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圣恺;李建成;高益林;张凯;王德顺;徐锦程;卢保全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EB病毒(EBV)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对130例CIN(CIN1 50例,CIN2 40例,CIN3 40例)、子宫颈癌10例、子宫颈湿疣样病变10例、子宫颈正常黏膜10例的HPV(高危型16/18、低危型6/11)和EBV进行检测.结果:HPV16/18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0%、37.5%和62.5%,子宫颈癌为8/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1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6/11在CIN1、CIN 2、CIN3的表达率分别是36.0%、52.5%和70.0%,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是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9/10,子宫颈正常黏膜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18和HPV6/11在CIN1、CIN2、CIN3中联合表达率分别为26.0%、22.5%和50.0%,子宫颈癌为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7/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12.5%和22.5%,子宫颈癌为3/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是引起CIN的主要致病因子,临床上往往是多种亚型混合感染.EB病毒在CIN和子宫颈癌表达的意义仍有争议.
作者:钟辉;刘锦钰;龙璐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困难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48例困难LC的术前临床资料、术中遇到的困难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6例成功完成LC,术中中转开腹2例;术后有1例发生胆漏,行二次手术探查,为胆囊管处钛夹脱落,予结扎胆囊管、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全部治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LC的困难原因较多,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指征,能减少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茂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科室的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实习护士分成2组,对临床常见手术配合和术中护理的实习培训内容,分别采用常规带教法和情景模拟法两种培训方式,对情景模拟组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后分别对2组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情景模拟组的理论成绩得分89.87±4.62,操作成绩得分90.63±5.25,分别高于常规组理论成绩得分79.68±7.56、操作成绩得分82.75±8.28(P<0.01);情景模拟教学法得到实习护士的好评.结论:情景模拟法加强了实习护士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增强了临床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综合素质水平,拓宽了思维空间,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有效地缓解学习压力.
作者:张晨;胡俊;褚传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1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均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Bathel index,BI)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监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在治疗后1周、BI评分在治疗后1、2周均有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朱瑞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200 mg国产和进口头孢布烯2种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头孢布烯胶囊体内过程符合口服给药二室模型,国产及进口制剂中头孢布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时间(2.66±0.37)和(2.72±0.34)h,大血药浓度(20.42±3.41)和(19.93±3.29)mg/L;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4.86±17.26)和(101.68±17.44)mg·-1·h-1·L-1.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0~t分别为(103.33±20.82)和(101.68±17.44)mg·h-1·L-1,由AUC0~t计算国产头孢布烯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4±21.0)%.结论: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方芳;张志涛;霍强;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阿扎司琼和地塞米松联用与单独应用对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89例,均给予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3组.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AD组):阿扎司琼10 mg稀释成5 ml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静注),同时静注地塞米松10 mg;阿扎司琼组(A组):阿扎司琼10 mg稀释成5 ml于手术结束时静注;对照组(NS组),手术结束时生理盐水5 ml静注.观察术后PONV的发生率,每例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后5 min心率(HR)、平均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AD组PONV发生率明显少于NS组(P<0.01),各组患者用药后HR、MAP、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防治妇科手术后的PONV.
作者:卢剑华;刘丽;陈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VIP产科母婴护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VIP产科产妇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象是产妇及家属;观察组同样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象是产妇、家属及月嫂,并根据产妇家庭情况,指定一位相对固定的母婴护理照护者(月嫂、爱人、妈妈或婆婆),作为健康教育对象的核心,进行重点宣教和指导.结果:观察组核心照护者和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核心照护者、产妇及非核心照护者健康知识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核心式健康教育在家庭产房中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知识的依从性,从而有效促进母婴护理家庭照护质量,减少了家庭成员间因养育理念和经验不同所导致的矛盾和冲突,很好的促进亲子感情建立及家庭和谐.
作者:朱艳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精神、躯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对32例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研究,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饮酒情况、临床类型与症状、戒断症状、辅助检查、治疗与疗效.结果:治疗时间18~30 d,其中12例治愈,20例好转.结论:酒瘾的形成有社会和个体因素,尽早戒酒和早期治疗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同时在药物戒除的同时,给予充分的心理治疗,可减低患者复饮率.
作者:冯竹娥;侯玉玲;王成喜;韩润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2种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8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组(A组)和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组(B组).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88.0%,达到CR时间为(28.9±1.9)d,B组CR率为91.3%,达到CR时间为(27.8±2.1)d,2组疗效、早期病死率及APL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诱导缓解治疗初发APL可以取得与ATRA联合ATO方案类似的效果,而治疗成本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耿英华;杨艳丽;周黎黎;李骏;朱俊锋;纪淑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其治疗方式也由过去单一的手术治疗演变为今日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但是肿瘤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据推测是因为经治疗后杀死了大多数肿瘤细胞,仍然留下了少数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es,CSCs),成为日后复发的根源,在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中,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已被公认为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1].本文就ALDH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IL-18和干扰素-γ(IFN-γ)基因型多态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的子宫颈损伤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42例子宫颈癌患者,另选择87名HPV阴性、阴道镜检查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检测两组TNF-α、TGF-β、IL-10、IL-18和IFN-γ的基因型多态性.结果:TNF-α、IL-10、IL-18和TGF-β表型的表达在HPV阳性与HPV阴性妇女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FN-γ在中度和高表达者比率HPV阳性患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利用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可能有利于为HPV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影响进一步提供相关信息.
作者:黄丽丽;许礼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人工肝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需求状况,为临床进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kert评定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80例人工肝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存在相关心理因素在患者治疗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比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8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后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均较治疗前可明显改善(P<0.01).结论:人工肝治疗前患者对与治疗相关的信息需求较多,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郝秀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注射液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M1静脉滴注25 d.对照组84例为常规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2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85.7%(P<0.01).结论:GM1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P)的诱因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0例HEP诱因和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诱因依次为感染41例(45.6%),高蛋白饮食24例(26.7%),电解质紊乱11例(12.2%),上消化道出血9例(10.0%),原因不明5例(5.6%).HEP Ⅲ、Ⅳ期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B级(P<0.01).结论:感染是HEP常见的诱因,HEP患者的病死率与其分期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曹蕴;邓蓉;任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低氧高碳酸血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低氧血症或者同时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分为A组和B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治疗措施,其中A组32例进行无创BiPAP,B组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2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低氧血症或者同时合并高碳酸血症的症状得到改善,1例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B组4例需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1例多器官衰竭病死.A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均优于B组(P<0.01).结论:无创BiPAP能够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缓解病情,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军;马岚;陈永;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对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失败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除1例外,其他病例均经再次手术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结果:转子下骨折髓外固定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均未常规植骨,再次手术均植骨,骨折骨性愈合.结论:采用髓外固定时术中应植骨重建股骨内侧皮质完整性,并避免早期负重.
作者:夏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染色,对34例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PTEN标记,观察并分析表达情况.结果: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蛋白阳性率23.53%,癌旁正常眼睑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100.00%,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在中高分化的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阳性率34.78%,在低分化癌中其阳性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蛋白的不表达或表达下降可能与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岳晓丽;廖荣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TURP手术723例,因术后大出血需二次手术16例,行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术中清除膀胱内血凝块,膀胱颈口确切止血.结果:16例二次手术止血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7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无输血.结论: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是解决TURP术后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的手术方式,可作为处理TURP术后严重出血的首选.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种植体支抗与横腭杆在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内收中应用效果.方法:将采取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方法治疗的42例双颌前突成年患者分为2组,其中24例应用种植体支抗(MS组),18例应用横腭杆作为加强支抗的手段(T组).应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2组患者的骨骼、牙齿及软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ANB角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MP在MS组中减少,在T组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前牙的内收量在MS组中较T组明显(P<0.01),上颌磨牙及切牙在MS组被压低,而在T组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伸长(P<0.05);软组织方面,MS组UL-E减小量明显高于T组(P<0.01).结论:微种植体可以在失状向和垂直向提供绝对支抗,并在双颌前突患者的前牙内收中取得令人满意的骨骼、牙齿及软组织变化.
作者:尹传卫;赵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长期磁场暴露对成年小鼠嗅觉辨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习惯化-去习惯化模型,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小鼠,观察对小鼠嗅觉辨别功能的影响.采用旷场行为检测小鼠的活动量和探究行为.结果: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后,小鼠的运动能力、探究能力及嗅觉辨别功能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不影响嗅觉辨别能力.
作者:刘小粉;杨锐;贾强;王元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