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在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应用比较

管政;张军;陈丽;郭博

关键词: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 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 IgG抗体效价
摘要:目的:比较BioXun、DiaMed和 BioVue 3种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在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差异,并分别计算它们的医学决定值.方法:用3种检测卡和试管法平行检测137 例与丈夫ABO 血型不合的O 型孕妇血清IgG 抗-A(B)效价水平.结果:BioXun、DiaMed和 BioVue卡测得的IgG抗-A(B)的平均效价分别为56.36(30.76)、111.94(59.02)、104.47(58.08),试管法为28.31(16.41),它们与试管法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均呈正相关关系(r=0.950,0.938;r =0.913,0.901;r=0.873,0.883).DiaMed卡与BioVue卡测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oXun卡与DiaMed卡或与BioVue卡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结果与DiaMed卡和BioVue卡的结果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60,0.917;r=0.948,0.940).通过回归方程计算BioXun、DiaMed和 BioVue卡检测孕妇IgG 抗-A(B)效价时的医学决定值分别为122(122)、267(228)、215(229).结论:3种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较之试管法具有高灵敏度,都需重新界定医学决定值.国产BioXun卡的灵敏度低于进口DiaMed和 BioVue卡,但其试验结果与进口检测卡试验结果呈高度正相关.进口DiaMed和 BioVue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具有相同程度的灵敏度.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血糖仪与Olympus AU640型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对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血糖仪检测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比25台血糖仪和Olympus AU640型生化分析仪检测(低、中、高)水平的血糖标本结果,分析各水平各血糖仪的偏倚.结果:25台中1台血糖仪测定高水平血糖标本时偏倚为22.3%,>20%判为不合格;血糖仪测定低水平血糖标本偏倚为-0.3%~-11.8%,中水平偏倚为-2.4%~7.9%;高水平为-8.9%~7.8%.结论:血糖仪检测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检测结果可靠,但还应定期对血糖仪进行质控.

    作者:任恒亚;陈珅珅;张煜;陈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将某三甲医院2009年待分娩的1 922孕妇设为对照组,接受一般孕期知识健康教育;2010年的2 089例行门诊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于孕37周后,通过问卷调查对产前门诊选择剖宫产和不确定分娩方式者及住院期间提出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孕妇,了解具体想法和原因,并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方式和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一般资料及具体原因,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剖宫产821例,低于对照组的889例(P<0.01);研究组社会因素剖宫产159例,低于对照组的388例(43.6%)(P<0.01).2组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具体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但要贯穿于入院前后,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及选择剖宫产具体原因不同,其效果存在差异.

    作者:苗从艳;闫华;胡文杰;许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单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胸闷、气短、咳嗽、肺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患者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均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强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7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共清除淋巴结1 310枚,平均16.8枚;其中Ⅰ级淋巴结平均11枚,Ⅱ级淋巴结平均4.9枚,Ⅲ级平均1.8枚;检出阳性淋巴结312枚,阳性率为23.82%.随访50~114个月,5年生存率为66.7%.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

    作者:王海;朱兆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手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对54例食管癌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支持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54例均能顺利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EN支持.患者大多能耐受,8例诉咽喉部疼痛不适,1例管腔堵塞,4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胀,1例腹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得到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实施.加强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祝倩;高业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在不孕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为48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其病因做出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结果:47例检出异常,异常检出率为97.92%,其中输卵管阻塞、积水及因盆腔粘连致输卵管扭曲、不全闭锁31例,余依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多囊卵巢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纵隔子宫1例、宫腔粘连1例、卵巢良性肿瘤1例.未发生因联合手术而引起的并发症.术后3年内妊娠率为48.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诊治不孕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CNP;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CNP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经济负担,使患者获得佳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福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满足组织学诊断标准的33例乳腺大汗腺癌的存档蜡块苏木精-伊红切片、光镜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和HER2表达情况,进行初步分子分型.结果:18例为三阴(TN)型,11例为HER2型,4例归入其他类型.结论:乳腺大汗腺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模式,分子分型多为TN型和HER2型.

    作者:陈金璋;张继平;殷宪刚;李国霞;徐流河;杨艳丽;赵澄泉;任兴昌;薛德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24h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24 h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0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A组,43例)和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B组,57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24 h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局部血肿、切口出血、尿潴留、失眠、肢体及腰背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而动脉痉挛或闭塞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较股动脉途径的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舒适度高.

    作者:周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干血滤纸片试剂盒和水煮法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的比较

    目的:比较水煮法和干血滤纸片基因组DNA分离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及克隆研究的差异.方法:采集间日疟患者末梢血制备干血滤纸片,分别用水煮法和QIAamp DNA mini kit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 10份.PCR扩增LDH基因,并克隆质粒pGEM-PvLDH.分析比较2种提取方法的差异.结果:水煮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间日疟原虫gDNA,均扩增出LDH基因特异条带,但试剂盒提取的gDNA目的条带亮于水煮法.结论:水煮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在等量血源条件下,所得DNA量较少、纯度较低;试剂盒提取可获得较高的得率,在定量检测和复合扩增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成功率较高.

    作者:胡明洁;吴守伟;刘辉;张静;方强;沈继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采集超声检查结合手术确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28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外周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观察3组之间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TT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T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C和LDL-C显著高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0.01),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BA低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0.01).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T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发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甲状腺肿组(P<0.0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可能是患者TT3降低导致的渐进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外源性补充左旋甲状腺激素钠可能防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

    作者:马世红;刘勤江;张有成;朱小康;田尤新;王军;张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19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经验.方法:19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体液复苏,抗感染及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结果:19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孕妇无流产及死亡.终止妊娠4例,入院时时胎儿宫内死亡2例,引产1例,剖宫产取出1例;2例分别孕38周、39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剖宫产娩出存活.结论:妊娠中晚期高脂血症和胆道疾病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后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24只普通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CO中毒组(模型组)和急性CO中毒正丁酸钠预处理组(干预组),每组8只.家兔腹腔注入高纯CO气体制备急性CO中毒模型.干预组在家兔造模前1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500 mg/kg正丁酸钠.造模后第7天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P<0.01),而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丁酸钠可明显改善急性CO中毒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作用机制极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途径发挥抗炎效应,阻断炎症-凝血网络,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慧峰;何先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二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现状与指南的差距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现状与指南的差距.方法:对119例ACS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4例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5例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NSTEMI/UAP组).结果:STEMI组中,18例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NSTEMI/UAP组住院期间未进行任何再灌注治疗;23例住院稳定后转院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STEMI组与NSTEMI/UAP组分别为29.7%和7.3%.在STEMI组与NSTEMI/UAP组中使用阿司匹林分别为98.4%和98.2%,氯吡格雷92.2%和67.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73.4%和83.6%,他汀类调脂药98.4%和92.7%,β受体阻滞剂60.9%和78.2%,低分子量肝素(LMWH)93.8%和72.7%,硝酸酯类药82.8%和94.5%,钙离子拮抗剂0.3%和12.7%,中成药82.8%和90.9%;2组比较,STEMI组中氯吡格雷和LMWH及再灌注治疗高于NSTEMI/UAP组(P<0.01),而β受体阻滞剂少于NSTEMI/UAP组(P<0.05).结论:在基层二级医院治疗ACS中,治疗STEMI执行指南比NSTEMI/UAP要好,二者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作者:李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的意义.方法:18例小脑梗死患者均行头颅CT、MRI检查,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清除自由基及保护脑细胞;大面积小脑梗死予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结果: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18例中,治愈11例,好转5例,余2例病情较重,自动出院.结论:小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早期确诊比较困难.头颅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且头颅MRI优于头颅CT的检查.

    作者:汪再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救护车内空气、物品染菌量调查及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调查救护车内空气、物品的染菌量情况,观察消毒处理的效果.方法:2009年5~10月的每月上、中、下旬对3辆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前后染菌量监测.结果:消毒前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的污染情况严重,消毒后染菌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的污染状况严重,需加强其消毒和监测工作.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30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病机制及可行性治疗方案.结果:30例患者中,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血钠恢复缓慢,出院后失访;11例中度低钠血症患者经补水补钠治疗10~14天后,血钠恢复正常;另外16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经补水补钠治疗2~3周,后血钠恢复近正常水平.结论: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颈髓脊神经损伤后引起神经调节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动力学、肾排泄以及内环境的整体紊乱;应及早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判断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及临床类型,进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和23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SDF-1α水平.心绞痛患者、正常对照组和部分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轻度组11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20例,与23名对照组进行血浆SDF-1α水平比较.结果: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血浆SDF-1α水平依次降低,除对照组和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组血浆SD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 (P<0.05~P<0.01).结论:血浆SDF-1α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低表达,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作者:邵杉;胡司淦;卢冬雨;高大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男性护理工作者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男性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及其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减轻心理压力的措施.方法:对26名男性护理工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和晤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心理问卷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一般项目、自我性格评价、自我心理评价、现职岗位满意程度和迫切的需求支持五项内容;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90项自觉症状清单量表测验;由心理咨询师主持晤谈.结果:回收有效心理问卷调查表24份,自评有心理症状者18人;接受90项症状清单心理测量的24人中,总分>160分者15人,单项因子得分>2者21人.在晤谈中24人全部感到有心理压力,只是程度不同.压力的来源主要集中于传统观念、世俗偏见、护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自我否定等五个方面.结论:男性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者队伍中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层面,其次是心理层面,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少华;路遥;赵杰;杨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眶外侧缘、睑下缘、耳颞切口、口内前庭沟等多小切口,显露颧骨复合体骨折段后,进行复位;应用微型钛板对颧弓复合体骨折31例进行坚强内固定,通过面形、张口度、切口愈合情况及X线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1例患者中除 2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形对称,切口Ⅰ级愈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方法,符合现代外科治疗理念.

    作者:张晓东;张民主;刘茜;朱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