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法制备中性固体碘伏杀菌效果的测定

沈建中;钱万红;张应阔;姜志宽;郑剑

关键词:中性碘伏, 固体碘伏, 杀菌作用,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细菌芽胞,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 稳定性
摘要:以研磨法制备中性固体碘伏.用其含100 mg/L有效碘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作用3 min,含250 mg/L有效碘溶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8 min,含4 000 mg/L有效碘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20 min,杀灭率均达99.9%.其杀菌作用随有效碘含量与作用时间增加而加强,随有机物增多而减弱.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对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在室温为18~25℃,相对湿度约为50%的手术室内进行试验.试验时,于当天手术结束后,作卫生清扫,对室内墙壁、地面、手术床等用1%含氯消毒液擦拭,次日晨5:30开始用紫外线灯(辐照度值>70μW/cm2)照射至预定时间(灯亮5 min后计时).照射后,在离地面1.5 m高处用平板暴露法采样15 min,检测细菌总数. 5次试验表明,紫外线照射15、30、60、90、120 min,空气中平均细菌总数分别为207、37、35、28、28 cfu/m3.经方差分析,在照射30~120 min各组间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F=0.175,P>0.05).

    作者:刘美想;杨景艳;史素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泸县实施<消毒管理办法>前后医疗卫生单位细菌污染情况比较

    在泸县实施<消毒管理办法>后,将1997年对296所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质量的检测结果,与实施该办法前的1992年者相比较.使用中的75%乙醇、2%碘酒、0.5%碘伏与2%过氧化氢等4种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100 cfu/m1)率由40.06%(248/619)降至5.08%(27/532).手术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200 cfu/m3)率由90.91%(20/22)降至57.14%(8/14).

    作者:邓克清;王兵;雷思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玉溪市医疗保健单位消毒工作质量检测

    1997年,对玉溪市5所医疗保健单位的室内空气,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法采样检测,以Ⅱ类区细菌总数≤200cfu/m3、Ⅲ类区者<500 cfu/m3为合格.对物体表面与人员手用涂抹法采样检测,以Ⅱ类区细菌总数≤5 cfu/cm2、Ⅲ类区者≤10 cfu/cm2且均HBsAg阴性为合格.对使用中消毒液取1 ml加入9 ml相应中和剂溶液中,检测细菌总数与HBsAg.

    作者:何学元;马玉梅;刘红雁;雷素娟;姚云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消毒的管理

    消毒管理是消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和制度,确定管理范围,制订消毒效果评价标准及方法,进行消毒效果评价.消毒管理的发展与消毒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并相互促进.现将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邓小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过氧乙酸对鸡翅表面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以含100 mg/L过氧乙酸的溶液浸泡鸡翅10 min,可将其表面细菌总数由349 000 cfu/cm2减至970 cfu/cm2;浸泡30 min者,减至251 cfu/cm2.而以含50 mg/L过氧乙酸的溶液浸泡30 min,细菌总数仍有1 086 cfu/cm2,未达商检合格规定.

    作者:安笑秋;白翠华;王艳华;邱枫;刘树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臭氧对室内空气与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在室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82%的条件下,开臭氧机2 h,空气自然菌消亡率为96.77%,对滤纸与物体表面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率>99.97%.据估算,室内臭氧浓度达2.54mg/m3.

    作者:田洪明;舒亦平;王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一次使用性输液(血)器和注射器内不溶性微粒含量的检测

    因生产厂对一次使用性输液器、注射器的不溶性微粒含量无明确质控指标,故对本院1996年5月至1997年12月使用的该类产品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对输液器与输血器分别从24批与10批中抽取24套与10套;对2.5 ml、5.0 ml、10.0 ml、20.0 ml、30.0 ml与50.0 ml注射器从20批中分别取20支.向输液(血)器内分别注入净化生理盐水(0.9%盐水经孔径为0.45 tm滤器过滤而得)80~100 ml,注射器则直接抽取净化生理盐水80~100 ml.振荡数次以洗下内壁上不溶性微粒,将冼涤液注入样品杯,用微粒分析仪测量并自动记录不溶性微粒数量.

    作者:刘宇英;何曙云;邵珍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过氧乙酸对复用透析器消毒效果的临床观察

    经检验,从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采样液中未检出细菌.临床观察10 000例次使用患者,未发现交叉感染.使用中血透并发症发生率为0.08%,远低于用福尔马林消毒者(1.05%).在5例肾囊肿病例中未发现癌变(用福尔马林消毒者4例中有2例癌变),复用的透析器对尿素氮及肌酐清除率均达正常标准.

    作者:郑宏;张绍增;赵叶红;田春娟;张青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建湖县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自检与防疫站检测结果的比较

    1993~1997年,对本县22所县、乡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医院自检合格率为85.43%(435 1/5093),而卫生防疫站对相同对象抽检,按同一标准判定,合格率则为77.95%(1806/2317),明显低于上述自检者.其中,室内空气自检与防疫站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7.09%与61.67%;医务人员手两者分别为92.24%与73.23%;普通医疗器材两者分别为94.42%与76.05%.其差别可能与采样时间与检测技术差别有关.

    作者:陈在信;陈小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中纺AB抗菌防臭纤维布抑菌作用试验观察

    中纺AB抗菌防臭纤维为聚丙烯晴的一种改性纤维,是在聚丙烯晴高分子链上接以2个带正电荷的抗菌基团而成.该抗菌基团将带负电荷的细菌包围而起到抑菌作用.检测其抑菌效果时,将大肠杆菌(ATCC25922)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1844)悬液100μl滴加在置于平皿中该抗菌纤维布片(1.0 cm×3.0 cm,对照为不含抗菌基团的同类布片)上.作用一定时间,用磷酸盐缓冲液5 ml洗脱布片上的菌.取洗脱液作活菌计数,计算抑菌率.

    作者:沈小芳;杨敏;刘建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石家庄市幼儿园细菌污染检测

    对本市市区30所幼儿园室内空气与物品表面细菌污染进行了检测.结果,空气细菌总数超标(>2500 cfu/m3)率为23.3%(7/30),毛巾、玩具细菌总数超标(>8cfu/cm2)率与水杯、餐具者超标(>5cfu/cm2)率合计为5.4%(10/186),检测其中95份样本,均未检出大肠菌群.保育员手细菌总数超标(>10 cfu/cm2)率为28.9%(1 1/38),大肠菌群检出率为 26.3%(10/38).

    作者:宋红梅;田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亚甲蓝光敏法对人血浆中病毒的灭活研究

    向人血浆中加入1μmol/L亚甲蓝,以10000 lx强度的溴钨灯光照射5 min,可灭活106.5TCID50的水泡性口炎病毒与107.TCID50的辛德毕斯病毒;作用2 min可灭活10509 TCID50的人免疫缺陷1型病毒.但作用60 min仍不能破坏HBsAg抗原性.

    作者:张文福;袁庆霞;王宏霞;李成文;刘育京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武汉市江夏区幼儿园消毒工作现状调查

    1996年1月~1998年6月,对江夏区22所幼儿园物体表面与人员手,用棉拭涂抹法采样、检测.以细菌总数<8 cfu/cm2并检不到大肠菌群为合格.在不同物品中,床、柜、脸盆、门把、风琴等表面合格率较高,玩具、碗、桌面等次之,水龙头与毛巾的合格率较低(附表).人员手的合格率仅为53.85%(28/52).其中,1996~1998年的合格率分别为88.68%(141/159)、 78.75%(126/160) 与58.57%(41/70),呈逐年下降;夏、秋季的合格率为72.51%(153/21 1),低于冬、春季者(87.08%,155/178);310份细菌总数<8 cfu/cm2的样品,仅2份检出大肠菌群,79份细菌总数超标样品的大肠菌群检出率为21.52%(17/79).

    作者:李素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非吸附型稳态二氧化氯固体消毒剂的研究

    本消毒剂为片剂或粉剂,在酸性溶液中可产生二氧化氯.其含1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250 mg/L者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 min,杀灭率均为100%;其100 mg/L二氧化氯作用10 min,可破坏HBsAg抗原性.密封后置于56℃,2周,二氧化氯下降率<8.45%.

    作者:鲍立峰;潘希和;宦彭成;卢兆荣;朱仁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庆阳地区县级医院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污染调查

    1997年8~11月,对庆阳地区20所县级医院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测.检测时,对消毒液采样1 ml,加入9ml相应中和剂溶液中,而后进行活菌培养计数.结果,0.1%苯扎溴铵、3.0%来苏儿、含400 mg/L有效氯84消毒剂、0.1%醋酸氯己定、0.5%碘伏、75%乙醇等溶液细菌总数超标(>100 cfu/ml)率分别为27.94%(38/138)、25.86%(30/116),24.41%(31/127)、 15.00%(3/20)、10.53%(2/19)与7.89%(6/76),但均未出致病菌.检测13份0.1%过氧乙酸溶液,细菌总数均未超标.超标率随应用时间延长而增高,使用7天以上者高达81.90%.

    作者:程世民;景永峰;王彩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北京市部分单位与家庭含氯消毒剂使用情况调查

    氯消毒剂因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消毒,杀菌作用强,价廉易得,使用方便,已成为我国主要消毒剂产品之一.为了解其在北京市的使用情况,对部分单位与家庭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作者:高燕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淮南市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调查

    1996年9~11月,调查淮南市51所医疗单位消毒工作时,对物体表面与人员手用棉拭涂抹采样,对室内空气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法采样.物体表面与人员手以细菌总数≤10 cfu/cm2且检不出致病菌为合格.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76.53%(287/375).物体表面以器械台、器械盘盖、产床合格率较高,手术台、血压计次之,床头柜与门把合格率较低(附表).检测无菌医疗器械合格率仅84.59%(258/305).其中,抢救室所用者合格率低,为67.57%(25/37);门诊、手术室、治疗室、供应室与产房者合格率依次为81.63%(80/98)、86.67%(26/30)、89.47%(68/76)、90.91%(40/44)与95.00%(19/20).

    作者:李能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用蒸馏水冲洗去除注射器针头微粒的效果

    对用自来水冲洗后加用蒸馏水冲洗与否的不锈钢注射器针头中微粒含量进行了比较.将使用后回收的针头浸于1%新三效热原灭活剂溶液中泡30 min,取出用自来水冲净,再逐个在针头清洗机用自来水冲洗针座、针梗内部,经烤箱烘干,磨修(未带钩者不磨修)、别垫、装盒,以压力蒸汽灭菌.检测微粒含量采样前,一组每只针头均先以10 ml无菌蒸馏水冲洗1次,另一组则不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采样时,每只针头用10 ml无菌生理菌水反复抽吸5次,将10只针头的洗脱液共100 ml收集于无微粒容器中为一份样本.用DWJ-1型输液微粒计数器检测洗脱液中的微粒数.

    作者:邹卫;张春玉;郁红菊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臭氧熏蒸对医院检验单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经检测,臭氧对位于深层检验单表面细菌的杀灭作用较差,但当检验单上污染细菌总数为7~14 cfu/cm2(包括真菌),并按<3张一叠放于消毒器中,在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88%的条件下熏蒸消毒30min(臭氧浓度达0.434mg/L),即未再检出细菌.

    作者:朱桂华;章光华;钱宏彬;施玉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微波杀菌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微波对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已早为人知.其杀菌机理,有主张热效应说者[1-3],亦有提出综合效应说者[4-7].虽然在杀菌机理方面尚有争议,但关于其良好的杀菌作用却经多方实验证明,众说一致.近年不断发表有关微波在消毒与灭菌方面实用研究的报告,现将所得资料综述于下。

    作者:高东旗;丁兰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