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红
NPB760呼吸机属于美国泰科公司所生产的一种电动电控类型无创呼吸机设备,体积较小,可以灵活的进行移动,其中的蓄电池不需要压缩空气源,日常使用具有较高便利性优势.且该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较高,具有自我检查的功能,在出现故障之后在显示器中自动地显示故障码,在了解故障码之后,就可以快速的寻找故障点,对其进行合理的维修.针对于此,下文分析NPB760呼吸机常见故障问题,提出几点维修建议.
作者:陈俊峰;刘建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60Co-γ辐照常用于食品和医疗器械的灭菌,但辐照在有效地杀灭微生物的同时也显著影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理化性质.因此,正确评估60Co-γ辐照灭菌的风险有利于降低其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文章介绍了60Co-γ辐照灭菌的相关分子机制,重点关注其对食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的影响.
作者:张伟;韩颖;张娇娇;张柏林;罗育浩;王亚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人工椎间盘假体的使用安全提出建议.方法:对2012~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MAUDE数据库中153例人工椎间盘假体有关伤害病例报告和1994~2015年96篇涉及不良事件的国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工椎间盘假体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沉陷、移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结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加强风险意识,健全监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作者:曹帆;卞蓉蓉;李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九部委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文章借助行业专业人士、专业机构,针对目前医药购销领域中医疗设备捆绑试剂、耗材采购的现象进行汇总剖析采购难点,澄清医院以往的认识误区,探讨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法,后形成可执行的策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彤;陈伟豪;唐通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临床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对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及预后安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镜下切除组:59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方案治疗;开腹切除组:56例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方案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①镜下切除组术中与预后各项指标对比开腹切除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②镜下切除组术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开腹切除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③镜下切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开腹切除组明显较少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显著,能够提高预后恢复,还可降低术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预防术后感染以及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玉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及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将其依据手术方案分为神经内镜组、显微手术组,每组各30例,并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经治疗的术中出血量为(50.33±10.05)mL,手术时间为(1.91±0.52)h,血肿清除率为(89.66±10.2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均优于显微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143.46±35.87)mL,手术时间为(3.21±1.02)h,血肿清除率为(71.64±7.97)%,并发症发生率26.67%,P<0.05.结论: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效果较显微手术更为显著,其手术时间较短,可对血肿大限度的清除,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张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麻醉方法在电子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具体效果,寻找一种更加适合的电子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雾化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后的复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以及患者呛咳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80%;观察组有20例患者无咳嗽,而对照组只有1例患者无咳嗽;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复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加理想,麻醉的优良率更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呛咳程度,提高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效果.
作者:单立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不同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质量参差不齐.文章应用BFE系统对不同企业的医用外科细菌过滤效率进行检测,评价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颗粒的阻留效果.结果提示,2017年6~12月与2017年6~12月的检测结果比较,细菌过滤效率合格率呈上升趋势;BFE系统评价医用外科口罩细菌过滤效率性能稳定,筛选出了不合格产品,检测部门加强抽查监管和规范检测方法对规范医用外科口罩的生产及质量的提高有帮助.
作者:伍锡栋;丁琦;张芸;张五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采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对小儿乳牙龋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小儿乳牙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40颗龋齿,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龋齿为76颗,对照组龋齿为64颗.给予对照组低速涡轮转修复法治疗,给予观察组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合作率为89.74%,对照组的合作率为5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小儿乳牙龋的效果强于采用低速涡轮转修复法的治疗效果,患儿更易合作,且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李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加强门诊手术室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手术器械的遗失率.方法:采用QCC的工作方法,遵循PDCA循环模式,分析手术器械遗失的要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结果:两个月的器械遗失例数由原来的243例降低至8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有效降低了器械遗失率.
作者:全培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比较GB/T 14233.2-2005和GB/T 16886.5-2017中涉及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MTT法的差异,为试验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GB/T 14233.2-2005和GB/T 16886.5-2017中的MTT法检测8种医疗器械的细胞毒性,比较两种方法对同一样品的结果判定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由于两个标准在细胞浓度、培养时间、结果判定方面都有所不同,对同一种样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判定结果.
作者:田林奇;韩颖;魏聪;徐玉茵;周静;张娟丽;郭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在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89例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即全髋组(46例)和半髋组(43例).通过3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髋组拔管时间与半髋组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失血量、总引流量显著高于半髋组,术后剧痛率显著低于半髋组(P<0.05);全髋组髋臼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半髋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半髋关节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各有利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较慢,但相比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疗效比较满意.
作者:胡东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切除手术和腹腔镜切除手术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配合采用腹腔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选择采用腹腔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其手术的治疗价值明显比开腹切除手术更优,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能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安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设计了一款用于放射介入诊疗中的X射线防护铅屏风,并对它在实际应用中的辐射防护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使用热释光剂量计对有无铅屏风情况下操作人员防护服内外受照剂量进行监测.结果:在无铅屏风时,防护服平均屏蔽效果可达75%以上,在有铅屏风后,平均屏蔽效果可达95%以上.结论:介入放射诊疗中,铅屏风在防护服的基础上对操作人员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作者:瞿渊超;郑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支架与肠梗阻导管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35例)和导管组(35例).支架组采用支架置入方式进行肠道准备,导管组采用肠梗阻导管置入方法进行肠道准备,随后择期行腹腔镜肠切除术与吻合术,对比两组置管/支架中是否出现出血穿孔等情况,并记录中转急诊手术发生率,并对比两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气液平面时间消失时间,术前减压准备时间及腹腔镜术后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均成功置入导管或支架中,置入过程中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无中转急诊手术者.导管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肠管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术前减压准备时间均显著少至于支架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梗阻性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前应用肠梗阻导管减压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降低中转开腹和术后并发症风险.
作者:尹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技术应用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对患者血清、泪液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眼部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经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实验组46例,均为行超声乳化治疗的患者,对照组42例,均为经过囊外摘除术治疗的患者,观察两组血清、泪液炎性因子变化及眼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术后血清IL-1β(12.62±2.16)pg/mL、TNF-α(12.56±2.07)pg/mL、IP-10(112.85±7.1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泪液(15.62±2.63)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泪液IP-10(120.52±9.25)pg/mL、TNF-α(4.08±0.7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VF-14评分(84.85±2.7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9.24±2.26)分,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适用于白内障的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血清、泪液炎性因子浓度,促进眼部功能的恢复.
作者:柏晓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患者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1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纳入课题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记录并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息肉一次性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患者51例,平均手术时间(29.55±1.95)min,失血量(5.01±0.12)mL;共有消化道息肉共67枚,67枚息肉均经胃肠镜下高频电凝一次性切除,切除率为100%(67/67);术后1例有出血现象,以金属钛夹等治疗成功止血,未见消化道穿孔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51).结论:消化道息肉患者应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且安全有效.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合成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并检测其体外缓释作用.方法:本实验使用可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采用乳化分散法,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包裹,制成可控制释放的微粒.测定VEGF体外释放情况并描绘成曲线.结果:制得VEGF的缓释微粒大小约80~120nm.体外释放检测开始时为快速释放期,随后为缓慢持续释放.结论:此实验证实成功构建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
作者:钟声;尚耀华;杨文峰;任远飞;董玉金;梁武;张铁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依据25000系列国家标准对医疗器械软件信息安全性测试开展研究.结合检测实际案例阐述了医疗器械软件网络信息安全性的常见检测项目和要求,探讨目前医疗器械产品在网络信息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以推动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
作者:刘茹;刘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分别应用于临床,分析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为以后该疾病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采用PFNA治疗手段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手段的患者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要明显比对照组少,但卧床时间却比对照组长(P<0.05).从后一次随访记录中可以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1.7%和93.2%.结论: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选择PFNA治疗手段还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手段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需根据不同患者有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家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