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郑立东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静滴),亚叶酸钙200 mg/m2,静滴2 h,5-Fu 400 mg/m2,静脉推注后给予5-Fu 600 mg/m2静滴22 h,第1~3天,每3周重复,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者55例,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7例,无变化15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54.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周俭;胡文军;孙翠玲;华自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小切口组)进行小切口小开窗手术,20例进行传统的腰椎间盘切除加脊柱融合手术(传统手术组),对2组手术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小切口组优良率与传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赵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困难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48例困难LC的术前临床资料、术中遇到的困难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6例成功完成LC,术中中转开腹2例;术后有1例发生胆漏,行二次手术探查,为胆囊管处钛夹脱落,予结扎胆囊管、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全部治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LC的困难原因较多,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指征,能减少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茂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精神、躯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对32例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研究,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饮酒情况、临床类型与症状、戒断症状、辅助检查、治疗与疗效.结果:治疗时间18~30 d,其中12例治愈,20例好转.结论:酒瘾的形成有社会和个体因素,尽早戒酒和早期治疗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同时在药物戒除的同时,给予充分的心理治疗,可减低患者复饮率.
作者:冯竹娥;侯玉玲;王成喜;韩润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并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R2、R4和R6组,每组23例.于基础值、气腹即刻、内脏游离、冲洗腹腔和缝皮时记录患者的BIS、中心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指标.结果:各组随着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的降低及时间的推移,BIS得分和MAP呈降低趋势(P<0.01),OAA/S评分为5分时,3组间BI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OAA/S评分时,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点和HR较为稳定,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同时间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对于麻醉深度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且准确性高,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小波;董蜀华;温小林;周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的术后淋巴漏14例患者禁食,完全肠外营养,补充白蛋白,必要时补充血浆,并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结果:胃癌术后淋巴漏发生率1.99%,发生淋巴漏的时间为术后第4~7天;每天大引流量为1 800 ml;14例均痊愈.结论:胃癌术后淋巴漏应以术中预防为主;淋巴漏治疗首选支持及保守治疗.
作者:张巨合;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的血尿酸(SUA)变化规律,探讨SUA与C反应蛋白(CRP)对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检测194例CKD住院患者SUA、CRP、血清脑钠肽(BNP)等生化指标,比较CKD不同分期SUA变化规律及SUA与CRP,SUA、CRP水平与BNP的关系.结果:随着CKD分期的进度,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逐渐增高(P<0.01),SUA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关系(P<0.05),但CKD1与CKD2、CKD4与CKD5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合并高尿酸血症者CRP水平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SUA、CRP水平与BNP呈正相关关系(P<0.01);高尿酸伴CRP升高组、单纯高尿酸和单纯CR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SUA及CRP期正常组(P<0.01).结论:随着CKD分期的进展,患者S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渐升高,在CKD患者SUA水平与CRP水平可能相关,高尿酸及CRP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高度相关,二者共存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燕;常保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EB病毒(EBV)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对130例CIN(CIN1 50例,CIN2 40例,CIN3 40例)、子宫颈癌10例、子宫颈湿疣样病变10例、子宫颈正常黏膜10例的HPV(高危型16/18、低危型6/11)和EBV进行检测.结果:HPV16/18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0%、37.5%和62.5%,子宫颈癌为8/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1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6/11在CIN1、CIN 2、CIN3的表达率分别是36.0%、52.5%和70.0%,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是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9/10,子宫颈正常黏膜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18和HPV6/11在CIN1、CIN2、CIN3中联合表达率分别为26.0%、22.5%和50.0%,子宫颈癌为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7/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12.5%和22.5%,子宫颈癌为3/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是引起CIN的主要致病因子,临床上往往是多种亚型混合感染.EB病毒在CIN和子宫颈癌表达的意义仍有争议.
作者:钟辉;刘锦钰;龙璐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低氧高碳酸血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低氧血症或者同时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分为A组和B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治疗措施,其中A组32例进行无创BiPAP,B组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2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低氧血症或者同时合并高碳酸血症的症状得到改善,1例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B组4例需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1例多器官衰竭病死.A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均优于B组(P<0.01).结论:无创BiPAP能够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缓解病情,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军;马岚;陈永;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P)的诱因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0例HEP诱因和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诱因依次为感染41例(45.6%),高蛋白饮食24例(26.7%),电解质紊乱11例(12.2%),上消化道出血9例(10.0%),原因不明5例(5.6%).HEP Ⅲ、Ⅳ期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B级(P<0.01).结论:感染是HEP常见的诱因,HEP患者的病死率与其分期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曹蕴;邓蓉;任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和腹腔镜检查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先后接受HSG和腹腔镜检查的100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SG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65条(32.99%),输卵管不通99条(50.3%),输卵管通而不畅33条(16.8%).腹腔镜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97条(49.2%),输卵管不通85条(43.1%),输卵管通而不畅15条(7.61%).HSG与腹腔镜均诊断输卵管通畅的阳性符合率(敏感度)为83.1%,两者均诊断不通的阴性符合率(特异度)为67.7%.HSG与腹腔镜通液检查结果相符的127条,符合率64.5%,一致性检验Kappa=0.42.腹腔镜下发现盆腔病变以慢性盆腔炎(45.0%)和子宫内膜异位症(36.0%)居多,均在镜下实施了相应手术治疗.结论:HSG与腹腔镜检查各有优越性和局限性,两者联合可以相互配合及补充提高确诊率.
作者:孙阳春;徐福霞;徐书丽;陈香;郑家贵;沙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疗效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R-3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 合患者10例,对其疗效、矫治时机、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由于不配合,放弃治疗,其余9例经过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5.4±1.9)个月,咬牙 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面部侧貌由Ⅲ类凹面型转变为Ⅰ类面型.结论: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前牙反牙合患者,FR-3型功能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明显.
作者:滕琛;王云;王邦安;汪萌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施情况作一总结.方法:采取构建三级质量工程体系、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和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等措施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结果: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强化,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教研成果丰硕,优质教学资源增加,实验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其经验可供其他院校参考.
作者:熊春华;严发萍;吴俊英;吴涛;吴述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染色,对34例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PTEN标记,观察并分析表达情况.结果: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蛋白阳性率23.53%,癌旁正常眼睑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100.00%,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在中高分化的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阳性率34.78%,在低分化癌中其阳性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蛋白的不表达或表达下降可能与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岳晓丽;廖荣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TURP手术723例,因术后大出血需二次手术16例,行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术中清除膀胱内血凝块,膀胱颈口确切止血.结果:16例二次手术止血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7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无输血.结论: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是解决TURP术后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的手术方式,可作为处理TURP术后严重出血的首选.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骨性牙颌畸形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5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经正畸科、正颌外科等相关医师共同制定出治疗方案,先行去除牙代偿,调整牙颌曲线等术前正畸,再通过正颌手术纠正上、下颌骨不调,后再由正畸科医师对患者牙列进行调整和保持.结果:25例患者的面形均有明显改善,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术前、术后SNB角、ANB角头影测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方法是治疗成人骨性牙颌畸形一种较好的临床方法.
作者:廖圣恺;李建成;高益林;张凯;王德顺;徐锦程;卢保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培训策略,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方法:对344名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无培训经历、医疗与护理岗位的不同对于多重耐药菌知识掌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级职称与中、高级职称因素对于手卫生和多重耐药菌隔离方式知识掌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从未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员工对于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医生对于理论性知识的掌握比护理人员好,但护理人员对于实施措施方面的掌握比医生好.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有利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
作者:汪邦芳;石磊;吴文娟;吴璟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入组,将70例老年躁狂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治疗6周,用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BRM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周末BRMS评分均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6周末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起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药物依从性好,适合于老年人群.
作者:宗宝玉;陈铁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喉罩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40例,ASAⅠ~Ⅲ 级,随机双盲分为喉罩置入组(L组,n=20)和气管内插管组(T组,n=20).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 5 min(T3)、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T4)、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5)、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 5 min(T6)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记录围手术期患者相关并发症.结果:插管/拔管期间L组血流动力学较T组稳定.围手术期T组相关发症均显著多于L组(P<0.01).结论:喉罩通气道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易行的方法.
作者:郭颖;郑立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例1,女,35岁,于2008年3月1日以G7P1孕41周、右枕前位ROA妊娠合并贫血(轻度)入院,给人工剥膜、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因子宫颈水肿,持续性左枕横位行剖宫产术,术中胎盘粘连剥离困难,徒手剥离后可见子宫底部胎盘附着面2/3处毛糙,见活动性出血,用干纱垫拭擦子宫腔,缩宫素子宫体注射,人工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差,软,呈暗紫色,出血1 000 ml,血压为70/40 mmHg,脉搏130次/分,输血800 ml,纠正休克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经过2 h的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控制感染等抢救病情平稳,术后7 d拆线痊愈,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部分性胎盘植入.
作者:孙月华;王维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