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氰菊酯对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

张朋;陈冲;张凡;杜首楠;周礼华

关键词:氯氰菊酯, 肝脏, 氧化损伤, 雄性小鼠
摘要:目的::研究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CYP)对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方法: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双蒸水灌胃(阴性对照组)和CYP 5、10和20 mg/kg染毒组,连续3周经口灌胃染毒。观察小鼠肝脏脏器系数,同时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随着CYP染毒剂量的升高, CYP 5 mg/kg和10 mg/kg组小鼠肝脏脏器系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和P<0.05);CYP 10 mg/kg和20 mg/kg染毒组小鼠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CYP 20 mg/kg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CYP 5 mg/kg和10 mg/kg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CYP 20 mg/kg组小鼠丙二醛含量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0.01)。结论:CYP可以引起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且损伤程度与CYP剂量有关。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安妥沙星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安妥沙星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探讨安妥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取安妥沙星片,按25 mg/kg剂量,研细,分散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给家兔灌胃,采血,血样经高氯酸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条件:Phenomenex C18柱(250 mm ×4.6 mm,4μm);乙腈:50 mmol/L枸橼酸溶液:1 mol/L醋酸胺溶液(19:80:1,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40℃。结果:安妥沙星在家兔血浆中的线性范围为0.164~10.5μg/ml,低定量限为0.164μg/ml。日内及日间变异均<10%,准确度相对误差<5%。血浆中回收率>80%。实验条件下安妥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为(46.17±13.99)mg·L-1·h-1,达峰时间为(0.9±0.14)h,峰浓度为(5.15±0.54)mg/L,生物半衰期为(11.98±4.02)h,清除率为(0.58±0.19)L·kg-1·h-1。结论:该方法经考察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可用于测定家兔血浆安妥沙星浓度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王秀;王冬云;张文静;张劲;余婷婷;李见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肝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肝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肝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组( D1组)、右美托咪定2组( D2组)和对照组( C组)各20例,D1、D2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1μg/kg,输注时间10 min,对照组持续输注同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3组苏醒期循环情况、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观察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结果:D1和D2组围拔管期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及术后躁动评分等均显著低于C组,而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1),D1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2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长于C组和D1组(P<0.01)。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可更好地维持肝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躁动,且不影响麻醉的苏醒时间。

    作者:谢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

    患者男,39岁,农民。因反复头痛3个月余,发热7d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以前额及头顶部明显,持续性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同时有视物模糊,无复视,无发热,在外院行眼底检查提示:视乳头水肿,头颅MRI示脑室系统扩大。予止痛药等对症处理,可暂时减轻疼痛。7d前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予抗生素(具体用药不详)对症处理后体温无明显下降。病程中患者无意识障碍,无盗汗,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四肢抽搐。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基础病史、否认有结核病、风湿病、冶游史、饲养鸽子及其他鸟类史等,有乙型肝炎肝(乙肝)病史20年余。

    作者:王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泡沫敷料加啫喱垫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泡沫敷料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后路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啫喱垫垫于患者压疮易发部位;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泡沫敷料粘贴于患者主要受压部位。分别于术后0、24、72 h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比较2组患者压疮易发部位的皮肤受压状态(包括皮肤压痕、红斑、破损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发生Ⅰ期压疮2例,对照组发生Ⅰ期压疮8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泡沫敷料相较于啫喱垫能够有效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刘芳;王如萍;姚娜;孙国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高危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高危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孕妇126例,随机分为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组(研究组)和缩宫素组(对照组)各63例。观察2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娩方式和结局。结果:用药12 h后,研究组宫颈评分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2.1%;而对照组宫颈评分亦较用药前提高(P<0.01),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44.4%,2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内研究组中有81.0%孕妇已临产,而对照组中仅15.9%的孕妇临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7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P<0.01)。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及脐动脉血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具有持续性、缓释性和可缩复性的优点,对于宫颈评分≤5的高危妊娠孕妇,更适合使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引产,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性好。

    作者:高霞;张毅;李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老年出血性内痔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老年出血性内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肛镜的引导下将大的痔核基底部进行胶圈套扎,然后窥肛器充分暴露下将聚桂醇注入小的痔核和糜烂的直肠黏膜下,术毕以复方角菜酸酯栓2枚纳肛。结果:72例全部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大便带血。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可操作性强、痛苦小、见效快、治愈率高,适用于老年出血性内痔。

    作者:丁晓红;陆杰;赵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对癌性疼痛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癌性疼痛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使用氨酚羟考酮片治疗,观察组22例采用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21 d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便秘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氨酚羟考酮片用量及不良反应。

    作者:梁潇;裴保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C反应蛋白( CRP),探讨OSAHS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将60例OSAHS患者分为轻度OSAHS组20例,中度OSAHS组22例,重度OSAHS组18例,选取排除OSAHS诊断的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受试者的年龄、睡眠状况及睡眠中末梢血氧,抽取空腹血两份,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检查血CRP值。结果:OSAHS组低血氧、平均血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在OSAHS严重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OSAH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3+及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在OSAHS严重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CD8+/CD3+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OSAHS组CD16+CD56+较对照组升高(P<0.05);CD1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外周血CRP均较对照组和轻度OSAHS组升高(P<0.01和P<0.05)。结论:OSAHS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同时伴有炎症反应增强,并且与OSAHS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作者:曹娟;王春;姜敏;范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36例Ⅲ/Ⅳ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0.0%、97.1%,均优于对照组的30.9%、82.4%(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83.8%(P<0.01)。观察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武文娟;陈丽;蒋亚齐;王朝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干预时间窗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302例足月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测,并分别在生后24 h、48 h及72 h给予脐血总胆红素浓度>50.1μmol/L或脐血总胆汁酸测量值>11.295μmol/L的新生儿进行提早干预治疗。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为23.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44%(P<0.01)。生后24 h干预组和生后48 h干预组及72 h干预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总胆红素浓度>50.1μmol/L或脐血总胆汁酸测量值>11.295μmol/L的新生儿于生后进行干预治疗能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海冬;王岩;宋力艳;王彩芳;邸菁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细节管理提高腔镜手术护理配合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提高腔镜手术配合质量的效果。方法:成立腔镜专科管理小组,强化科学细节管理意识,提高手术配合的操作技能,规范和建立腔镜一系列管理流程。观察细节管理实施前后腔镜准备准确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腔镜器械细节管理后,腔镜器械使用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综合细节管理,能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和内涵。

    作者:梁彩侠;李佳佳;刘军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骶尾部巨大胃肠外间质瘤1例

    患者男,58岁,3年前发现盆腔肿块,无发烧、腹痛、呕吐、腹泻,CT检查盆腔巨大肿块、恶性可能性大,放弃治疗,近2年来肿块较前明显增大并出现反复腹痛及大便困难,而入院要求进一步诊治。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轻度消瘦,无明显恶液质,下腹部触及一巨大肿块约16 cm ×16 cm,占据整个盆腔,边缘清,活动度差,其上轻压痛,直肠指检直肠前方可触及巨大肿块。 B超检查:盆腔内巨大混合性肿块,外形不规则,边界尚清;CT检查:盆腔内骶骨前~约15.5 cm ×11.0 cm ×15.2 cm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缘光滑,内见多发小点样钙化,右侧骶骨孔明显增大,骨质呈膨胀性破坏,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腹膜后,约16 cm ×16 cm ×15 cm,占据整个盆腔,打开后腹膜,见瘤体表面血管曲张,瘤体紧贴盆壁,难以分离,打开瘤体,有陈旧性血性液体流出,瘤体缩小后徒手分离;发现肿块来源于骶尾部,且骶尾骨有破坏,因骶前筋膜与瘤体粘连而撕裂,致骶前静脉破裂出血,且破坏骶孔部也有血液流出,缝扎及压迫效果都不佳,而用大量明胶海绵填塞再用消毒绷带填塞压迫,见渗血减少后,将绷带填塞于骶前,并将绷带的另一端引出体外,逐层关腹。术中出血量约4000 ml,患者呈休克状态,经抗休克治疗后,血压慢慢回升,术中总计输入液体量8000 ml,术后输入红细胞悬液800 ml。以后生命体征稳定,术后3 d开始分次分批拔出填塞的绷带,术后第8 d完全拔除,术后12 d拆线,切口Ⅰ期愈合,患者拒绝继续治疗给予出院。术后肿瘤病理检查为胃肠间质瘤( GIST),低度恶性潜能,免疫组织化学:CD117灶性弱+, EMA 灶性弱+, Vim +, CD68+, Ki67+, S100、SMA、CD99、Desmin均阴性。

    作者:张绍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方法:1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入院宣教、评估病情制定护理方案,辅助患儿完成各项检查,做好饮食指导,指导患儿正确咳痰,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协助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制定出院计划等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儿及家长对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知识掌握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平喘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知识掌握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74.7%和97.3%,均高于对照组的58.7%和74.7%(P<0.05和P<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引入临床路径管理,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唐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9、核因子-κB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9(TLR9)、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美沙拉嗪组、氧化苦参碱+美沙拉嗪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5只。实验1周后每组各取3只大鼠结肠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第16天剩余的大鼠处死取结肠组织,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TLR9、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结肠组织中TLR9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氧化苦参碱+美沙拉嗪组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和美沙拉嗪组(P<0.05~P<0.01),氧化苦参碱组和美沙拉嗪组2项指标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干预TLR9、NF-κB mRNA在炎症性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进而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氧化苦参碱联合美沙拉嗪比单用氧化苦参碱或美沙拉嗪抑制作用更强。

    作者:柳青;郑海伦;王启之;于东红;燕善军;汪强武;汪建超;李大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溃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 dibatic foot,DF)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延缓DF溃疡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DF溃疡住院患者201例,糖尿病无 DF 溃疡住院患者302例。对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诊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和脂蛋白( a)均为DF溃疡的危险因素(P<0.05~P<0.01)。其中男性、诊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或已经发现糖尿病或DF溃疡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合理抗感染、抗凝、降纤维蛋白原以及适当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作者:汪睿;吴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 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会诊和复查的48例AIDS患者的病理活检与尸检材料进行临床、影像、解剖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48例AIDS患者中合并恶性肿瘤10例;其中儿童2例系母婴传播;成年人8例中经输血传播4例。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乳腺癌2例,卡波西肉瘤1例,肝母细胞瘤1例,食管癌1例,肾癌1例。结论:AIDS患者易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谱广泛,以淋巴瘤多见,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作者:刘德纯;李宏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研究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知晓情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了解手卫生现状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分5个阶段进行手卫生干预,干预措施包括直接观察、手卫生培训、评估反馈等,观察干预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计算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场试卷考核,计算重症监护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统计调查时段内医院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医生手卫生执行依从性从干预前45.0%提高到再干预后的91.1%,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从干预前43.3%提高到再干预后的9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医生手卫生知晓考试成绩从培训前60.0分提高到培训后90.0分;护士成绩从培训前59.1分提高到培训后9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013年5月的12.5%降低到再干预后的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知晓率,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崔琢;朱敬蕊;汪振林;张向君;项平;谢琪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Max作用蛋白1-0缺失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细胞内定位的研究

    目的::构建Max作用蛋白1-0(Max interacting protein1-0,Mxi1-0)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这些突变体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为研究Mxi1-0细胞内定位与其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型Mxi1-0真核表达质粒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5种类型Mxi1-0缺失突变体的基因片段,克隆至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株(NIH3T3)。 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细胞内定位情况。结果:各种Mxi1-0缺失突变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在NIH3T3中得到表达。免疫荧光结果表明,脯氨酸富集结构域( PRD)突变体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与Sin3结合域高度同源结构域( tSID)突变体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细胞核中有少量分布;PRD-tSID突变体及△PRD突变体分布于细胞质,而△PRD-tSID突变体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结论:成功构建了5种人Mxi1-0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观察这些突变体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为探寻Mxi1-0在细胞内定位机制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蒋秀琴;胡圳圳;花荣;郭文文;郑大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膳食平衡指数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膳食质量的评价

    目的::采用膳食平衡指数( dietary balance index,DBI)法评价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膳食质量和营养结构,为指导其合理膳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64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3 d的膳食调查,应用DBI评分方法对大学生的膳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影响大学生膳食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级和营养知识掌握的程度。男生的DBI-负端分、正端分和总分均高于女生(P<0.05~P<0.01),大学三、四年级学生的DBI-负端分和膳食质量距均显著低于大学一年级学生(P<0.01)。处于模式B的人群比例大(43.2%),而优模式A仅为18.1%。结论:采用DBI评价系统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膳食质量,应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教育以增加蔬菜水果、奶类及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提高大学生的膳食质量。

    作者:束莉;赵文红;吴学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施行TURP的老年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69例均耐受TURP手术,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病死病例。术中未发生大出血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术后早期未出现肺部感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针对老年BPH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术中严密监测、规范操作、彻底止血以及术后完善细致的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阳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