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张敏

关键词:脑出血,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注射液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M1静脉滴注25 d.对照组84例为常规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2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85.7%(P<0.01).结论:GM1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50Hz磁场照射对小鼠嗅觉辨别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磁场暴露对成年小鼠嗅觉辨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习惯化-去习惯化模型,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小鼠,观察对小鼠嗅觉辨别功能的影响.采用旷场行为检测小鼠的活动量和探究行为.结果: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后,小鼠的运动能力、探究能力及嗅觉辨别功能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连续20 d每天1 h的1 mT、50 Hz磁场照射不影响嗅觉辨别能力.

    作者:刘小粉;杨锐;贾强;王元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83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不同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和手术后标本的观察处理原则.方法:对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活检初步诊断为CIN各期患者83例,采用环形电刀行子宫颈椎切术.观察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57.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37.4%,其中下降一级22.9%,下降两级12.1%,下降三级2.4%;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4.8%,其中上升一级3.6%,上升两级占1.2%.手术切缘阳性2例,其中CIN2、3各1例.术后3个月细胞学检查为CIN2 1例,其余均正常.术后子宫颈管解剖狭窄2例,术后2周大量出血1例.术后半年无CIN 81例,治愈率97.6%;子宫颈CIN残留2例;第1年内复查发现CIN 2持续1例.结论:LEEP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较为理想的手段,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注意术后病理观察,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2种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8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组(A组)和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组(B组).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88.0%,达到CR时间为(28.9±1.9)d,B组CR率为91.3%,达到CR时间为(27.8±2.1)d,2组疗效、早期病死率及APL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诱导缓解治疗初发APL可以取得与ATRA联合ATO方案类似的效果,而治疗成本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耿英华;杨艳丽;周黎黎;李骏;朱俊锋;纪淑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痰液分离结核分枝杆菌202株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将每种药品配制高低2种浓度,加至改良罗氏培养基中,再接种临床分离的结核杆菌菌株,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202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链霉素硫酸盐、乙胺丁醇、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率分别为25.7%、22.3%、5.9%、32.2%、11.4%;全部耐药菌株约占3.5%.结论:乙胺丁醇可作为结核病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结核分枝杆菌对几种抗结核药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临床工作中,应增加药敏试验药物品种.

    作者:张发苏;梁锁;包训迪;王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106例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效果.方法:尼尔雌醇2 mg单次口服,1周后取IUD.结果:106例绝经期妇女取IUD中,105例成功取出,失败1例,成功率99.1%.结论: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IUD,可使子宫颈软化,减轻手术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TIP30/CC3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恶性细胞与宿主防御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终结果,也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TIP30基因是美国学者Shtivelman等[1]利用RNA差异显示技术首先发现的一种与小细胞肺癌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初命名为CC3.它能显著抑制变异性高转移小细胞肺癌(v-SCLC)细胞在人胚肺-联合免疫缺陷鼠移植物动物模型中的转移力,是一种潜在的转移抑制基因.本文对TIP30/CC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周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人工肝治疗患者心理需求的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人工肝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需求状况,为临床进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kert评定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80例人工肝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存在相关心理因素在患者治疗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比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8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后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均较治疗前可明显改善(P<0.01).结论:人工肝治疗前患者对与治疗相关的信息需求较多,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郝秀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和磷酸类抗原对人外周血 γδ 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比较

    目的:比较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和磷酸类抗原(HDMAPP)刺激正常人外周血γδ 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特点.方法: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1×106/ml),分别加Mtb-Hag(5 μg/ml)和HDMAPP(2×10-9 mol/ml)进行刺激,同时给予IL-2(50 u/ml)维持细胞增殖,另外设立只加IL-2的对照组.培养10 d后,采用抗CD3-FITC和抗TCRγδ-PE荧光抗体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 T细胞的比例.结果:正常人PBMC经Mtb-Hag刺激扩增后γδ T细胞在扩增细胞中的比例明显低于HDMAPP组(P<0.01),均明显高于IL-2对照组(P<0.01).各个体对2种抗原刺激扩增γδ T细胞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2=0.855 1,P<0.01).结论:Mtb-Hag和HDMAPP均可优势激活人γδ T细胞,且后者较前者有更强的活性.

    作者:丁艳;盛玲玲;邱晓静;徐丹;李柏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小切口组)进行小切口小开窗手术,20例进行传统的腰椎间盘切除加脊柱融合手术(传统手术组),对2组手术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小切口组优良率与传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赵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其进口制剂人体生物等效性比较

    目的:比较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200 mg国产和进口头孢布烯2种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头孢布烯胶囊体内过程符合口服给药二室模型,国产及进口制剂中头孢布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时间(2.66±0.37)和(2.72±0.34)h,大血药浓度(20.42±3.41)和(19.93±3.29)mg/L;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4.86±17.26)和(101.68±17.44)mg·-1·h-1·L-1.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0~t分别为(103.33±20.82)和(101.68±17.44)mg·h-1·L-1,由AUC0~t计算国产头孢布烯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4±21.0)%.结论: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方芳;张志涛;霍强;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肝性脑病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P)的诱因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0例HEP诱因和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诱因依次为感染41例(45.6%),高蛋白饮食24例(26.7%),电解质紊乱11例(12.2%),上消化道出血9例(10.0%),原因不明5例(5.6%).HEP Ⅲ、Ⅳ期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B级(P<0.01).结论:感染是HEP常见的诱因,HEP患者的病死率与其分期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曹蕴;邓蓉;任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静滴),亚叶酸钙200 mg/m2,静滴2 h,5-Fu 400 mg/m2,静脉推注后给予5-Fu 600 mg/m2静滴22 h,第1~3天,每3周重复,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者55例,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7例,无变化15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54.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周俭;胡文军;孙翠玲;华自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A组在关节镜清理术中将增生的滑膜尽量刨削,B组在术中不行滑膜刨削或仅刨削阻挡关节镜视野的少量滑膜.结果:112例均得到随访,根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表予以评定,术后1个月与6个月2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无积极影响,应尽量减少滑膜刨削的范围.

    作者:张弛;叶斌;谢伟;张海林;黄朝晖;洪方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TURP术后二次出血16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TURP手术723例,因术后大出血需二次手术16例,行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术中清除膀胱内血凝块,膀胱颈口确切止血.结果:16例二次手术止血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7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无输血.结论: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是解决TURP术后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的手术方式,可作为处理TURP术后严重出血的首选.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核心式健康教育在VIP产科母婴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VIP产科母婴护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VIP产科产妇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象是产妇及家属;观察组同样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象是产妇、家属及月嫂,并根据产妇家庭情况,指定一位相对固定的母婴护理照护者(月嫂、爱人、妈妈或婆婆),作为健康教育对象的核心,进行重点宣教和指导.结果:观察组核心照护者和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核心照护者、产妇及非核心照护者健康知识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核心式健康教育在家庭产房中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知识的依从性,从而有效促进母婴护理家庭照护质量,减少了家庭成员间因养育理念和经验不同所导致的矛盾和冲突,很好的促进亲子感情建立及家庭和谐.

    作者:朱艳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腹腔镜检查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比较

    目的:比较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和腹腔镜检查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先后接受HSG和腹腔镜检查的100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SG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65条(32.99%),输卵管不通99条(50.3%),输卵管通而不畅33条(16.8%).腹腔镜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97条(49.2%),输卵管不通85条(43.1%),输卵管通而不畅15条(7.61%).HSG与腹腔镜均诊断输卵管通畅的阳性符合率(敏感度)为83.1%,两者均诊断不通的阴性符合率(特异度)为67.7%.HSG与腹腔镜通液检查结果相符的127条,符合率64.5%,一致性检验Kappa=0.42.腹腔镜下发现盆腔病变以慢性盆腔炎(45.0%)和子宫内膜异位症(36.0%)居多,均在镜下实施了相应手术治疗.结论:HSG与腹腔镜检查各有优越性和局限性,两者联合可以相互配合及补充提高确诊率.

    作者:孙阳春;徐福霞;徐书丽;陈香;郑家贵;沙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疗效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R-3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 合患者10例,对其疗效、矫治时机、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由于不配合,放弃治疗,其余9例经过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5.4±1.9)个月,咬牙 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面部侧貌由Ⅲ类凹面型转变为Ⅰ类面型.结论: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前牙反牙合患者,FR-3型功能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明显.

    作者:滕琛;王云;王邦安;汪萌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原发性肝癌53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5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通过观察患者肝功能及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变化、生存时间,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肝功能均明显改善,AFP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个月肿瘤消失5例,肿瘤缩小、轮廓不清45例.存活率>6个月48例,>1年34例,>2年19例,>3年8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成;宋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限制性复苏血压水平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家兔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限制性复苏血压水平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家兔动脉血气的影响,探讨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复苏时应维持的理想血压水平.方法:采用Wigger改良法制作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模型,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n=6).NR组:不复苏组;N50组:复苏维持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50 mmHg水平;N60组:复苏维持MAP在60 mmHg水平;N70组:复苏维持MAP在70 mmHg水平;在休克前、休克后0、60、120、150、180、240 min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包括血乳酸、剩余碱、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等指标.结果:N60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乳酸、pH值在各个时间点均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家兔在出血未控制前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时,维持MAP在60 mmHg对动脉血气的影响较小,提示60 mmHg可能是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理想的MAP水平.

    作者:程峰;王振杰;李磊;窦贺贺;邱兆磊;纪忠;王子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并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R2、R4和R6组,每组23例.于基础值、气腹即刻、内脏游离、冲洗腹腔和缝皮时记录患者的BIS、中心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指标.结果:各组随着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的降低及时间的推移,BIS得分和MAP呈降低趋势(P<0.01),OAA/S评分为5分时,3组间BI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OAA/S评分时,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点和HR较为稳定,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同时间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对于麻醉深度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且准确性高,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小波;董蜀华;温小林;周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