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秀松;肖玉周;官建中;吴敏;朱仲廉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将每种药品配制高低2种浓度,加至改良罗氏培养基中,再接种临床分离的结核杆菌菌株,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202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链霉素硫酸盐、乙胺丁醇、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率分别为25.7%、22.3%、5.9%、32.2%、11.4%;全部耐药菌株约占3.5%.结论:乙胺丁醇可作为结核病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结核分枝杆菌对几种抗结核药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临床工作中,应增加药敏试验药物品种.
作者:张发苏;梁锁;包训迪;王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的血尿酸(SUA)变化规律,探讨SUA与C反应蛋白(CRP)对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检测194例CKD住院患者SUA、CRP、血清脑钠肽(BNP)等生化指标,比较CKD不同分期SUA变化规律及SUA与CRP,SUA、CRP水平与BNP的关系.结果:随着CKD分期的进度,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逐渐增高(P<0.01),SUA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关系(P<0.05),但CKD1与CKD2、CKD4与CKD5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合并高尿酸血症者CRP水平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SUA、CRP水平与BNP呈正相关关系(P<0.01);高尿酸伴CRP升高组、单纯高尿酸和单纯CR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SUA及CRP期正常组(P<0.01).结论:随着CKD分期的进展,患者S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渐升高,在CKD患者SUA水平与CRP水平可能相关,高尿酸及CRP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高度相关,二者共存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燕;常保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精神、躯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对32例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研究,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饮酒情况、临床类型与症状、戒断症状、辅助检查、治疗与疗效.结果:治疗时间18~30 d,其中12例治愈,20例好转.结论:酒瘾的形成有社会和个体因素,尽早戒酒和早期治疗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同时在药物戒除的同时,给予充分的心理治疗,可减低患者复饮率.
作者:冯竹娥;侯玉玲;王成喜;韩润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内镜术后不同填塞材料的止血效果及鼻腔的留置时间.方法:对120例鼻内镜手术后患者分别使用藻酸钙敷料(A组)43例、藻酸钙敷料+高分子止血棉(B组)30例、凡士林纱条(C组)47例进行鼻腔填塞,术后24 h内抽取填塞物,评价鼻腔填塞期疼痛程度、抽取填塞物时鼻出血程度等.结果:填塞后24 h内出现重度疼痛不适A组为2.33%,B组为6.67%,C组为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除填塞物后再次出血分别为6.98%、10.00%、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复查鼻腔黏膜重度肿胀程度分别为9.30%、10.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藻酸钙敷料及高分子止血棉使患者术后出血降到了低,且术后患者鼻腔黏膜水肿程度明显减轻,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王涂路;梁艳;李颖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服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效果.方法:尼尔雌醇2 mg单次口服,1周后取IUD.结果:106例绝经期妇女取IUD中,105例成功取出,失败1例,成功率99.1%.结论: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IUD,可使子宫颈软化,减轻手术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长期磁场暴露对成年小鼠嗅觉辨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习惯化-去习惯化模型,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小鼠,观察对小鼠嗅觉辨别功能的影响.采用旷场行为检测小鼠的活动量和探究行为.结果: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后,小鼠的运动能力、探究能力及嗅觉辨别功能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不影响嗅觉辨别能力.
作者:刘小粉;杨锐;贾强;王元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骨性牙颌畸形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5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经正畸科、正颌外科等相关医师共同制定出治疗方案,先行去除牙代偿,调整牙颌曲线等术前正畸,再通过正颌手术纠正上、下颌骨不调,后再由正畸科医师对患者牙列进行调整和保持.结果:25例患者的面形均有明显改善,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术前、术后SNB角、ANB角头影测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方法是治疗成人骨性牙颌畸形一种较好的临床方法.
作者:廖圣恺;李建成;高益林;张凯;王德顺;徐锦程;卢保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A组在关节镜清理术中将增生的滑膜尽量刨削,B组在术中不行滑膜刨削或仅刨削阻挡关节镜视野的少量滑膜.结果:112例均得到随访,根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表予以评定,术后1个月与6个月2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无积极影响,应尽量减少滑膜刨削的范围.
作者:张弛;叶斌;谢伟;张海林;黄朝晖;洪方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疗效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R-3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 合患者10例,对其疗效、矫治时机、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由于不配合,放弃治疗,其余9例经过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5.4±1.9)个月,咬牙 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面部侧貌由Ⅲ类凹面型转变为Ⅰ类面型.结论: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前牙反牙合患者,FR-3型功能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明显.
作者:滕琛;王云;王邦安;汪萌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2种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8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组(A组)和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组(B组).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88.0%,达到CR时间为(28.9±1.9)d,B组CR率为91.3%,达到CR时间为(27.8±2.1)d,2组疗效、早期病死率及APL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诱导缓解治疗初发APL可以取得与ATRA联合ATO方案类似的效果,而治疗成本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耿英华;杨艳丽;周黎黎;李骏;朱俊锋;纪淑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鼻腔给予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匹罗卡品(pilocarpine)SE模型.SD大鼠25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TGF组,各组设计7个观察时间点,即SE后3 h、6 h、24 h、2 d、3 d、4 d、7 d.各大鼠在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化学定量的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内伊文思蓝(Evans blue,EB)的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时间点海马区的zonula occluden-1(ZO-1)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脑内的E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TGF组都先增加,24 h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7 d接近正常;TGF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内E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6 h至2 d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F组和模型组比较,海马区ZO-1蛋白的表达都是先降后升,以24 h为低,其中6 h、24 h、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F组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经鼻腔给予外源性TGF-β1能降低大鼠SE后BBB的通透性.
作者:李家林;李良勇;王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TURP手术723例,因术后大出血需二次手术16例,行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术中清除膀胱内血凝块,膀胱颈口确切止血.结果:16例二次手术止血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7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无输血.结论: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是解决TURP术后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的手术方式,可作为处理TURP术后严重出血的首选.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莫沙必利及妈咪爱防治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方法:2004~2005年住院早产儿107例(未给药组),未给予莫沙必利及妈咪爱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2006~2008年住院早产儿260例(给药组),入院后即给予莫沙必利及妈咪爱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观察2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喂养不耐受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结果:给药组、未给药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分别为65例、38例,发病率分别为24.07%、35.51%;喂养不耐受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分别为(11.17±3.87)d、(12.92±3.91)d,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分别为(9.05±3.26)d、(11.76±6.28)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莫沙必利及妈咪爱可有效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作者:张彦萍;潘家华;闵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EB病毒(EBV)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对130例CIN(CIN1 50例,CIN2 40例,CIN3 40例)、子宫颈癌10例、子宫颈湿疣样病变10例、子宫颈正常黏膜10例的HPV(高危型16/18、低危型6/11)和EBV进行检测.结果:HPV16/18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0%、37.5%和62.5%,子宫颈癌为8/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1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6/11在CIN1、CIN 2、CIN3的表达率分别是36.0%、52.5%和70.0%,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是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9/10,子宫颈正常黏膜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18和HPV6/11在CIN1、CIN2、CIN3中联合表达率分别为26.0%、22.5%和50.0%,子宫颈癌为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7/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12.5%和22.5%,子宫颈癌为3/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是引起CIN的主要致病因子,临床上往往是多种亚型混合感染.EB病毒在CIN和子宫颈癌表达的意义仍有争议.
作者:钟辉;刘锦钰;龙璐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肿瘤转移是恶性细胞与宿主防御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终结果,也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TIP30基因是美国学者Shtivelman等[1]利用RNA差异显示技术首先发现的一种与小细胞肺癌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初命名为CC3.它能显著抑制变异性高转移小细胞肺癌(v-SCLC)细胞在人胚肺-联合免疫缺陷鼠移植物动物模型中的转移力,是一种潜在的转移抑制基因.本文对TIP30/CC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周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施情况作一总结.方法:采取构建三级质量工程体系、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和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等措施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结果: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强化,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教研成果丰硕,优质教学资源增加,实验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其经验可供其他院校参考.
作者:熊春华;严发萍;吴俊英;吴涛;吴述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会技能训练.并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作为评定指标,于入组时和入组后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入组6个月后,训练组患者的SSPI和SQLS评分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刘艳星;田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200 mg国产和进口头孢布烯2种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头孢布烯胶囊体内过程符合口服给药二室模型,国产及进口制剂中头孢布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时间(2.66±0.37)和(2.72±0.34)h,大血药浓度(20.42±3.41)和(19.93±3.29)mg/L;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4.86±17.26)和(101.68±17.44)mg·-1·h-1·L-1.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0~t分别为(103.33±20.82)和(101.68±17.44)mg·h-1·L-1,由AUC0~t计算国产头孢布烯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4±21.0)%.结论: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方芳;张志涛;霍强;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并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R2、R4和R6组,每组23例.于基础值、气腹即刻、内脏游离、冲洗腹腔和缝皮时记录患者的BIS、中心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指标.结果:各组随着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的降低及时间的推移,BIS得分和MAP呈降低趋势(P<0.01),OAA/S评分为5分时,3组间BI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OAA/S评分时,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点和HR较为稳定,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同时间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对于麻醉深度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且准确性高,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小波;董蜀华;温小林;周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的术后淋巴漏14例患者禁食,完全肠外营养,补充白蛋白,必要时补充血浆,并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结果:胃癌术后淋巴漏发生率1.99%,发生淋巴漏的时间为术后第4~7天;每天大引流量为1 800 ml;14例均痊愈.结论:胃癌术后淋巴漏应以术中预防为主;淋巴漏治疗首选支持及保守治疗.
作者:张巨合;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