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洗手效果观察

杨萍;江杰;李侠

关键词:洗手, 护理评价研究, 传染病控制, 公共卫生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洗手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Ⅱ类、Ⅲ类环境科室260名护士分别进行了洗手知识考试,观察护士洗手操作的合格率,以及护理操作前洗手和操作后洗手分别进行采样监测,分析洗手知识考试结果、洗手合格率和手监测结果,找出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Ⅲ类环境科室相对Ⅱ类环境科室的护士洗手意识薄弱,Ⅱ类环境科室的护士对洗手知识掌握及洗手合格率和手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Ⅲ类环境科室护士(P<0.005~P<0.01).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和洗手技术的培训,规范护士洗手行为,增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质量考核.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40例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40例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术后不用抗真菌药.结果:40例均获治愈,随访6个月~4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损伤小,能彻底清除病灶,建立良好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通道,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方国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上消化道癌43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TDF方案)治疗晚期上消化道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食管癌24例,胃癌19例,应用TDF方案化疗,即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20 mg,静脉滴注,d1~d5;氟尿嘧啶500 mg,静脉滴注,d1~d5;28天为一个周期.2周期后按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3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1例,无变化11例,进展17例,客观有效率为35%.中位生存期6.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TDF方案治疗晚期上消化道癌的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潘明;郑中显;徐金发;刘飞;宋文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卵巢癌MMP-2、MMP-9和VEGF-C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MMP-2、MMP-9与VEGF-C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97例卵巢乳头状癌组织进行MMP-2、MMP-9与VEGF-C蛋白的检测.结果:MMP-2、MMP-9与VEGF-C的表达与乳头状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均高于Ⅰ、Ⅱ期(P<0.005~P<0.05);Ⅰ级、Ⅱ级和Ⅲ级的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76.9%和91.7%,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79.5%和94.4%,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66.7%和72.2%,其阳性表达率均随着恶性肿瘤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5),有腹腔淋巴结转移者均高于无转移者(P<0.005~P<0.05).卵巢癌中,VEGF-C表达与MMP-2、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MP-2、MMP-9与VEGF-C的过表达促进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VEGF-C表达与MMP-2、MMP-9表达分别具有正协同作用.联合检测MMP-2、MMP-9、VEGF-C蛋白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浸润转移及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郭冰沁;俞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乳房肿块患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房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定性检查的准确性.方法:对1 030例乳房肿块患者的肿块做细针穿刺,穿刺后取得组织制片,瑞氏-姬姆萨染色,显微镜观察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穿刺细胞学诊断在乳腺肿瘤患者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达到96.86%.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为乳房肿块患者提供安全、快速、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品;张松涛;张守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RASSF1肿瘤抑制基因在人类癌症中的作用

    RAS相关结构家族RASSF基因1(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gene 1,RASSF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RAS家族相关基因,该基因的一种转录本RASSF1A被确认为是一种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其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异常,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RASSF1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常见转录本在人类癌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蔡兆根;于东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磷酸川芎嗪滴丸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磷酸川芎嗪滴丸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磷酸川芎嗪滴丸2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中药物的浓度,DAS 2.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磷酸川芎嗪滴丸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Ka为(0.151±0.144)min, Tmax为(40.5±15.5)min,Cmax为(1.7±0.3)μg/ml,t1/2β为(67.7±3.2)min,CL/F为(0.017±0.004)L·min-1·kg-1,AUC 0-300 min 为(181.5±40.3)μg·min-1·ml-1,AUC(0-∞) 为(209.6±46.6)μg·min-1·ml-1.结论:单剂量口服磷酸川芎嗪滴丸200 mg佳房室模型为二室模型.

    作者:耿新辉;陈方剑;于晶晶;陈建国;马涛;李见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手术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效果.方法:分析11例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心功能Ⅱ~Ⅳ级,心电图示心房颤动4例.均行二尖瓣置换,其中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置换瓣膜均为人工机械瓣.结果:手术死亡1例,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余随访3~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是治疗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的可靠、有效手段.

    作者:王晨;陈后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静脉和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对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静脉和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EM-1)降低动脉血压中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给药组14只和侧脑室给药组6只.静脉和侧脑室注射EM-1及其阻断剂Cyprodime,静脉注射NOS抑制剂L-NNA,分别测定大鼠动脉血压、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大鼠静脉注射EM-1后动脉血压降低及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P<0.01和P<0.01),可被Cyprodime和L-NNA阻断;侧脑室注射EM-1后动脉血压降低,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注射EM-1可能通过μ阿片受体激活血管内皮NOS,促进NO释放降低动脉血压.侧脑室注射EM-1可能通过中枢μ阿片受体降低动脉血压,与NO无关.

    作者:胡杰;汪思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壁皮下埋植法保留严重热压伤致毁损手掌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保留严重热压伤致毁损手掌的方法.方法:将严重毁损的手掌扩创后埋植于腹部皮下,4~6周后连同腹壁皮肤一同切下,手掌面包膜外植皮,或扩大切取腹壁皮肤,修成超薄皮瓣后包裹手掌创面.结果:残手得以保存,并不同程度地保存部分功能,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态良好.结论:腹壁皮下埋植法可以保留重伤或毁损手掌,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勇;章祥洲;袁振奋;杨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器官受累情况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器官受累特点,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各种器官受累情况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其新生儿临床资料.将重度子痫前期起病时间以34孕周为界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器官受累情况、并发症或合并症及母婴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器官损害以胎盘为主,胎盘损害发生率比晚发型有显著升高(P<0.005);伴有器官受累者的新生儿预后较无受累者差;在伴有器官受累者中,早发型新生儿预后较晚发型差.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时间越早、器官受累越严重,其围生儿预后不佳,应根据母婴情况积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母胎病情变化,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肖成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24例

    目的:评价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通过头皮冠状切口、眶周小切口并联合口内上颌前庭沟切口进路,行骨折复位后,对骨折处颧额缝、眶下缘、颧上颌缝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24例面部外形均明显改善,张口度恢复正常,8例有眼功能障碍者均恢复.结论:三维内固定治疗颧骨体骨折尤其复杂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固位精确、牢固,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成;廖圣恺;徐锦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导管碘化扩张灌注治疗儿童复发性腮腺肿胀34例

    目的:观察40%碘化油经导管扩张灌注治疗儿童复发性腮腺肿胀临床疗效.方法:40%碘化油经腮腺导管扩张灌注,根据临床症状变化渐进重复,如必要时于第2、4周分别再灌注一次.结果:经6~12个月随访,34例中治愈21例,有效9例,无效4例.结论:该方法针对儿童复发性腮腺肿胀的特点,具有相对彻底性、功能保留性、非破坏性等优点,是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来平;叶茂昌;李容新;宋中娥;龚飞飞;周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结核性脑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结核性脑膜炎的小鼠模型.方法:C57BL系雄性小鼠眼球后静脉丛注射结核分枝杆菌H37 RV 0.35 mg/0.05 ml(1×106 )建立结核性脑膜炎模型.4周后肉眼观小鼠脑的病变程度,并取脑组织进行匀浆培养,测定菌落数.结果:小鼠经结核分枝杆菌攻击后1周开始出现食欲降低,逐渐消瘦,被毛失去光泽,寒战,体温降低,活动量大幅度减少,攻击力逐渐下降至丧失;从感染后2周开始出现死亡,个别小鼠出现褪毛和行为异常;脑组织培养4周后,形成结核菌落.结论:此种方法成功建立了结核性脑膜炎动物模型.

    作者:陈兰举;潘家华;张慧洁;陈名武;丁周志;周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微创组6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6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1.67%)优于内科组(45.00%)(P<0.005).微创组病死率(11.67%)显著低于内科组(40.00%)(P<0.005).随访6个月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简便易行,创伤小,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降低患者病死率,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汪华;高洪波;李庆春;张宝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丙泊酚和异氟烷联合麻醉在悬雍垂咽腭弓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异氟烷联合麻醉同单纯异氟烷吸入麻醉用于悬雍垂咽腭弓成形术时、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及围麻醉期各时点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36例施行悬雍垂咽腭弓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丙泊酚和异氟烷联合麻醉组(联合麻醉组,n=18)和异氟烷吸入麻醉组(异氟烷组,n=18),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至完全清醒各主要指标,记录围麻醉期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联合麻醉组拔管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快于单纯异氟烷吸入麻醉组(P<0.001),且全麻苏醒期血液动力学平稳.结论:施行悬雍垂咽腭弓成形术时,丙泊酚和异氟烷联合麻醉优于单纯异氟烷吸入麻醉.

    作者:邓宏平;黄丽;徐志云;石伯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方法:将46例青少年分对照眼和治疗眼(23眼),治疗眼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每天3次,1个疗程后观察屈光度和视力的改变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眼比较,治疗眼屈光度降低和视力提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1%阿托品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有较确切的疗效.

    作者:叶惠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显微耳科学的可视化教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显微耳科学的可视化教学研究,探索一套提高学生对耳科学的认识和兴趣的方法.方法:在大量中耳、内耳手术病例和丰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显微镜、显微摄像及显影设备,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模拟成像等处理,将显微耳科手术情况转化成图像,使学生能即时观看手术中情况;同时制成各类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利用网络,实现继续教育及交流和远程会诊.结果:增加了学生对耳科学的认识和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保存大量有用的临床资料,方便了继续教育及同行间交流.结论:显微耳科学的可视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比较有效的方法,可向耳鼻喉科其它学科扩展,并值得在有条件的教学医院推广.

    作者:蒋成义;詹晓东;王文忠;张明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0月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产ESBLs菌株临床药敏情况.结果:产ESBLs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很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较高.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应尽可能早的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孙立宁;孙明强;刘爱玲;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血糖、血脂变化

    目的:建立贴近临床的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模型的形态与血糖、血脂变化情况.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成年大鼠80天,观测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应用高脂饲料喂养后,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鼠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高脂饲料可以使成年大鼠发生营养性肥胖,肥胖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杜文华;石建华;项平;陈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方法.方法: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置胃管、制酸、保护胃黏膜、5%碳酸氢钠胃管内滴注等处理.结果:148例中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18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预防性用药,能明显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张安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