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陈爽;张万生;方青;王立国
目的 评价七氟醚与芬太尼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0只Wistar老龄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七氟醚组、芬太尼组.术后4周和8周采集大鼠脑组织标本和血标本,流式细胞术用于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以及胞质内的钙离子水平, TUNEL用于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ELISA试验用于测定大鼠心尖血液中炎症因子含量,荧光探针用于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元胞质中线粒体的膜电位情况.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七氟醚组和芬太尼组学习潜伏期和记忆潜伏期缩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表达降低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升高,大鼠神经元凋亡率和凋亡指数降低,钙离子向神经元细胞内的转移减少,神经元胞质内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有所升高(P<0.05)七氟醚组与芬太尼组相比,其学习潜伏期和记忆潜伏期缩短,TNF-a和IL-1β表达降低而VEGF表达升高,大鼠神经元凋亡率和凋亡指数降低,神经元胞质内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有所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和芬太尼可提高老龄大鼠术后 VEGF表达水平,减低IL-1β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七氟醚和芬太尼还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减轻了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中,七氟醚效果更佳.
作者:许冰;李娟;柴小青;杨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人类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9(MAGE-A9)在正常宫颈和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致病机制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宫颈癌组织6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30例和正常宫颈组织标本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AGE-A9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年龄、FIGO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间的关系.另取20例宫颈癌、15例C1N、15例正常的新鲜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法检测不同宫颈组织中MAGE-A9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AGE-A9在正常宫颈组织不表达,CIN及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00%、13. 33%、47. 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早期宫颈癌的表达与FIGO期、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组织类型无关.RT-qPCR结果提示,宫颈癌组织中的MAGE-A9表达量明显高于CIN及正常组织,宫颈癌组与正常组及C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CIN与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AGE-A9在正常宫颈、CIN及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增高,提示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MAGE-A9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高新萍;石若冰;何海鹏;张惠;刘金;李雅钗;刘丹阳;梁义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国内生产的甘精胰岛素注射剂与国外同类型制剂在比格犬体内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比格犬双剂量(4 U/只和8 U/只)自身双交叉皮下给药方案,在不同时间点经前腿静脉测定血糖水平,同时收集血样于抗凝管中,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外源性胰岛素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采用DAS 2. 2,SPSS 17.0进行统计学检验,并分析其生物等效性.结果 比格犬(12只)交叉皮下注射T制剂与R制剂(4 U/只)后,计算得到的外源性胰岛素浓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平均)为(4.52 ± 3.62)、(3.42±2.97) h.AUC0-1(平均)为(655 ±276)、(610± 197) μU/(ml · h),Cmax(平均) 为(102.0 ±41.8) 、(94.3 ± 42.3) μU/ml, Tmax(平均)为(2.670±0.651)、(3.000±0.853) h;血糖值Tmin(平均)分别为(3.83±1.19)、(3.75±1.42) h;血糖 Cmin(平均)为(1. 620 ± 0. 335) mmol/L 和(1. 530 ± 0. 377) mmol/L.比格犬(12只)交叉注射T制剂与R制剂(8 U/只)后,计算得到的外源性胰岛素浓度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是:Cmax(平均)为(135. 0 ± 57. 7)、(133. 0 ± 54. 3) μU/ml, AUC0-1(平均)为(920 ± 274)、(941 ± 250) μU/(ml · h), t1/2(平均)为(3. 36 ± 1. 89)、(3. 16 ± 1. 62) h, Tmax(平均)为(3. 83±1.27),(3. 750 ±0. 866) h;两个制剂的血糖值Tmin(平均)为(6. 33 ± 1. 37)、(5. 92 ± 1. 68) h, Cmin(平均) 为(1. 590 ± 0. 355)、(1.570 ±0.281) mmol/L.结论 国产的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制剂与国外上市制剂(来得时?)具有相同的生物等效性.
作者:张星艳;李亚卓;魏滋鸿;崔涛;武卫党;李薇;朱虹;路江杰;伊秀林;曾勇;李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霉酚酸(MPA)是新一代抗代谢免疫抑制剂,其广泛应用于肾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然而其药动药效及不良反应个体差异大.通过查阅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研究结果及发展趋势综合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基因多态性与MPA药动学、药效学影响的研究,得出了与MPA及其代谢物药动学有关的是:UGT1A9 C-440T、UGT1A9 T-275A 或 C-2152T、UGT2B7 C802T、UGT2B7 G211T、SLCO1B3 G334T、ABCC2C-24T;与药效学相关的是 IMPDH1rs2278293、 IMPDHlrs2278294 和 IMPDH2rs11706052;与不良反应相关的是:UGT1A8 * 2、UGT2B7-840G> A、ABCB1 C3435T、AB-CG2 C421A、ABCC2C-24T、SLC01B3 G334T.指出了 MPA 代谢酶、转运体及药效酶基因多态性对指导器官移植受者 MPA个体化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分析表明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体内研究.
作者:王琴;杨春兰;冯丽娟;许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3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NDPN组)46例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85例.另选择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C组).根据多伦多评分结果,将DPN组分为三组:DPN轻症组(DPN1组)52例,DPN中症组(DPN2组)19例和DPN重症组(DPN3组) 12例,检测外周血IL-17含量,比较各组间IL-17水平差异.结果 NDPN组、DPN组的IL-17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 DPN组IL-17水平较NDPN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三组间的血清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17与年龄及踝肱比呈负相关性(r=-0. 175、-0. 284,P=0. 048、0. 022). 多元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IL-17水平越高,T2DM患者越易并发DPN.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IL-17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7(95% CI:0. 578 ~ 0. 776),优截断点约为46. 3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 1%和73.9%.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明显增加,与DPN发病密切相关.血清 IL-17可作为DPN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郑亚虹;沈颖;许慕蓉;万丽娟;陈明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亚型患者食管动力学特点的差异.方法 纳入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食管测压检查并分型,观察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特点,同时对不同亚型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①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有吞咽困难不适,伴有反流症状13例(13/24,54. 17%),I型患者伴发反流不适症状更为常见(P=0. 015);②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测压结果均为食管同步蠕动,而且均存在食管下括约肌残余压升高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不完全,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升高的患者有5例(5/24,20. 83%), Ⅱ型患者的食管体部近端蠕动压力和食管体部远端蠕动压力均高于I型患者(P<0.05).结论 贲门失弛缓症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食管动力学特点,对于怀疑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建议进行食管测压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进行分型,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价.
作者:孙斌;刘德地;王亚雷;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外排泵蛋白MmpL6(Rv1557)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 coli中诱导MmpL6蛋白高表达并进行纯化.方法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构建pET21b-MmpL6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中,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并针对不同表达菌株、温度进行优化,获取优表达条件.采用Ni-NTA亲和层析以及凝胶过滤色谱纯化目标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pET21b-MmpL6重组表达质粒,经 IPTG诱导后,在Rosetta菌株中25 ℃条件下获得高表达量.结论 成功表达并纯化了 MmpL6蛋白,为该蛋白后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崔克乐;李静;孙安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抗原2(STAG2)基因在人肾癌组织和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STAG2基因对肾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TAG2基因在5株肾癌细胞、1株正常肾细胞和68对肾癌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使用 Western blot法分析STAG2蛋白在5株肾癌细胞、1株正常肾细胞的表达特点;使用慢病毒包装感染ACHN、786-0细胞并使用qRT-PCR检测感染效率;CCK8试剂盒检测STAG2过表达后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STAG2过表达后对肾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TAG2过表达后对肾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①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肾细胞相比,STAG2基因在5株肾癌细胞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5株肾癌细胞中STAG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肾细胞;③qRT-PCR检测肾癌及其癌旁组织的STAG2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其对应癌旁组织相比,72. 06%(49/68)肾癌组织中STAG2表达水平下降(P<0. 01);肾癌组织中STAG2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29),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④慢病毒感染 ACHN、786-O细胞后STAG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 01); ⑤体外实验中,过表达STAG2基因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肾癌细胞的早期凋亡(P<0. 05,P< 0.01).结论 ①在肾癌细胞和肾癌组织中STAG2的表达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提示STAG2可能参与肾癌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STAG2低表达对肾癌的早期诊断可能提供一些帮助;②上调STAG2基因的表达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肾癌细胞的凋亡,提示STAG2可能成为治疗肾癌的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王翰;倪新强;曹永凯;杜端明;唐爱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胡桃醌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其诱导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 采用 0、6.25、12.5、25、50和100 μmol/L胡桃醌作用前列腺癌 LNCaP细胞,MTT法检测不同剂量胡桃醌对LNCaP细胞生长抑制影响;胡桃醌联合抗氧化剂NAC作用细胞后,DCFH-DA作为荧光探针,用荧光酶标法检测活性氧(ROS);胡桃醌联合PI3K/AKT通路抑制LY294002作用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AKT和Nrf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胡桃醌浓度在12. 5 μmol/L或以上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P<0. 05, P<0. 01).胡桃醌能够促进细胞ROS含量(P<0. 01);胡桃醌联合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导致ROS含量下降(P<0. 05),细胞存活率升高(<0. 01).胡桃醌抑制p-AKT的表达,NAC能够恢复胡桃醌抑制的p-AKT表达.胡桃醌能够抑制细胞核Nrf2的表达,与PI3K/AKT抑制剂LY294002联合使用进一步抑制了 Nrf2的表达.结论 胡桃醌能够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促进ROS产生从而抑制PI3K/ AKT途径,导致Nrf2表达下降有密切关系.
作者:方芳;陈爽;张万生;方青;王立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将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与血清肌钙蛋白T(cTnT)相结合,评价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ATC)化疗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左、右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功能改变有无明显差异性.方法 59例行ATC化疗的乳腺癌术后的女性患者,分为A组(左乳术后27例)、B组(右乳术后32例),分别采集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化疗 6个周期这三个阶段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及3D-STI参数.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探讨两组患者化疗后心功能变化有无明显差异;若无差异则将两组合并成一个整体,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整体三维应变参数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同时分别于相关时点测定cTnT值,分析其与左室整体面积应变(GAS)的相关性.结果 A、B两组左室GAS、整体长轴应变化疗中及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减低(P<0.05).因为A、B两组间各对应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将A组、B组合成整体后,得到整体GAS的 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 923,以-30. 5%为截断值,敏感度为88. 1%,特异度为83. 6%.cTnT血清含量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肌钙蛋白T与整体GAS呈负相关性(r=-0.667,P<0.05).结论 3D-STI能够早期评估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并cTnT血清含量随GAS降低而升高,但左、右侧乳腺癌的心功能改变无明显差异性.
作者:吴芳芳;王玲;陈剑琼;刘颂玉;曹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β-隐黄素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N组)、牙周炎组(P组)、β-隐黄素干预组(E组).P组、E组双侧上颌磨牙用结扎加注射内毒素的方法诱导牙周炎模型.E组用β-隐黄素(12 μg/大鼠)进行干预,每48 h注射一次,共3次.动物在第8天被处死,取双侧上颌骨.右侧样本进行形态学分析,测量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左侧样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牙槽嵴顶附近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的表达.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检测破骨细胞(OC).结果 E组与P组相比牙槽骨丧失(ABL)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减少,RANKL免疫标记细胞及 TRAP阳性多核细胞减少(P<0.05), OPG表达增加(P< 0. 05).而E组与N组相比,ABL值和OC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β-隐黄素可通过上调OPG/RANKL的比值,减少成熟OC的数目从而预防牙槽骨的吸收.
作者:轩亚茹;卫晓霞;崔晓宇;李小红;李冬雪;王国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检测左室心肌应变及扭转,计算心肌综合指数(MCI),研究其监测乳癌患者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早期心肌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追踪观察拟行6周期乳癌术后蒽环类化疗的患者51例,在进行化疗前及化疗3周期、化疗6周期后的 1 ~2 d内,分别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应用后者获得左室整体面积应变、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及左心室扭转,计算左心室MCI,比较各组间参数的统计学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左室三维应变参数、扭转及MCI对诊断心脏毒性的应用价值.征集2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 MCI在化疗第3周期、第6周期均较对照组、化疗前组明显减低(P<0. 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M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以-235.75(%×°)为截断值判断蒽环类药物对左室心肌功能损害时,其特异度为90. 2%,敏感度为94. 1%.结论 MCI在监测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肌损害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3D-STI可早期检出乳癌患者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监测方法.
作者:许芳芳;郑慧;胡莉莉;陈娜;周旺;李朝密;杨筱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补骨脂乙素(IBC)对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IBC对CNE-2Z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E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 CNE-2Z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 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BC作用后磷酸化核糖体S6激酶2(p-RSK2)、核糖体S6激酶2(RSK2)、c-Jun、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改变.结果 IBC对CNE-2Z细胞生长、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20、40 μmol/L IBC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高;IBC可引起CNE-2Z细胞中p-RSK2、c-Jun和Bcl-2表达明显减少,而Bax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20、40 μmol/L IBC处理组Bcl-2/Bax比值分别下调47.24%和 69. 50%.结论 IBC可明显抑制鼻咽癌CNE-2Z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SK2活性,进而调控 c-Jun和Bcl-2/Bax的表达有关.
作者:杜少鹏;王佳栩;蔡伟杰;许南松;蓝文琪;陈捷芸;李彬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脑组织平滑肌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模型,通过右侧大脑栓塞缺血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使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比观察脑缺血再灌注组小鼠组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大脑组织平滑肌细胞a-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脑梗死面积明显大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脑水肿明显. Western blot及qRT-PCR结果显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组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脑a-SMA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刺激小鼠脑组织平滑肌细胞a-SMA的表达.小鼠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脑a-SMA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
作者:陈二峰;谈启松;马春春;卞尔保;赵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性与合肥地区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在合肥地区人群中对84例T2DM患者和104例健康对照者(NC组)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 T2DM组与NC组的KCNQ1基因rs2237892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2237892位点CT基因型T2DM患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1. 44倍(OR=1.44,95%CI:1.06~1.95,P=0.02).结论 KCNQ1 基因 rs2237892可能是合肥地区T2DM的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陈建丰;潘天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丹皮酚逆转内质网应激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凋亡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及末端双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TUNEL)观察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对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及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对正常肝细胞HL-7702及肝癌细胞HepG2的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及TUNEL法观察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内质网应激下的肝癌细胞HepG2 COX-2的表达及凋亡的影响;采用MTT及TUNEL法观察丹皮酚对内质网应激下的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法观察丹皮酚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 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肝细胞HL-7702相比,在 TM诱导的内质网应激作用下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减少(P<0. 05),并且内质网应激可诱导肝癌细胞HepG2产生COX-2蛋白.而丹皮酚可下调内质网应激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中COX-2的表达,并使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增加.结论 丹皮酚可通过下调COX-2的表达从而逆转内质网应激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凋亡抵抗.
作者:范璐璐;孙国平;查丽霞;马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272例疑似哮喘患者行基础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其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大中期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 pred)、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气75%、50%、25%肺活量的瞬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pred)明显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86.0% vs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7, P<0.01);MMEF75/25% pred、FEF75% pred、 FEF50%pred、FEF25%pred、PEF%pred 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95% CI: 0.640~0.764)、 0. 654(95% CI: 0. 588 ~ 0. 720)、0. 704(95% CI: 0. 642 ~ 0.765)、0.723(95% CI:0. 662 ~0. 784)及 0. 682(95% CI: 0.616 ~0.749),各指标与参考线下面积0. 5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D20FEV1 与 MMEF75/25% pred、 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 pred、PEF% pred 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24、0.439、0. 540、0. 418、0. 276.结论 与气道反应性正常的患者相比,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小气道功能明显偏低;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能更易出现阳性结果;小气道功能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
作者:朱雪惠;赵磊;潮珊珊;费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在三阴性乳腺癌形成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MDA-MB-231/miR-145及 MDA-MB-231/miR-SCR(对照组)稳定细胞株,分5组培养细胞,分别为 miR-SCR 组、miR-145 组、miR-145 + E2 组、miR-145 + P4组、miR-145 + E2 + P4组,分别分组给药.利用 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iR-145靶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N-RAS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GF-1R、N-RAS下游信号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转染后 miR-145的表达.结果 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雌、孕激素联合给药可逆转miR-145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 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雌、孕激素联合给药使miR-145靶基因IGF-1R、N-RAS的蛋白表达水平上升.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后miR-145的表达水平上升(P<0.05);雌、孕激素联合给药使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结论 雌、孕激素联合给药可促进三阴性乳腺癌VEGF的表达和细胞增殖,从而逆转miR-14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抑癌作用.
作者:黄晓娟;何桂芳;尹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利用锥形束CT(CBCT)对成人下颌下腺窝解剖形态进行分析,为下颌磨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提供参考.选取 88例下颌磨牙缺失患者的CBCT图像进行重建,在CBCT自带的DCTViewer软件上测量缺失牙冠状面中下颌下腺窝深度.结果 显示下颌下腺窝在下颌磨牙区分布不同、凹陷深度不同,CBCT图像所测得下颌下腺窝深度符合正态性分布.其中下颌第一磨牙区存在下颌下腺窝者约占59.4%(38/ 64),凹陷深度为(1.46±0.69)mm;下颌第二磨牙区存在下颌下腺窝约为83. 3%(30/36),凹陷深度(1. 84 ±0. 86) mm.下颌骨下颌下腺窝的解剖结构变异较大,在下颌后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作者:吕静;刘红红;张志宏;张震东;周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体外观察阿帕替尼(APA)联合放疗对宫颈癌 HeLa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药物组、放疗组和联合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分析放疗后HeLa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结果 联合组G0/G1期阻滞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放疗组(P<0. 05).联合组S期比例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 APA联合放疗有明显G_0/G_1期细胞周期阻滞作用,但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
作者:刘伟;张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