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秀婧;毕娅欣
目的:对比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随机分成A、B组各26例.A组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B组采取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结石清除率以及残石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的例数.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而2组术后残石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例数、术后清石率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优势,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综合评估,选取手术方式.
作者:张庆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估血浆催乳素(PRL)水平与绝经前女性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绝经前女性乳腺癌患者(病例组)和65例匹配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PRL水平,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PRL水平与绝经前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根据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病例组再进行分组,评价血浆PRL水平与乳腺癌各亚组危险性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浆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PRL水平上四分位数相比下四分位数的调整OR(95% CI)为1.54(0.84~4.07),趋势P=0.031;PRL与绝经前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中稍增强,但不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变化.结论:血浆PRL水平与绝经前女性乳腺癌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尤其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作者:马瑞兰;李国权;徐晓颖;邹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对大鼠睾丸组织结构及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A(术后7d组,A组)、实验组B(术后14 d组,B组),对照组C(术后7d组,C组)和对照组D(术后14 d组,D组),每组10只.A、B组膀胱注射0.6 ml UU4型菌株(1×107 CCU/ml),C、D组膀胱注射等体积的UU液体培养基.术后第7天取A和C组、第14天取B和D组大鼠睾丸组织HE染色观察结构,相应时间取4组大鼠睾丸间质液和血浆,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睾酮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A、B组呈炎症性病理变化,曲细精管生精细胞层次和数量减少,基底膜破坏,炎细胞浸润,成熟精子减少,但B组炎症病变较A组轻,C、D组睾丸结构正常.A、B组血浆睾酮水平均明显低于C、D组(P<0.01),但B组与A组血浆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睾丸间质液睾酮水平均明显低于B、C和D组(P<0.01),而B、C和D组睾丸间质液睾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感染UU后睾丸组织可出现病理性改变,睾酮分泌功能降低,随时间的延长,睾丸组织结构及睾酮水平逐渐恢复.
作者:杨文选;余峰玲;周蕾;甘怀勇;刘从森;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中近期疗效.方法:对24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全髋转换术治疗,收集术前Harris评分、术后X线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临床数据并分析.结果:随访24~ 36个月.Harris评分:术前28 ~ 65分,术后72~92分.术后无坐骨神经麻痹、下肢深静脉栓塞、切口感染和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X线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未见无菌性松动和假体下沉等征象.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近期效果良好;术前充分评估,选择合适假体,术中重建髓臼中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干子阳;周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HCM)首先由Davies于1952年报道,1960年后认为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是一种心肌肌节收缩蛋白的编码基因杂合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人群发病率0.1%~0.2%[1-2],25%~30%的病例有家族史[3],发病年龄常见于10 ~ 30岁,并在早年(<45岁)发生心源性猝死(SCD).有报道[4]25岁前的HCM患者出现SCD概率高.本文就1例HCM患儿病史及其超声诊断作一报道.
作者:孙明伟;宋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细辛脑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胸部X线片点片状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 (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部X线片点片状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且2组患儿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细辛脑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对52例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合并/不合并胆囊结石)行LC术,其中4例中转开腹手术.结果:48例成功完成LC,手术时间51 min,4例因Calot三角出现致密粘连或Mirizzi综合征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病情进展快,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把握手术时机及技巧,早期L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永建;佘明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全麻开颅患者头皮浸润注射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混合液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均分成5组,头皮切口处浸润注射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混合液16 ml,A组2.5 μg/ml,B组5μg/ml,C组7.5 μg/ml,D组10 μg/ml;E组头皮浸润注射7.5 mg/ml前静脉泵注DEX 1 μg/kg.记录诱导前(T基础值)、浸润注射前或DEX使用前(T0)和浸润注射后5 min内(T1~T10)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组平均动脉压(MAP)下降程度>20%的患者多于D组(P<0.05).5组患者T基础值和T0 MAP、收缩压(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各指标同一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T1、T2、T7~T10 SBP均比T0高(P<0.05~P<0.01),与C组比较,E组在T1~T5、T8 ~ T9 SBP、T1和T3~T10舒张压、T1~T10 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0.01),E组舒张压、MAP和心率不同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浸润注射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混合液可降低开颅患者的血压;静脉泵注DEX能减轻开颅患者头皮浸润注射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混合液引起的低血压.
作者:孙燕;谢先丰;王棣馨;郑思媛;曹慧灵;谢科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4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31例)和稳定性斑块组(53例),比较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C)等危险因素,并分析上述因素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斑块组Hcy、CyC、CRP和LDL-C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 ~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Hcy、CyC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RP、Hcy、CyC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小凤;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和自行设计问卷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嘱率的影响.结果: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水平均得到改善,干预组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单项症状各因子与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干预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正确服药、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防止感染和心理调节方面遵医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遵医嘱率水平,值得在实践中推广.
作者:肖春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胃癌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术前准备、宣教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与心理疏导、术中心理护理及术后回访.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 (P <0.01).结论: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胃癌手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葛婧;梁彩侠;王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GD)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GD复发患者(A组60例为停药3年内复发60例,B组为3年后复发42例)、40例GD初发患者和80名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进行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检测.结果: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显示,GD初发组患者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GD复发A组G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B组和初发组(P<0.01),B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GD初发组(P<0.01).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该位点GG基因型可能是GD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及早期复发的原因.
作者:查秀婧;毕娅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优选十味桂芪真武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黄芪甲苷、芍药苷的含量和得膏率为指标,考察溶剂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筛选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
作者:张荣嘎;吴勇;王雷;陈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病例1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常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调查、既往病史、头颅CT或MRI检查.在患者发病第14~ 28天内,按照中国精神障碍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及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评估生活能力.结果:102例患者合并PSD 46例,发生率45.09%;PSD的发生在脑卒中的性质和病灶构成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SD的发生率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伴发疾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SD患者合并症≥2种者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和ADL评分与PSD发生均有明显关系(P<0.01),ADL评分高是PSD的保护因素.结论:PSD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PSD与脑卒中的部位和性质均无明显关系,但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活动能力均有明显关系.PSD发生率与合并多种脑血管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陈国栋;储照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目前应用广泛和有效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之一,是从太平洋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而得,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但是由于PTX具有高度脂溶性,目前临床常用PTX注射液中添加的聚氧乙烯溶媒,可使对机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分布存在很多缺点,这也有效促进了PTX新剂型的研究开发.本文就PTX新剂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倩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由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而来的一项新型抗体制备技术.通过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将抗体分子Fab段基因或Fv基因通过与噬菌体外壳蛋白Ⅲ或蛋白Ⅷ基因连接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从而形成噬菌体抗体.继1988年Parmley等[1]首次阐明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以来,抗体分子是噬菌体表面表达的第一个具有天然蛋白质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作者:王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皮质下小血管病变(SVD)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择90例患者(SVD组),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经头颅MRI证实;同时选择同期非SVD住院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2组血浆Hcy水平.结果:SV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增高是SV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姚晴宇;许著一;孙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再程调强放疗(IMRT)的可行性、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方法:45例食管癌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采用IMRT行再程放疗,每次1.8~2.0 Gy,5次/周,照射剂量不等,总剂量45 ~60 Gy,中位剂量50.4 Gy.结果:45例患者中42例完成放疗,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7例,病情稳定7例;2级放射性食管炎18例,3级2例,2级放射性肺炎7例,3级1例,经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5例于放疗后3个月内出现食管穿孔,半年内病死;3例因病情恶化而终止放疗,1例放疗后半年因肺部大出血死亡.全组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0%和17.8%,其中完全缓解者均生存2年以上.结论: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IMRT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有一定的临床客观缓解率,但放疗并发症亦较高,应警惕食管穿孔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何斌;殷红梅;崔珍;楼建军;江浩;沈学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为预防脑卒中提供气象学依据.方法:收集巢湖市2008~2012年11 100例脑卒中住院病例资料,并对脑卒中发病时间的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脑卒中发病时间与同期气温、气压、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用圆分布分析其发病集中趋势.结果:脑出血发病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相对湿度无相关关系(P>0.05);脑梗死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气压及相对湿度均无相关关系(P>0.05);脑出血5年间每年发病均有明显的集中趋势(P<0.05),5年合计发病也有一个集中趋势,平均角是12.222 8°,相当于每年的1月13日;脑梗死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3年的平均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相当于7月8日、8月11日、9月20日,但5年合计平均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巢湖市脑出血发病有明确的季节性,冬季好发,年度发病集中于冬季的3个月(12月至次年2月),夏季低发.脑梗死的发病趋势倾向于夏季及秋季多发,春冬季低发.
作者:洪斌;徐钧陶;王卫华;葛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黏膜形态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CRS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按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病理类型分为感染组及变应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均行常规Messerklinger术式鼻内镜鼻窦手术,观察感染组及变应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及鼻黏膜形态变化情况,分析影响鼻黏膜恢复的相关性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达96.67%,明显高于变应组63.33% (P <0.01).手术前感染组和变应组黏膜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感染组黏膜形态均优于变应组(P <0.05~P<0.01).结论:CRS患者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黏膜形态改善显著,其恢复情况和病理类型有一定关联.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