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建;佘明杰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病例1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常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调查、既往病史、头颅CT或MRI检查.在患者发病第14~ 28天内,按照中国精神障碍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及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评估生活能力.结果:102例患者合并PSD 46例,发生率45.09%;PSD的发生在脑卒中的性质和病灶构成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SD的发生率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伴发疾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SD患者合并症≥2种者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和ADL评分与PSD发生均有明显关系(P<0.01),ADL评分高是PSD的保护因素.结论:PSD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PSD与脑卒中的部位和性质均无明显关系,但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活动能力均有明显关系.PSD发生率与合并多种脑血管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陈国栋;储照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估血浆催乳素(PRL)水平与绝经前女性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绝经前女性乳腺癌患者(病例组)和65例匹配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PRL水平,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PRL水平与绝经前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根据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病例组再进行分组,评价血浆PRL水平与乳腺癌各亚组危险性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浆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PRL水平上四分位数相比下四分位数的调整OR(95% CI)为1.54(0.84~4.07),趋势P=0.031;PRL与绝经前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中稍增强,但不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变化.结论:血浆PRL水平与绝经前女性乳腺癌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尤其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作者:马瑞兰;李国权;徐晓颖;邹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变化及苯甲酸雌二醇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组、缺血组、雌激素治疗组.缺血组和治疗组分为再灌注后3、6、12、24、72 h5个时间段.制作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视网膜组织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酶法检测不同时段视网膜组织中的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雌激素治疗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在再灌注后12、24和72 h均低于缺血组(P<0.05 ~P <0.01).治疗组bcl-2阳性细胞数在再灌注12、24和72 h均较缺血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苯甲酸雌二醇可以增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抗凋亡基因bcl-2在视网膜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来实现其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葛嫣然;邵宏超;王福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CRT)或安装三腔起搏器加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CRT-D)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或CRT-D治疗行术前、术中护理、术后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CRT,2例成功植入CRT-D,1例拟植入CRT-D患者植入失败,改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术后患者心功能状态、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改善(P<0.01),QRS波变窄,未发生心脏压塞、电极脱位、切口不愈合等严重不良并发症,但其中1例术中出现急性左心衰竭,1例出现切口渗血.结论:CRT或CRT-D是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围术期的良好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静;徐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GD)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GD复发患者(A组60例为停药3年内复发60例,B组为3年后复发42例)、40例GD初发患者和80名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进行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检测.结果: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显示,GD初发组患者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GD复发A组G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B组和初发组(P<0.01),B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GD初发组(P<0.01).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该位点GG基因型可能是GD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及早期复发的原因.
作者:查秀婧;毕娅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上消化道穿孔疗效的临床诊治经验和方法.方法:32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31例,其中单纯修补29例,胃大部切除2例;保守治疗1例.结果:31例治愈出院,1例病死.结论: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应根据腹腔污染程度、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患者年龄及合并基础疾病等情况合理选择术式,争取尽早手术,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和基础疾病,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张培;王振杰;程兴望;郑士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随机分成A、B组各26例.A组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B组采取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结石清除率以及残石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的例数.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而2组术后残石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例数、术后清石率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优势,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综合评估,选取手术方式.
作者:张庆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STEMI并于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61例,根据患者不同主观因素按不同的临床路径分为快路径组(由急诊室直接入导管室)和慢路径组(由急诊室入心内科病房或冠心病监护单元,再入导管室).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试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心理变化,观察2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满意度及心理变化.出院时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快路径组住院总费用、西药费、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慢路径组(P<0.01),但其日均费用高于慢路径组(P<0.01);快路径组出院前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均较入院时和慢路径组降低(P<0.01和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慢路径组(P<0.01).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STEMI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服务管理模式.
作者:陈超峰;袁争百;苏振琪;韩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扣带沟竖直分支的数目及出现概率,为研究扣带区域的发生发育规律以及功能结构关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行头颅连续MRI矢状断层扫描,层厚7 mm.在eFilm 1.5工作站导入头颅旁正中矢状层MRI图像,观察扣带沟竖直分支的数目及各分支测别的出现率.结果:按副扣带沟的出现与否分别统计扣带沟的分支数目,一般分为无分支、一支、二支和三支4种类型,每种类型具有侧别和个体差异.结论:扣带沟分支的出现率存在明显的侧别差异,左侧比右侧较少出现分支,表明右侧扣带区皮质的折叠程度高于左侧.
作者:隋东莉;李成;陈刘成;曹承亮;王震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构建人凋亡相关因子(Fas)基因短发夹RNA慢病毒载体,实现沉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方法:根据Fas基因mRNA序列,设计4组靶向Fas基因的短发夹RNA序列,合成、退火形成双链DNA片段,与经过DNA内切酶BamH Ⅰ、EcoR Ⅰ双酶切后的LV3载体连接转入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比对分析.通过转染293T细胞对慢病毒进行包装和滴度测定.结果:经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证明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病毒转入293T细胞,感染效率>90%,并获得高滴度的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为3×108 TU/ml.结论:成功构建人Fas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为下一步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王露;李见;翟玮玮;李玉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血清血糖、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筛选出气滞痰阻型、脾虚痰湿型和阴虚气滞型3组证型糖尿病前期患者各30例,同时选择体检中心健康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种证型患者FPG、TG、TCH、TNF-α升高,APN降低.3种证型比较,FPG和2 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TCH以气滞痰阻型为显著(P<0.05),和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AP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0.01).结论:TCH、TG、TNF-α、APN与糖尿病前期证型有一定相关性,以气滞痰阻型变化显著,可作为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莉平;权志博;王丽;马艳侠;李彦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细辛脑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胸部X线片点片状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 (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部X线片点片状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且2组患儿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细辛脑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53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合理喂养、药物干预、早初次哺乳、取舒适体位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32.1%,低于对照组的60.0% (P <0.05).喂养耐受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均大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P<0.01和P<0.05),而初次哺乳时间早于不耐受早产儿(P<0.01),达到足量喂养日龄少于不耐受早产儿(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喂养不耐受的天数,使患儿顺利度过喂养关.
作者:戴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坎地沙坦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DN合并高血压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坎地沙坦8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予以坎地沙坦16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血压值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血压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坎地沙坦用于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压水平,较之8 mg每天1次,16 mg每天1次对肾脏可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延毅;龙红英;王鲸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脊髓损伤(SCI)修复是现代医学的难点之一.由于中枢神经的再生能力弱,而且多数SCI是由直接的机械损伤导致的,其组织很难恢复正常解剖形态;病理生理的改变触发了一系列的炎症反应过程,使得受损脊髓局部形成胶质瘢痕阻碍脊髓的再生,终导致脊髓功能恢复障碍.现已证实,SCI后继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诱导和加重SCI,而这些炎症反应是由一类细胞因子介导诱发[1-3].本文就其中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概况及其在SCI病理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重症患者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疗效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68例重症患者行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监测,24h内行APACHEⅡ评分.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结果:存活组患者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病死组(P<0.01),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病死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结论:重症患者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危重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杨云;刘云龙;汪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和自行设计问卷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嘱率的影响.结果: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水平均得到改善,干预组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单项症状各因子与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干预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正确服药、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防止感染和心理调节方面遵医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遵医嘱率水平,值得在实践中推广.
作者:肖春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腹壁造口尿流改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行膀胱全切腹壁造口尿流改道的膀胱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参考Kubler Ross的5阶段患者心理理论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术后3个月采用膀胱癌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术后6个月躯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膀胱癌模块和膀胱癌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P<0.01).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能增强腹壁造口尿流改道患者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适应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的成人髁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成人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和腮腺直接入路行髁状突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复查27例患者均达到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2例轻度张口受限.结论: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髁状突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手术切口,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内固定时尽可能行双板固定,以达到三维稳固.
作者:陈旭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88名安徽省春节返乡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根据SCL-90评分,把新生代农民工分为心理健康组和心理问题组;根据TSCS总分,把新生代农民工分为积极自我概念组和消极自我概念组.结果:除自我批评为负向因子外,心理健康组TSCS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心理问题组(P<0.01);积极自我概念组SCL-90总分及9个因子分显著低于消极自我概念组(P <0.01);TSCS总分及各因子分(除自我批评之外)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自我概念越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作者:陈艳玲;张俊杰;王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