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亚男;秦雷;高燕燕;祁英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RLS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所有病人予常规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观察组病人每晚睡前口服加巴喷丁300 mg,疗程8周;并每2周给予1次血液灌流治疗.使用RLS评分量表(IRLS)评分评价病人RLS有无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评估治疗后病人睡眠障碍有无改善,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疼痛病人改善情况.并检测病人治疗前后病人血清铁蛋白、甲状旁腺素(PTH)、钙、磷等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病人的RLS严重程度、PSQI和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的RLS严重程度和PSQI评分也有所下降(P<0.01),但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病人铁蛋白均有所上升(P<0.01和P<0.05),PTH、Ca、P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病人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明显缓解病人不宁腿症状,并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爱华;高翔;刘森炎;钱一欣;张玉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六安市4所医院护士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QOL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7-10月选取六安市4所医院的5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一对一进行问卷调查,终有效问卷472份,有效率为90.8%.结果:不同年龄组护士QOL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总体感觉得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的护士在社会领域的QOL得分高于未婚的护士(P<0.05),而在其他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薪4000元以上的护士在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的QOL得分均偏高(P<0.05),不同职务中专科护士长在心理和环境领域得分较高(P<0.05).每月值夜班1~4次的护士在心理和社会领域QOL得分高于不值夜班以及值夜班多于4次的护士(P<0.05).结论:医院相关部门应对月薪、职务较低的护士以及每月值夜班次数多于4次的护士给予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护士的QOL.
作者:陈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30例(观察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体Cobb角,对2种手术入路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P<0.01);2组病人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Cobb角改善及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可达到理想疗效,但椎旁肌间隙入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及患者疼痛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超声刀联合皮桥横向转移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环状混合痔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应用超声刀联合皮桥横向转移手术方法.观察2组病人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并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随访对比2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47例,好转1例;对照组治愈41例,好转6例,无效1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内复发率2.13%,与对照组1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度水肿、Ⅱ度水肿、排便障碍和皮赘残留发生率分别为8.33%、6.25%、4.17%和8.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2%、29.17%、22.92%和33.33%(P<0.01);2组均无肛门狭窄,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9.42±1.75)mL,愈合时间(16.74±3.4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2±8.77)mL和(22.61±2.38)d(P<0.01).结论:超声刀联合皮桥横向转移治疗环状混合痔,较传统外剥内扎术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术后水肿、排尿障碍、皮赘残留等并发症,同时术中出血量少、愈合较快.
作者:齐保聚;刘文庆;任连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方式在颅脑损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应用降阶梯思维方式进行救治的6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以传统经验思维进行救治的6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救治成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家属满意率、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家属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阶梯思维方式能有效缩短颅脑损伤病人预警时间,可为病人争取佳的治疗时机,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家属满意率.
作者:姜春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重度烧伤病人卧悬浮床期间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卧悬浮床重度烧伤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施行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病人40例痊愈,治愈率100.0%,对照组33例痊愈,治愈率8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卧悬浮床的重度烧伤病人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王婷;杨娟;马婷婷;黄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型P波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心电定位的可行性、安全性、精确性.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的基础心电图为肺型P波的病人30例,置管时进行实时心电定位,置管后通过X线胸片定位验证腔内心电图定位效果.结果:技术可行性为100%,心电定位过程中未出现心电图技术相关并发症,与置管后X线胸片对比,97%导管到达佳位置.结论:肺源性心脏病肺型P波病人PICC置管行心电定位精准、安全、可行,拓宽了PICC置管心电定位必须是正常P波的适应证.
作者:任晓敏;许正红;过瑾;俞晔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 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严重少、弱、畸精及梗阻性无精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因男性不育症行ICSI助孕的85例不育夫妇(90个周期)的数据,根据精子不同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55例(60个周期)为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穿刺组30例(30个周期)为梗阻性无精子症,比较2组的成熟卵数、2原核(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90个治疗周期中共获卵956个,其中MⅡ卵886个,ICSI后756个卵受精,受精率为85.3%,卵裂719个,卵裂率为95.1%,优胚率47.4%,鲜胚移植临床妊娠率为48.8%,6例流产,流产率为14.3%.射出精子组2PN受精率较穿刺组高(P<0.05),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技术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汤美玲;周晓燕;马娟;沈澍;张琦;王召朋;王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选取产检孕妇3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54例(病例组),非妊娠合并糖尿病272例(对照组),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早期空腹血糖高、空腹胰岛素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以及年龄≥35岁、孕前体质量大、孕前体质量指数大、糖尿病家族史、孕早期体质量增长多、孕中期体质量增长多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保健工作中在孕前应对育龄妇女开展饮食管理、控制体质量;孕期除控制体质量外,还应增加对早孕期血脂、空腹血糖等的管理措施.
作者:荣太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早期认知功能影响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骨科全麻手术病人90例,年龄60~85岁,ASAⅠ~Ⅲ级,排除严重的肝肾疾病及活动性炎症.随机分成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1.0μg/kg右美托咪定组(D2组)及对照组(C组),各30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价病人术前和术后认知功能,比较3组病人麻醉前5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2 h、术后1 d及术后3 d的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D1组、D2组和C组术前各炎症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C组各时点各指标至术后3 d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D1组血清IL-1β术毕和术后2 h升高但低于C组,IL-6、TNF-α、hs-CRP自手术开始30 min至术后3 d水平逐渐升高且均低于C组;D2组各时点血清IL-1β水平无明显变化,IL-6、TNF-α、hs-CRP分别于术毕和术后2 h、开始30 min至术后2 h、开始30 min至术后3 d较术前增高.D1组、D2组和C组术前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D1组和D2组血清O2-、MDA自术毕至术后3 d水平逐渐升高且D2组D1组>C组,血清OH自手术开始30 min至术后3 d水平逐渐升高但均低于C组.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可降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刘丽;尹志辉;董月稳;赵桂林;周朝波;李林峰;贾文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全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10家社区医院共40名全科护士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应用职业生涯倦怠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全科护士去人格化、情感耗竭、个人无成就感及职业倦怠感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全科护士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全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让护士能更好地应对护理工作.
作者:李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MDROs感染,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MDROs的科室分布、病原菌种类、标本来源情况,分析MDROs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该院2014年共检出MDROs感染病原菌267株,检出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占18.73%;检出多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占58.05%;标本主要来源于尿和痰,分别占36.33%和31.09%;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患高血压、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和手术均是MDROs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MDROs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患高血压、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和手术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多种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效率和诊疗质量,促进病人预后.
作者:汤金红;江静静;胡梅;夏红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胸背部PHN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B组行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注射混合镇痛药10 mL(1%罗哌卡因10 mL+维生素B12500μg+去炎舒松25 mg);A组采用盲探神经阻滞,注射相同药物,2组治疗周期均为1周1次,3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幅度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B组VA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A组(P<0.01);在饮食、睡眠、情绪、日常、生活兴趣等生活质量评分增幅显著高于A组(P<0.01);B组痛疼缓解情况亦显著优于A组(P<0.01).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PHN安全有效,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亚南;林学武;靳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改进养膜方联合雌激素对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病人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70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雌激素补充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进养膜方,比较2组性激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子宫血流动力学、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3个月后雌二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和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形状A型和B型比例增加,C型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养膜方联合雌激素可以改善子宫内膜血液供应,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发育,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DNA2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提取132例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NA2的mRNA,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DNA2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统计病人ER是否阳性,以及乳腺癌细胞恶性程度等信息,结合DNA2表达量差异,分析ER对DNA2表达的调控关系以及这种调控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并通过培养ER阳性和阴性的细胞来检测DNA2蛋白表达量,以及分析细胞存活来验证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DNA2高表达与恶性程度高度正相关.ER阳性与DNA2高表达正相关,ER阳性可以上调DNA2表达量.ER阳性与肿瘤高恶性程度不相关,而ER阳性能通过上调DNA2表达量显著增加MCF7细胞对喜树碱的耐药性.结论:DNA2调控对肿瘤恶性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ER阳性上调DNA2表达量增加肿瘤细胞耐药性
作者:张晓静;刘先富;陈延松;郭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行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37例病人资料,将其中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24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未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11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病人各项临床资料及生活指标.结果:2组病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透析次数、使用左卡尼汀、血小板、白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磷、钙磷乘积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使用左卡尼汀、低密度脂蛋白、钙磷乘积、血磷5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均为影响动静脉内瘘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钙磷乘积过高以及血磷水平升高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左卡尼汀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宁;彭侃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合并冠心病病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脂、抗凝、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1.6克/次,3次/天),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在血液流变学方面,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氧化应激方面,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观察组内皮素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硝酸甘油介导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心绞痛发作方面,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T2DM合并冠心病,可有效改善病人机体血液流变学,缓解氧化应激状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改君;李明霞;任卫东;邓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系统评估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深静脉血栓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国际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网络、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10日发表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Cochrane Handbook 5.3系统评价对随机对照实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系统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估文献直接提取结果.结果:使用IPC预防术后病人DVT有明显的疗效,但是与使用弹力袜及药物预防DVT的效果相比较,尚缺乏统一结论;IPC联合药物预防DVT的作用比单独使用药物或者IPC的预防效果好.结论:IPC单独及联合药物预防DVT都有明显的疗效,IPC从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药物预防DVT的替代疗法.
作者:付强强;嵇承栋;万悦竹;朱琳懿;许畅;马瑜;陈霞;胡凯;江明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病人血清肌钙蛋白I(cTnI)、乳酸(Lac)、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磁共振成像上易受损脑组织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连续收入临淄区人民医院的ACMP病人56例.收集病人年龄、性别、昏迷程度等基线数据,于发病24 h内完成的血清碳氧血红蛋白(COHb)、Lac、cTnI、CK、CK-MB、LDH、NSE、白细胞计数、CRP数据,和入院48 h内的颅脑1.5T核磁共振成像上的双侧大脑苍白球、脑室周围及半软圆中心的平均ADC值;以发病60 d后是否出现DEACMP为终点.按发病60 d后是否出现DEACMP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和非迟发性脑病组,比较2组的COHb、Lac、cTnI、CK、CK-MB、LDH、NSE、白细胞计数、CRP和双侧大脑苍白球、脑室周围及半软圆中心的平均ADC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差异显著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EACMP组昏迷发生率(15例,75.00%)显著高于非DEACMP组(12例,33.33%)(P<0.01).DEACMP组的Lac、CK、CK-MB、LDH、CRP和NSE均高于非DEACMP组(P<0.05~P<0.01).而COHb、cTnI和白细胞计数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苍白球区域的ADC值显著高于非DEACMP组(P<0.01).而侧脑室周围白质与半软圆中心区域的ADC值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昏迷程度、中毒时间、NSE、CK、CRP和LDH是DEACMP发病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ACMP病人血清Lac、CK、CK-MB、LDH、CRP和NSE水平可能与DEACMP有关,其对DEACM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文元;刘庆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椎动脉走行变异、扭曲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超声在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椎动脉走行变异或椎动脉扭曲病人的超声图像特点,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记录数据并进行分组比较,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规律.结果:27例病人中,16例椎动脉扭曲及11例椎动脉走行变异分别具有较为典型的超声表现,椎动脉扭曲组PSV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对侧正常组(P<0.01),椎动脉走行变异组PS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椎动脉扭曲组、对侧正常组及椎动脉走行变异组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走行变异及椎动脉扭曲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并且能反映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此来预测血管管壁形成斑块的风险.
作者:汪亚男;秦雷;高燕燕;祁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