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改善低氧高碳酸血症的临床应用

孙军;马岚;陈永;张欣

关键词:高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 无创, 机械通气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低氧高碳酸血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低氧血症或者同时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分为A组和B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治疗措施,其中A组32例进行无创BiPAP,B组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2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低氧血症或者同时合并高碳酸血症的症状得到改善,1例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B组4例需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1例多器官衰竭病死.A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均优于B组(P<0.01).结论:无创BiPAP能够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缓解病情,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TURP术后二次出血16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TURP手术723例,因术后大出血需二次手术16例,行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术中清除膀胱内血凝块,膀胱颈口确切止血.结果:16例二次手术止血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7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无输血.结论: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是解决TURP术后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的手术方式,可作为处理TURP术后严重出血的首选.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土大黄苷对人乳腺癌细胞SK-BR-3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土大黄苷对人乳腺癌细胞SK-BR-3凋亡的影响.方法: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100、200、400 μmol/L土大黄苷对SK-BR-3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土大黄苷可诱导SK-BR-3细胞出现明显的早期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P<0.01).土大黄苷在100、200、400 μmol/L浓度时均可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且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并促进Bax蛋白的表达(P<0.01).土大黄苷对caspase-3具有激活作用,且随着土大黄苷浓度的增加,caspase-3的活化程度逐渐增强.结论:土大黄苷具有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及激活caspase-3有关(P<0.01).

    作者:赵素容;刘浩;梁颖;钱江华;陈超;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喉罩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喉罩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40例,ASAⅠ~Ⅲ 级,随机双盲分为喉罩置入组(L组,n=20)和气管内插管组(T组,n=20).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 5 min(T3)、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T4)、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5)、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 5 min(T6)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记录围手术期患者相关并发症.结果:插管/拔管期间L组血流动力学较T组稳定.围手术期T组相关发症均显著多于L组(P<0.01).结论:喉罩通气道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易行的方法.

    作者:郭颖;郑立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肝性脑病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P)的诱因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0例HEP诱因和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诱因依次为感染41例(45.6%),高蛋白饮食24例(26.7%),电解质紊乱11例(12.2%),上消化道出血9例(10.0%),原因不明5例(5.6%).HEP Ⅲ、Ⅳ期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B级(P<0.01).结论:感染是HEP常见的诱因,HEP患者的病死率与其分期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曹蕴;邓蓉;任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2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骨性牙颌畸形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5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经正畸科、正颌外科等相关医师共同制定出治疗方案,先行去除牙代偿,调整牙颌曲线等术前正畸,再通过正颌手术纠正上、下颌骨不调,后再由正畸科医师对患者牙列进行调整和保持.结果:25例患者的面形均有明显改善,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术前、术后SNB角、ANB角头影测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方法是治疗成人骨性牙颌畸形一种较好的临床方法.

    作者:廖圣恺;李建成;高益林;张凯;王德顺;徐锦程;卢保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人工肝治疗患者心理需求的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人工肝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需求状况,为临床进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kert评定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80例人工肝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存在相关心理因素在患者治疗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比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8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后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均较治疗前可明显改善(P<0.01).结论:人工肝治疗前患者对与治疗相关的信息需求较多,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郝秀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构建

    目的:对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施情况作一总结.方法:采取构建三级质量工程体系、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和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等措施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结果: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强化,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教研成果丰硕,优质教学资源增加,实验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其经验可供其他院校参考.

    作者:熊春华;严发萍;吴俊英;吴涛;吴述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6例分析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无血管、神经损伤的GartlandⅡ、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辅以石膏夹板固定2周,4周后拔除克氏针,行肘关节伸屈功能锻炼.结果:按Dodgt′s疗效评价标准,优33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95.7%.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临床上可以推广的技术.

    作者:代秀松;肖玉周;官建中;吴敏;朱仲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痰液分离结核分枝杆菌202株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将每种药品配制高低2种浓度,加至改良罗氏培养基中,再接种临床分离的结核杆菌菌株,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202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链霉素硫酸盐、乙胺丁醇、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率分别为25.7%、22.3%、5.9%、32.2%、11.4%;全部耐药菌株约占3.5%.结论:乙胺丁醇可作为结核病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结核分枝杆菌对几种抗结核药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临床工作中,应增加药敏试验药物品种.

    作者:张发苏;梁锁;包训迪;王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对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失败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除1例外,其他病例均经再次手术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结果:转子下骨折髓外固定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均未常规植骨,再次手术均植骨,骨折骨性愈合.结论:采用髓外固定时术中应植骨重建股骨内侧皮质完整性,并避免早期负重.

    作者:夏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并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R2、R4和R6组,每组23例.于基础值、气腹即刻、内脏游离、冲洗腹腔和缝皮时记录患者的BIS、中心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指标.结果:各组随着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的降低及时间的推移,BIS得分和MAP呈降低趋势(P<0.01),OAA/S评分为5分时,3组间BI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OAA/S评分时,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点和HR较为稳定,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同时间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对于麻醉深度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且准确性高,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小波;董蜀华;温小林;周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改善低氧高碳酸血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低氧高碳酸血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低氧血症或者同时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分为A组和B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治疗措施,其中A组32例进行无创BiPAP,B组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2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低氧血症或者同时合并高碳酸血症的症状得到改善,1例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B组4例需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1例多器官衰竭病死.A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均优于B组(P<0.01).结论:无创BiPAP能够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缓解病情,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军;马岚;陈永;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原因分析及其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困难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48例困难LC的术前临床资料、术中遇到的困难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6例成功完成LC,术中中转开腹2例;术后有1例发生胆漏,行二次手术探查,为胆囊管处钛夹脱落,予结扎胆囊管、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全部治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LC的困难原因较多,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指征,能减少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茂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0Hz磁场照射对小鼠嗅觉辨别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磁场暴露对成年小鼠嗅觉辨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习惯化-去习惯化模型,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小鼠,观察对小鼠嗅觉辨别功能的影响.采用旷场行为检测小鼠的活动量和探究行为.结果: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后,小鼠的运动能力、探究能力及嗅觉辨别功能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不影响嗅觉辨别能力.

    作者:刘小粉;杨锐;贾强;王元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入组,将70例老年躁狂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治疗6周,用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BRM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周末BRMS评分均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6周末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起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药物依从性好,适合于老年人群.

    作者:宗宝玉;陈铁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疗效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R-3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 合患者10例,对其疗效、矫治时机、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由于不配合,放弃治疗,其余9例经过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5.4±1.9)个月,咬牙 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面部侧貌由Ⅲ类凹面型转变为Ⅰ类面型.结论: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前牙反牙合患者,FR-3型功能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明显.

    作者:滕琛;王云;王邦安;汪萌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对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培训策略,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方法:对344名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无培训经历、医疗与护理岗位的不同对于多重耐药菌知识掌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级职称与中、高级职称因素对于手卫生和多重耐药菌隔离方式知识掌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从未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员工对于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医生对于理论性知识的掌握比护理人员好,但护理人员对于实施措施方面的掌握比医生好.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有利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

    作者:汪邦芳;石磊;吴文娟;吴璟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腹腔镜检查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比较

    目的:比较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和腹腔镜检查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先后接受HSG和腹腔镜检查的100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SG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65条(32.99%),输卵管不通99条(50.3%),输卵管通而不畅33条(16.8%).腹腔镜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97条(49.2%),输卵管不通85条(43.1%),输卵管通而不畅15条(7.61%).HSG与腹腔镜均诊断输卵管通畅的阳性符合率(敏感度)为83.1%,两者均诊断不通的阴性符合率(特异度)为67.7%.HSG与腹腔镜通液检查结果相符的127条,符合率64.5%,一致性检验Kappa=0.42.腹腔镜下发现盆腔病变以慢性盆腔炎(45.0%)和子宫内膜异位症(36.0%)居多,均在镜下实施了相应手术治疗.结论:HSG与腹腔镜检查各有优越性和局限性,两者联合可以相互配合及补充提高确诊率.

    作者:孙阳春;徐福霞;徐书丽;陈香;郑家贵;沙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原发性肝癌53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5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通过观察患者肝功能及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变化、生存时间,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肝功能均明显改善,AFP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个月肿瘤消失5例,肿瘤缩小、轮廓不清45例.存活率>6个月48例,>1年34例,>2年19例,>3年8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成;宋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鼻腔给予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匹罗卡品(pilocarpine)SE模型.SD大鼠25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TGF组,各组设计7个观察时间点,即SE后3 h、6 h、24 h、2 d、3 d、4 d、7 d.各大鼠在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化学定量的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内伊文思蓝(Evans blue,EB)的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时间点海马区的zonula occluden-1(ZO-1)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脑内的E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TGF组都先增加,24 h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7 d接近正常;TGF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内E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6 h至2 d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F组和模型组比较,海马区ZO-1蛋白的表达都是先降后升,以24 h为低,其中6 h、24 h、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F组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经鼻腔给予外源性TGF-β1能降低大鼠SE后BBB的通透性.

    作者:李家林;李良勇;王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