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舌系带矫正治疗舌系带过短125例临床体会

李小杰

关键词:舌疾病, 舌系带过短, 舌系带矫正术
摘要:目的:分析舌系带过短的不良影响,探讨舌系带过短矫正术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对125例实施舌系带矫正术患儿术后2年复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舌系带矫正术后125例患儿语言、发音功能均正常.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加以语言发音训练,可有效治疗儿童舌系带过短引起的语言障碍.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眶外侧缘、睑下缘、耳颞切口、口内前庭沟等多小切口,显露颧骨复合体骨折段后,进行复位;应用微型钛板对颧弓复合体骨折31例进行坚强内固定,通过面形、张口度、切口愈合情况及X线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1例患者中除 2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形对称,切口Ⅰ级愈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方法,符合现代外科治疗理念.

    作者:张晓东;张民主;刘茜;朱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间歇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间歇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吸引鼻腔、口腔滞留物,观察组进行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冲洗.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MV时间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驻留时间.结果:观察组MV时间、ICU驻留时间、VAP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AP发生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声门下吸引可缩短MV时间,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陈莲芳;章凤;贾培艳;丁慧;贾杨阳;朱红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30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病机制及可行性治疗方案.结果:30例患者中,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血钠恢复缓慢,出院后失访;11例中度低钠血症患者经补水补钠治疗10~14天后,血钠恢复正常;另外16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经补水补钠治疗2~3周,后血钠恢复近正常水平.结论: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颈髓脊神经损伤后引起神经调节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动力学、肾排泄以及内环境的整体紊乱;应及早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判断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及临床类型,进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对10例行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生活及饮食护理、穿刺口护理和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10例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预见性护理能够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爱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出血术后并发症8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对策.方法:对85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疝、肺部感染、发热、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给予及时治疗,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治愈40例,好转18例,未愈13例(包括自动出院和植物状态),病死14例.结论: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予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护理,对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男性护理工作者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男性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及其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减轻心理压力的措施.方法:对26名男性护理工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和晤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心理问卷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一般项目、自我性格评价、自我心理评价、现职岗位满意程度和迫切的需求支持五项内容;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90项自觉症状清单量表测验;由心理咨询师主持晤谈.结果:回收有效心理问卷调查表24份,自评有心理症状者18人;接受90项症状清单心理测量的24人中,总分>160分者15人,单项因子得分>2者21人.在晤谈中24人全部感到有心理压力,只是程度不同.压力的来源主要集中于传统观念、世俗偏见、护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自我否定等五个方面.结论:男性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者队伍中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层面,其次是心理层面,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少华;路遥;赵杰;杨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16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16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8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其余治疗相同.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水平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脑微出血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5%(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1).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患者脑微出血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安全、有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飞月;宋永健;何文绮;周荣英;顾寒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种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在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BioXun、DiaMed和 BioVue 3种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在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差异,并分别计算它们的医学决定值.方法:用3种检测卡和试管法平行检测137 例与丈夫ABO 血型不合的O 型孕妇血清IgG 抗-A(B)效价水平.结果:BioXun、DiaMed和 BioVue卡测得的IgG抗-A(B)的平均效价分别为56.36(30.76)、111.94(59.02)、104.47(58.08),试管法为28.31(16.41),它们与试管法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均呈正相关关系(r=0.950,0.938;r =0.913,0.901;r=0.873,0.883).DiaMed卡与BioVue卡测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oXun卡与DiaMed卡或与BioVue卡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结果与DiaMed卡和BioVue卡的结果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60,0.917;r=0.948,0.940).通过回归方程计算BioXun、DiaMed和 BioVue卡检测孕妇IgG 抗-A(B)效价时的医学决定值分别为122(122)、267(228)、215(229).结论:3种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较之试管法具有高灵敏度,都需重新界定医学决定值.国产BioXun卡的灵敏度低于进口DiaMed和 BioVue卡,但其试验结果与进口检测卡试验结果呈高度正相关.进口DiaMed和 BioVue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具有相同程度的灵敏度.

    作者:管政;张军;陈丽;郭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肺隔离症诊断及外科治疗7例分析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 ration,P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PS的诊疗水平.方法:对手术治疗7例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为肺囊肿综合征4例,PS 2例,支气管肺癌1例.异常血管源于胸主动脉3 例,腹主动脉2例,肋间动脉1例,膈动脉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PS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作者:周晓;刘学刚;王祖义;唐震;刘以尧;李小军;施超;段贵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在不孕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为48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其病因做出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结果:47例检出异常,异常检出率为97.92%,其中输卵管阻塞、积水及因盆腔粘连致输卵管扭曲、不全闭锁31例,余依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多囊卵巢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纵隔子宫1例、宫腔粘连1例、卵巢良性肿瘤1例.未发生因联合手术而引起的并发症.术后3年内妊娠率为48.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诊治不孕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门静脉高压者分别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31例和断流术81例,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FPP)变化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分流断流联合术组FPP下降优于断流术组(P<0.01);2组术后病死、近期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流断流联合术组远期再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均低于断流术组(P<0.05),远期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流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首选术式.

    作者:于智勇;许程伟;张艮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干血滤纸片试剂盒和水煮法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的比较

    目的:比较水煮法和干血滤纸片基因组DNA分离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及克隆研究的差异.方法:采集间日疟患者末梢血制备干血滤纸片,分别用水煮法和QIAamp DNA mini kit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 10份.PCR扩增LDH基因,并克隆质粒pGEM-PvLDH.分析比较2种提取方法的差异.结果:水煮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间日疟原虫gDNA,均扩增出LDH基因特异条带,但试剂盒提取的gDNA目的条带亮于水煮法.结论:水煮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在等量血源条件下,所得DNA量较少、纯度较低;试剂盒提取可获得较高的得率,在定量检测和复合扩增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成功率较高.

    作者:胡明洁;吴守伟;刘辉;张静;方强;沈继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舌系带矫正治疗舌系带过短125例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舌系带过短的不良影响,探讨舌系带过短矫正术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对125例实施舌系带矫正术患儿术后2年复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舌系带矫正术后125例患儿语言、发音功能均正常.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加以语言发音训练,可有效治疗儿童舌系带过短引起的语言障碍.

    作者:李小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有偿献血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有偿献血员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CV、HBV)感染情况及其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25例曾有偿献血HIV感染者,进行HCV、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125例中,合并HCV感染率为92.0%,合并HBV感染率为5.6%,合并HCV感染组AST、ALT与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IV合并HCV、HBV感染组及单纯HIV感染组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HCV组与单纯HIV感染组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V合并HCV可加重HIV患者的肝脏损害,对肾功能未造成影响,β2微球蛋白升高可能是机体免疫过度活化的表现.

    作者:张夏;黄传荣;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和23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SDF-1α水平.心绞痛患者、正常对照组和部分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轻度组11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20例,与23名对照组进行血浆SDF-1α水平比较.结果: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血浆SDF-1α水平依次降低,除对照组和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组血浆SD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 (P<0.05~P<0.01).结论:血浆SDF-1α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低表达,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作者:邵杉;胡司淦;卢冬雨;高大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24h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24 h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0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A组,43例)和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B组,57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24 h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局部血肿、切口出血、尿潴留、失眠、肢体及腰背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而动脉痉挛或闭塞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较股动脉途径的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舒适度高.

    作者:周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8782名健康体检人群腹部B超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腹部B超检查疾病情况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分布.方法:对8 782名健康体检人群的腹部B超检查前晚餐清淡饮食,晨起空腹,中量充盈膀胱,常规行肝脏、胆囊、脾脏、胰腺及双肾检查.结果:8类疾病检出率为15.21%,>30~50岁人群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和肝内血管瘤的检出率均高于20~30岁和>50岁(P<0.01),而>50岁的肝囊肿检出率高于20~50岁(P<0.01).结论:>30~50岁人群应注意防患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和肝内血管瘤等疾病.

    作者:朱国彬;汪世秀;邓治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标本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标本的效果及成功率.方法:选择110例需行2次以上血气分析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比的方法,对同一患者交替使用传统法和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比较穿刺成功和标本合格情况.结果: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穿刺效果优于传统法(P<0.01);改良法标本合格率为98.18%,高于传统法的80.91%(P<0.01).结论: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减少回针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吴龙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胃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要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7 例胃血管畸形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急诊胃镜诊断胃血管畸形出血5 例;7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期明确诊断并定位,及时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作者:汤校辉;张斌蓉;屠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19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经验.方法:19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体液复苏,抗感染及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结果:19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孕妇无流产及死亡.终止妊娠4例,入院时时胎儿宫内死亡2例,引产1例,剖宫产取出1例;2例分别孕38周、39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剖宫产娩出存活.结论:妊娠中晚期高脂血症和胆道疾病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