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运运;孙毅伦;蒋敏;王胜利;王刚;周浩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疲劳现状,为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利用横断面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疲劳评定量表(FAI)对宿州市398名临床护士的疲劳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398名调查对象中有86. 68%存在疲劳现象,其中中重度疲劳者占61. 06%,FAI总分为(5. 19 ± 1. 11)分,且护龄、职称、科室、收入及夜班频次与FAI的各因子评分及总分间有不同程度的关联(P<0. 05~P<0. 01),急诊科护士在疲劳的结果上得分较高(P<0. 05),重症监护室护士在疲劳的反应上得分较高(P<0. 01),护士夜班频次越高,疲劳得分越高(P<0. 05~P<0. 01). 结论:临床护士的疲劳现象较为普遍,护理管理者应重点关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和夜班频次高的护士.
作者:姚凤娇;翟金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 HD)联合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76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对照组采用普通H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HD方案基础上联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 01),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 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 9%(P<0. 01). 结论:左卡尼汀联合HD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吴风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者男,49 岁,阵发性胸痛5 年,加重2 个月,体格检查:心界增大,心前区舒张期喷射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段改变.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房增大(内径42 mm ) ,余房室大小正常范围,左右冠状动脉起始部位正常,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内径约4. 5 mm,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内径约6. 0 mm,胸骨旁左心室长轴示室间隔右室面可见增宽的冠状动脉间隔支(见图1),宽处内径约5 mm.
作者:马逸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 root cause analysis,RCA)对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肝硬化再入院患者的根本原因. 方法:组建RCA小组,分阶段实施RCA,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并发放问卷收集2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患者再入院的根本原因. 结果:RCA小组成员对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论证和排除,终确定疾病本身特点、缺乏特效治疗、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医护宣教及院外干预措施不到位5个因素为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根本原因. 结论:将RCA运用于肝硬化再入院的患者,对再入院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能清晰地了解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制定解除影响因素的针对性措施.
作者:章红燕;周秀琳;周美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2种喂养方式在小儿肺炎伴呛咳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40例肺炎患儿随机均分成鼻饲喂养组和经口喂养组,比较2组患儿每次喂奶时间、吸痰次数以及每次喂奶量. 结果:鼻饲喂养组患儿每次喂奶时间、喂养期间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经口喂养组(P<0. 01),每次喂奶量明显多于经口喂养组(P<0. 01). 结论:小儿肺炎伴呛咳严重时,给予早期的鼻饲喂养,可缩短喂奶时间、减少吸痰次数、增加喂奶量,从而减少患儿疼痛、保证营养供应.
作者:赵得凤;李莉;陈娟娟;夏艳;朱明;张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积极护理干预. 对干预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咳嗽、气喘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 01),生活评分和躯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 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积极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董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次献血健康正常人和非多次献血健康体检正常人的免疫功能有无区别. 方法:选取多次献血健康正常人400名(多次献血组) ,非多次献血健康体检正常人100名(正常对照组) ,分别检测2组血浆免疫球蛋白( Ig) A、IgG、IgM水平、全血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及全血白细胞计数. 结果:多次献血组的血浆IgA、IgG、IgM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 +辅助性T细胞、CD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和白细胞计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多次献血不会导致献血者的免疫功能下降.
作者:储磊;冯友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 MTX)、顺铂( PDD)联合阿霉素( ADR)新辅助化疗骨肉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经过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诊断、有客观评价指标、初治的ⅡB期肢体骨肉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化疗方案均为大剂量MTX、PDD 联合ADR,21 d为1周期,3~4个周期复查病变部位MRI及平片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或截肢术,根据术后骨肉瘤的病理学检查肿瘤组织坏死率及保肢成功率评价疗效. 结果:术后骨肉瘤病理学检查肿瘤组织坏死率>90%的患者占86. 7%,保肢成功为53. 0%. 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脱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100. 0%(30/30),血红蛋白降低率为86. 7%,白细胞升高率16. 7%,口腔肠道黏膜炎发生率26. 7%,肝功能损害率13. 3%. 结论:大剂量MTX、PDD联合ADR新辅助化疗骨肉瘤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肿瘤组织坏死率高,保肢成功率高,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家雷;方向;汪子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 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脑卒中患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膳食护理、艾灸疗法、中药泡洗与热敷.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2 d后,观察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 结果:2组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 01),观察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 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邹生燕;马凤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表现形式HBV感染者T细胞免疫应答功能. 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患者T细胞对HBV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 结果: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 A组)比较,慢性肝炎感染患者(B组)和无症状携带者(C组)CD4 + T细胞亚群频率均显著降低(P<0. 01),而3组CD8 + T细胞亚群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CD4 + /CD8 +比值均明显下降(P<0. 01);A组斑点形成细胞显著少于B组和C组(P<0. 01);B组斑点形成细胞亦显著少于C组(P<0. 01). 结论:不同临床表现形式的患者T细胞免疫存在不同,而T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紊乱,不能清除病毒,是HBV感染患者表现不同临床症状的原因.
作者:刘晓斌;刘永仙;葛繁梅;符兆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及不同年龄阶段各种子宫内膜类型的分布情况. 方法:分析29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诊刮子宫内膜的组织病理学资料. 结果: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内膜增生类型及息肉类型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病变与年龄阶段不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雷亚平;胡雪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 infant, ELBWI)由于生命体征不稳定,宫内储备差,同时各器官系统功能极不成熟,因此适时合理地提供类似于宫内营养,保证ELBWI从宫内至宫外的平稳过渡,使其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成为新生儿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建立及呼吸支持、营养支持技能的快速发展, ELBWI成活率逐年上升.
作者:陈多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 方法: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疼痛明显时给予止痛药物;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对2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定.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8 h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 05),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6. 7%,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帮助缓解骨科患者疼痛.
作者:张萍;马杰;邵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吸引装置( VSD)联合臀大肌上部肌皮瓣在修复Ⅳ期压疮中的疗效. 方法:对骶尾部Ⅳ期压疮创面采用一期扩创VSD技术,二期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缺损创面13例资料进行分析,创面小5. 5 cm × 7 cm,大11 cm × 15 cm. 结果:13例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治愈. 随访6个月至3年,1例因家庭护理不当而复发,余12例无复发. 结论:VSD联合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Ⅳ期压疮效果确切.
作者:周文武;申建;沈沛;袁振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对睡眠障碍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和血压变化. 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睡眠障碍,其中心理焦虑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睡眠障碍患者PQSI评分及血压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 01). 系统的护理干预后患者PQ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 结论:心理焦虑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单纯降低血压虽然对于患者的PSQI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但合理有效地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降压治疗效果.
作者:薛卫红;杨静芳;王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将5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 观察组采取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阿霉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阿霉素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2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血液毒性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损害、胃肠道毒性和带状疱疹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阿霉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与常规剂量相当,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雅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患者围手术期精神心理特征,评价心理护理对ERCP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障碍的干预作用,为制定ERCP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58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另选取24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健康组). 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 HA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量表进行测评,并比较2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健康组仅作心理状况评估. 结果:ERCP组患者术前抑郁和焦虑评分均高于健康组(P<0. 01和P<0. 05);术前PSQI评分中,除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评分均高于健康组(P<0. 05~P<0. 01). 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前HAD和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5和P<0. 01);PSQI评分除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外,其余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0. 01). 干预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 结论:行ERCP患者围手术期表现出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心理护理可改善ERCP患者的心理障碍,并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朱婷婷;姚爱群;何淑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缩短小儿输血时间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4年1-6月输血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规范化的输血流程;2014年7-12月需要输血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干预. 比较2组患儿备血需要的时间. 结果:观察组实施集束化干预后,备血的累计时间是(19. 67 ± 1. 52)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备血时间(25. 17 ± 3. 13) min(P<0. 01). 结论:集束化干预可缩短输血时间,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优化备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护理人员对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王玉玲;刘继秀;盛南南;李莉;蔡振华;陶翠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妇在自然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对产妇分娩时疼痛和分娩控制感的影响. 方法:将60例符合自然分娩标准的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30例. 分娩时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分娩时采取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对比2 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和分娩控制感.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控制感评分为(172. 45 ± 43.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68±30.42)分(P<0.01);观察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6.04±1.51)分]、言语反应评分[(19. 13 ± 4. 79)分]和现实疼痛强度评分[(2. 64 ± 0. 6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 69 ± 2. 18)分、(28. 57 ± 7. 15)分、(3.98 ±1.00)分](P<0.01). 结论:采取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助产方式,可以减轻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提高分娩的控制感,促进分娩的顺利完成.
作者:罗玉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type 2 diabetes erectile dysfunction ,DED)的关系,为DED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选择60例中老年男性作为参试人群,对照组、2型糖尿病无勃起功能障碍组(NED组)和DED组各20例. 检测血清中过氧化反应产物4-羟基壬烯酸、血清丙二醛(MDA)以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表达,初步判断DED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结果:DED组体质量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NED组和对照组( P<0. 01);NED组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DED组血清总睾酮值与国际勃起功能障碍-5评分均显著低于NED和对照组(P<0. 01);NED组血清总睾酮值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 DED组中4-羟基壬烯酸和血清MDA值均明显高于NED组及对照组(P<0. 01);且NED组血清MDA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DED组血清NO含量均明显低于NED组及对照组(P<0. 01),而NED组血清NO含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可能通过NO介导的阴茎血管内皮损伤对DED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陈其超;曹志刚;赵树立;蒋超;罗勇;王凯;许立;戴玉田;陈赟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