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雄;孙颖;胡梅洁;王吉;李健
目的:比较机械混匀法和菠萝蛋白酶消化法处理液化异常精液的质量。方法:选取60份经常规分析证实为精液液化异常标本,标本量均≥1.5 ml,每份标本均分为3组:A组即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B组,采用机械混匀法处理;C组,采用菠萝蛋白酶消化法处理。首先应用西班牙人类精液分析微机辅助智能系统分别对3组样本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等参数进行检测;同时采用伊红染色法检测精子存活率;改良巴氏染色法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结果:3组精子浓度和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精液液化时间均比A组明显缩短,精子活力也显著高于A组(P<0.01);B组精子正常形态率明显低于A组与C组(P<0.01);C组精液液化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菠萝蛋白酶消化法比机械混匀法更适于处理精液液化异常,可明显缩短精液常规分析时间,降低精液黏度,避免取样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陈伟辉;方小武;韦剑洪;吴嘉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TN分期的正确性,提高超声内镜诊断水平。方法:133例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于术前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和TN分期,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分期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判断的总体准确率为81.20%,其中对T1和T4正确率较高,分别为91.67%和85.0%,而T2和T3的正确率较低,分别为74.29%和70.0%。在T分期中存在着分期过深或过浅的现象,8例分期过深,17例分期过浅,T1和T4正确率较高,而T2和T3正确率稍低。超声内镜胃癌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呈高度一致性(P<0.01)。 N 分期判断的总体准确率78.95%,淋巴结阳性和阴性的正确率分别为66.10%和89.19%,与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能较准确地判断胃癌TN分期,可为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郑雄;孙颖;胡梅洁;王吉;李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烫伤致兔急性肺损伤早期肺泡灌洗液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A组),背部脱毛37益水浸浴;另5组均为烫伤组(B组),均建立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分别于烫伤后2、4、8、12、24 h时间点处死动物,作为B1、B2、B3、B4、B5组。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进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湿干质量比( W/D),并应用双抗夹心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变化。结果:B组中所有兔子处死后经病理证实均达到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 B1~B5组均可见到肺泡腔及间质内白细胞渗出、浸润,肺泡腔内见渗出液,肺泡隔增厚,肺泡及间质充血,部分肺泡塌陷、不张,透明膜形成,且随时程延长病变加重,肺损伤评分增加,B1~B5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3~B5组肺W/D均较A组明显升高(P<0.01);B1~B4组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IL-8水平较A组均升高(P<0.05~P<0.01),其中TNF-α、IL-8均在12 h达到高峰(P<0.01),IL-1β在8 h达到高峰(P<0.01),而24 h时IL-8、IL-1β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烫伤后早期,肺泡灌洗液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水平明显升高,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有关。
作者:段立彬;何先弟;汪华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假阳性者进行随访检测分析,探讨HIV抗体确证试验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方法:对1例受检者进行HIV抗体筛查和确证试验,并于4周、8周和12周随访检测,后两次随访进行HIV-1病毒载量检测以及第四次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4次HIV抗体检测结果免疫印迹试验带型均为gp160、gp120、p24;后两次病毒载量结果均为TND,第四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为885 cells/μl,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终判定HIV抗体阴性。结论:随着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不确定样本不断增多,检测者要格外谨慎判断处于临界状态的样本,必须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及随访检测,才能给予准确的检测报告。
作者:杨晓辉;温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慢性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观察组)37例和美托洛尔组(对照组)37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状态,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等变化。结果:2组患者心功能均明显的改善,而且对于血浆细胞因子以及逆转心脏的重塑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LVEDD与LVESD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均可有效改善慢性CHF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而且卡维地洛的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胡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32例75岁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中等强度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1~2.5],华法林低等强度组(INR维持在1.5~2.0),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每组44例。随访1年,记录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华法林中等强度组、低等强度组和对照组血栓栓塞事件呈逐渐增多,对照组血栓栓塞发生率高于华法林中等和低等强度组(P<0.05),中等和低等强度组血栓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强度组、低等强度组和对照组出血事件呈逐渐减少,中等强度组出血发生率均高于低等强度组和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与低等强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房颤患者,INR维持在1.5~2.0,不仅能够取得佳的抗凝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出血事件的发生。
作者:宋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2007~2012年安徽省全科医生配置公平性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对2007~2012年安徽省全科医生按人口及地理分布的公平性进行分析,利用泰尔指数对地域间配置的差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安徽省全科医生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由0.425下降到0.216,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由0.501下降到0.326,泰尔指数总差异由0.2142下降到0.0801。结论:现有全科医生资源总体配置合理,按人口分布公平性优于按地理分布公平性,配置公平性呈现改善趋势。
作者:刘露;王丽丹;江启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患者女性,37岁。7年前B 超检查示:右侧卵巢畸胎瘤,直径2 cm。平素月经规律,无自觉症状,每年B超随访。近2年出现便秘,对症处理不见好转,必须使用开塞露。2013年5月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扪及约6 cm大小包块,活动度好,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无压痛;超声示:右侧卵巢畸胎瘤。于2013年5月21日拟“右侧卵巢畸胎瘤”入院,未做肿瘤标志物检验。5月24日行腹腔镜右卵巢肿瘤剔除术,术中见右侧卵巢肿块为囊实性,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盆腔未见种植和转移。术中快速病理报告:(右卵巢)畸胎瘤伴有甲状腺成分;5月28日巨检:组织6.5 cm×5.0 cm×1.5 cm,内见毛发和骨样组织;病理报告:(右卵巢)畸胎瘤伴有甲状腺成分,部分区域为甲状腺肿瘤,髓样癌不能完全除外,建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一步证实。5月31日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会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降钙素-,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突触素+,肿瘤增殖抗原<3%(见图1、2);特殊染色:刚果红-,甲基紫-;病理诊断:右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消失。于5月31日行右附件切除+腹膜活检+部分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未发现转移病灶。术后随访无便秘等不适症状。
作者:刘山;周永清;房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内镜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肝移植术后不同类型的胆道并发症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诊治情况并随访10年。结果:3例患者肝移植后分别并发吻合口胆管漏伴狭窄、吻合口胆管狭窄伴胆石形成和单纯吻合口胆管狭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下鼻胆管引流术、取石术、大口径塑料支架或多根塑料支架置入,支撑引流10年,终拔除塑料支架,2例吻合口胆管狭窄完全改善,1例吻合口胆管狭窄明显改善。结论:内镜是诊治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长期支架支撑可有效改善或治愈吻合口狭窄。
作者:王晓天;贾国法;单红;张迪;吴丽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9例TIA患者,其中32例在6个月内终进展为脑梗死(脑梗死组),97例病情未进展( TIA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有高血压史、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糖尿病史、发作持续时间≥30 min和发作次数≥3次,均高于TIA组( P<0.05~P<0.01)。2组患者性别、有无吸烟史和有无冠心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年龄大于TIA组(P<0.05)。而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多,尤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
作者:丁希进;储照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和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替吉奥组:替吉奥的给药剂量根据体表面积计算,≥1.25 m2,每次60 mg,每日2次,连续14 d,每3周重复;卡培他滨组:卡培他滨的给药剂量根据体表面积计算,1250 mg/m2,每日2次,连续14 d,每3周重复。2组分别加入奥沙利铂85 mg/m2,第1天,每3周重复。2个疗程后CT评价疗效。结果:替吉奥组有效率为62.5%,肿瘤控制率为79.2%,卡培他滨组有效率为58.3%,肿瘤控制率为83.3%。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组常见为3~4度血小板下降;卡培他滨组为3~4度白细胞下降。2组总体上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没有与治疗相关的病死病例。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可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化疗中获益,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杨武;喻永龙;朱西平;张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17例、非高血压组15例,检测并比较2组应用坎地沙坦酯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 mAlb)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mAl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高血压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坎地沙坦酯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mAlb水平,改善肾功能,且对伴高血压者效果更显著。
作者:黄殿红;李廷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调中养胃汤( TCM)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DGP)的疗效。方法:将DG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予自拟TCM口服,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自拟TCM治疗DGP效果明显优于多潘立酮片。
作者:郭凤红;范鹏;吕高友;陈莉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指进行过剖宫产的患者,再次妊娠后发生了前置胎盘[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2],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呈相应上升趋势,因其对母婴危害严重,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共收治2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现将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张瑜;潘丽;王瑞;项同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老年人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分析在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524名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分层分析老年人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分层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检出率。结果:社区各年龄层次老年肪肝人群高三酰甘油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人群(P<0.01)。女性脂肪肝检出率63.89%,高于男性的49.5%(P<0.01),高三酰甘油人群的脂肪肝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三酰甘油人群(P<0.01)。结论: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滕斌;王泰蓉;吴玲;徐宜;林乐平;杨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5例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方法、预后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3例,分流管阻塞16例,感染13例,过度引流2例,肠穿孔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应严格消毒,无菌、规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正确处理,对腹腔端分流管反复包裹的患者可改行侧脑室-脐-门静脉分流术,以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魏大伟;刘家传;王春琳;王金标;孙文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RhD阴性患者的弱D、DEL的分布比例,并对RhCE的表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阴性的标本,用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弱D,阴性情况下应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结果:在129例RhD阴性患者标本中经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为弱D型者9例(6.9%),其表型分别为ccDuee型5例,CcDuee型3例,ccDuEe型1例。经吸收放散试验确认为Del者24例(18.6%),其表型分别为CcDELee型12例,CcDELEe型7例,CCDELee型2例,CCDELEe型3例。结论:在采集的初筛为RhD阴性的标本中,DEL阳性标本所占的比例高,应引起重视,其RhCE表型比例符合相关文献报道。故于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者,应当再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及吸收放散试验检测是否为弱D及DEL。
作者:陈丽;管政;周浩;刘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表柔比星( EPI)化疗中非留置针的应用对降低静脉炎及继发性血管渗漏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EPI化疗患者20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静脉留置针每日穿刺,输液后不予保留;对照组采取静脉留置针保留至72 h,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及继发性血管渗漏的发生率。结果:2组静脉炎和继发性血管渗漏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在EPI化疗中不留置能有效降低静脉炎及继发性血管渗漏的发生率。
作者:孙桂娟;王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十一酸睾酮联合他达拉非( TUT )在男性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type 2 diabetes erectile dysfunction,DED)中的治疗效果,为DE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115例DED的中老年男性患者使用TUT方法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患者性生活日记中能完成性交的成功率以及血清睾酮值,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能完成性交的成功率和血清总睾酮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TUT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其超;姜熙;曹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住院患者留置胃管期间非计划拔管( UEX)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导致住院患者留置胃管期间UEX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结果:全院患者留置胃管期间UEX率从活动前的5%降低至活动后1.75%(P<0.0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留置胃管期间UEX率,并且有助于提高圈员参与质量管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辛玲;伏瑜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