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渊超;郑刚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双极电凝联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选出14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鼻腔填塞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术结合鼻腔填塞治疗,对比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和鼻腔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联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止血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姜晓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接诊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经阴道组(43例)和腹腔镜组(40例).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排气恢复时间及肌瘤残留情况、复发情况.结果:经阴道组排气恢复时间(15.69±0.14)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5±0.31)h显著高于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77.28±3.45)mL、住院费用(3581.37±121.45)元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经阴道组子宫肌瘤残留率(9.30%)、复发率(2.33%)和腹腔镜组(7.50%)、(5.0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在子宫肌瘤的应用中各有利弊,经阴道手术在失血量和住院费用方面较低,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较慢,此外,两组具有大致相当的肌瘤残留率、复发率,临床医师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栾晓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4008S型血液透析机设计紧凑合理、外观精致、操作简单,市场占有率大.就4008S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三例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工程师对血液透析机的维修提供参考,达到节约维修资金的目的.
作者:谢坐祥;冯定;吴开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60Co-γ辐照常用于食品和医疗器械的灭菌,但辐照在有效地杀灭微生物的同时也显著影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理化性质.因此,正确评估60Co-γ辐照灭菌的风险有利于降低其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文章介绍了60Co-γ辐照灭菌的相关分子机制,重点关注其对食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的影响.
作者:张伟;韩颖;张娇娇;张柏林;罗育浩;王亚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切除手术和腹腔镜切除手术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配合采用腹腔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选择采用腹腔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其手术的治疗价值明显比开腹切除手术更优,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能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安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为提高供应商服务质量,保障供需双方权益,探讨基于医用耗材采购平台的供应商评价机制,包括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违规评价及处罚.采用该评价机制评价的结果精确量化、发布面广、指导性强,为用户选择耗材供应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耗材采购平台进行供应商管理提供支持.
作者:夏燕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硬膜外麻醉和分娩镇痛仪应用于无痛分娩效果对比.方法:将本院1年内收治的120例无痛分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行硬膜外麻醉为观察组,60例行分娩镇痛药分娩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引导助产率以及缩宫素干扰率.结果:观察组60例产妇疼痛均为0级,对照组5例0级、51例1级,4例为2级疼痛.宫口开全的时间观察组短30min,长4h,对照组短1h,长4h.两组均使用缩宫素,其中对照组25例使用,观察组41例使用.阴道助产率观察组9例使用,比例15%.对照组3例使用,比例5%.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不过就目前看,硬膜外麻醉更理想,镇痛仪只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同时,两组均可缩短第一产程,保障母婴安全,但硬膜外无痛分娩的阴道助产率及缩宫素干扰率较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应用温度压力检测仪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性能测试,实时了解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理参数.方法:采用温度压力检测仪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温度压力检测仪检测的结果与设定的灭菌参数存在差异,灭菌器自带的温度传感器因长期使用而出现偏差.结论:应定期采用温度压力检测仪对灭菌参数测试,便于掌握灭菌器性能和灭菌包裹内部温度、时间,精确地检测灭菌质量,同时检测仪可以用于灭菌器故障原因分析.
作者:田泽芳;杨小燕;吴伟;朱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膝关节疼痛患者60例,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采取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基于此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3.33%明显较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较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关节功能,还可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麻醉方法在电子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具体效果,寻找一种更加适合的电子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雾化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后的复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以及患者呛咳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80%;观察组有20例患者无咳嗽,而对照组只有1例患者无咳嗽;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复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加理想,麻醉的优良率更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呛咳程度,提高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效果.
作者:单立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九部委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文章借助行业专业人士、专业机构,针对目前医药购销领域中医疗设备捆绑试剂、耗材采购的现象进行汇总剖析采购难点,澄清医院以往的认识误区,探讨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法,后形成可执行的策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彤;陈伟豪;唐通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由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血管支架的应用正不断增加.生物可吸收支架(BRS)代表了30年介入心脏病史中的一种新型范例.BRS有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人体后异物反应、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生少,内皮化更完全等优点,这项技术克服了金属支架的局限性,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文章就几种基于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新型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特点、临床试验、应用情况、未来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姜凯迪;王春仁;刘丽;韩倩倩;赵丹妹;薛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对于骨关节周围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关节周围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推拿治疗,观察组选择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疗效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震国;董其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静电纺丝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制备新型纳米纤维的技术,聚合物溶液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两纳米到几微米的纤维.静电纺丝纤维与普通纤维相比,具备表面积体积比高,孔隙率可调节,延展性好,纤维精细程度与均一性高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纳米催化、光电子、生物医药、国防和安全等各个领域.文章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静电纺丝纤维特性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如组织工程支架、伤口敷料、酶固定、药物控释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及临床的应用前景.
作者:尹玉霞;郑秀娥;鲁守涛;王鲁宁;张海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67.3±4.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8.1±3.7)岁.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固定治疗方式,实验组则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参与本次研究之后,使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方面优于实施传统内固定治疗术的对照组(P<0.05).研究之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之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也较好.
作者:李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合成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并检测其体外缓释作用.方法:本实验使用可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采用乳化分散法,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包裹,制成可控制释放的微粒.测定VEGF体外释放情况并描绘成曲线.结果:制得VEGF的缓释微粒大小约80~120nm.体外释放检测开始时为快速释放期,随后为缓慢持续释放.结论:此实验证实成功构建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
作者:钟声;尚耀华;杨文峰;任远飞;董玉金;梁武;张铁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技术应用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对患者血清、泪液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眼部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经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实验组46例,均为行超声乳化治疗的患者,对照组42例,均为经过囊外摘除术治疗的患者,观察两组血清、泪液炎性因子变化及眼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术后血清IL-1β(12.62±2.16)pg/mL、TNF-α(12.56±2.07)pg/mL、IP-10(112.85±7.1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泪液(15.62±2.63)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泪液IP-10(120.52±9.25)pg/mL、TNF-α(4.08±0.7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VF-14评分(84.85±2.7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9.24±2.26)分,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适用于白内障的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血清、泪液炎性因子浓度,促进眼部功能的恢复.
作者:柏晓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CT、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且高度怀疑为股骨头坏死的8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同时进行CT诊断、MRI诊断,并跟访到患者终病理诊断结果.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不同诊断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终病理诊断确诊,MRI诊断符合率为96.25%,显著高于CT诊断符合率78.7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等显示率方面,MRI诊断高于CT诊断,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均可用于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但是MRI诊断准确率高,且能够更好地显示典型征象,为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克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就椎间孔镜与开放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采取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研究组50例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两个组别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92.0%,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1.4±0.4)cm、术中出血量(25.9±4.7)mL、手术时间(38.1±8.8)min、卧床时间(33.1±7.8)h,对照组(5.1±0.9)cm、(60.2±6.8)mL、(71.8±10.9)min、(88.3±10.4)h,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收获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曲大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BIS监测下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就诊的50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两组患儿按照每千克体重2mg丙泊酚与0.1mg咪达唑仑的标准给予静脉注射麻醉入睡并入室,观察组在麻醉诱导之前的10min按照每千克体重1μg标准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在麻醉诱导之前的10min泵入剂量相同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儿相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对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果:经两组患儿监测效果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相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在BIS监测下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于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蔡会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