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王昌合;曲珣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POEM)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9例行POEM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身心康复出院。结论:针对POEM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对策,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极大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卓然;贾国法;吴丽颖;王秀侠;董慧芳;朱良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15例,对瘤体大小、内分泌类型、肿瘤切除范围等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年,治愈81例,缓解未复发20例,复发12例,病死2例;微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大腺瘤和巨大腺瘤(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混合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无功能腺瘤的治愈率(P<0.05);全切和次全切的治愈率均高于部分切除患者的治愈率(P<0.05);具有基础内分泌功能性腺瘤是术后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非功能性腺瘤(P<0.01)。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效果好,其临床疗效与肿瘤的大小、功能类别、切除范围有关。
作者:樊庆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某肿瘤医院2010~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2010年报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该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9种,3719例。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6种,3704例(99.60%);丙类传染病3种,15例(0.40%)。与2010年比较,2011年传染病病种未发生改变,总例数减少123例,2年各种法定传染病报告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顺位前3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梅毒,其中病毒性肝炎多(90.47%)。2011年该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1月份和3月份较多,分别占13.50%和11.37%;9月和10月份报告病例数较少,分别占5.46%和4.22%;主要传染病的构成比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结论:病毒性肝炎是该院的重要法定报告传染病,应加强其监测和防治。
作者:张志刚;李娟;李成云;齐宝宁;白云峰;孟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情况,并进行糖尿病足高危筛查。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行糖尿病足认知调查和高危筛查,并分析患者对糖尿病足认知情况。结果:患者对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认知率为63.3%,对足部护理与选鞋方法的知晓率为45.0%;病程≥10年的患者对糖尿病足相关知识认知率及足部护理与选鞋方法的知晓率与<10年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患者左下肢踝肱指数异常发生率21.7%,高于右下肢11.7%(P<0.05);左下肢振动阈值高风险发生率26.7%,右下肢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注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程度,并注意积极筛查高危症状以早期发现病变,并加强临床预防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作者:邵蔚;杜宁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 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将95例MP肺炎患儿按0~3岁和>3~14岁分成婴幼儿组35例和年长儿组60例。确诊后给予红霉素20~30 mg·kg-1·d-1静脉滴注,7~10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 ·kg-1·d-1,2~3个疗程,辅以对症治疗。结果:婴幼儿组以低中热、肺部湿罗音多见,易引起反复喘息,胸部X线片以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多见,肺外并发症少。年长儿组以高热、干咳为主,肺部体征多不明显,胸部X线片除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外,往往可见大片状阴影,肺外并发症多。结论:婴幼儿与年长儿MP肺炎在症状、体征、肺外并发症、胸部X线片上存在差异,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作者:吴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七氟烷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七氟烷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 B组患儿静脉注射2μg/kg芬太尼,C组患儿静脉注射0.2μg/kg舒芬太尼,A组患儿静脉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3组患儿拔管时间和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C组患儿重度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时患儿(P<0.01)。 B组和C组患儿插管前和插管后1 min时的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低于进入手术室时(P<0.01),且均低于A组(P<0.05~P<0.01)。结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治疗小儿七氟烷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期躁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影响患儿的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
作者:纵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阜阳农村地区0~14岁儿童烧伤患病情况及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儿童烧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自编儿童烧伤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具体内容为性别、年龄、行政村、月份、烧伤时刻及程度等。结果:在调查的2463人中,烧伤患儿125人,总患病率为5.1%,男性患病率7.5%,高于女性的2.8%(P<0.01);儿童烧伤患病率无论男女在1~3岁年龄段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行政村间儿童烧伤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为8.4%,低为2.5%;在所有的烧伤儿童中,轻度烧伤患病率高为2.5%,中度烧伤1.5%。在不同时间段中,17:00~24:00时间段患病率高为2.8%;不同月份中,4~6月份患病率高为2.1%。结论:安徽省阜阳农村地区0~14岁儿童烧伤患病率为5.1%,男性患儿是危险因素,17:00~24:00时间段及4~6月份是高发因素,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是患病高发期。
作者:于晓锋;徐庆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及趋势,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目标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16个城市为单位,通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统计中心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收集2007~2012年全省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数、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结果:截止2012年底,全省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数为3.42人,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33人,千人口注册护士数1.38人;2007~2012年,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平均增长率为6.36%,执业(助理)医师数年平均增长率为6.06%,注册护士数年平均增长率为11.75%。结论: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较低;各城市之间配置水平差异较大。根据安徽省“十二五”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目标值:至201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达1.88,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达2.07;实现目标较为困难。
作者:刘岩;丁宏;何振仿;孙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98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198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中超声误诊5例,漏诊11例,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异常者28例,宫腔积液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6.7%。结论: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简单、无创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花;孙红梅;桂冬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Ⅲ)患者子宫切除术前行宫颈环切术( LEE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Ⅲ患者先行LEEP后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比阴道镜活检、LEEP后病理及切缘状态与全子宫手术标本病理情况的差异。结果:阴道镜活检、LEEP后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不符合率28.57%,病理升级为浸润癌5例,升级率为7.14%;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慢性宫颈炎39例,无病变率55.71%;LEEP切缘阳性50例中,全子宫切除术后阳性23例,阳性率46.00%,LEEP切缘阴性20例中,全子宫切除术后阳性8例,阳性率40.00%;环切切缘阳性与阴性患者发生子宫残余病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存在漏诊;需要全子宫切除的CINⅢ患者,术前一定要先行诊断性环切,直接切除子宫是有风险的。
作者:李文艺;陈琍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精细的护理干预在矽肺合并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矽肺合并结核患者60例,将其按照单双编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精细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总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对矽肺合并结核患者进行精细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地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 POS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特殊染色技术对4例POS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及盆腔肿块,无便秘、类癌综合征表现,其中2例以卵巢囊状肿块蒂扭转为首发症状。组织学上甲状腺肿与类癌相移行,部分类癌细胞排列成岛状或梁状,1例伴有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成分,3例伴有成熟性畸胎瘤。免疫表型:类癌细胞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突触素、嗜铬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阳性。结论:POSC是一种罕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形态学上需要与卵巢粒层细胞瘤、Sertoli-Leydig细胞瘤等相鉴别,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可以有效地帮助诊断。
作者:胡怀远;雍翔;宋瑞;张辉;武雪芹;刘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后静脉镇痛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年龄>60岁,随机均分为地佐辛术后镇痛组( DA组)和吗啡术后镇痛组( MA组),各组35例。术后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并随访统计术后即刻(T1)、24 h(T2)和48 h(T3)3个时间点的谵妄发生率(CAM-CR法)、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DA组在T1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与M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与呼吸抑制发生率与M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1、T2和T3三个时间点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而言,地佐辛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具有与吗啡相当的镇痛效果,并不增加术后谵妄的危险性,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会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FIGO 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1次,对于子宫颈病灶>4 cm,术前大出血者加腔内后装治疗1次。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分析患者瘤体大小的改变、放化疗不良反应、手术难度的下降及术后病理改变等结果,评价新辅助放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安全性。结果:宫颈癌新辅助放化疗总有效率为82.5%,手术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Ib2~Ⅱb期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健;李胜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40例,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40例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行射频消融治疗后2~5 d出院。1个月再次入院复查B超或CT,显示肿瘤均较前缩小,缩小30%~40%33例,缩小20%7例。结论:护士应做好完善的术前精心护理及合理的健康教育,加强术后随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许文青;陶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灌注、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92例,根据是否直接行PCI术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联合治疗组(A组)、单纯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B组)、术前无药物预处理组( C组)。主要观察终点为术后即刻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次要观察终点为术后30 d MACE。安全性终点为出院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肌酸激酶( CK)、肌酐( CR)水平、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对血小板的影响。结果:A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获得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TIMI血流帧数均低于C组(P<0.01和P<0.05);A组和B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均高于C组(P<0.01),且A组高于B组(P<0.05)。次要终点中,3组主要MACE和出院前ALT、CK、CR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对PLT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可以改善ACS患者PCI术后的冠状动脉TIMI血流及心肌灌注,安全性良好。
作者:李峰;张军;沈童童;李兆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常温稀释肾上腺素反复冲洗后予冰冻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微创术中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术中再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3例对术中再出血血肿采取停止操作、脱水降颅压、稳定生命体征等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常温稀释盐酸肾上腺素液经引流管反复冲洗后给予冰冻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观察2组疗效,以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增大和引流管堵塞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9%,高于对照组的47.83%(P<0.01);观察组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增大率为30.43%,低于对照组的91.30%(P<0.01)。观察组有2例引流管堵塞,对照组有1例引流管堵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中再出血时,应用常温稀释盐酸肾上腺素液反复冲洗后给予冰冻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有较好的止血效果,部分避免因引流管堵塞行大骨瓣开颅术,对脑细胞无明显损伤。
作者:靳怀永;李敏;张伟莉;刘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配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对22例26处乳腺脓肿B超引导下封闭负压吸引。结果:22例患者在超声观察脓腔消失,临床症状减轻,经7~14 d治疗后全部治愈。手术损伤小,病程短,乳腺外形满意。结论:封闭负压吸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甲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乳腺脓肿治疗方法。
作者:孙凯;沈治祥;张学春;卞万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彩超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患者阴茎血流动力学检查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ED患者,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列地尔10μg,诱导阴茎勃起后行彩超检查左、右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指标:收缩期大血流速度(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血管阻力指数( RI)及阴茎背深静脉血流速度( VV)。结果:动脉性ED组的PSV与非血管性组的P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性ED组的EDV、RI与非血管性组EDV、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性ED组的VV与非血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性药物诱导勃起结合彩超在男性ED的病因鉴别中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李成福;胡冬梅;戴廷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并植入性前置胎盘的病因、诊治措施。方法:14例均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术中尽量避开胎盘组织选择子宫切口,迅速娩出胎儿,胎盘不能强行剥离,对于短时间内出血达2000 ml以上者,果断行子宫切除术;对于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者,先采取局部缝合及子宫B-lynch缝合术后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若有效,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同时予米非司酮口服,超声随访子宫恢复情况,无效则行子宫切除术。结果:14例患者均发生产后出血,6例术中直接行子宫切除,8例行保守性治疗,其中1例术后20 d发生晚期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14例患者均安全出院。结论:瘢痕子宫合并植入性前置胎盘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甚至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脏器损伤、产褥期感染等。要尽量避免多次流产刮宫,做好围生期保健,大力提倡自然分娩,严格把握剖宫产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罗岩;周杜娟;徐雁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