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燕
目的:探讨低体重(≤10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疗效及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低体重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术后存活52例,并发症以呼吸道居多,尤其是感染;病死2例.随访1~20个月,50例情况良好;其中1例残余分流、慢性心功能不全,1例非窦性心律.结论:适时选择手术治疗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丁力;胡英超;张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疸的增多,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提高.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 共收治5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现作报道.
作者:丁辉;甄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假丝酵母菌与滴虫在阴道炎中的感染,以指导对该病的防治.方法:对我院附属医院817例门诊阴道炎患者及232名我院健康体检者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常规培养鉴定.结果:817例阴道炎患者中,分别检出假丝酵母菌214例和滴虫54例,检出率分别为26.19%和6.61%;我院健康体检者232名,分别检出假丝酵母菌28例和滴虫2例,检出率分别为12.07%和0.86%;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假丝酵母菌、滴虫是阴道炎常见病原菌.
作者:唐素兰;赵芳芳;冯锡才;刘从森;李英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性反转综合征发病的可能原因.方法:运用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染色体核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分析30个中期分裂相,核型均为46,XY.结论:该女性患者为46,XY男性性反转综合征;SRY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以及SOX基因的突变是导致性反转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作者:鲍明升;程双怀;梁玉华;黄银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42岁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手术标本经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表现为无痛性双侧附睾肿大,病理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恶性淋巴瘤.免疫表型CD45、CD20、CD79α阳性,CD45RO、CD3、细胞角蛋白(CK)、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阴性.结论: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极为罕见,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武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功能性遗尿的疗效.方法:对56例功能性遗尿的患者采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按辨证分型取穴,肾阳不足型取穴百会、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及太溪,脾肺气虚型取穴百会、气海、太渊、足三里及三阴交,1~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56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功能性遗尿疗效显著,治以补脾肺温肾阳.
作者:黄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70岁.以四肢活动障碍4年且逐渐加重而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四肢活动迟缓,症状逐渐加重,近半年出现反应迟钝,饮水呛咳,发音不清.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含糊不清,面具脸,偶有强哭强笑表现.
作者:李袁华;周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尾加压素(urotensinⅡ,UTN)的变化,探讨其在心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心衰组30例,NYHA心功能为Ⅱ~Ⅲ级;对照组19例,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UTN.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TN在治疗前心衰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P<0.01),并且不受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和心脏疾病种类的影响(P>0.05).结论:UTN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危险因素,在心衰的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周亚刚;张海婴;蒋克泉;伍旭升;张高峰;曹健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pS2、neu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5例乳腺癌组织蜡块进行回顾性检测. 结果:在65例乳腺癌中,pS2阳性表达率为50.8%;neu阳性率为46.2%,且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neu基因蛋白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检测neu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承泽农;武世伍;王萍;于东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对1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1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检验.结果:1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有41例阳性,阳性率为33.9%,而健康对照组全部阴性,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是否存在自身抗体的初筛检查中,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谷梅;梁春梅;颜爱萍;钟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应激反应的差异.方法: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全麻,Ⅱ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分别测定不同时段的皮质醇、血糖、SBP、HR等.结果:Ⅰ组的皮质醇、血糖、SBP在二氧化碳气腹后到排放二氧化碳后明显高于Ⅱ组(P<0.05~P<0.01).HR仅在排放二氧化碳后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从而对老年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葛春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50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490例和前列腺癌10例.结果:切除前列腺重量平均58.2 g.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剩余尿则明显减少(P<0.01). 结论:TUEVAP适应证宽,安全,并发症少,疗效好.
作者:夏仁惠;刘剑新;周伟邦;钱余;田长海;孟向荣;韩孝洲;张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异氟烷吸入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肝癌手术麻醉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36例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组(E组,n=18)和全麻组(G组,n=18).E组患者选择T8~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F3).两组诱导方法一致,静脉滴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插管后、手术切皮、肝门阻断、肝门开放、拔管后即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IL-6水平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E组硬膜外注入局麻药后,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虽有所变化,但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后和拔管后即刻G组SBP、DBP增加,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插管后至术毕G组血清IL-6水平升高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指标再灌注后均较缺血前升高(P<0.01).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异氟烷吸入,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晓红;金钟;薛梅;王南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例UAE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栓塞后即刻止血15例,2~7天后经对症治疗出血逐渐停止3例.其中6例有生育需要的患者保留了子宫,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UAE治疗子宫大出血有效而迅速,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易被患者接受等,配合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方美丽;郭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在给予西药抗生素静脉滴注、对重度发热者均配合物理降温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清开灵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予清热解毒口服液,一次20 ml,一天3次.两组疗效标准均按用药后记时观察,以体温恢复正常和症状消失时间的长短而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8%,对照组总有效率68.14%,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虞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毒副作用.方法:观察10例处于完全缓解期的ALL患儿应用40例次HD-MTX前后各器官功能的变化及毒副作用.结果: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损害、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发生率低.结论:HD-MTX对ALL患儿毒副作用轻,可以安全接受.
作者:毛国顺;郭玉淮;赵永;李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扩张、内置支架联合脾肾分流术治疗下腔静脉节段性病变伴肝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布-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布-加综合征14例采用本术式治疗.其中2例下腔静脉仅轻度狭窄只行经皮下腔静脉扩张成形术,然后行脾肾分流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及肝性脑病发生.2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自动出院.下腔静脉压力和门静脉压力分别由术前16~23 cmH2O和28~43 cmH2O降为术后9~14 cmH2O和20~28 cmH2O.随访12例,随访时间12~38个月,无腹胀、腹腔积液及下肢凹陷性水肿.结论:下腔静脉扩张、内置支架联合脾肾分流术是下腔静脉节段性病变伴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较好的选择.该法创伤小,疗效确切.
作者:周为民;李晓强;余朝文;聂中林;孟庆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儿28例进行分析观察.结果:治愈16例,好转7例,病死5例,病死率为18%,均死于MODS.结论:新生儿重症肺炎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程愈长,器官功能衰竭出现几率愈高,某一器官发生病变后,可引起另一器官的功能障碍.
作者:石佑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6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强心、利尿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加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及气促、肺部罗音的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2.5%高于对照组71.4%(P<0.05).气促缓解天数治疗组(4.52±1.23)天少于对照组(6.18±1.36)天(P<0.01);肺部罗音消失天数治疗组(5.24±1.18)天少于对照组(6.67±1.34)天(P<0.01).结论:硝酸甘油是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作者:罗厚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脑复灵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电凝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以观察脑复灵对大鼠神经行为障碍、脑梗死范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脑复灵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大脑中动脉阻断后而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轻脑梗死组织重量,较明显地提高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脑复灵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祝晓光;韦颖梅;吴华璞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