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1BBL/4-1BB信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

高元元;吴俊英;李柏青;王慧;梁友宝;梁华

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4-1BB, CD40L, CD69
摘要:目的:探讨4-1BBL/4-1BB信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D3单抗刺激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抗4-1BBL单抗阻断4-1BBL/4-1BB共刺激信号,流式细胞术检测阻断前后T、B细胞上4-1BB、CD40L、4-1BBL、CD40以及CD69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T细胞上CD6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4-1BB、CD40L和B细胞上4-1BBL、CD40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化后T细胞上共刺激分子表达升高更加明显(P<0.01);抗4-1BBL单抗阻断后4-1BB、CD40L表达明显下降(P<0.01),B细胞上CD40表达下降,与SLE未活化组和活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活化水平升高,4-1BBL/4-1BB信号对其活化状态维持可以起重要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5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均行保肛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对肛门功能进行判定.结果:5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48个月.全组手术无死亡,切缘均经病理证实,除1例有肿瘤细胞浸润其余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3例.2例于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严格选择病例,改进吻合技术,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保肛手术对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案,并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作者:顾颖浩;蒋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乙醇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乙醇后处理(EtOH)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抗氧化应激损伤关系.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法,局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复灌12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RT-PCR检测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EtOH明显促进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的恢复,心肌组织中SOD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降低(P<0.01).ALDH2阻断剂氨基氰减弱了EtOH的作用,抑制了心室动力学指标的恢复,心肌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增加(P<0.01).结论:EtOH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激动ALDH2、降低I/R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叶红伟;高琴;王晓梅;康品方;姜翠荣;吴继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和甲醛甲酚用于根管消毒的疗效.方法:选择112颗有根管治疗指征的患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二次完成根管治疗.对照组患牙采用甲醛甲酚棉捻根管内封药,观察组患牙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1周后第1次复诊,评定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牙根管封药1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根管消毒疗效较好.

    作者:冯承水;朱锐;兰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肠镜辅助纽扣内置堵压治疗结肠瘘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肛肠镜辅助下纽扣内置瘘口堵压治疗结、直肠吻合口瘘的护理配合.方法: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引流管和牵引线的管理,合理冲洗,指导饮食.结果: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费用,3例患者均获良好的效果.结论:系统的护理配合,为经肛肠镜辅助下纽扣内置瘘口堵压治疗结、直肠吻合口瘘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卫璠;方珍;何秀英;应月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糖仪和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结果比较

    目的:评估临床所用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血糖仪)与检验科7170型生化分析仪(生化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及结果偏差.方法:分别用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40例门诊患者血糖.血糖仪测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生化仪测静脉血浆血糖.结果: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血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仪器有较好相关性(r=0.992 8),测定血糖的结果偏差绝对值在1.93%~9.71%,较低和较高血糖时偏差较大.结论:只要控制好测定的影响因素,定期做比对试验,血糖仪所测血糖结果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孙亚楠;张帆;孙旦晖;钱小华;阮桂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三种术式治疗腋窝副乳腺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腋下副乳腺的不同手术方法及疗效,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8例腋下副乳腺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腋前皱襞切口副乳腺切除术68例,腺体型;单纯肿胀抽吸术34例,脂肪型;肿胀抽吸配合副乳腺切除术36例,脂肪腺体型.结果:138例切口均一级愈合,术后未发生感染、出血、淋巴瘘等并发症;无皮下积液,术后乳房外上方恢复胸大肌外侧轮廓线,美容效果好.结论:对腋下不同种类副乳腺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取得佳疗效.

    作者:付晓艳;李成林;崔彦;杨鹤鸣;肖阳;林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六步法思维血气分析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目的:研发能模拟显示出诊断分析过程的血气分析软件供临床和教学使用.方法:用易语言编写全部程序,可用于Windows等操作系统.结果:该软件能准确判断各种酸碱失衡和呼吸功能障碍;能分为六个步骤模拟显示出血气分析的诊断分析过程.判断出酸碱失衡的类型后,能提供该类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建议.结论:该软件可供临床医师血气分析诊断分析时使用,也可用于教学和培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毅鹏;王忠平;周宁;梁咏雪;虞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大体积前列腺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采用PKRP治疗前列腺>6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时间(82.5±9.2)min,术中出血量(195.5±65.8)ml,术中3例出现心脏前负荷增加的表现,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4例发生尿道狭窄,术后随访24个月,大尿流率由术前(4.2±0.5)ml/s增加至术后(22.6±2.5)ml/s(P<0.01),剩余尿量由术前(104.2±21.5)ml下降至术后(29.3±6.2)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从26.4±3.6和5.1±0.3降到8.7±2.4和2.5±0.4,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体会.方法:使用BiPAP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0例,通过使用呼吸机前、中、后及脱机正确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顺利接受治疗,并逐渐脱机.1例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堵塞,2例出现胃肠胀气,经积极处理,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BiPAP呼吸机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能使患者安全、舒适,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穆清华;吴叶荣;李海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确诊后采用抗炎、抗变态反应、局部使用减充血剂、抗感染等系统治疗.结果:48例UACS患儿中误诊26例,误诊率54.17%.42例患儿在2周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治疗有效率87.50%.结论:UACS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伴随症状复杂,易被误诊误治.详细询问病史、合理检查、专科会诊有助于明确诊断.给予针对性治疗,绝大部分疗效好.

    作者:董传莉;谢怀珍;张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0例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特点、病理生理及救治方法.方法:50例DKA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小剂量应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消除诱因等治疗.结果:50例中治疗后24 h血糖均下降,高脂血症减轻.48 h血钾、钠、氯基本正常,其中40例患者2~3 d内CO2正常,3~5 d酮体转阴.重症患者10例,1周内CO2恢复正常,7~10 d酮体转阴.结论:DKA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及时明确诊断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前提,早期足量补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雪梅;冯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4-1BBL/4-1BB信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4-1BBL/4-1BB信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D3单抗刺激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抗4-1BBL单抗阻断4-1BBL/4-1BB共刺激信号,流式细胞术检测阻断前后T、B细胞上4-1BB、CD40L、4-1BBL、CD40以及CD69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T细胞上CD6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4-1BB、CD40L和B细胞上4-1BBL、CD40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化后T细胞上共刺激分子表达升高更加明显(P<0.01);抗4-1BBL单抗阻断后4-1BB、CD40L表达明显下降(P<0.01),B细胞上CD40表达下降,与SLE未活化组和活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活化水平升高,4-1BBL/4-1BB信号对其活化状态维持可以起重要作用.

    作者:高元元;吴俊英;李柏青;王慧;梁友宝;梁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水提法和微波助提法在蛹虫草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蛹虫草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的应用.方法:利用水提法和微波助提法提取蛹虫草菌丝体中多糖成分,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结果:水提法粗多糖的提取率为22.26%,微波助提法的提取率为15.16%.结论:菌丝体粗多糖提取过程中应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率高,但其工艺复杂、耗时,微波助提法工艺简便、快速.

    作者:郑庆委;张涛;徐志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效果.方法:分析7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腔镜组)36例,开腹手术穿孔修补术(开腹组)38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组无中转开腹.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革;张辉;王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腺癌患者血浆及尿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研究

    目的:分析血浆和尿中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改良酚-氯仿方法从血浆和尿中提取DNA,突变富集型PCR技术扩增EGFR外显子19和21,进行基因测序.结果:60例进展期肺腺癌患者中,血浆中检测出12例EGFR突变,其中外显子19缺失突变7例,外显子21点突变5例,尿标本中未检测出突变.血浆EGFR突变与性别相关,与年龄、吸烟史无相关.结论:在进展期肺腺癌患者血浆标本中可检测出EGFR突变,尿标本中未检测出EGFR突变.

    作者:袁海花;刘峰;张文颖;赵美;王炯轶;姜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CD147、MMP-9与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47(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组织发生、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RCC组织、10例正常肾组织中CD147、MMP-9与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R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RCC中CD147、MMP-9与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RCC组织中CD14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RCC组织CD147、MMP-9与VEGF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7、MMP-9与VEGF表达之间也均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CD147的表达在患者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47、MMP-9与VEGF在RCC的临床演进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D147、MMP-9与VEGF可作为反映RCC发生及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苏春;王禾;秦卫军;孙航;顾汝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双硫仑样反应86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方法:对86例急诊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留诊观察,给予吸氧、静脉输液、纳络酮解酒促醒、护胃活血、补液利尿及对症处理.结果:86例患者30~180 min症状明显缓解,皮肤潮红消退,胸闷心悸、头痛、头晕好转,无一例病死.结论: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严重,但经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作者:贾振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子宫颈癌10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与未绝经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00例子宫颈癌的临床资料,按绝经与否分为绝经组32例,未绝经组68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表现、瘤体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肿瘤转移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绝经组接触性出血症状明显多于绝经组(P<0.01);2组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组瘤体大于绝经组(P<0.05);而病理类型方面,未绝经组非鳞癌比例大于绝经组(P<0.05);肿瘤分期方面,未绝经组明显早于绝经组,Ⅰ期及Ⅱ期所占比例较大,Ⅳ期较少(P<0.05);未绝经组肿瘤转移情况明显多于绝经组(P<0.05).结论:未绝经子宫颈癌患者接触性出血表现明显,瘤体相对较大,非鳞癌比例高,虽分期较早,但容易转移,预后较差.

    作者:王晗;高薇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瘦素抵抗肥胖雌性大鼠肺通气功能的损伤研究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瘦素抵抗肥胖大鼠肺通气功能(PVF)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雌性刚离乳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高脂组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第8周末按体重增量从高脂组中筛选出7只大鼠作为瘦素抵抗肥胖组,测定2组大鼠的体重、血清瘦素浓度及潮气量(TV)、肺通气量(PV)、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吸气峰流量(PIF)和呼气峰流量(PEF).结果:瘦素抵抗肥胖组第3周末至第8周末大鼠的体重和第8周末血清瘦素浓度、PV、PIF与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TV、FVC 和MM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诱导的瘦素抵抗性肥胖降低了雌性大鼠的PVF.

    作者:姚荣英;顾璇;郑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百草枯中毒21例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效果.方法:应用综合治疗(洗胃、导泻、血液净化、药物治疗等)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21例.结果:21例患者中病死5例,自动出院3例,治愈13例.结论:早期洗胃、导泻及血液净化是救治百草枯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克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