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彩虹;段晓侠;陈玲玲;董长兰;王文娟
患者,男性,18岁,因“双下肢无力伴皮疹8年”于2013年8月27日入院。患者主诉2005年起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乏力,久蹲后起立困难,上楼梯时更明显,提重物上楼梯不能走两个台阶,体育考试常不及格,自觉多年来下肢无力进展缓慢、无明显加重,但双下肢渐出现肌肉萎缩,并且双足反复出现皮疹、溃烂、疼痛。其间无发热,无关节、肌肉疼痛,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口腔溃疡,无胸闷、气急,无恶心、呕吐,无心悸,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光敏感现象。在当地多家医院检查未明确诊断而来我院就诊。病程中精神、睡眠尚可,饮食较好,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进行性下降。
作者:孙家栋;姜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牙周骨缺损牙周病应用烤瓷夹板式联冠联合牙周植骨法修复与单纯烤瓷夹板式联冠法修复后患者基牙牙周的改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00例牙周骨缺损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修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烤瓷夹板式联冠法修复。研究组应用烤瓷夹板式联冠联合牙周植骨法修复。当夹板戴入后对2组0、3、6个月基牙龈沟液予以采集,对比分析白介素1β的水平与变化,以及附着丧失情况。结果:经修复后2组患者龈沟液中白介素1β水平均随时间延长明显降低(P<0.01),研究组白介素1β在3个月和6个月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经修复后2组患者基牙探诊的深度及附着丧失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P<0.01),在3个月和6个月时间点研究组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并且研究组在3个月和6个月2项指标均低于0个月(P<0.01)。结论:牙周骨缺损牙周病应用烤瓷夹板式联冠联合牙周植骨法修复与单纯烤瓷夹板式联冠法修复相较,更有利于维持及促进基牙健康,近期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常谨;刘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变化与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脑梗死组,同期1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的Hcy和hs-CRP含量,其中脑梗死合并高血压72例,非高血压患者48例。结果:脑梗死组Hcy与hs-CRP分别为(22.1±6.3)μmol/L和(9.4±2.6)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0.4±2.5)μmol/L和(1.8±0.8)mg/L(P<0.01),合并高血压组的Hcy、hs-CRP分别为(31.4±8.5)μmol/L和(13.7±4.9)mg/L,均高于非高血压组的(23.4±4.6)μmol/L和(10.7±4.3)mg/L(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hs-CRP和Hcy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s-CRP和Hcy对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及趋势,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目标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16个城市为单位,通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统计中心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收集2007~2012年全省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数、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结果:截止2012年底,全省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数为3.42人,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33人,千人口注册护士数1.38人;2007~2012年,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平均增长率为6.36%,执业(助理)医师数年平均增长率为6.06%,注册护士数年平均增长率为11.75%。结论: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较低;各城市之间配置水平差异较大。根据安徽省“十二五”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目标值:至201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达1.88,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达2.07;实现目标较为困难。
作者:刘岩;丁宏;何振仿;孙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彩超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患者阴茎血流动力学检查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ED患者,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列地尔10μg,诱导阴茎勃起后行彩超检查左、右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指标:收缩期大血流速度(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血管阻力指数( RI)及阴茎背深静脉血流速度( VV)。结果:动脉性ED组的PSV与非血管性组的P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性ED组的EDV、RI与非血管性组EDV、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性ED组的VV与非血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性药物诱导勃起结合彩超在男性ED的病因鉴别中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李成福;胡冬梅;戴廷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98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198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中超声误诊5例,漏诊11例,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异常者28例,宫腔积液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6.7%。结论: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简单、无创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花;孙红梅;桂冬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手术及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压迫(3个节段以上包括3个节段)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及后路手术组。统计2组患者术前后JO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轴性症状出现的比例,分析影像学改善(椎管椎体比值、脑脊液通畅)情况。结果:2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后路组优于前路组( P<0.01)。后路组手术时间少于前路组(P<0.01)。2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术后出现颈项部、肩背部肌肉酸痛、无力、僵硬、活动受限,查体有压痛点和肌肉痉挛者3例,前路组2例。后路组患者颈椎管与椎体的矢状径比值优于前路组(P<0.01)。后路组术后颈椎MRI显示脑脊液通畅率明显优于前路组(P<0.01)。结论:颈椎后路手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前路手术。
作者:赵辉;邓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特点和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8.64±12.65)分,属于中等水平;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62.12±10.53)分;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和社会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要加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施彩虹;段晓侠;陈玲玲;董长兰;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利用钢板的桥接固定作用在术中复位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性。方法:18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术中先将肱骨近折端复位,用1枚锁定螺钉将锁定钢板近侧部固定住近折端,然后利用钢板的桥接固定作用复位远折端。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块术中均得到快速、有效复位。术后4周、8周、3个月、6个月摄片X线复查,骨折端无移位,无内固定失效。术后6个月按照Neer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利用钢板的桥接固定作用在术中能快速、有效复位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块。
作者:陶学顺;余润泽;张长春;喻德富;沈政;曹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 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将95例MP肺炎患儿按0~3岁和>3~14岁分成婴幼儿组35例和年长儿组60例。确诊后给予红霉素20~30 mg·kg-1·d-1静脉滴注,7~10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 ·kg-1·d-1,2~3个疗程,辅以对症治疗。结果:婴幼儿组以低中热、肺部湿罗音多见,易引起反复喘息,胸部X线片以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多见,肺外并发症少。年长儿组以高热、干咳为主,肺部体征多不明显,胸部X线片除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外,往往可见大片状阴影,肺外并发症多。结论:婴幼儿与年长儿MP肺炎在症状、体征、肺外并发症、胸部X线片上存在差异,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作者:吴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后静脉镇痛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年龄>60岁,随机均分为地佐辛术后镇痛组( DA组)和吗啡术后镇痛组( MA组),各组35例。术后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并随访统计术后即刻(T1)、24 h(T2)和48 h(T3)3个时间点的谵妄发生率(CAM-CR法)、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DA组在T1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与M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与呼吸抑制发生率与M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1、T2和T3三个时间点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而言,地佐辛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具有与吗啡相当的镇痛效果,并不增加术后谵妄的危险性,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会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精索静脉曲张对临床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阴囊彩超检查结果,记录精索静脉在平静呼吸时和站立位作Valsalva动作后内径及反流时间、睾丸体积,并与精索静脉正常者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精索静脉曲张时,其内径明显增宽(P<0.01),大部分伴走形迂曲,或呈网格状,且Valsalva动作时反流时间延长(P<0.01)。50例均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可见左侧睾丸体积明显缩小(P<0.01);同时合并右侧曲张3例。结论:彩超检查方便,廉价,快捷,可重复性强,结果准确,可作为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同时也可作为临床手术指征的重要参数之一。
作者:彭光生;陈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2例单用化疗;治疗组32例接受唑来膦酸联合化疗,2组化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疼痛总有效率81.3%,对照组为46.9%。治疗组骨病灶控制总有效率62.5%,对照组为28.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确切,优于单用化疗,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李学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家属实施同步教育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教育,观察组家属实施同步教育。采用生活质量表( SF-36)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生活质量提高(P<0.01),而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存状态,增强自我护理知识和能力,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汪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儿童长骨干骨折在闭合复位后使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儿童四肢长骨骨折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结果:67例均获得随访3~18个月,无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股骨干、胫腓骨愈合时间为6~8周,肱骨干、尺桡骨干愈合时间4~6周,术后平均6个月取出内固定,患肢功能和邻近关节活动均接近正常。有4例患儿出现钉尾带来的软组织激惹及滑囊形成,取出内固定后消失。结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的方法,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是一种可优先考虑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吴伟;李军;王斌;程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Level Ⅲ组淋巴结清扫在腋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通过体检或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腋下淋巴结阳性59例,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结合Ⅲ组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Ⅲ组淋巴结清扫患者42例,其中41例腋下淋巴结阳性,伴有Ⅲ组淋巴结阳性者13例,3年远处转移率为9.5%,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4%;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17例,3年远处转移率为35.3%,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3.5%,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淋巴结清扫患者总生存率为92.9%,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为88.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发现腋下淋巴结阳性者,行Ⅲ组淋巴结清扫可提高腋窝淋巴结清扫彻底性,并对术后的合理治疗和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潘成武;肖劲松;陈刚;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学习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大学内使用互联网的学生,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34名使用互联网的学生中,88人认为上网对学习多少会有一定的影响,77人倾向于把网络作为获得信息的渠道,但对网络文献信息的利用度达到50%以上的仅为49人。同时,网络对集中注意力、自主记忆、深度思考均具有不利的影响。结论:科学看待和利用网络,注重纸质文献和网络文献的重要性,加强信息部门咨询人才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对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科学地引导,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出现。
作者:何柏涛;方习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FIGO 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1次,对于子宫颈病灶>4 cm,术前大出血者加腔内后装治疗1次。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分析患者瘤体大小的改变、放化疗不良反应、手术难度的下降及术后病理改变等结果,评价新辅助放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安全性。结果:宫颈癌新辅助放化疗总有效率为82.5%,手术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Ib2~Ⅱb期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健;李胜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1);干预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