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方美丽;郭才

关键词:子宫出血, 栓塞, 治疗性,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例UAE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栓塞后即刻止血15例,2~7天后经对症治疗出血逐渐停止3例.其中6例有生育需要的患者保留了子宫,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UAE治疗子宫大出血有效而迅速,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易被患者接受等,配合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DM)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如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易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损害,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患者死亡.老年人DM患者由于年龄大,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对正确用药了解不够易发生药物性低血糖,且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而不能得到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为了有效地预防DM患者治疗中的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现将我院1999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老年人DM住院患者中并发低血糖30例进行分析.

    作者:骆玉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面积脑梗死20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并发症及转归情况.方法:将脑梗死按梗死面积分为两组:A组为大面积脑梗死组20例;B组为非大面积脑梗死组50例.比较两组之间发病原因、并发症及转归.结果:A组房颤性所致脑梗死、消化道出血率和出血性梗死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P<0.05~P<0.005).结论:心源性脑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之一,大面积脑梗死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梗死等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

    作者:尹伟;王伟;张军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清开灵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在给予西药抗生素静脉滴注、对重度发热者均配合物理降温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清开灵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予清热解毒口服液,一次20 ml,一天3次.两组疗效标准均按用药后记时观察,以体温恢复正常和症状消失时间的长短而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8%,对照组总有效率68.14%,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虞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检测手段及治疗.方法:对25例经酶免疫斑点技术确诊为CMV感染的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肺炎11例(44%),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1例(44%),高胆红素血症8例(32%),所有病例均给予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治疗,支气管肺炎治愈8例,好转3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治愈1例,好转9例,未愈1例;高胆红素血症治愈2例,好转6例.结论:婴儿CMV感染以支气管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高胆红素血症为多见,血清特异性CMV-IgM抗体阳性为CM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依据,GCV是治疗婴儿CMV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武;陈兰举;王亚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脂质代谢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等脂质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8例MM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与脂质代谢相关的生物化学指标,并对血清胆固醇与血浆蛋白变化作相关分析.结果:MM患者治疗前TC和HDL-C比正常人群明显偏低(P<0.001),且TC水平与血浆总蛋白(TP)呈负相关(P<0.01),与血清白蛋白(Alb)呈正相关(P<0.01).经MP治疗2个月后,好转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TC和HDL-C改善显著(P<0.001).结论:血清总胆固醇可以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辅助诊断和临床疗效观察有用的生物化学指标.

    作者:蒋长顺;贺学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银屑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29例银屑病患者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采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等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结果:29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1%,护理效果较满意.结论:在银屑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加强对激素用药的观察和健康指导.

    作者:杨洪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弓形虫感染涉及的细胞免疫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在宿主机能正常情况下,感染的弓形虫在机体内多形成休眠状态的组织包囊,呈隐性感染状态,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在宿主免疫损伤或防御机能下降时,弓形虫可突破包囊形成急性感染,导致宿主发病和死亡,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可继发弓形虫合并症;恶性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都可使隐性感染转为急性或亚急性,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弓形虫病;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严重的可致畸胎或引起胎儿死亡;家畜中羊围产期弓形虫可导致流产、死产发生[1].现已证明,弓形虫感染后机体的免疫是以T细胞介导为主的细胞免疫,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有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及其多种细胞因子,近年来在细胞免疫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本文就细胞免疫方面的几个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陈兴智;孙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对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VVHD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24例MODS患者经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Hospal BSM 22 SC血滤系统行床边VVHDF治疗,治疗期间留置Swan-Ganz导管监测VVHDF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变化,并计算氧代谢指标.结果:VVHDF治疗6 h后心率、右心房压、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嵌顿压、肺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平均动脉压、体血管阻力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含量、氧输送和氧消耗均显著增加(P<0.01~P<0.001);而心脏指数、血红蛋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混合静脉血氧含量、氧摄取率在VVHDF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VVHDF用于MODS的治疗能改善MODS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氧供.

    作者:何先弟;汪华学;邓晰明;吴强;石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术)与超声乳化术(Phaco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53例(6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其中行ECCE术30例(35眼)行Phaco术23例(27眼),随访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并发症及眼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视力≥0.5者,Phaco组为17眼(62.96%),ECCE组为13眼(37.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术后房闪(++)以上,有纤维素性渗出或晶体表面有色素沉着者ECCE组高于Phaco组(P<0.05).术后眼压随访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术式中,Phaco术优于ECCE术.

    作者:谢维;姚淑玲;李玉虹;许长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对照组用激素、氨茶碱解除呼吸道梗阻,治疗组用雾化吸入0.5%沙丁胺醇溶液,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0.5%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方便安全,可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

    作者:王子斌;韩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肌再梗死24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再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5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24例心肌再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初发性心肌梗死144例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再梗死组有吸烟史、患梗死后心绞痛及合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0.005),出现心力衰竭者较对照组多(P<0.005),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较多危险因素时易发生心肌再梗死,且预后差,临床上应注意识别高危患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给予合理的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屈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例UAE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栓塞后即刻止血15例,2~7天后经对症治疗出血逐渐停止3例.其中6例有生育需要的患者保留了子宫,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UAE治疗子宫大出血有效而迅速,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易被患者接受等,配合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方美丽;郭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抑制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应激反应的差异.方法: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全麻,Ⅱ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分别测定不同时段的皮质醇、血糖、SBP、HR等.结果:Ⅰ组的皮质醇、血糖、SBP在二氧化碳气腹后到排放二氧化碳后明显高于Ⅱ组(P<0.05~P<0.01).HR仅在排放二氧化碳后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从而对老年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葛春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脑活素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活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994年10月~2002年10月采用脑活素天柱穴注射治疗小儿脑瘫,对围生期有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史的患儿,做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得分<35者早期干预治疗.结果:患儿在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及智能方面得到改善,总有效率81.3%以上.结论:脑活素穴位注射可输通经络,平衡阴阳,改善脑部微循环,脑功能得以代偿,方法简单,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梁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浓度(0.25%)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40例,随机分为R组20例颈丛阻滞注入罗哌卡因,L组20例注入1%利多卡因+0.19%布比卡因.观察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其恢复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症声音嘶哑的恢复时间R组快于L组(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在临床效应和安全方面较为理想.

    作者:金钟;赵佑君;唐雅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Occludin表达与人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与人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occludin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结构.结果:occludin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膜,且癌旁肝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细胞癌(P<0.01).癌旁肝组织occludin表达++~+++级强度显著高于肝细胞癌(P<0.005).occludin在10例分化较好(Ⅰ、Ⅱ级)的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其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33例分化较差(Ⅲ、Ⅳ级)的肝细胞癌中,occludin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癌组织(P<0.05).结论:肝细胞癌与癌旁肝组织相比,occludin表达阳性率及其强度均明显下降,其改变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光能;承泽农;桂淑玉;周青;朱华庆;张素梅;吴强;汪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母乳性黄疸53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疸的增多,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提高.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 共收治5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现作报道.

    作者:丁辉;甄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

    患者男性,70岁.以四肢活动障碍4年且逐渐加重而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四肢活动迟缓,症状逐渐加重,近半年出现反应迟钝,饮水呛咳,发音不清.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含糊不清,面具脸,偶有强哭强笑表现.

    作者:李袁华;周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NP方案加高聚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聚生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的NSCLC 61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1例,采用去甲长春花碱(NVB)25 mg/m2,第1、8天;顺铂(DDP)25 mg/m2,第1~3天;高聚生2 000 u加入5% GS 250 ml,第1~8天.对照组30例,仅用NVB+DDP,剂量方法同观察组.两组均以21~28天为1周期,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化疗前后抽取外周血作常规检查和免疫功能检测,以观察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51.60%,对照组46.67%,差异无显著性(P>0.05);1年生存率观察组87.10%,对照组7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01);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聚生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性反应.

    作者:葛信国;曹杰;周俭;王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 kg以下儿童心内直视手术54例分析

    目的:探讨低体重(≤10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疗效及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低体重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术后存活52例,并发症以呼吸道居多,尤其是感染;病死2例.随访1~20个月,50例情况良好;其中1例残余分流、慢性心功能不全,1例非窦性心律.结论:适时选择手术治疗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丁力;胡英超;张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