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俏梅;李方都
目的:比较单项新B超生物物理监测(BPS)、单项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与两者联合监护对过期妊娠的实用价值.方法:对BPS(即胎儿呼吸运动、胎动、肌张力、羊水量及NST)5项进行改良:去NST为单项监测,其余4项加胎盘分级称新BPS,两项联合监测称改良BPS,共监测过期妊娠68例.结果:联合监测双项异常的新生儿窒息数和羊水Ⅲ°粪染数明显高于联合监护均正常和单项监测异常者(P<0.005).结论:应用改良BPS联合监测胎儿情况明显优于单项监测.
作者:申庆文;孙祥熙;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块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术前采用Aloka-620型超声诊断仪对甲状腺肿块行多切面检查来确定肿块的性质和范围.结果:47例甲状腺肿块超声诊断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87.2%.结论:甲状腺肿块超声诊断是术前检查不可缺少的手段.
作者:何英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时,采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陈忠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9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并发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6.4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占首位(52.70%),其次是腹腔(18.92%).Child A级感染9.23%,Child B级感染32.31%,Child C级感染58.46%.发生医院感染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1.54%和96.9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病情危重、侵袭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白细胞计数减少及严重的并发症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医院感染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子宫破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98年8月~2000年3月,也门南方阿特戈医院收治的20例子宫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为完全性子宫破裂,2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破裂.3例合并膀胱损伤,1例同时合并膀胱及输尿管损伤,1例单纯合并输尿管损伤.4例感染严重,无继续生育要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6例行修补术.2例产妇死亡,病死率10%,围生儿19例死亡,病死率95%.结论:严密观察产程、严禁滥用缩宫素和前列腺素、严格掌握阴道助产指征,是预防子宫破裂的关键;术中应仔细检查有否合并泌尿道损伤,及时发现,及时修补,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何莲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及头颅CT特点.方法:对53例HIE住院患儿进行临床及头颅CT分析.结果:53例新生儿HIE均有窒息史,临床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部分患儿有低血钙、心肌等器官损害,头颅CT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包括不同程度低密度改变,28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新生儿HIE诊断主要依靠有窒息史、临床有中枢功能紊乱及头颅CT检查.
作者:冯翱;吴尚;黄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给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有效控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58株MRSA,用淀粉-碘比色法测定β-内酰胺酶,用琼脂扩散法测其对2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58株MRSA中产β-内酰胺酶53株,产酶率为91.4%.MRSA对除呋喃妥因及万古霉素外的大部分抗生素呈高度耐药(81.0%~100.0%),其中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但对利福平、阿米卡星、氯霉素、链霉素和环丙沙星呈中等程度耐药(55.2%~77.6%).结论:对MRSA的治疗不主张使用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应在药敏试验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陈安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手指离断伤后因游离残部毁损严重、丢失或限条件因素无法再植时,采用从伤指残端软组织内自远端行环状分离呈套式游离皮瓣,前移覆盖伤指残端,称之为套式皮瓣[1].1994年10月以来,笔者采用该方法修复手指离断伤残端创面120例(142指),取得良好疗效.现作一总结.
作者:苏永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术式改进的经验.方法:肿瘤局限在一侧腺叶95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肿瘤在两侧腺叶17例,5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2例行一侧甲状腺叶切除加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结果:1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3~5天拆线,均一期愈合.结论:改进后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确切,并发症低.
作者:邢宝平;鲍子雨;陈世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尽管心外科技术、麻醉和体外循环(CPB)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法赶上医疗费用的飞速上涨,世界各国都在开始研究如何节约医疗费用的问题,因而近几年来提出“快车道”的发展新战略.“快车道”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广泛适用的概念,它是缩短事物的中间过程,尽快达到终目标的一种方法,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它在心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是指革新麻醉和手术方法,早期拔管,使护理合理化,达到减少费用提高效益-价格比的目的.而“快车道”心脏外科(fast-track cardiac surgery,FTCS)初是由Verrier等1993年在华盛顿大学提出[2].目的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快车道”心脏外科的实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麻醉医师热烈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运淳;刘玉传;梁启胜;李立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假[性]延髓性麻痹(pseudo-bulbar paralysis,曾用名假性球麻痹)患者由于吞咽困难,进食易呛咳,严重者不能进食,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乃至衰竭死亡.1997年3月~2000年2月,我科收治30例,现将其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查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65例儿童哮喘1~1.5年,观察临床疗效,并用简易峰流速仪监测大呼气流速值(PEFR).结果:吸入布地奈德后,临床控制19例,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2%.大呼气流速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雾化吸入小剂量激素可作为一线用药预防儿童哮喘.
作者:姜尚林;宋华;韩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功能障碍[1].因此加强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对预防静脉炎等不良后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传翠;金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并可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1997年8月~2000年11月,我院收治有血钠检测HIE患儿38例.本文探讨二者的关系.
作者:吴小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24岁,G3P0.2000年9月4日上午10时45分因孕42+2周,不规则腹痛4 h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孕期产检无异常.查体:宫高34 cm,胎心144次/分,宫缩不规则,先露头位,宫口开指尖.B超示:ROT,胎盘Ⅲ级,羊水正常.入院诊断:过期妊娠.当天12时20分因宫缩弱予0.5%缩宫素静脉滴注,于凌晨零时40分宫口近开全时胎膜自破.羊水清,胎心正常,有少许阴道流血,阴道检查胎位ROP,胎心130次/分,宫缩每两分钟1次,每次持续30 s.于凌晨1时宫口开全,2时阴道流血较前略增多,胎心126次/分,2时30分胎心率减慢至108次/分.2时38分在会阴侧切下助娩一男婴,重3 350 g,无心跳、呼吸,外观正常,羊水血性,予吸痰,吸出物为血性.经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系列抢救15 min无效.30 min后胎盘不能自娩,于3时10分人工剥离娩出胎盘,检查胎盘大小正常,脐带血管呈帆状附着于胎膜,有一直径约0.3 cm的血管通过胎膜破口边缘,已撕裂.术后诊断:(1)过期妊娠;(2)脐带帆状附着伴前置血管破裂;(3)死产;(4)胎盘粘连.
作者:鲍小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VP)是近年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其结合经前列腺电切(TURP)和激光凝固汽化的优点,使前列腺切除术更安全,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无体外创面,更有利于术后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我院行此术治疗3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采用新的器械和步骤,也给手术护理提出新课题,现将术中护理作一介绍.
作者:邢小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肺癌心包转移是肺癌晚期的严重合并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针对患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收治25例肺癌心包转移患者的护理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廖丽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6年1月~1999年6月,我科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近全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共221例,术后8例出现颈部肿胀,现将其临床观察和护理情况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10~61岁.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甲状腺癌2例.根据8例患者颈部肿胀的性质和程度,又分为颈部单纯水肿4例,甲状腺窝血肿2例和喉头水肿2例.
作者:陈广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颈部双蒂肌瓣喉内移植修复喉部分切除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由41例喉部分切除患者中选择11例行双蒂肌瓣移植修复,全部病例均为单侧使用胸骨舌骨肌修复.结果:术后2个月11例患者喉功能(呼吸、发音、吞咽)全部恢复,拔管率100%.随访2年以上者9例,均无复发.6例术后1年电视喉镜复查,发现移植肌肉生长良好,发音时在原声带部位可见声带状突起,发音音质较好.结论:使用颈前双蒂肌瓣作为喉部分切除术后的修复材料,取材方便,易成活,抗感染力强;修复后其横纹肌纤维可体现肌肉随意参与的功能,更有利于发音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友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降低先天性髋脱位(CDH)漏诊率和早期治疗、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84~1998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4 222例进行检查,早期发现CDH 35例,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及特殊护理等方法治疗.结果:经早期诊治的患儿随访1.5~3年,治愈30例,治愈率85.7%.结论:早期治疗、护理对本病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司玫;曹乐维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