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仁力;王志荣;张澍;黄利军;黄涛;谢后田;孙彤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并一期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4侧)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并一期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资料,观察并分析手术疗效与体会.结果:术后均随访2年以上,术后4~5周干耳20侧,5~8周干耳3侧,1例未干耳;术后1年分别予纯音测听检测,气骨导差较术前无变化2侧(8%),缩小10 dB以内5侧(21%),15~20 dB 11侧(46%),25~30 dB 6侧(25%).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并一期鼓室成形是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术式,术中彻底清除病变、恢复中耳通气功能是手术成功关键.
作者:盛丽莉;岳涛;丁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每周尿激酶封管1次对长期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的导管堵塞率、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股静脉置管超过1周以上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每周使用尿激酶1万u封管1次,对照组采用肝素生理盐水常规封管.结果:观察组发生股静脉导管部分堵塞率、完全堵塞率分别为12.0%、4.0%,均低于对照组的40.0%、32.0%(P<0.01);观察组出现导管堵塞的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单次穿刺置管后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每周尿激酶封管可以减少股静脉留置管阻塞的发生率,延长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张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普理灵三维疝装置(3DP)在急诊股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急诊行3DP手术治疗的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平均出血20 ml,术后无切口感染,随访1~2年无复发,无不适感.结论:采用3DP治疗股疝针对性地加强股环及腹横筋膜,无需广泛的解剖,操作简单,手术效果满意,可安全地应用于急诊股疝手术.
作者:史学宁;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在青年鼠(3月龄)、成年鼠(12月龄)和老年鼠(24月龄)脑干下丘中的表达,比较其表达的差异性,探讨该差异的原因及可能的生理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青年鼠、成年鼠、老年鼠脑干下丘中央核组织中5-HT的表达.结果:青年鼠、成年鼠与老年鼠脑干下丘核团中,5-HT能神经元与神经纤维分布广泛,多个区域均可见5-HT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脑干下丘中央部核团中.老年鼠脑干下丘中央核5-HT能神经元的数量及免疫反应性均低于青年和成年鼠(P<0.01),而青年和成年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鼠5-HT灰度值均较青年鼠和成年鼠显著增大(P<0.01).结论:老年鼠脑干下丘中央核5-HT表达呈现明显的老年衰退现象,此现象可能与5-HT的合成、重摄取及代谢分解功能的变化有关,对脑干下丘水平听觉信息的调制可能有重要影响.
作者:胡命宝;游牧;罗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治疗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中药雾化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外用药物和口腔清洁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和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和75.0%(P<0.01).结论:中药雾化治疗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溪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在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21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发病孕周分为<34周(A组)、34~36周(B组)、>36周(C组),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病情特点及母婴并发症.结果:A、B、C组孕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71%、18.99%、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组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0.00%、6.33%和3.81%,孕周<34周者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孕周34~36周和>36周的患者(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时间与母儿愈合密切相关,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周>34周为终止妊娠的合适时机.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鼠黑素瘤B16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PDTC作用于B16细胞不同时间后,MTT法测定其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ELISA检测PDTC作用下B16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DTC处理的实验组,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1);与对照组相比,PDTC作用后B16细胞VEGF表达降低(P<0.01). 结论:PDTC具有显著抑制鼠黑素瘤B16细胞生长及VEGF表达的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抑制黑素瘤增殖的药物.
作者:周艳梅;江从军;张汝芝;柴继侠;贺文欣;陈晓宇;陈晓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192Ir高剂量率腔内与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Ⅱ、Ⅲ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123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颈癌患者,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首先全盆腔前-后野外照射,每次1.8~2 Gy,5次/周,盆腔平面中心剂量30~32 Gy/3~3.5周完成,然后盆腔中间挡铅3 cm,子宫旁剂量追加20~24 Gy/2.5~3周;同时采用近距离放疗,腔内18~24 Gy/3~4次/3~3.5周,敷贴12~18 Gy/2~3次/2~3周,总剂量30~42 Gy/5~6.5周(A点).结果:123例随访均满5年,5年生存率为62.6%,Ⅱ、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45.8%.RTOG/EROTC≥2级放射性直肠损伤22例,膀胱损伤8例;晚期放射性直肠、乙状结肠损伤40例,膀胱损伤为10例,直肠阴道瘘2例.结论: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体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疗效肯定,应用方便,晚期直肠损伤发生率稍高,但总体上放射性损伤可以接受,是安全的近距离治疗模式.
作者:程勇;赵于飞;刘云琴;马军;钱立庭;张红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120例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监测,治疗组除完成常规监测内容外,还进行早期干预.结果:监测1年后,脑损伤儿在语言、运动、社会交往等能力方面的综合指标高于对照组,2组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损伤儿进行早期综合干预,运动、智能水平得到提高,可以大大改善预后.
作者:张智香;田恒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的关系,以寻找预防胰漏的有效术式.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手术114例,其中行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48例,胰腺空肠端侧双层套入式吻合37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29例.结果:术后出现胰漏20例(17.5%),其中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8例,胰腺空肠端侧吻合5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7例.3种胰肠吻合方式的胰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胰肠吻合方式无优劣之分.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能使胰漏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作者:谈燚;崔陪元;金浩;吴华;刘会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dexrazoxane,DEX)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表阿霉素(EPI)联合化疗时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采用EPI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组化疗基础上加用DEX(DEX∶ EPI=10∶ 1),在第1次应用EPI时即给予DEX.2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4个化疗周期,所有患者连续随访1年,采用心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监测治疗前、治疗后每周期、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的心脏功能状态,同时观察治疗的非心脏毒性.结果:2组心电图异常变化从4周期开始,治疗半年和1年,2组心电图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cTnt和 LVEF从1周期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非心脏毒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I从第1次应用时就对心脏产生毒性,DEX可以起到明显保护心脏作用,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有猛;付卫争;阚庆生;张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AFL)或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7例AFL或AF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4例,给予伊布利特注射液1 mg于10 min内静脉注射(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 mg静注.胺碘酮组13例,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 mg于15 min内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75 mg静注.观察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例数及时间.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短于胺碘酮组(P<0.05);伊布利特组与胺碘酮组分别有11例与6例在给药后0~3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分别有3例与2例在给药后30~9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总转复率分别为100.0%和61.5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为AFL或AF转复为窦性心律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王超;黎敬锋;李世光;王厚阳;陆明奎;陈良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流程对门诊手术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比较实施标准化流程前后门诊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功能完好性、包的体积和重量、包外标签、包内指示卡等质量指标.结果:手术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标准化流程实施前后的整体合格率分别为87.5%和 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标准化流程,能有效提高门诊手术器械的清洗和包装质量,利于后续消毒灭菌.
作者:陈宽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VF)闭塞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97例长期MHD患者中17例20次发生AVF闭塞情况,分析其闭塞高危因素,术后早期给予内瘘护理、穿刺和止血护理及内瘘保养等措施.结果:20例次AVF闭塞患者,切开手术取栓或内瘘重建14例,溶栓再通1例,放弃AVF,改行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5例.结论:避免透析中高超滤率是防止动静脉内瘘闭塞的重要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合理使用和保养内瘘是预防内瘘闭塞的关键.
作者:骆玉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混合液方式输液在小儿烧伤休克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岁以下、烧伤总面积10%以上的172例患儿,按照输液方式分为传统方式输液(A组)89例和混合液方式输液(B组)83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2组中共有15例渡过休克期后转院或自动出院、1例因感染死亡,其余均治愈.A组中有7例发生脑水肿;而B组无脑水肿发生, 3例出现高热惊厥,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配制合理的混合液体,可简化输液流程,防止休克及心、肺、脑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发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无糖尿病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0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80例,当血糖≥11.1 mmol/L时,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8.0~11.1 mmol/L.观察2组病死率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8.75%,尿路感染发生率6.25%,病死率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第15、30天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伍德生;吴晓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09例PPH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和健康教育.结果:术后9例发生尿潴留,7例嘱其按摩下腹部及热水袋热敷好转,2例留置尿管1 d后拔除.术后无活动性出血、直肠阴道瘘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老年患者PPH的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顺利出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雪会;葛云霞;韩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复发鹅口疮患儿血红蛋白浓度(Hb)和淋巴细胞(L)临床意义.方法:取指尖静脉血,对复发鹅口疮患儿61例(患儿组),健康儿童61名(对照组)的血液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Hb和L.结果:患儿组Hb低于对照组(P<0.05),LYMPH%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婴幼儿复发鹅口疮与机体营养状况和合并感染有关.
作者:蒋俊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健康成人外周血中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样细胞和TH22样细胞的比例.方法:采集18名正常人外周血用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αβT细胞、γδT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2(IL-22)、IL-17和γ干扰素(IFN-γ)表达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将正常人外周新鲜全血中CD3+ T细胞分成γδT 细胞和αβT细胞两群.TH1样细胞在αβT细胞中比例为14.31%,明显低于在γδT细胞中的61.07%(P<0.01),而 TH17样细胞在αβT细胞中的比例为1.16%,明显高于在γδT细胞中的0.27%(P<0.01),TH22样细胞在αβT细胞中与γδT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1.06%和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γδT细胞中存在IL-17和IL-22均阳性的Tγδ17细胞和仅产生IL-22的Tγδ22细胞,但比αβT细胞中的TH17样细胞和TH22样细胞少.
作者:徐丹;梁华;丁艳;邱晓静;盛玲玲;李柏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89例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患者,观察淋巴结的大小、长径/短径比值(L/S)、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阻力指数(RI)及血流类型等声像图特点.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颈部淋巴结在L/S、边界、内部回声、淋巴结门、血流类型及RI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做出诊断,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阮吟;尹正银;孙医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