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文;张琨龄
目的提高对不动杆菌败血症的认识.方法对经血细菌纯培养阳性证实的不动杆菌败血症52例进行分析.结果①男32例,女20例,年龄2 d~65岁,其中3岁以下婴儿12例(23.07%,包括新生儿7例).
作者:余鑫之;黄家麟;郑宏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盆腔肿瘤及骶尾部肿瘤的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及放射治疗.其中手术切除肿瘤较为理想,但外科手术失血多,手术视野小,尤其是晚期肿瘤切除率低,并发症出现率高,盆腔介入化疗栓塞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笔者在对我院盆腔肿瘤化疗栓塞作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具体方法及优越性、并发症处理与预防,展望其发展趋势.
作者:齐志刚;张行明;汪世存;李国琪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989~1997年,采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77例,疗效满意.
作者:叶元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现后大多近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目前广泛开展的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是治疗此类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化疗药物及栓塞剂在作用癌组织同时,亦引起机体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人们常把机体发热、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称之为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1].如何预防其发生及减轻其程度是介入医师应注意的问题,我科自1995年起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伏树奇;吴礼明;张爱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可引起严重循环系统反应,近年来曾探讨过多种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减轻此副反应,利弊互见.艾司洛尔为新的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本研究对其用于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进行了观察.
作者:邓小强;戴秀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丹皮总甙(TGM)的抗肝炎作用.方法采用CCl4和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结果 TGM可降低CCl4和D-Gal-N所致血清ALT、AST的升高,减轻CCl4和D-Gal-N所致肝脏变性和坏死程度,预防给药效果优于治疗给药,其中以50 mg.kg-1剂量组给药7天效果佳.结论 TGM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作者:梅俏;魏伟;许建明;丁长海;熊祖应;徐叔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心律平、胺碘酮、安搏律定三药合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舌下iv乌头碱(Ac)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平(Pro)、胺碘酮(Ami)、安搏律定(Apr)单用及合用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每日单独使用Pro 120 mg.kg-1、Ami 40 mg.kg-1、Apr 20 mg.kg-1可推迟Ac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及缩短其持续时间;而Pro 40 mg.kg-1、Ami 20 mg.kg-1、Apr 4 mg.kg-1无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联合应用Pro 26.0 mg.kg-1、 Ami 13.0 mg.kg-1及Apr 2.6 mg.kg-1则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结论三药联合应用不仅可保持一定疗效,也可大大减少各药剂量.
作者:岑德意;陈绮年;陈志武;王瑜;方明;江勤;马传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IEML法测定16例危重新生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T3、T4、TSH.结果危重新生儿与对照组比较:T3、T4明显降低(P<0.01),TSH轻度增高(P<0.05).结论危重新生儿也存在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监测危重新生儿的甲状腺激素变化,对判断病情及评价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小梅;张蔚;吴本清;徐位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截瘫是胸降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外科手术中严重并发症,实验用兔脊髓缺血模型评价东莨菪碱和氯胺酮的脊髓保护效应.
作者:张仁泉;周久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快速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PPD-IgG在各类结核病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与痰菌、病情的关系.结果血清抗PPD-IgG诊断结核病的特异性为89.8%,敏感性为82.9%,其阳性率与痰菌关系不大,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血清抗PPD-IgG检测是活动性结核病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并可用于评价结核病治疗的转归.
作者:张晓微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介绍大块耳轮缺损Ⅰ期修复技术.方法应用陈宗基等对外伤性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式,并改进设计以耳廓缺损前缘为蒂的耳后乳突区皮瓣,携带耳甲后软骨块,或以缺损缘一端为蒂,切取一条正常软骨宽0.3~0.4 cm,固定支撑,皮瓣包卷覆盖塑形.供区两个V-Y滑行推进皮瓣或断层皮片移植修复.结果完成手术11例,均获成功,耳廓总体不减小,形态恢复较满意.结论该技术为修复大块耳廓块缺损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作者:宁金龙;高学宏;李小静;曹东升;张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简称<学报>)标点符号使用现状,纠正使用中的错误.方法随机选取32种(本)1997年<学报>,进行抽样审读,对照国家标准对常见错误进行实例分析.结果 120个版面(阅读量约19.2万字)共误用标点323处,差错率为16.8.结论 <学报>在标点符号使用上,误区较多,差错率较高,亟需加以重视,切实改进.
作者:章蓉;孙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目前均采用GB7488-87[1]规定的方法,即把稀释后的水样置入密闭容器(溶解氧瓶)中,于20℃恒温放置5天,测定初始时的溶解氧量和5天后的溶解氧量,从而计算出5天期间的耗氧量并根据稀释倍数求得BOD5值.
作者:李菁;郭智勇;张海燕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用药对细菌耐药菌株产生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监测常见病原菌及机会致病菌耐药性,对3年间由临床送检标本检出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细菌5 816株,其中G+球菌2 172株(37.34%),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耐药率较高(>80%),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哌酮较敏感,而对万古霉素、舒普深极度敏感.G-杆菌3 325株(57.17%),对氟哌酸、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增高明显,而丁胺卡那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其抗菌活性较强,对舒普深极度敏感.结论抗生素使用时间长短对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应严格按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作者:马红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3所医院妇科收治的恶性卵巢肿瘤患者52例作为病例组,收集同期住院的非妇产科、非肿瘤、与激素无关的其它女性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间同性别、同民族,一对内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对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王素芳;张方振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CV-RNA(+)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RT-PCR法检测135例丙肝患者PBMC内HCV-RNA,同时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系统检测其T细胞亚群及经PHA诱导前后膜白介素-2受体(m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CD+3、CD+4及mIL-2R表达水平降低,CD+8水平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PBMC内HCV-RNA(+)组与HCV-RNA(-)组相比较,前者CD+3、CD+4 百分率降低,CD+8百分率增高,CD+4/CD+8比值下降均大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HA诱导前后HCV-RNA (+)者明显低于HCV-RNA(-)者,mIL-2R表达水平亦以患者低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毒侵染PBMC后可加重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抑制mIL-2R表达,使病情迁延反复.检测丙肝患者PBMC内HCV-RNA对揭示丙肝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健;张荣波;许礼发;蔡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两种病疾病,而两者合并发生的报道不多.我院1994~1997年共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红琳;任立奋;蔡学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痰液p53基因变异检测在早期诊断肺癌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呼吸科住院患者:肺癌组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61.32岁;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及肺结核排除其他系统肿瘤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47~74岁,平均59.43岁.
作者:张志红;刘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1988~1996年收治颅脑损伤合并肝、脾破裂患者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8~66岁.合并脾破裂23例,男16例,女7例.25例经腹腔穿刺证实,3例腹穿阴性者经CT扫描发现.肝破裂5例,均为男性.28例中伴有体克者12例,合并颅内血肿20例(17例由CT检查发现,3例脑疝病人经急诊钻孔探查证实).血肿类型: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9例,脑内血肿2例,多发性血肿4例.按GCS记分:3~8分7例,其中5分以下特重病人3例(有脑疝表现);8~12分15例;12~15分6例.以上记分均在休克纠正后.
作者:徐学华;李志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少见,早期误诊率可高达75%,非手术病死率极高[1].及早确诊与积极施行手术,可提高治愈率.我科近10年收治12例,综合考虑食管破裂时间与全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效果良好.
作者:卢中;魏大中;严中亚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