道内臭氧浓度即达到112 mg/m3;消毒管路外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高值为0.07 mg/m3.以含100 g/L过氧化氢溶液对不锈钢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h,平均杀灭对数值4.50;作用2 h,平均杀灭对数值>5.00.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条件下,经1个消毒作用循环周期即60 min,消毒机内过氧化氢气雾与臭氧联合作用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金属腐蚀性试验机器累计运行72 h对碳钢、铜为中度腐蚀;铝为轻度腐蚀;不锈钢为基本无腐蚀.结论 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管道消毒机采用过氧化氢与臭氧联合消毒作用,可在60 min内达到杀灭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9%以上,符合高效消毒要求;但对金属具有一定腐蚀作用.

    作者:沈芃;徐文体;宁培勇;丁津华;孙开英;费春南;纪学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检测化学因子杀灭淋病奈瑟菌效果的方法

    淋病奈瑟菌是一种性病致病菌,其形态呈肾形或咖啡豆形,菌体直径0.6~0.8 μm,常成双排列,属革兰阴性球菌.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常引起泌尿生殖器化脓性感染,称之为淋病,是我国常规监测的八种性病之一.淋病奈瑟菌对理化因子抵抗力比较弱,但其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给评价消毒剂对其杀灭效果带来不便.为研究消毒剂对淋病奈瑟菌的杀菌效果,建立了本试验方法.

    作者:王炜红;杜丽;杨晶雪;陈微娜;林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填写规范表格,对南充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目标监测.结果 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越低,感染率越高;出生体重小于2.5 kg和胎龄小于37周感染率明显增高;有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期并发症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明显增高.吸痰、气管插管等侵人性操作增加感染机会.结论 阿普伽评分低、不足月出生或体重偏低的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应作为医务人员重点关注对象.

    作者:唐春莲;毛晓清;杨超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超市公用购物筐(车)细菌污染及清洗消毒效果调查

    超市公用购物筐(车)污染程度及清洗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水平.为了解超市公用购物筐(车)细菌污染及清洗消毒情况,于2005年对滨州市区2家大型超市正在循环使用的公用购物筐(车)在清洗消毒前和清洗消毒后分别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刘东科;苏新法;张丽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机构内镜消毒与管理现状

    随着医院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类内镜产品的日臻完善,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疾病的诊治与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于2004年颁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加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预防因内镜清洗消毒原因导致的医院感染.但由于内镜的材质特殊,精密度高,使用后的消毒灭菌存在一定难度,以及某些人为因素的缘故,内镜消毒不严造成医院感染的病例屡见报道.本文就我国目前常用内镜消毒与管理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文翠容;张利军;刘振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消毒现状调查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污染相对严重的场所,医院某些精密危险医疗器械对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高,加大了消毒与无菌工作难度.为了解我院消毒灭菌效果,保证医疗安全,我们特对全院Ⅱ、Ⅲ类环境科室的卫生学进行了监测.

    作者:雷新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江苏省新沂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掌握新沂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对医疗机构作出卫生学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全市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 2002~2006年共监测医疗机构各类样品9585份,总合格率为83.1%.市县、乡镇和个体诊所消毒合格率依次为92%、82%和78%.各监测项目中,以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仅为43.2%,其他项目合格率均在85%以上,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4.5%.结论 新沂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明显问题,应尽快加强管理,改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

    作者:王开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种中药皮肤消毒剂使用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以血散薯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药皮肤消毒剂的使用安全性.方法 采用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该消毒剂进行了生物安全性观察.结果 该中药消毒剂对小鼠经口LD50>5000 mg/kg;原液对动物皮肤刺激总积分值为0;蓄积系数K>5.该消毒剂3个剂量组诱导小鼠PCE微核细胞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中药皮肤消毒剂对动物急性经口毒性属于无毒级,原液对皮肤无刺激性,无蓄积毒性和致微核作用.

    作者:钮燕;靳小青;沈越;陆翠琴;王庆蓉;戴寿荣;刘玉明;吴苏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