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柯亨记;佘开儒;王炎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迂曲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人162例.采用蒙特利尔智能量表评价病人认知功能;计算颈部动脉迂曲个数;分析颈部动脉迂曲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比较认知正常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颈动脉迂曲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颈动脉迂曲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1),而椎动脉迂曲与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迂曲个数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618,P<0.05).结论:颈动脉迂曲有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殷亮;李倩倩;张丽娜;钱伟东;屈洪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VB12)水平的相关性变化.方法:选择门诊或住院病人239例,其中高血压组60例,冠心病组59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58例,健康对照组62名,检测血清Hcy、叶酸及VB12水平.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P<0.01);Hcy水平和血清叶酸与VB12水平呈负相关(r=0.954、0.961).结论:血清Hcy、叶酸及VB12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相关,检测其浓度对高血压、冠心病的监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菊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将精益管理方案应用于手术管理中对手术量完成率、医护人员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未实施精益管理方案)期间开展的800台择期手术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6-12月(实施精益管理方案)期间开展的800台择期手术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手术量完成及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量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加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医护人员对手术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手术管理中实施精益管理方案可促进手术室手术准时开台,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加班时间得到明显缩短.
作者:林秋燕;胡亚兰;赖春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新型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钛缆张力带微创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50例髌骨横行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3例行常规cable-pin system微创术,观察组27例行新型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钛缆张力带内固定术,对比2组病人一般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12~27个月,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6.30%、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6.96%、82.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仅1例出现皮肤刺痛、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70%,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螺钉联合钛缆张力带微创治疗髌骨横向骨折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可作为首选术式之一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长礼;李强;李文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丙泊酚麻醉对妇科微创手术病人术中皮质醇(Cor)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30例.七氟醚组于麻醉诱导后吸入七氟醚;丙泊酚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2组病人建立气腹前(T1)和建立气腹后10 min(T2)、30 min(T3)及术毕(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Cor、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Glu)水平.结果:2组病人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注胶体液量、输液总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及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不同时间点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的Cor、血糖、胰岛素、Glu水平均高于T1(P<0.05~P<0.01).丙泊酚组T1时的Cor、血糖、胰岛素、C肽和Glu水平与七氟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血糖、Glu水平均低于七氟醚组,C肽水平高于七氟醚组(P<0.05);T3、T4时Cor、血糖、Glu水平均低于七氟醚组,胰岛素、C肽水平均高于七氟醚组(P<0.05~P<0.01).结论:丙泊酚和七氟醚均可有效维持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丙泊酚可以促进病人术中C肽和胰岛素的分泌,抑制了术中Glu、Cor过度分泌及血糖过度升高,相较于七氟醚,丙泊酚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的效果更佳.
作者:吴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改善老年病人胃癌手术后苏醒和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美芬低剂量组和纳美芬高剂量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出手术室时连接PCIA镇痛泵(酒石酸布托啡诺0.2 mg/kg);低、高剂量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0.25、0.50μg/kg盐酸纳美芬,出手术室时连接PCIA镇痛泵(酒石酸布托啡诺0.2 mg/kg+盐酸纳美芬2μg/kg).比较3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不同时间点Narcotrend值、拔管后精神状态(意识障碍、躁动、谵妄),并比较3组病人术后1、2、6、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PONV)评分.结果:高剂量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3组病人给药时Narcotren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10、15 min,高剂量组Narcotrend值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给药后20 min,高、低剂量组Narcotren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意识障碍和躁动/谵妄情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和48 h,高剂量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48 h,高剂量组Ramsay镇静评分和PONV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美芬可有效改善老年胃癌病人术后麻醉苏醒效果,维持良好的术后镇痛,并可减轻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刚;卜先龙;匡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氨氯地平组40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厄贝沙坦组40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的血压、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结果:2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24 h尿蛋白排泄率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一氧化氮、内皮舒张功能均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内皮素水平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P<0.01);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均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血压,但在改善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厄贝沙坦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爱萍;柯亨记;佘开儒;王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标本离心前保存和冷冻保存时间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核糖核酸(RNA)含量的影响.方法:筛选高、低载量的HCV RNA反应性标本各一个,接驳混匀其血浆和浓缩红细胞,从混匀好的2个血袋中各留取48支试管,每12管为一组,分为离心前保存0、4、8、24 h组,比较离心后各组间HCV RNA检测结果.挑选HCV RNA反应性标本一个,从其浆袋中留取32支试管冷冻保存,每8管为一组,分为冷冻保存1、7、30、40 d组,比较各组间HCV RNA检测结果.结果:4℃保存条件下,高、低载量组在离心24 h内各个时间段的HCV 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高载量组HCV RNA含量明显高于低载量组(P<0.01);-20℃保存条件下,40 d内不同冷冻保存时间HCV RNA含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核酸检测标本4℃保存可在24 h内离心,-20℃保存可在40 d内完成检测.
作者:朱楠;胡文佳;朱姗姗;王金花;蒋昵真;冯晨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场3T磁共振三维循环相位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技术联合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3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三叉神经痛病人资料纳入研究,术前均行3D-FIESTA联合3D-TOF-MRA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图像进行三叉神经和血管关系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3例中术前MRI诊断和术中金标准诊断动脉血管压迫阳性分别是52例(82.5%)和55例(8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05).其中术前MRI判读压迫40例,接触9例,可疑接触3例,责任血管包括来自小脑上动脉的21例(40.38%),小脑前下动脉的12例(23.07%),小脑后下动脉6例(11.53%),椎-基底动脉的8例(13.56%),三叉神经周围有明确的血管影但来源不明的5例(9.61%).术中发现,23例(41.82%)责任血管来自小脑上动脉,14例(25.46%)来自小脑前下动脉,5例(9.09%)来自小脑后下动脉,9例(16.36%)来自椎-基底动脉的,4例(7.27%)来自无名血管的压迫.对照手术结果,63例中,术前MRI结果(责任血管判定错误或阴性)与术中诊断不符15例(23.81%),术前无压迫而术中表现为小脑上动脉压迫3例(4.76%),小脑后下动脉1例(1.59%),椎-基底动脉2例(2.17%),静脉压迫或蛛网膜粘连4例(6.35%),其余5例(7.94%)为责任血管判定不符.结论:利用高场3T磁共振的3D-FIESTA技术联合3D-TOF-MRA成像结合多方位重组技术可以清晰分辨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位置关系,帮助微创手术治疗提供精准的影像学依据,但是受部分容积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责任血管的认定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汪红梅;吕洋;邱俊;罗艺;刘畅;陈传玉;季学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白细胞介素(IL)-6、IL-8、同型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使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上述病人进行认知能力的检测,使用向后迭代法对常见易感因素进行筛选,建立逻辑斯特模型,将筛选后因素带入模型,进行认知功能与IL-6、IL-8、Hcy水平的相关分析.结果:性别、年龄、患抑郁时间、术中麻醉剂用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有无心理疾病病史、不良生活习惯及IL-6、IL-8、Hcy水平均与认知功能减退相关.Hcy、IL-6、IL-8水平的权重较高,分别为2.485、2.547、2.64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IL-6、IL-8、Hcy水平与其认知功能出现下降的可能性甚至认知水平下降的程度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研;孙瑞坦;张艳丽;胡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病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间质性肺疾病病人,根据病人合并感染与否分组,其中54例合并感染(感染组),44例未合并感染(未感染组).检测2组血清CRP、PCT水平及白细胞(WBC)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结果:2组病人PCT水平和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BC水平和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PCT、CRP水平与间质性肺炎病人感染发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CRP和PCT诊断间质性肺炎合并感染病人的ROC曲线线下面积显著高于WBC和N%(P<0.01).结论:PCT和CRP用于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病人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判断间质性肺疾病病人感染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氧后处理体外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的作用.方法:SD大鼠20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BD组)、假手术组、8%O2+92%N2组(低氧A组)和15%O2+85%N2组(低氧B组),各51只.比较各组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4组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低氧A组HIF-1α表达水平高,其后依次为低氧B组、假手术组、HIBD组(P<0.01).4组大鼠学习潜伏期、记忆潜伏期、学习错误次数和记忆错误次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假手术组4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1),而低氧A、B组的记忆潜伏期和学习错误次数、记忆错误次数均少于HIBD组(P<0.05~P<0.01),低氧A组的学习潜伏期亦少于HIBD组(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进行单次低氧后处理体外干预,能够有效促进HIF-1α表达,提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罗鑫刚;邓青青;肖慧媚;裴铮;易爱文;常燕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病人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提升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桦;朱爱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病人术中使用纳米碳混悬液,对照组术中不使用混悬液,对2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清扫淋巴结总数221枚,其中淋巴结黑染率为97.29%(215/221);对照组淋巴结总数为165枚.观察组阳性淋巴结比例、<0.3 cm淋巴结比例和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术前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对照组血钙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P<0.01),观察组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米碳混悬液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提高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性,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珂;曾宪海;赵海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外医学本科(MBBS)留学生临床实习导师制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2级MBBS留学生为观察组,按照导师制教学模式带教实习;选取2011级按照传统模式实习的MBBS留学生为对照组.比较2组出科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观察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导师制教学模式在MBBS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许孝凤;邹兵兵;李正红;周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配合3D打印技术在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CT三维重建的多种后处理技术明确寰枢椎病变13例作为观察组,再将CT三维重建、逆向工程原理及快速成形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并与13例之前已通过X线透视置钉法的病例(对照组)进行置钉效果比较.结果:对照组13例共置椎弓根螺钉41枚,其中Ⅰ类置钉9枚,Ⅱ类置钉18枚,Ⅲ类置钉14枚,成功率65.9%;观察组共打印颈椎模型13例,设计导向模板21个,5例由于先前通过X线透视仅在枢椎两侧的椎弓根内置钉,只制作出枢椎的导航模板;模拟手术同样置钉41枚,其中Ⅰ类置钉15枚,Ⅱ类置钉21枚,Ⅲ类置钉5枚,成功率87.8%.结论:CT三维重建的各种后处理技术不仅能够准确的判断寰枢椎病变,并能配合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个体化的导航模板,使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变得既安全又省时,并能在术后准确评估置钉效果.
作者:郭飞;王全鹏;代建昊;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强化降糖配合罗格列酮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强化降糖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强化降糖配合罗格列酮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并随访12个月以上.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统计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2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均有降低(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均有升高(P<0.05~P<0.01),且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的下降幅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的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22.22%,低于对照组的44.44%(P<0.05).结论:强化降糖配合罗格列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疗效显著.
作者:杨华;吴海清;张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病人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50例TOBS病人,根据发病后30 d改良Rankin预后等级量表评分结果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0~3分)和预后不良组(4~6分).比较2组病人入院时的一般资料、MRI相关影像学表现、发病原因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评分量表(GCS)评分.结果:2组病人发病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组发病原因以栓塞为主(82.1%).2组病人病变部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预后不良组以混合部位为主(71.4%).预后不良组病人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GCS评分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入院时经诊断为栓塞型、混合累及幕上幕下的病人,临床预后较差,应对诊疗方案加以优化,以降低TOBS的致残致死率;联合NIHSS评分及GCS评分,有助于对TOBS的病情、预后做出有效评价.
作者:王书诚;孙中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弹性防护垫在预防无创血压监测所致皮肤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拟行甲状腺手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防护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上肢无创血压测量法;防护组在常规无创血压测量基础上,使用弹性绷带作为防护垫衬在袖带与上臂皮肤之间以防皮损.术前分别测量使用弹性防护垫前后的血压并作记录.手术结束后观察记录2组病人上臂袖带捆绑处皮肤有无损伤及损伤情况.结果:常规组病人出现皮肤压红痕迹、散在出血点例数高于防护组(P<0.05);2组病人麻醉前、手术开始后60 min及手术结束时血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防护组病人使用弹性防护垫前后血压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弹性绷带作为防护垫,能够有效预防手术中无创血压监测时上臂袖带捆绑处皮肤损伤,且不影响测量血压的准确性.
作者:路遥;王少华;赵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异性与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2例,根据MRI的结果分为LA组75例及非LA组27例,并对LA组按照Fazekas量表对脑白质病变程度评估分为轻度LA组23例,中度LA组27例和重度LA组25例.采用无创性便携式血压监测仪监测病人24 h血压变化,比较2组病人血脂指标、高血压病程、24h、日间及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血压变异性(BPV).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血清TC、TG、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病人24 h SBP和DBP、日间SBP和DBP、夜间SBP和DBP均高于非LA组(P<0.05~P<0.01).LA组病人24 h SBPV和DBPV、日间SBPV和DBPV、夜间SBPV和DBPV均明显高于非LA组(P<0.01).不同程度LA组间B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LA组高于轻度LA组(P<0.05~P<0.01),且重度LA组的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高于中度LA组(P<0.05),中度LA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明显高于轻度LA组(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异性与LA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吴雪松;宇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