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方法联合对母婴同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检测

朱文芬;贾虹

关键词:方法, 母婴同室, 空气, 消毒效果, 紫外线照射, 喷雾, 二氧化氯, 消毒剂, 换气扇, 紫外线灯, 通风, 溶液, 陪护人员, 流动情况, 联合消毒, 悬吊式, 天花板, 反光罩, 低臭氧, 原液
摘要:1997年1~12月,对本院48 m3的母婴同室病房,在人不离室、医务与陪护人员流动情况下,采用换气扇通风、紫外线照射、康佳消毒剂(成分为二氧化氯)溶液喷雾联合消毒.每室装悬吊式低臭氧30 W紫外线灯2支,下部加金属反光罩使向天花板照射.于早7~8点、晚9~10点各照射1h.在每次紫外线照射前和饭后用换气扇通风0.5 h.将消毒剂原液稀释成含1000ml/L二氧化氯的溶液,按0.2 ml/m3用量喷雾.于每天10点、12点、14点、16点与18点各喷雾一次.喷雾时,用床单罩住婴儿与产妇.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DMGB-60B型臭氧餐具消毒柜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试验观察

    所测消毒柜开机40 min,柜内臭氧浓度达774.7 mg/m3.在柜内未放餐具时,对悬挂的滤纸片上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开机作用30 min,对白色念珠菌作用9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20 mim,杀灭率均达100%.对不锈钢片上HBsAg作用60 min,可将其抗原性完全破坏.

    作者:刘衡川;林怡伶;王继祥;殷强仲;张朝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建湖县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自检与防疫站检测结果的比较

    1993~1997年,对本县22所县、乡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医院自检合格率为85.43%(435 1/5093),而卫生防疫站对相同对象抽检,按同一标准判定,合格率则为77.95%(1806/2317),明显低于上述自检者.其中,室内空气自检与防疫站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7.09%与61.67%;医务人员手两者分别为92.24%与73.23%;普通医疗器材两者分别为94.42%与76.05%.其差别可能与采样时间与检测技术差别有关.

    作者:陈在信;陈小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对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在室温为18~25℃,相对湿度约为50%的手术室内进行试验.试验时,于当天手术结束后,作卫生清扫,对室内墙壁、地面、手术床等用1%含氯消毒液擦拭,次日晨5:30开始用紫外线灯(辐照度值>70μW/cm2)照射至预定时间(灯亮5 min后计时).照射后,在离地面1.5 m高处用平板暴露法采样15 min,检测细菌总数. 5次试验表明,紫外线照射15、30、60、90、120 min,空气中平均细菌总数分别为207、37、35、28、28 cfu/m3.经方差分析,在照射30~120 min各组间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F=0.175,P>0.05).

    作者:刘美想;杨景艳;史素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一次使用性输液器与输液针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改进

    按标准方法(GB/T4233@2-93)检测一次使用性输液器与输液针上的细菌内毒素,系在无菌条件下将输液(血)器吸人10 ml或适量无热原水,将输液针或头皮针浸泡于10 ml或适量无热原水中,于37℃温箱中保温2 h,而后收集浸提液进行检测.该法制备浸提液所需时间较长,即使如此,输液针与头皮针因孔径小仍难以浸提充分.为此,对该法作如下改良:在无菌条件下,将输液器剪碎,输液针、头皮针截成小段,置于装有30~50 ml无热原水的三角瓶内,用力振荡5 min.取该液检测.

    作者:李爱斌;陈贵秋;张佩;黄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北京市部分单位与家庭含氯消毒剂使用情况调查

    氯消毒剂因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消毒,杀菌作用强,价廉易得,使用方便,已成为我国主要消毒剂产品之一.为了解其在北京市的使用情况,对部分单位与家庭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作者:高燕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非吸附型稳态二氧化氯固体消毒剂的研究

    本消毒剂为片剂或粉剂,在酸性溶液中可产生二氧化氯.其含1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250 mg/L者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 min,杀灭率均为100%;其100 mg/L二氧化氯作用10 min,可破坏HBsAg抗原性.密封后置于56℃,2周,二氧化氯下降率<8.45%.

    作者:鲍立峰;潘希和;宦彭成;卢兆荣;朱仁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医院污水消毒余氯监测管的研制

    以碘化钾、淀粉等固体试剂与塑料管等制成的一次使用性医院污水余氯监测管,可监测水中<8.0 mg/L余氯.其结果与碘量法测定者相比,多略偏高,但仅差0.2 mg/L左右.

    作者:吴秀清;安承山;张文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臭氧熏蒸对医院检验单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经检测,臭氧对位于深层检验单表面细菌的杀灭作用较差,但当检验单上污染细菌总数为7~14 cfu/cm2(包括真菌),并按<3张一叠放于消毒器中,在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88%的条件下熏蒸消毒30min(臭氧浓度达0.434mg/L),即未再检出细菌.

    作者:朱桂华;章光华;钱宏彬;施玉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臭氧对室内空气与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在室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82%的条件下,开臭氧机2 h,空气自然菌消亡率为96.77%,对滤纸与物体表面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率>99.97%.据估算,室内臭氧浓度达2.54mg/m3.

    作者:田洪明;舒亦平;王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过碳酸钠杀灭微生物效果及腐蚀性的试验观察

    实验室试验,过碳酸钠含量为0.5%的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30 min,其5.0%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45 min,杀灭率均达100%.以其20.0%溶液作用4 h,可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99.98%,但不能将HBsAg抗原性完全破坏.过碳酸钠固体避光于室温下保存1年,有效氧下降率为8.68%.其20.0%溶液对所试金属基本无腐蚀性.

    作者:陈越英;吴小成;顾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泸县实施<消毒管理办法>前后医疗卫生单位细菌污染情况比较

    在泸县实施<消毒管理办法>后,将1997年对296所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质量的检测结果,与实施该办法前的1992年者相比较.使用中的75%乙醇、2%碘酒、0.5%碘伏与2%过氧化氢等4种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100 cfu/m1)率由40.06%(248/619)降至5.08%(27/532).手术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200 cfu/m3)率由90.91%(20/22)降至57.14%(8/14).

    作者:邓克清;王兵;雷思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尖峰喷雾消毒剂和消毒湿巾消毒效果检测

    尖峰喷雾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氯羟二苯醚,含量为500 mg/L.尖峰消毒湿巾为浸有浓度500 mg/L氯羟二苯醚溶液的棉毛巾.在一16 m3办公室与一14 m3居室内,撤离人员,关闭门窗,按0.25 ml/m3用量喷雾该消毒剂原液(对照为蒸馏水)作用30 min.用含2.0%吐温80、0.07%卵磷脂与0.4%硫代硫酸钠(中和剂)的营养琼脂平板,于消毒前、后,分别在室内四角与中央离地面1 m高处沉降采样10 min.置37℃培养24 h,计数菌落与计算杀灭率.经5次试验平均,在室温为23.5~26.0℃,相对湿度为70%~75%的条件下,消毒前办公室与居室空气细菌总数分别为218cfu/m3与1028 cfu/m3,30 min后自然衰亡率分别为64.29%与58.75%,喷雾消毒杀灭率分别为86.12%与84.07%.

    作者:陆永梅;沈红;章春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通海县医疗单位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1995~1997年,对通海县32所医疗单位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0.0%(6/60),多为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检测2副注射器就1副有菌.检测5名产科门诊工作人员手,4人细菌总数超标(>5 cfu/cm2).手术室、治疗室、供应室与病房空气平板沉降采样细菌总数超标(>200 cfu/m3)率为66.7%(12/18).

    作者:张为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玉溪市医疗保健单位消毒工作质量检测

    1997年,对玉溪市5所医疗保健单位的室内空气,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法采样检测,以Ⅱ类区细菌总数≤200cfu/m3、Ⅲ类区者<500 cfu/m3为合格.对物体表面与人员手用涂抹法采样检测,以Ⅱ类区细菌总数≤5 cfu/cm2、Ⅲ类区者≤10 cfu/cm2且均HBsAg阴性为合格.对使用中消毒液取1 ml加入9 ml相应中和剂溶液中,检测细菌总数与HBsAg.

    作者:何学元;马玉梅;刘红雁;雷素娟;姚云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哺乳期产妇乳头和手细菌污染及其消毒效果的检测

    1997年4月,对本院产科23名哺乳期产妇的乳头及其周围皮肤和手,于消毒前、后,分别用普通营养琼脂(对经氯己定消毒纸巾擦拭消毒者琼脂中加0.5%吐温80与1.0%卵磷脂)平板压印10 s采样.样本置37℃培养24 h,计数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以细菌总数<5 cfu/cm2并且未检出致病微生物为合格.

    作者:王云芳;任丽娟;张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石家庄市幼儿园细菌污染检测

    对本市市区30所幼儿园室内空气与物品表面细菌污染进行了检测.结果,空气细菌总数超标(>2500 cfu/m3)率为23.3%(7/30),毛巾、玩具细菌总数超标(>8cfu/cm2)率与水杯、餐具者超标(>5cfu/cm2)率合计为5.4%(10/186),检测其中95份样本,均未检出大肠菌群.保育员手细菌总数超标(>10 cfu/cm2)率为28.9%(1 1/38),大肠菌群检出率为 26.3%(10/38).

    作者:宋红梅;田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臭氧水稳定性及杀菌性能的试验观察

    以电解水法产生含臭氧的水溶液,高浓度可达19 mg/L.开机后其浓度随水流速度增大而下降.臭氧水的半衰期在4℃、10℃、20℃与30℃下分别为132、128、27、6 min.1.0 mg/L臭氧水作用1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达100%.浓度为2.0 mg/L与8.0 mg/L的臭氧水分别对绿脓杆菌与白色念珠菌作用1 min,杀灭率亦为100%.浓度为12.0 mg/L者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20 min,杀灭率达99.9%.

    作者:王芳;刘育京;张文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四种方法对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对本院约90 m3的房间,于人员撤出后分别用下列方法进行空气消毒:①层流净化,净化系统处理洁净度为1000级,换气相当于500次/h;②甲醛熏蒸,福尔马林用量为30 ml/m3,加热蒸发90 min,密闭熏蒸至12 h,机械通风30 min;③臭氧熏蒸,使用功率为50 W,臭氧产量为700mg/h的臭氧消毒机,开机1 h;④紫外线照射,第10~15 m2悬挂1支辐照度值>70μW/cm2的紫外线灯,照射1 h.于消毒前、后(甲醛为熏蒸并通风后),分别于室内5点用平板沉降法采样,检测空气中细菌总数.于甲醛、臭氧消毒后采样时,琼脂平板中分别含0.1%亚硫酸钠与0.1%硫代硫酸钠作为中和剂.

    作者:马国善;秦启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中纺AB抗菌防臭纤维布抑菌作用试验观察

    中纺AB抗菌防臭纤维为聚丙烯晴的一种改性纤维,是在聚丙烯晴高分子链上接以2个带正电荷的抗菌基团而成.该抗菌基团将带负电荷的细菌包围而起到抑菌作用.检测其抑菌效果时,将大肠杆菌(ATCC25922)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1844)悬液100μl滴加在置于平皿中该抗菌纤维布片(1.0 cm×3.0 cm,对照为不含抗菌基团的同类布片)上.作用一定时间,用磷酸盐缓冲液5 ml洗脱布片上的菌.取洗脱液作活菌计数,计算抑菌率.

    作者:沈小芳;杨敏;刘建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武汉市江夏区幼儿园消毒工作现状调查

    1996年1月~1998年6月,对江夏区22所幼儿园物体表面与人员手,用棉拭涂抹法采样、检测.以细菌总数<8 cfu/cm2并检不到大肠菌群为合格.在不同物品中,床、柜、脸盆、门把、风琴等表面合格率较高,玩具、碗、桌面等次之,水龙头与毛巾的合格率较低(附表).人员手的合格率仅为53.85%(28/52).其中,1996~1998年的合格率分别为88.68%(141/159)、 78.75%(126/160) 与58.57%(41/70),呈逐年下降;夏、秋季的合格率为72.51%(153/21 1),低于冬、春季者(87.08%,155/178);310份细菌总数<8 cfu/cm2的样品,仅2份检出大肠菌群,79份细菌总数超标样品的大肠菌群检出率为21.52%(17/79).

    作者:李素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