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绵阳市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效果分析

张驯;刘友全;邓莎莎;凡娅

关键词:预防接种, 培训效果,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绵阳市基层预防接种专业技术培训效果,为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培训前后问卷调查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培训后学员的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52.66±14.04)分提高到(92.87±4.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组培训后专业知识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训后,该市预防接种人员的预防接种知识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职业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多重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菌由单一耐药转为多重性耐药,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下降,已成为临床用药和治疗的一大困扰难题.整合子是保守、可移动的基因元件,其在整合酶的介导下,可通过位点特异的重组系统捕获外源性的基因盒并使之表达;同时整合子可定位于质粒上,或者自身作为转座子的一部分参与转移,使耐药基因在细菌种间和种内发生传播.目前报道较多的有Ⅰ、Ⅱ、Ⅲ、Ⅳ类整合子,前3种已被证明与细菌耐药性相关,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理论的建立为人们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作者对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起源、结构、分类分布、转移机制及新的生物学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萍;练维;汪晓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痛风患者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痛风患者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出院的血尿酸异常的痛风患者23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出院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定期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血尿酸值正常率、痛风复发率、生活方式改变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痛风复发率、血尿酸值正常情况、生活方式改变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痛风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降低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病次数,改变痛风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痛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广茹;陈晓艳;刘娜;柴囡;张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作业人员佩戴定制式听力保护耳塞5年追踪研究

    目的 研究定制耳塞对作业人员听力保护的远期效果,为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某企业200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佩戴定制听力保护耳塞,于2007至2012年连续追踪5年,比较不同年份作业人员听力的变化及不适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调查的工作场所中噪声以中高频为主,强度在85.3~93.3 dB (A)之间.跟踪调查佩戴定制耳塞人员5年,其各频率听阈无明显变化,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需要选择合适的护听器,以保护噪声环境下的作业人员.定制耳塞是针对个人不同的耳道结构量身定制的个体防护用品,对预防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有积极作用,适合长期使用.

    作者:冯鸿义;张捷;石远;郎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淮南市3家火力发电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信行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淮南市3家火力发电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态度、行为,为降低和避免职业病的发生、发展,开展干预活动,促进职工健康,提供基础数据和防治意见.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被调查者独立、完整的填写问卷,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0.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938份,对职业卫生知识应答正确率64.7%,对职业卫生态度应答正确率57.2%,对职业卫生相关行为应答正确率60.9%.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后实施1年以来,该市3家火力发电企业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有待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以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养成.

    作者:王章智;杨永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2年惠州市某区旅店业公共用具用品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惠州市某区旅店业公共用具用品的卫生状况,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对惠州市某区各类旅店业公共用品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2年共检测旅店432家,合格的312家,总合格率为73.6%.其中星级宾馆156家,合格率为82.1%;普通旅店及招待所276家,合格率为68.8%.两者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抽检样品中,拖鞋及坐厕合格率低;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该区旅店业公共用具用品卫生状况总体良好,部分物品存在较严重的隐患,应针对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旅店卫生水平,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加强用具用品消毒工作仍是目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的重点.

    作者:林思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深圳市龙岗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城市化带来社会生活经济因素变化对肠道寄生虫流行的影响,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5个街道各抽取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居民粪便,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每个自然村选取1所幼儿园为调查点,采用透明胶纸肛拭以检查托幼儿童蛲虫感染.结果 居民共调查1 020人,总感染率为1.96%;检出4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1.37%,鞭虫0.29%,蛔虫0.20%,钩虫0.10%;其中肝吸虫为优势感染虫种,占总感染人数的70%;葵涌街道居民的感染率高,为3.81%;坂田较低,为1%.不同年龄组居民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2,P>0.05),20~30岁年龄组为感染多发人群,男性感染率为2.19%,高于女性的1.74%;幼托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548%.居民寄生虫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0.46%,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6.66%,居民土源线虫防治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肝吸虫方面.结论 龙岗区肠道寄生虫感染呈现低度流行态势,饮食习惯及饮食行为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钟严伟;张起文;王开亮;董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2种有机物同时测定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2种有机物同时检测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用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2种有机物,二硫化碳溶剂解吸后进样,经DB-FFA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两种有机物的检出限分别为0.38和0.87μg/ml,线性范围在200 ~3 000、50~500 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加标回收率为89%~98%.结论 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的同时测定.

    作者:童月婵;赵敏;王千;陈月萌;王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某蒸压粉煤灰砖厂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某新型蒸压粉煤灰砖厂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对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了解其用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定量分级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生产过程中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搅拌机、轮碾机等工作场所中粉尘作业分级结果为Ⅰ级,制砖机工作场所中粉尘作业分级结果为Ⅱ级,球磨机、轮碾机、制砖机等工作场所中噪声作业分级均为Ⅰ级.结论 现场检测法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相结合,能够更科学地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做出综合评价,为企业职业卫生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李红彦;孙成勋;杨晓瑛;李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武汉市在校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武汉市在校医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在校医学生睡眠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在校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205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校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好的有113人,睡眠质量差的有92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平均得分为7.41 ±2.97,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有担心学习费用、觉得孤单、担心失眠、就业压力、社交关系(P<0.05).结论 该市在校医学生总体睡眠质量较差.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该人群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吴凌云;唐世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运动强度对骨质的影响

    通过总结运动对骨质的影响,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的阅读,对运动对骨质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运动强度、不同运动方式对不同年龄时期骨质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性别人群的影响.表明不同强度的运动对骨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低强度运动对提高骨质健康的作用不明显,中等运动强度对改善骨质有积极作用,大强度运动会对骨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李海燕;崔成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深圳市中学生西式快餐消费行为调查

    目的 调查深圳市中学生西式快餐就餐频次、选择西式快餐的原因以及对西式快餐营养状况的认识情况,为下一步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2月调查在西式快餐厅就餐的学生,使用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共调查240位在西式快餐厅就餐的学生,平均年龄为(12.58±1.68)岁;深圳市中学生在上月中曾经在西式快餐就餐的中学生占77.08%,男女生就餐频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选择西式快餐厅就餐的原因主要为卫生好(17.50%)、位置方便(15.83%)、有营养(10.83%)和价格便宜(10.83%);在对西式餐厅营养知识掌握方面,42.00%的中学生认为食物搭配合理,54.58%的中学生认为营养价值高,62.5%的中学生认为热能含量高.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西式快餐的就餐频次较高,对西式快餐营养知识掌握程度较差,有必要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就餐原因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吴小敏;曹彬;黄薇;张锦周;黄海雄;肖云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醇等6种化学物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法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和二甲苯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活性炭管吸附空气中异丙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和二甲苯,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气相色谱(FID)测定.结果 异丙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和二甲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70、3.074、3.778、4.998、5.477和6.595 min,线性范围分别为39.50 ~790.0、44.55 ~891.00、8.75 ~ 175.00、43.30 ~ 866.00、43.78~ 875.60和43.30 ~ 866.00 g/ml,检出限分别为1.8、2.3、0.7、0.9、1.7和0.9 μg/ml,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2、1.5、0.5、0.6、1.1和0.6 mg/m3(采样体积1.5L计),解吸效率分别为95.46% ~ 96.43%、96.12% ~ 96.80%、96.11% ~ 97.61%、94.83%~97.05%、94.91% ~ 96.98%和95.03% ~95.48%.结论 该方法适合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和二甲苯气相色谱同时测定.且方法简单、迅速、重现性好,适合一般实验室应用.

    作者:张蓉蓉;祝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绵阳市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绵阳市基层预防接种专业技术培训效果,为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培训前后问卷调查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培训后学员的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52.66±14.04)分提高到(92.87±4.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组培训后专业知识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训后,该市预防接种人员的预防接种知识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作者:张驯;刘友全;邓莎莎;凡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5-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钦北区2005-2012年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为今后政府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2年钦北区艾滋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钦北区艾滋病发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 ~29岁发病人数多(32.92%),其次是30~39岁(28.35%);初中文化程度发病人数多(43.81%),其次是小学文化程度(36.99%);男性艾滋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5∶1;农民发病多(24.69%),家务及待业人员次之(10.72%),再次是民工(10.72%)和工人(4.49%).新棠、大寺、平吉、城区、大直5个镇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多,分别是15.54%,12.47%,10.06%,9.31%,8.89%,那蒙、贵台、长滩、那香等4个镇所占的比例较少.从传播途径来看,主要有非婚异性性接触史(51.21%)、注射毒品史(21.78%)、配偶/固定性伴阳性(10.89%).结论 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年龄在20~39岁、农民和民工及待业人员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对象,新棠、大寺、平吉、城区、大直是防治的重点地区,要严防“非婚异性性接触”和“注射毒品”行为,杜绝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黄齐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长沙市2家铸造企业呋喃树脂砂职业暴露健康损害流行病学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长沙市2家铸造企业呋喃树脂砂职业危害特征、接触水平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观察期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危害检测资料和健康效应资料,比较暴露与非暴露2组之间观察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 工作场所中沉降尘游离SiO2含量均值为22.67%,总粉尘浓度均值为21.34 mg/m3,样本超标率为69.73%;空气中主要化学物质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健康检查结果显示,神经衰弱症状、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胸片X线片显示两肺不规则阴影增多等,暴露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通气功能损伤暴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连续系统观察25年未发现尘肺病和职业中毒.树脂砂粉尘能否引起尘肺病以及长期接触低浓度剂量、多种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健康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建中;陈发明;彭言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城乡接合部张堰镇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使用卫生部统一设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对张堰镇167名城镇居民和300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张堰镇城镇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35.93%,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8.67%.城镇居民的3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和5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张堰镇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城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姜迎华;耿倩影;吴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1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的现况,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天津市、区县两级19家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的资料,采用Excel 2003进行汇总,运用SPSS 15.0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全市疾控机构25~34岁人员比例占36.92%,35岁及以上人员比例占61.43%;研究生占8.49%,大学占45.90%;医学相关专业人数占38.08%,其中区县疾控人员为35.90%;市级疾控中心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5.11%,区县级疾控中心中高级比例为占34.89%;市级疾控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5.51%,区县级疾控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74.30%.结论 该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存在大量非专业人员,职称比例结构亟待调整,需进一步完善专业人员比例.

    作者:杜莹;刘威;邓晓丹;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碘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通过试验确定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碘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绘制碘测定的均数质量控制图.结果 该方法的标准曲线范围碘质量浓度为0~300μg/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 =0.999 8,检出限3μg/L,加标回收率为92.4%~106.2%,相对标准偏差0.65%~1.43%.结论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保证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碘的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北京市海淀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知信行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卫生态度和职业卫生行为,探讨健康教育对知信行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抽取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6.9%~92.2%提高至干预后的75.9% ~96.6%.干预前职业卫生正面态度比例均高于90%,干预后达到100%.干预前职业卫生行为实施率较低,干预后都有显著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知信行,通过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建立正确的职业卫生监管模式,能提高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熊依杰;于久愿;方丽艳;任迎娣;关坤;方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8-2012年乌鲁木齐市职业病检查机构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现状,为职业病防治提供预防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通过访谈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5年累计检查9 695人,其中岗前检查占16.00%,离岗检查占4.14%,多为岗中体检者.岗前体检者检查结果异常者占总检查人数的7.41%,以不宜从事噪声作业者居多,占46.09%;不宜从事粉尘作业者占16.52%.岗前检查包括新录用劳动者和转岗劳动者,后者检出异常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录用劳动者检查异常主要为不宜从事噪声作业,转岗劳动者则以粉尘观察对象居多,并且两者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总职业体检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加强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病防治起到一级预防作用.

    作者:张丽江;马彦清;路宝利;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职业与健康杂志

职业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