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照阳;关超
例1 女,16个月.出生后呕吐频繁,于1997年3月2日入院.患儿出生后第2天,因呕吐以肠旋转不良收住,行Ladd手术治疗.术后反复出现呕吐,经保守治疗有缓解.术后8个月再次出现呕吐,且含有胆汁,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水平部梗阻,行水平部粘连松解术,梗阻上方气液经挤压后可进入空肠.手术后2个月又出现呕吐,经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等治疗症状缓解,如此反复数次至今.多次钡餐示十二指肠球后梗阻,胃镜仅能到达十二指肠球部.第3次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第1、2段交界处膜状狭窄,中间有一小孔直径3 mm,切除瓣膜,行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痊愈出院.
作者:高克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为半合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阻碍细胞核蛋白50 S亚基的联接,抑制蛋白的合成而抑菌,抗菌谱与红霉素基本相同,临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创面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并用头孢唑啉进行对照.
作者:周名雄;徐国成;冒国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氦氖(He-Ne)激光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氨甲喋呤(MTX)辅以He-Ne激光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治疗组)与单用MTX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对照组)的输卵管妊娠肿块消失时间,及两组无子女患者在半年内子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妊娠肿块消失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无子女患者在半年内子宫内妊娠情况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2例半年内发生重复性宫外孕而治疗组无1例.结论:He-Ne激光有利于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功能恢复,减少重复性宫外孕的发生.
作者:杜丹丽;张莘;郭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中生理死腔量(VD)及其与潮气量(VT)比值(VD/VT)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无创性方法测定COPD和健康对照者静息与运动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自动计算出VD及VD/VT比值.结果:COPD组运动能力与运动中大通气量(VEmax)、大摄氧量(VO2max)、大潮气量(VTmax)、通气储备量(BR)均较对照组低.两组VD运动后均显著增高,组间运动前与运动后差异均无显著性;VD/VT值运动后均显著降低,但COPD组降低程度较小,运动后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动脉血pH值明显下降.结论:COPD缓解期患者运动中VD变化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VD/VT比值的异常主要由VTmax增加受限引起.
作者:郑翠霞;徐凤珍;王爱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前列腺炎患者中,细菌感染占很大比例.了解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预防和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环节.现对分离自临床的前列腺病原菌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王蓉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基因分型.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HCV-RNA检测,并对其阳性产物进行HCV非结构5区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安徽省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有五种,即Ⅰ、Ⅱ、Ⅲ、Ⅳ、Ⅱ/Ⅲ型,其构成比分别为0.53%、75.66%、13.23%、0.53%、6.35%.丙肝患者不同病种与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献血员与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透与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间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安徽省以HCV Ⅱ型为优势株,应加强对血透患者及献血员进行HCV筛检.
作者:王保龙;苏虹;倪进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前我国约有300万以上白内障盲人需要手术复明[1].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PC-IOL),因其并发症少及较好地解决眼球的屈光问题,而成为白内障的主要复明手段,它使得绝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术后重见光明,但仍有少数术后视力低下者.本文旨在寻找导致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
作者:屈立宜;陈蓓莉;齐显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并存胆石症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在未作好充分准备前行手术治疗是很危险的.若经过认真准备、妥善处理,糖尿病患者也可顺利度过手术及围手术期关.本文总结外科处理体会.
作者:王荣寅;高桂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时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6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56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中,蜕膜和Arias-Stella(A-S)反应37例(66.07%),高度分泌反应3例(5.36%),部分分泌期、部分增生期4例(7.14%),分泌期6例(10.71%),增生期6例(10.71%).5类子宫内膜的阴道流血时间及尿hCG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05).结论:蜕膜和子宫内膜A-S反应不是诊断异位妊娠的唯一依据,须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作者:赵锦;郭素琴;臧晓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排除其它如因椎管内肿瘤、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及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等病因引起的疼痛外,对多数原因不明或因受寒冷、潮湿及过度疲劳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发现红叶铁树叶、虎刺等治疗坐骨神经痛有特殊疗效.后自拟铁虎饮治疗5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吗啡(morphine)、哌替啶(pethidine)术后镇痛已屡见报道.但两者在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副作用等方面有何差异未见报道.本文旨在对二者术后镇痛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陈敏;韩延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足跟部组织缺损以小腿外侧筋膜皮瓣修复.方法:以腓动脉为蒂的轴型筋膜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16例(18块皮瓣).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功能及外形良好.结论:供受区邻近操作方便,不损伤主要血管,皮肤耐磨,外形及感觉良好.
作者:武建功;程新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气胸为临床急症,由于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而易误诊.本文旨在探讨误诊原因,以期尽早明确诊断.
作者:周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糖尿病的左心功能.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无症状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的左心功能.结果:患者的左心功能中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和心排血指数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P<0.01),舒张功能中除左室晚期充盈血流峰值外,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无症状糖尿病患者心肌功能已有损害.
作者:辛容;高洁林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外伤性瘢痕癌少见.本文旨在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切莫忽视这一肿瘤单元.
作者:张帆;王克飞;张永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CD4+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对结核杆菌(Mtb)不同抗原的增殖反应,以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这两类T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的变化. 方法:用Mtb分泌性蛋白抗原和耐热性低分子多肽抗原刺激健康人和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用荧光标记特异性单抗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新鲜分离和培养10 d后的细胞表型,以计数扩增的T细胞亚群数量. 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αβT细胞的数量比正常对照明显减低,而γδT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Mtb分泌性抗原仅能刺激CD4+αβT细胞增殖,而耐热性多肽抗原能刺激两类T细胞亚群增殖;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CD4+αβT细胞对Mtb分泌性抗原以及γδT细胞对Mtb耐热性多肽抗原的增殖反应均明显降低. 结论:CD4+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均参与机体抗Mtb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
作者:李柏青;宋秀宇;王安潮;徐凤珍;刘丛森;徐晓玲;周彩存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氨茶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简称病窦)的近期疗效.方法:治疗组12例,氨茶碱25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静脉滴注(静滴)4 h,每天1次,连用7~10 d后改用氨茶碱片0.1 g口服,每天3次,连用7 d,并每晚睡前口服复方长效氨茶碱1片(内含氨茶碱0.1 g);对照组12例,用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每天1次,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窦性心率和24 h Holter窦性心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平均窦性心率和24 h Holter窦性心率以及总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静止消失,平均窦性心率增至≥60次/分,平均窦性心率增加≥10次/分,短暂阵发性头晕、眼花或黑蒙消失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氨茶碱治疗病窦仅适用于严重持续窦性心动过缓者.
作者:李翊锐;方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方法,提高术前确诊率.方法:对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术前诊断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1例,其中膀胱镜检查、尿路造影确诊10例.结论:膀胱镜检查、尿路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处理上仍以采用半尿路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辛白;令卿;王耀林;焦福兰;李庆文;胡永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患者女性,46岁.胸闷2年余,加重伴左胸部隐痛1月,于1998年10月26日入院.查体:T 36.9℃;左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气管、心浊音界右偏.胸部X线、CT片示:左侧中下肺野被巨大软组织块影填充,边界清楚,有分叶,密度不均,内有多发散在斑片状钙化灶,纵隔向右侧移位.拟诊:左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作者:朱峰;缪华新;朱金鼐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肾脏肉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脏肉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同期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257例;其中,肉瘤占1.95%,平均年龄31.8岁.获随访4例,存活7个月~7年,平均31个月.结论:肾脏肉瘤治疗应以根治性切除为主.
作者:耿和;刘建民;刘玉干;胡永泉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