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药迪娜口服液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方正清;许闪;贾鹏鹏;王桐生;吾布力·吐尔迪

关键词:迪娜口服液,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摘要:目的 研究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迪娜口服液小、中、大剂量组.连续给药6d后,采用0.1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10 ml/kg)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不禁水18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迪娜口服液中、大剂量组ALT水平显著低于联苯双酯组和迪娜口服液小剂量组(P<0.01).各组小鼠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苯双酯组和迪娜口服液小、中、大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和水肿变性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索排列较整齐.结论 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48例

    目的 评价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予延黄消心痛胶囊及模拟剂.比较两组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Duke运动平板评分.结果 试验组在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Duke运动评分,提高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黄消心痛胶囊临床使用安全,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李焱;刘新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伤寒杂病论》论“盗汗非独阴虚”

    盗汗是指寐而汗出、寤则汗止的病证.历代医家多从阴虚论治,目前教材亦独论阴虚.但临床上盗汗并非全属阴虚,如仅仅从阴虚论治盗汗,则无异于以偏概全.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论述,盗汗总体上是以“营卫不和”为主.临床上通过滋阴、清热、和解少阳等治法,营卫可达到“和谐”的状态,则盗汗自止.

    作者:庄济源;赵鸣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99例中小学生中医兼夹体质与近视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中小学生近视与中医兼夹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以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99例中小学生为样本,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判定其体质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医兼夹体质与中小学生近视的相关性.结果 299例受试者中,近视者237例,非近视者62例.兼夹体质者近视发病的危险度较平和质者显著增高(OR值为1.39;95% CI为1.04~1.86,P=0.03).结论 兼夹体质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尚需大样本进一步确证.

    作者:杨寅;梁远波;王济;林仲;张妍;郑燕飞;李玲孺;李英帅;王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肌散1号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生肌散1号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5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用凡士林纱条蘸生肌散1号粉剂填塞创口,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口,连续换药.观察并比较两组创面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红活创面比例、细菌阳性创面比例及创面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减轻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制创面细菌生长,提高红活创面比例,提高创面中巨噬细胞比例、成纤维细胞数和新生毛细血管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生肌散1号可显著减轻术后创面疼痛,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王建民;李明;唐昆;乔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智三针治疗原发性失眠35例

    目的 观察智三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接受以智三针为主穴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PSQI总分方面较对照组无明显优势(P>0.05).治疗后两组各维度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在降低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智三针治疗原发性失眠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在促进入睡,改善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方面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作者:杨海涛;黄凡;邝伟川;陆彦青;温春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安鼻渊方治疗鼻窦炎87例

    目的 观察新安鼻渊方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鼻窦炎患者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口服新安鼻渊方,对照组患者服用藿胆丸.14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总积分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肺经蕴热证疗效、胆腑郁热证疗效及其总体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安鼻渊方对胆腑郁热和肺经蕴热型鼻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屠彦红;宋若会;高士秀;周宿迪;郑日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芪贞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30例

    目的 观察芪贞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 DA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DA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甲钴胺,治疗组加用芪贞降糖颗粒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DAN疗效、单个中医症状疗效及足汗腺神经受损风险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DAN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自汗盗汗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足汗腺神经受损风险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芪贞降糖颗粒可以明显改善DAN患者泌汗运动神经功能和DAN相关症状.

    作者:吴吉萍;丁雷;石国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现代中医医案的失眠辨证规律分析

    目的 根据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的四诊信息,探讨失眠的辨证规律.方法 搜集现代中医医案中有关失眠的医案,提取其中医四诊信息,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考察失眠的辨证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293个中医失眠医案,频数分析结果显示眠差、烦躁、眩晕、食欲不振、心悸、神疲、乏力为失眠的主要症状;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失眠的主要证型有心火炽盛证、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心肾不交证、胃气不和证、痰热内扰证,每种证型均有简约的辨证要点.结论 从现代中医医案得出的失眠辨证规律,可为失眠的辨证规范化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陈聪;宋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药迪娜口服液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迪娜口服液小、中、大剂量组.连续给药6d后,采用0.1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10 ml/kg)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不禁水18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迪娜口服液中、大剂量组ALT水平显著低于联苯双酯组和迪娜口服液小剂量组(P<0.01).各组小鼠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苯双酯组和迪娜口服液小、中、大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和水肿变性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索排列较整齐.结论 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方正清;许闪;贾鹏鹏;王桐生;吾布力·吐尔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沙苑子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常数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大麻苷(Ⅰ)、杨梅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异槲皮苷(Ⅲ)、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苷(Ⅳ)、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芒柄花苷(Ⅵ)、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β-吡喃葡萄糖苷(Ⅶ)、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Ⅷ)、毛蕊异黄酮(Ⅸ)、沙苑子苷A(Ⅹ)、鼠李柠檬素3-O-β-D-葡萄糖苷(Ⅺ).结论 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β-吡喃葡萄糖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的成分.

    作者:吴晓;刘银芳;刘春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断肢(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断肢(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100例住院的断肢(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评分进行测评.结果 断肢(指)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83.0%,抑郁发生率为76.0%,其中焦虑合并抑郁发生率为59.0%.焦虑、抑郁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非焦虑、抑郁患者(P<0.05),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非焦虑、抑郁患者(P<0.05).结论 断肢(指)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需要接受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作者:方彩琼;沈惠玲;覃秋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陈宝田对紧张型头痛的新认识

    陈宝田认为紧张型头痛是症状学诊断,等同于中医风湿头痛.紧张型头痛的病机为湿、风、瘀、虚、郁五者杂至,合而为病.临床上应从肝论治,以除湿、祛风、活血为主,兼以补虚、安神.

    作者:伍志勇;白方会;莫孙炼;商建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骆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骆斌临证灵活运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中医诊疗模式,结合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提出以活血祛瘀、清利湿热、温经散寒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大法,并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方面的指导.

    作者:杨超伟;贾德前;韩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与中医证型及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中医证型和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为CHF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共纳入144例CHF患者,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考察血浆BNP水平与中医证型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Ⅱ级=2,Ⅲ级=3,Ⅳ级=4)呈正相关(r=0.724,P<0.01),与中医证型(心肺气虚证=1,气阴两虚证=2,心肾阳虚证=3,水饮凌心证=4)亦呈正相关(r=0.813,P<0.01).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之间血浆LVDd、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BNP是反映心功能的敏感且特异的指标,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作者:董梅;杨帆;戴小华;周宜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和胃消疣汤治疗非成熟型疣状胃炎30例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和胃消疣汤治疗非成熟型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非成熟型疣状胃炎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2周,再予泮托拉唑口服治疗2周;治疗组3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和胃消疣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 d.结果 治疗组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胃消疣汤治疗非成熟型疣状胃炎疗效可靠.

    作者:陈久红;谢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9例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9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在膀胱水扩张术联合膀胱即时药物灌注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行气止痛、清热利湿中药内服.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盆腔疼痛与尿急/尿频症状(pelvic pain,urgency and frequency,PUF)评分及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nterstitial cystitis symptom index,ICS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PUF评分和ICSI显著降低(P<0.01).结论 膀胱水扩张术、膀胱即时药物灌注术结合行气止痛、清热利湿中药内服对间质性膀胱炎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崇科;华和园;邵明峰;徐久平;张广峰;余子强;刘明;邹建安;陈久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上巨虚穴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上巨虚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上巨虚组(针刺双侧上巨虚)、非经非穴组(针刺小鼠臀部两处非经非穴点),每组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小鼠STC模型.观察各组首次排便时间、12 h内排便粒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数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延长(P<0.01),12 h内排便粒数和结肠ICC数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上巨虚组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1),12 h内排便粒数和结肠ICC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 针刺上巨虚穴对STC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结肠组织ICC数量有关.

    作者:高纺;盛红梅;张田宁;吴生兵;曹健;周美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易经》《黄帝内经》中扶阳思想

    《周易》存在明显的阳主阴从、贵阳贱阴思想,但比《周易》更早的《归藏易》和《连山易》皆不主扶阳.《归藏易》是黄帝易,重阴、重地道,与《周易》崇阳、重天道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黄老道家主张致虚守静、清净无为、谦退守柔的思想,正与《归藏易》的精神相符.《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源自《归藏易》,渊源于黄老道家,故《内经》中亦无明显的扶阳倾向.扶阳派学者所称引的《内经》扶阳思想相关条文,实无明显扶阳倾向.

    作者:王正山;张其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收集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20版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研究,纳入病例1579例.Meta分析显示:穴位埋线与西药、针刺比较在总有效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喘息等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穴位埋线治疗哮喘与其他疗法比较在疗效、改善预后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还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胡成想;李素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70例HL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接受常规保肝排铜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肝豆灵口服,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尿免疫球蛋白G(urinary immunoglobulin G,UIgG)、尿转铁蛋白(urinary transferrin,UTRF)、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尿α1微球蛋白(urinary alpha 1 microglobulin,Uα1 M)、尿β2微球蛋白(urinary beta 2 microglobulin,Uβ2M)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UTRF、MAU、Uα1M和Uβ2M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UTRF、Uα1M和Uβ2M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Uα1M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讨论 肝豆灵对HLD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有一定干预作用.

    作者:张娟;鲍远程;谢道俊;童建兵;周磊;杨波;丁伟军;韩辉;沈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