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明;李翠侠;宫蓓蕾;胡俊锋;陈余清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结肠镜和X线透视引导下,对5例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患者实施内镜下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性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成功,腹痛、肠梗阻等症状均即刻解除,未出现肠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置入支架后生存期为2~30个月.结论: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避免了肠造瘘,具有微创、安全、见效快等优点,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束庆文;谢玉珍;侯亚峰;叶献词;钱爱玲;汪全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THP-1细胞后对细胞表面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表达的影响.方法:Mtb以10:1感染佛波醇酯(PMA)分化的THP-1细胞,建立Mtb感染THP-1细胞的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细胞、PMA分化的THP-1细胞及Mtb感染THP-1细胞CD14的表达.结果:THP-1细胞和PMA分化的THP-1细胞表面表达CD14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21.6%,对Mtb的吞噬率分别为7.7%和93.0%;Mtb感染的THP-1细胞表面表达CD14的阳性率为27.5%.结论:PMA分化后的THP-1细胞表面CD14的表达增加,Mtb感染后CD14的表达进一步增加,对Mtb的吞噬率增加.
作者:金齐力;韦莉;李柏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观察组,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以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案例教学法教学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探索学习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作者:王洪巨;陈晓辉;周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法定传染病报告儿童腹泻病的临床现状,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方法:比较不同儿童腹泻临床诊断病例的发病人群特征、临床表现、大便性状、粪便实验室检测结果、病原培养等诊断依据之间的差异.结果:非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在患儿年龄、性别、类型和腹泻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便性状和实验室粪便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球状物)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现有法定传染病报告中儿童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诊断分类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有必要逐步提升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的比例和临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张赋;许秋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人脑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37.18%~56.37%[1],其病死率高.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疗效差,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预后极差.免疫学的不断发展为胶质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免疫治疗被视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
作者:孙广卫;张少军;李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临床感染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02株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常见感染菌的耐药率.结果:分离的602株细菌中,G+菌134株(22.26%),G-菌468株(77.74%).G+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多见(71株),其次为其他链球菌(35株);而G-菌中大肠埃希菌(178株)居于首位,其次是肠杆菌属(80株)和克雷伯菌属(75株).表皮葡萄球菌对新生霉素及氨苄西林100.00%敏感,对氨曲南、阿奇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00%、96.00%、92.42%.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敏感,对青霉素、利福平、林可霉素均100.00% 耐药.结论:林可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极高,G+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新生霉素等耐药率较低;G-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为敏感.
作者:陈玮;方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构建人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MAP1LC3B)真核表达栽体,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人MAP1LC3B cDNA;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GFP-N1-LC3B真核表达载体,通过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BBS诱导4 h后pEGFP-N1-LC3B表达载体转染的HepG2.2.15细胞质中GFP-LC3B分布的变化.结果:通过测序鉴定,pEGFP-N1-LC3B真核表达载体序列正确,编码框正确;转染后的HepG2.2.15细胞经EBBS诱导4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GFP-LC3B由散在分布向点状分布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人自噬相关基因LC3B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在乙型肝炎病毒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晓骏;孙学华;刘顺庆;高月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全麻)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联合组)和全麻组,各60例.联合组选L2-3或L3-4间隙,用腰硬联合穿刺套件行腰硬联合阻滞;全麻组行快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丙泊酚、芬太尼.在麻醉前、麻醉后5 min、术毕及术后1、6、12、24 h时,监测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相应麻醉时的舒适度、术后VAS评分及麻醉费用.结果:联合组在麻醉操作过程中患处疼痛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1);术中2组生命体征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联合组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直至术后12、24 h,2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脉搏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在术后6 h内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6 h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费用明显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麻用于髋部手术时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作者:顾志俭;陈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B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C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为48周.观察所有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以及Child-Pugh评分.结果:通过抗病毒治疗,3组无一例死亡.随治疗时间的延长,A组患者ALT复常率逐渐增高,且与B组和C组相比,治疗48周末ALT复常率明显增高(P<0.05).Child-Pugh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A、B、C组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0.8%、13.6%、9.1%,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2.5%、31.8%、27.3%,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能快速抑制HBV DNA的复制,有效提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实现肝硬化治疗的目标.
作者:武玲;武德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将49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24例和放疗+化疗组(放化组)25例.2组均采用60CO或6MV-X线放射治疗,食管癌原发灶剂量单放组为60~68 Gy,30~34分次,6.0~6.5周;放化组为54~60 Gy,27~30分次,5.5~6.0周,区域淋巴结剂量50~60 Gy,25~30分次,5.0~6.0周.放化组从放疗第1天起给予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5 d,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4 d.结果:放化组与单放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和单放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8.00%、32.00%和58.33%、20.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和单放组的1、2年局控率分别为72.00%、36.00%和66.67%、2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不良反应较单放组略有增加,但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结论:放疗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局控率相对较好,有提高生存率可能,虽不良反应增加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李多杰;李红伟;段诗苗;崔珍;彭开桂;沈学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4例双侧下颌角肥大者行双侧下颌角弧形截骨,1例同时行颧骨缩小,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患者面部轮廓曲线圆滑,面形得以改善,无并发症.结论: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在面部轮廓整形中可以显著改善面下部正面和侧面外观,且切口隐蔽,操作简单,效果好.
作者:田宇虹;马学美;张才;陈金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绝大多数50岁以上的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据统计[1],50岁以上的男性BPH发病率为30%~50%,70~79岁者为70%,>80岁者为90%以上.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
作者:唐保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螺旋CT检查发现15个肾上腺血肿,其中右侧13例,双侧1例;局限型4例,弥漫型10例;急性期呈类圆形、椭圆形高密度,随时间推移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减低、血肿缩小吸收;增强扫描呈无强化或边缘条弧形强化.结论:肾上腺血肿有特征性CT影像学表现,螺旋CT对肾上腺血肿诊断价值高,CT动态复查及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定性鉴别诊断.
作者:章辉庆;邱晓晖;穆玲;刘艺超;夏俊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根尖下截骨后退联合模型外科及正畸治疗矫正上、下颌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对7例骨性上、下颌前突畸形的患者采用术前取牙模,按照模型外科设计上、下颌骨的骨切开线,制作咬合板,术中根据模型设计的切开线行根尖下截骨后退的正颌手术,根据咬合板设计恢复咬合关系,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8~10周开始正畸治疗.结果:7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面部形态、咬合关系、开口型、开口度、咀嚼度、骨段愈合等方面的治疗结果均令人满意.结论:采用根尖下截骨后退术联合模型外科及正畸治疗是进行矫正上、下颌前突畸形的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李旭文;张智勇;杨斌;唐晓军;石蕾;尹宏宇;尹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对心室颤动复苏家兔复苏早期肺水肿及心脏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6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3组,其中20只清洁级家兔采用交流电致心室颤动建立心肺复苏模型,另6只为手术对照组(A组),仅行麻醉、手术、气管插管,不制作心肺复苏模型.模型家兔随机均分10只,分别在复苏时给予肾上腺素10 μg/kg(B组)和在复苏时给予肾上腺素10 μg/kg+艾司洛尔 200 μg/kg(C组).测量复苏成功后5 h肺湿/干比重,比较复苏后30 min、1 h、2 h、4 h时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及丙二醛(MDA)活性的变化.结果:A、C、B组家兔于模型复苏成功后5 h肺湿/干比重、cTnI水平和MDA活性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艾司洛尔可以减轻家兔心室颤动复苏后肺水肿,对复苏后早期心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响;杨杰;邵金炎;姜丽静;程德山;刘梅;王继芹;邓星奇;李培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胶原酶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8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间盘造影后,经穿刺针向盘内缓慢注入50 mg/L臭氧30~50 ml,留针观察10 min,然后再根据突出物大小,注入溶于6~8 ml生理盐水的胶原酶1 800~2 400 u.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椎间盘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显效3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大剂量胶原酶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炳良;耿玉强;乔乃春;孙伟;陈来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不孕症患者子宫内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接受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的182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不孕症患者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异常88例,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异常150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管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腔粘连、子宫畸形为常见不孕症妇女子宫内病变.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和准确性,有较高的阳性发现率,联合B超检查可及时、准确发现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病变.
作者:朱允菊;韦明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诊断脑囊虫病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8例脑囊虫患者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囊虫病分为三期:囊虫存活期10例,此期特征是头节、囊壁和囊液并存,T1WI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内小点样中等信号影,T2WI囊腔为高信号;囊虫变性期5例,头节消失,囊腔胀大,大小不均,囊周围出现水肿带,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为高信号;囊虫死亡期3例,虫体死亡后发生钙化或纤维化,T2WI呈小圆形边界清楚的低信号,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MRI对于不同时期的脑囊虫病诊断价值较高,反映脑囊虫病的病理学过程,对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宜传;孙景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和临床分布情况,为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12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痰标本检出率高,为72.09%;患者主要分布在内科和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分离出的129株鲍曼不动杆菌仅有3种药物耐药率<30%,分别是亚胺培南(24.8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6.35%)、氨苄西林/舒巴坦(27.9%),其余药物耐药率均>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了解耐药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闫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0例HIE患儿作为HIE组,并设100名同期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监测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比较2组新生儿脐血心肌酶谱测定值.结果:HIE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HIE患儿血清AST、α-HBD、LDH、CK-MB的水平均高于中、轻度HIE患儿(P<0.01),而中、轻度患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患儿血清AST、LDH、CK、α-HBD、CK-MB的水平较高,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诊断新生儿HIE心肌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有助于新生儿早期治疗.
作者:王书云;刘进龙;刘荣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