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evel Ⅲ组淋巴结清扫在腋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潘成武;肖劲松;陈刚;李辉

关键词: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Level Ⅲ级淋巴结
摘要:目的:探讨Level Ⅲ组淋巴结清扫在腋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通过体检或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腋下淋巴结阳性59例,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结合Ⅲ组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Ⅲ组淋巴结清扫患者42例,其中41例腋下淋巴结阳性,伴有Ⅲ组淋巴结阳性者13例,3年远处转移率为9.5%,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4%;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17例,3年远处转移率为35.3%,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3.5%,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淋巴结清扫患者总生存率为92.9%,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为88.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发现腋下淋巴结阳性者,行Ⅲ组淋巴结清扫可提高腋窝淋巴结清扫彻底性,并对术后的合理治疗和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骨密度及血清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的变化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骨密度、血清骨保护素( 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 RANKL)的表达。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第21天处死模型1组,第28天处死正常对照组和模型2组。以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整体右侧胫骨和距胫骨远端约1 cm兴趣区检测骨密度;ELISA方法检测血清OPG、RANKL的表达。结果:模型1组大鼠兴趣区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2组大鼠兴趣区的骨密度均较模型1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3组大鼠整体右侧胫骨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1组、模型2组血清OPG、RANKL表达及OPG/RANKL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模型1组与模型2组血清 OPG、RANKL 表达及 OPG/RANKL 比值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胫骨远端骨丢失的发生在整体胫骨之前。造模后第21天和第28天的 OPG 表达降低, RANKL表达升高,OPG/RANKL比值降低。

    作者:邱艳;赵凌杰;商玮;赵智明;蔡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一次性体腔穿刺包治疗新生儿气胸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体腔穿刺包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次性体腔穿刺包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13例,观察引流后1、2、3、24、48、72 h的疗效。结果:11例术后呼吸窘迫、发绀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痊愈出院。其中4例术后3 h内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发绀明显改善,于48 h左右拔管;2例肺炎患儿因病情较重继续机械通气,于84~96 h拔管;另5例于72 h左右拔管;1例放弃治疗,1例转上级医院。结论:应用一次性体腔穿刺包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好、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连少峰;王东杰;韩淑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SGSM3 rs56228771与中国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

    目的:探讨小G蛋白信号调制因子3基因(SGSM3)4碱基插入/缺失多态rs56228771与中国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339例汉族结直肠癌患者和319名健康人(对照组)的SGSM3 rs5622877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以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状况进行校正后计算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CI)。结果:结直肠癌组SGSM3基因型(I/I、I/D、D/D)分布频率分别为2.36%、24.78%和72.86%,对照组分别为4.08%、33.86%和62.07%,2组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SGSM3 I/I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D/D基因型的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OR=0.49;95%CI 0.20~1.21;P<0.05)。等位基因分析表明,携带SGSM3 I基因的个体较携带 D 基因的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 OR =0.65;95%CI 0.49~0.87;P <0.01)。结论:SGSM3 rs5622877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舒龙;朱勇;李仕青;蔡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局部注射胰岛素联合湿性敷料对糖尿病患者Ⅲ期压疮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局部注射联合湿性敷料对糖尿病患者Ⅲ期压疮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入院时有Ⅲ期压疮的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和饮食控制基础上,压疮部位仅给予湿性敷料换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压疮部位给予胰岛素局部注射联合湿性敷料应用。连续观察21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不同时间段压疮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压疮局部行胰岛素注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全身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胰岛素局部注射联合湿性敷料治疗糖尿病患者压疮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经济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段晓侠;刘春芳;陈冬梅;施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3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2例单用化疗;治疗组32例接受唑来膦酸联合化疗,2组化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疼痛总有效率81.3%,对照组为46.9%。治疗组骨病灶控制总有效率62.5%,对照组为28.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确切,优于单用化疗,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李学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心理健康、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干预后6个月对2组患者依从性、心理状态、血压等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心理行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吕银红;宋效玲;朱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40例

    目的:分析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FIGO 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1次,对于子宫颈病灶>4 cm,术前大出血者加腔内后装治疗1次。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分析患者瘤体大小的改变、放化疗不良反应、手术难度的下降及术后病理改变等结果,评价新辅助放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安全性。结果:宫颈癌新辅助放化疗总有效率为82.5%,手术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Ib2~Ⅱb期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健;李胜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及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腹腔镜及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4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组(腹腔镜组,46例)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开放组,58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指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2组手术均得到较好疗效,2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及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来选择术式。

    作者:宋坤;于江涛;王军;宁长青;王学究;张正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牙周植骨法修复联合烤瓷夹板式联冠治疗牙周骨缺损的效果

    目的:研究牙周骨缺损牙周病应用烤瓷夹板式联冠联合牙周植骨法修复与单纯烤瓷夹板式联冠法修复后患者基牙牙周的改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00例牙周骨缺损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修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烤瓷夹板式联冠法修复。研究组应用烤瓷夹板式联冠联合牙周植骨法修复。当夹板戴入后对2组0、3、6个月基牙龈沟液予以采集,对比分析白介素1β的水平与变化,以及附着丧失情况。结果:经修复后2组患者龈沟液中白介素1β水平均随时间延长明显降低(P<0.01),研究组白介素1β在3个月和6个月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经修复后2组患者基牙探诊的深度及附着丧失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P<0.01),在3个月和6个月时间点研究组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并且研究组在3个月和6个月2项指标均低于0个月(P<0.01)。结论:牙周骨缺损牙周病应用烤瓷夹板式联冠联合牙周植骨法修复与单纯烤瓷夹板式联冠法修复相较,更有利于维持及促进基牙健康,近期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常谨;刘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改良Z形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Z形腭咽成形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1例OSAHS患者,采取改良Z形腭咽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参数变化及疗效。结果:术后BMI、AHI、鼾声响度评分、CT90及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1),低动脉血氧饱和度较手术前显著上升(P<0.01);术后共出现创面水肿1例,呼吸道堵塞1例,鼻咽闭合不良1例,发生率4.23%,均经对症治疗后于2~4 d内缓解;71例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0±1.3)个月,疗效分析显示治愈49例,显效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7.3%。结论:改良Z形腭咽成形术可有效改善OSAHS患者血氧饱和度,扩大腭咽腔通气面积,从而保证其临床疗效,同时,该术式可保证咽黏膜的正常生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税磊;唐梓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9例,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X线片及三维CT扫描,观察椎间高度、椎间支撑体及周围植骨融合情况、椎管减压程度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结果: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36个月,术后1周X线片未见支撑体明显移位,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3个月X线片、CT扫描示椎管通畅无占位,支撑体及周围植骨与临近椎体间隙模糊;术后6个月、12个月X线片、CT扫描示18例患者支撑体及周围植骨与邻近椎体有连续骨小梁形成,1例支撑与椎间无连续骨小梁通过,但周围植骨已骨性愈合;1例支撑倾斜(矢状面或冠状面倾斜角度均<10°);19例Frankel分级均明显改善。结论: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减压彻底,有利于脊髓神经恢复,支撑体植骨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降低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的可能。

    作者:庄全魁;陈勇;李杨;吴刚强;艾继超;孟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漏斗胸胸腔镜单支架Nuss手术18例

    目的:探讨漏斗胸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单支架Nuss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对18例漏斗胸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单支架Nuss手术。术中均置入1块钢板,单侧置固定器17例,双侧置固定器1例。结果:18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5 min,平均失血量40 ml。随访1~24个月,优14例,良3例,中等1例。无严重并发症,无钢板支架移位,无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单支架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可靠、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王有贵;洪卫东;汪苏波;倪玉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与类风湿因子( 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RA患者40例,非RA风湿病患者40例,体检健康人(健康对照组)40名,测定其抗CCP抗体水平和RF值,比较抗CCP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RA组患者血清抗CCP抗体和RF值均显著高于非RA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 P<0.01)。抗CCP抗体,RF单独测定时特异度分别为97.50%和83.75%,灵敏度分别为65.0%和67.5%,2者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8.75%和82.50%。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特异度。

    作者:汪祥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蚌埠市2008~2012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蚌埠市2008~2012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的转诊与追踪情况,为加强患者的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08~2012年蚌埠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转诊、追踪及核查报表,对7513例需转诊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及到位后肺结核患者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蚌埠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各县/区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患者未到位原因中拒绝就诊(29.37%)和其他原因(27.57%)是主要构成原因,其次是患者外出(20.36%),患者资料不详或不实导致无法追踪占17.84%。结论:蚌埠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工作仍有提升的空间,为巩固和提高患者的总体到位率,督促非结防机构加强对转诊患者的健康教育、确保报告信息填写的完整准确和提升非结防机构诊断结核病能力等措施是提高患者到位的关键。

    作者:李玉环;丁太东;周成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精细的护理干预在矽肺合并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的护理干预在矽肺合并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矽肺合并结核患者60例,将其按照单双编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精细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总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对矽肺合并结核患者进行精细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地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接受肺叶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为对照组( OT组);3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 VATS组),对2组患者病例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OT组,而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OT组(P<0.01)。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可兵;史冬森;吴伟;杨锦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彩超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彩超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患者阴茎血流动力学检查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ED患者,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列地尔10μg,诱导阴茎勃起后行彩超检查左、右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指标:收缩期大血流速度(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血管阻力指数( RI)及阴茎背深静脉血流速度( VV)。结果:动脉性ED组的PSV与非血管性组的P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性ED组的EDV、RI与非血管性组EDV、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性ED组的VV与非血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性药物诱导勃起结合彩超在男性ED的病因鉴别中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李成福;胡冬梅;戴廷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梗死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变化与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脑梗死组,同期1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的Hcy和hs-CRP含量,其中脑梗死合并高血压72例,非高血压患者48例。结果:脑梗死组Hcy与hs-CRP分别为(22.1±6.3)μmol/L和(9.4±2.6)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0.4±2.5)μmol/L和(1.8±0.8)mg/L(P<0.01),合并高血压组的Hcy、hs-CRP分别为(31.4±8.5)μmol/L和(13.7±4.9)mg/L,均高于非高血压组的(23.4±4.6)μmol/L和(10.7±4.3)mg/L(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hs-CRP和Hcy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s-CRP和Hcy对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年长儿和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 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将95例MP肺炎患儿按0~3岁和>3~14岁分成婴幼儿组35例和年长儿组60例。确诊后给予红霉素20~30 mg·kg-1·d-1静脉滴注,7~10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 ·kg-1·d-1,2~3个疗程,辅以对症治疗。结果:婴幼儿组以低中热、肺部湿罗音多见,易引起反复喘息,胸部X线片以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多见,肺外并发症少。年长儿组以高热、干咳为主,肺部体征多不明显,胸部X线片除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外,往往可见大片状阴影,肺外并发症多。结论:婴幼儿与年长儿MP肺炎在症状、体征、肺外并发症、胸部X线片上存在差异,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作者:吴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切除术前行宫颈环切术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Ⅲ)患者子宫切除术前行宫颈环切术( LEE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Ⅲ患者先行LEEP后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比阴道镜活检、LEEP后病理及切缘状态与全子宫手术标本病理情况的差异。结果:阴道镜活检、LEEP后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不符合率28.57%,病理升级为浸润癌5例,升级率为7.14%;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慢性宫颈炎39例,无病变率55.71%;LEEP切缘阳性50例中,全子宫切除术后阳性23例,阳性率46.00%,LEEP切缘阴性20例中,全子宫切除术后阳性8例,阳性率40.00%;环切切缘阳性与阴性患者发生子宫残余病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存在漏诊;需要全子宫切除的CINⅢ患者,术前一定要先行诊断性环切,直接切除子宫是有风险的。

    作者:李文艺;陈琍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