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江杰;李侠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微创组6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6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1.67%)优于内科组(45.00%)(P<0.005).微创组病死率(11.67%)显著低于内科组(40.00%)(P<0.005).随访6个月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简便易行,创伤小,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降低患者病死率,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汪华;高洪波;李庆春;张宝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和维A酸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口服一清胶囊,外用0.025%维A酸霜;B组口服一清胶囊;C组外用0.025%维A酸霜.3组均同时口服螺内酯和复合维生素B,均各治疗6周.结果:联合用药总有效率为95%,但三种疗法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一清胶囊联合外用维A酸霜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
作者:殷红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鼠静脉和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EM-1)降低动脉血压中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给药组14只和侧脑室给药组6只.静脉和侧脑室注射EM-1及其阻断剂Cyprodime,静脉注射NOS抑制剂L-NNA,分别测定大鼠动脉血压、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大鼠静脉注射EM-1后动脉血压降低及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P<0.01和P<0.01),可被Cyprodime和L-NNA阻断;侧脑室注射EM-1后动脉血压降低,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注射EM-1可能通过μ阿片受体激活血管内皮NOS,促进NO释放降低动脉血压.侧脑室注射EM-1可能通过中枢μ阿片受体降低动脉血压,与NO无关.
作者:胡杰;汪思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经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6例血液净化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其中颈内静脉14例,股静脉52例,观察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9.4天,股静脉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30.6天,局部血肿的发生率为3%,感染发生率为4.5%,导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透析时血流量150~250 ml/min.结论:股静脉插管和颈内静脉插管具有安全、方便、实用而创伤小的特点,是建立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两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马艳;李秀梅;王玉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腔解剖异常对鼻内镜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鼻窦炎、鼻息肉并伴鼻中隔偏曲及中、下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组32例作鼻内镜手术同期行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照组30例单纯作鼻内镜手术,采用鼻内镜进行随访对比观察.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治疗组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56.6%(P<0.05);62例并发鼻腔粘连8例,窦腔粘连12例,窦口粘连8例,其中治疗组6例,对照组22例.结论:鼻腔解剖变异对鼻内镜手术预后影响较大.
作者:刘永刚;连俊勤;邹起瑞;朱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20例卵巢肿瘤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将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利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乳头状癌中VEGF-C 和VEGFR-3 mRNA及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5~P<0.01).二者在乳头状癌Ⅲ、Ⅳ期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5~P<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05~P<0.05).结论: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卵巢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无腹腔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通过检测VEGF-C、VEGFR-3的表达有助于预测卵巢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俞岚;甘怀勇;汪万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原有对症治疗及应用胞二磷胆碱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首次静脉注射纳洛酮0.4 mg,后按0.005~0.01 m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维持4~6 h,第2及第3天各0.8 mg稀释后每天分2次静脉注射,疗程72 h;复方丹参注射液均于生后24 h内给药,首剂为2 ml/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倍稀释,匀速静脉输注,持续10 h,以后按每次0.5 ml/kg,间隔6~8 h 1次,疗程7~14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11%)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P<0.05).结论: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疗效确切,并能改善HIE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刘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正畸治疗中,支抗的控制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传统的支抗控制手段有口外弓、颌间牵引、横腭杆、Nance弓、唇挡、舌弓等,但它们存在不易控制、舒适性较差、依赖患者合作等不足,无法达到没有支抗丧失的绝对支抗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矫治效果,延长了疗程.
作者:叶亮;王大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况,并对其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对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给予对应护理.结果:抑郁发生率58%,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间抑郁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发病率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心理支持、用药指导、功能锻练、维护安全等护理.
作者:段晓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贴近临床的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模型的形态与血糖、血脂变化情况.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成年大鼠80天,观测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应用高脂饲料喂养后,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鼠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高脂饲料可以使成年大鼠发生营养性肥胖,肥胖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杜文华;石建华;项平;陈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小儿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0月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产ESBLs菌株临床药敏情况.结果:产ESBLs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很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较高.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应尽可能早的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孙立宁;孙明强;刘爱玲;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房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定性检查的准确性.方法:对1 030例乳房肿块患者的肿块做细针穿刺,穿刺后取得组织制片,瑞氏-姬姆萨染色,显微镜观察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穿刺细胞学诊断在乳腺肿瘤患者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达到96.86%.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为乳房肿块患者提供安全、快速、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品;张松涛;张守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89例的疗效,探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在提高手术疗效中的重要性.方法:为89例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双瓣置换术25例,二尖瓣置换术6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6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术后早期病死8例,其中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5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死3例,病死率为9.0%,生存81例,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刘以尧;刘学刚;唐震;史向前;王祖义;李小军;周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1].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研究表明,肺组织也是糖尿病损害的靶器官[2].目前临床上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病合并糖尿病的报道较少,现就我科近两年收治的3例间质性肺炎合并糖尿病作一报道.
作者:张晓猛;夏光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30例,术后预防感染3~5天,随访3~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3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有肌瘤48个,治愈44个,治愈率91.7%,好转率8.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不干扰内分泌功能,是目前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较好方法.
作者:万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的全血高、低切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比容、血沉及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脑梗死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脂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尤其全血低切黏度值及血清TG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分析对临床诊断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边广珠;秦静;王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显微镜手术下翼状胬肉切除加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或成品生物羊膜移植加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初发和复发翼状胬肉19眼,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角膜上皮和羊膜移植片的变化.结果:角膜上皮正常愈合,无睑球粘连,无羊膜排斥反应发生,无复发.结论: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朱乃建;吉红云;李春霞;杨文劼;陆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方法.方法: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置胃管、制酸、保护胃黏膜、5%碳酸氢钠胃管内滴注等处理.结果:148例中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18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预防性用药,能明显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张安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CABG术后急性发作快速心率的房颤患者38例,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剂量150 mg,5~10 min注射完毕,后以0.6~1.0 mg/min持续泵入,总量<1.2 g/d.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持续动态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室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38例均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5例用药后出现一过性长RR间期,长达1.8 s;4例血压稍下降,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结论:静脉注射并泵入胺碘酮转复CABG术后急性发作的房颤安全有效.
作者:杨劼;张以政;赵胜;朱铁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TDF方案)治疗晚期上消化道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食管癌24例,胃癌19例,应用TDF方案化疗,即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20 mg,静脉滴注,d1~d5;氟尿嘧啶500 mg,静脉滴注,d1~d5;28天为一个周期.2周期后按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3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1例,无变化11例,进展17例,客观有效率为35%.中位生存期6.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TDF方案治疗晚期上消化道癌的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潘明;郑中显;徐金发;刘飞;宋文灿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