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6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钟辉;刘锦钰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P63, Ki-67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p6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6例子宫颈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Ki-67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表达,其中1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组,CIN1 40例、CIN2 31例、CIN3 33例及浸润性癌组织10例.对浸润性癌用原位杂交技术(ISH)加做低危型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对照组组织中p63呈阴性,但在增厚的鳞状上皮可出现阳性细胞.在CIN1、CIN2、CIN3和浸润性癌组织中,p63阳性率分别为80.0%、96.8%、100.0%和10/10,Ki-6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27.5%、64.5%、54.5%和8/10,HPV阳性率分别为33.3%、17.5%、51.6%、39.4%和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浸润性癌组织中低危型和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5/10和8/10.p63在CIN组织中表达强度随病理分级明显增强,且与HPV感染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p63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舌系带矫正治疗舌系带过短125例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舌系带过短的不良影响,探讨舌系带过短矫正术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对125例实施舌系带矫正术患儿术后2年复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舌系带矫正术后125例患儿语言、发音功能均正常.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加以语言发音训练,可有效治疗儿童舌系带过短引起的语言障碍.

    作者:李小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将某三甲医院2009年待分娩的1 922孕妇设为对照组,接受一般孕期知识健康教育;2010年的2 089例行门诊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于孕37周后,通过问卷调查对产前门诊选择剖宫产和不确定分娩方式者及住院期间提出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孕妇,了解具体想法和原因,并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方式和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一般资料及具体原因,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剖宫产821例,低于对照组的889例(P<0.01);研究组社会因素剖宫产159例,低于对照组的388例(43.6%)(P<0.01).2组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具体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但要贯穿于入院前后,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及选择剖宫产具体原因不同,其效果存在差异.

    作者:苗从艳;闫华;胡文杰;许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65例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100.0%)、皮疹(100.0%)、呕吐(100.0%)、精神差(96.9%)、易激惹(80.0%)、肢体抖动(72.3%)为多见;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脑干脑炎各1例;病原学检测32例,其中22例阳性为EV71感染8例、CoxA16感染14例.56例痊愈出院,9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除1例失访,1例仍观察外,其余7例随访半年均恢复正常.结论: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及时呼吸支持、积极降颅压、维护循环功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汪伟;曾春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在不孕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为48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其病因做出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结果:47例检出异常,异常检出率为97.92%,其中输卵管阻塞、积水及因盆腔粘连致输卵管扭曲、不全闭锁31例,余依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多囊卵巢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纵隔子宫1例、宫腔粘连1例、卵巢良性肿瘤1例.未发生因联合手术而引起的并发症.术后3年内妊娠率为48.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诊治不孕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p6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p6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6例子宫颈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Ki-67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表达,其中1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组,CIN1 40例、CIN2 31例、CIN3 33例及浸润性癌组织10例.对浸润性癌用原位杂交技术(ISH)加做低危型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对照组组织中p63呈阴性,但在增厚的鳞状上皮可出现阳性细胞.在CIN1、CIN2、CIN3和浸润性癌组织中,p63阳性率分别为80.0%、96.8%、100.0%和10/10,Ki-6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27.5%、64.5%、54.5%和8/10,HPV阳性率分别为33.3%、17.5%、51.6%、39.4%和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浸润性癌组织中低危型和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5/10和8/10.p63在CIN组织中表达强度随病理分级明显增强,且与HPV感染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p63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钟辉;刘锦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男性护理工作者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男性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及其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减轻心理压力的措施.方法:对26名男性护理工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和晤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心理问卷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一般项目、自我性格评价、自我心理评价、现职岗位满意程度和迫切的需求支持五项内容;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90项自觉症状清单量表测验;由心理咨询师主持晤谈.结果:回收有效心理问卷调查表24份,自评有心理症状者18人;接受90项症状清单心理测量的24人中,总分>160分者15人,单项因子得分>2者21人.在晤谈中24人全部感到有心理压力,只是程度不同.压力的来源主要集中于传统观念、世俗偏见、护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自我否定等五个方面.结论:男性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者队伍中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层面,其次是心理层面,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少华;路遥;赵杰;杨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出血术后并发症8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对策.方法:对85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疝、肺部感染、发热、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给予及时治疗,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治愈40例,好转18例,未愈13例(包括自动出院和植物状态),病死14例.结论: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予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护理,对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手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对54例食管癌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支持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54例均能顺利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EN支持.患者大多能耐受,8例诉咽喉部疼痛不适,1例管腔堵塞,4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胀,1例腹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得到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实施.加强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祝倩;高业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采集超声检查结合手术确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28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外周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观察3组之间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TT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T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C和LDL-C显著高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0.01),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BA低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0.01).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T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发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甲状腺肿组(P<0.0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可能是患者TT3降低导致的渐进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外源性补充左旋甲状腺激素钠可能防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

    作者:马世红;刘勤江;张有成;朱小康;田尤新;王军;张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松弛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健康、肌体疼痛、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阴式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布-加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布加-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5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4:1.0,发病年龄20~70岁,病程0.5~25年;临床主要表现有腹胀、双下肢水肿和肝肿大;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下腔静脉造影;25例X线引导下带囊导管破膜扩张、血管内支架植入术;35例曾被误诊,误诊肝硬化30例,单纯下肢静脉曲张3例,腹腔肿瘤2例.结论:应重视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积极行介入治疗,可减少误诊,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辛克锋;李铭;李永华;吴兆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二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现状与指南的差距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现状与指南的差距.方法:对119例ACS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4例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5例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NSTEMI/UAP组).结果:STEMI组中,18例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NSTEMI/UAP组住院期间未进行任何再灌注治疗;23例住院稳定后转院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STEMI组与NSTEMI/UAP组分别为29.7%和7.3%.在STEMI组与NSTEMI/UAP组中使用阿司匹林分别为98.4%和98.2%,氯吡格雷92.2%和67.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73.4%和83.6%,他汀类调脂药98.4%和92.7%,β受体阻滞剂60.9%和78.2%,低分子量肝素(LMWH)93.8%和72.7%,硝酸酯类药82.8%和94.5%,钙离子拮抗剂0.3%和12.7%,中成药82.8%和90.9%;2组比较,STEMI组中氯吡格雷和LMWH及再灌注治疗高于NSTEMI/UAP组(P<0.01),而β受体阻滞剂少于NSTEMI/UAP组(P<0.05).结论:在基层二级医院治疗ACS中,治疗STEMI执行指南比NSTEMI/UAP要好,二者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作者:李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后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24只普通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CO中毒组(模型组)和急性CO中毒正丁酸钠预处理组(干预组),每组8只.家兔腹腔注入高纯CO气体制备急性CO中毒模型.干预组在家兔造模前1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500 mg/kg正丁酸钠.造模后第7天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P<0.01),而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丁酸钠可明显改善急性CO中毒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作用机制极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途径发挥抗炎效应,阻断炎症-凝血网络,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慧峰;何先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细胞介素-10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和杀菌活性的影响,以了解IL-10对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麻醉后从眼球取血,与不同浓度IL-10在37 ℃水浴中作用2 h,然后加FITC标记大肠埃希菌,置37 ℃水浴中15 min,溶血剂去除红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IL-10浓度组PMN的吞噬率.小鼠麻醉后局部消毒,摘眼球,无菌方法取血.与不同浓度IL-10 在37 ℃下作用2 h,然后加大肠埃希菌置37 ℃水浴1 h,同时设PMN杀菌0 min组、无IL-10的PMN杀菌对照组,各组样品作适当稀释后接种琼脂平板,后观察各组菌落数,与对照组比较,计算IL-10对杀菌力影响.结果:PMN的吞噬功能在IL-10浓度为1 ng/ml组减低(15.87±14.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MN的杀菌功能在IL-10浓度为0.1 ng/ml组降低(39.59±37.36)%,在IL-10浓度为1 ng/ml组则降低(42.28±2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对PMN的吞噬功能有轻度的抑制作用,对PMN的杀菌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亦有抑制作用.

    作者:赵修春;徐凤珍;李柏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肺隔离症诊断及外科治疗7例分析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 ration,P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PS的诊疗水平.方法:对手术治疗7例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为肺囊肿综合征4例,PS 2例,支气管肺癌1例.异常血管源于胸主动脉3 例,腹主动脉2例,肋间动脉1例,膈动脉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PS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作者:周晓;刘学刚;王祖义;唐震;刘以尧;李小军;施超;段贵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CNP;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CNP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经济负担,使患者获得佳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福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有偿献血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有偿献血员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CV、HBV)感染情况及其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25例曾有偿献血HIV感染者,进行HCV、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125例中,合并HCV感染率为92.0%,合并HBV感染率为5.6%,合并HCV感染组AST、ALT与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IV合并HCV、HBV感染组及单纯HIV感染组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HCV组与单纯HIV感染组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V合并HCV可加重HIV患者的肝脏损害,对肾功能未造成影响,β2微球蛋白升高可能是机体免疫过度活化的表现.

    作者:张夏;黄传荣;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送检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血液标本6 400份,其中不合格标本384份(6%),不合格原因分别为:溶血104份(27.1%),凝血52份(13.5%),血液标本量不准200份(52.1%),其他28份(7.3%).结论:血液标本量不准,溶血、凝血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采血者业务学习,严格操作程序,提高责任心,就完全可以避免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作者:王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8782名健康体检人群腹部B超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腹部B超检查疾病情况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分布.方法:对8 782名健康体检人群的腹部B超检查前晚餐清淡饮食,晨起空腹,中量充盈膀胱,常规行肝脏、胆囊、脾脏、胰腺及双肾检查.结果:8类疾病检出率为15.21%,>30~50岁人群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和肝内血管瘤的检出率均高于20~30岁和>50岁(P<0.01),而>50岁的肝囊肿检出率高于20~50岁(P<0.01).结论:>30~50岁人群应注意防患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和肝内血管瘤等疾病.

    作者:朱国彬;汪世秀;邓治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眶外侧缘、睑下缘、耳颞切口、口内前庭沟等多小切口,显露颧骨复合体骨折段后,进行复位;应用微型钛板对颧弓复合体骨折31例进行坚强内固定,通过面形、张口度、切口愈合情况及X线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1例患者中除 2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形对称,切口Ⅰ级愈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方法,符合现代外科治疗理念.

    作者:张晓东;张民主;刘茜;朱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