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胡东明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在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89例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即全髋组(46例)和半髋组(43例).通过3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髋组拔管时间与半髋组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失血量、总引流量显著高于半髋组,术后剧痛率显著低于半髋组(P<0.05);全髋组髋臼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半髋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半髋关节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各有利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较慢,但相比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疗效比较满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凝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目的:研究在血液透析中造成透析器凝血的原因以及必要的解决举措.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并对其进行有效地干预.结果:经过干预之后,患者的凝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根据血液透析器凝血产生的实际原因进行合理的干预,以此达到降低患者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凝血现象的发生,保障血液透析效果.

    作者:迟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的合成与鉴定

    目的:合成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并检测其体外缓释作用.方法:本实验使用可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采用乳化分散法,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包裹,制成可控制释放的微粒.测定VEGF体外释放情况并描绘成曲线.结果:制得VEGF的缓释微粒大小约80~120nm.体外释放检测开始时为快速释放期,随后为缓慢持续释放.结论:此实验证实成功构建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

    作者:钟声;尚耀华;杨文峰;任远飞;董玉金;梁武;张铁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器械遗失率的应用

    目的:加强门诊手术室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手术器械的遗失率.方法:采用QCC的工作方法,遵循PDCA循环模式,分析手术器械遗失的要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结果:两个月的器械遗失例数由原来的243例降低至8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有效降低了器械遗失率.

    作者:全培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4008S型血液透析机故障维修三例

    4008S型血液透析机设计紧凑合理、外观精致、操作简单,市场占有率大.就4008S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三例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工程师对血液透析机的维修提供参考,达到节约维修资金的目的.

    作者:谢坐祥;冯定;吴开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行超声检查诊断,术后行病理学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检查良性病变检出率为92.22%,恶性病变检出率为3.33%;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检出率为93.33%,恶性病变检出率为5.56%;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超声诊断有1例良性病变误诊,有2例良性病变漏诊,有1例恶性病变漏诊.超声和病理学诊断对于甲状腺囊肿、乳头状癌、增生结节、滤泡性腺瘤、炎性结节等病理分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结果能够为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提供准确性较高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佟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及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将其依据手术方案分为神经内镜组、显微手术组,每组各30例,并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经治疗的术中出血量为(50.33±10.05)mL,手术时间为(1.91±0.52)h,血肿清除率为(89.66±10.2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均优于显微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143.46±35.87)mL,手术时间为(3.21±1.02)h,血肿清除率为(71.64±7.97)%,并发症发生率26.67%,P<0.05.结论: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效果较显微手术更为显著,其手术时间较短,可对血肿大限度的清除,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张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NPB760呼吸机故障与维修研究

    NPB760呼吸机属于美国泰科公司所生产的一种电动电控类型无创呼吸机设备,体积较小,可以灵活的进行移动,其中的蓄电池不需要压缩空气源,日常使用具有较高便利性优势.且该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较高,具有自我检查的功能,在出现故障之后在显示器中自动地显示故障码,在了解故障码之后,就可以快速的寻找故障点,对其进行合理的维修.针对于此,下文分析NPB760呼吸机常见故障问题,提出几点维修建议.

    作者:陈俊峰;刘建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比分析CT、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比分析CT、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且高度怀疑为股骨头坏死的8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同时进行CT诊断、MRI诊断,并跟访到患者终病理诊断结果.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不同诊断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终病理诊断确诊,MRI诊断符合率为96.25%,显著高于CT诊断符合率78.7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等显示率方面,MRI诊断高于CT诊断,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均可用于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但是MRI诊断准确率高,且能够更好地显示典型征象,为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克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体成分分析仪产品安全有效性探讨

    文章主要基于技术审评中关于人体成分分析仪产品发现的常见问题提出应对分析,为企业产品注册申请时提供参考,以保证人体成分分析仪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作者:陈虹蓁;许晓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率分析

    目的:分析对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67.3±4.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8.1±3.7)岁.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固定治疗方式,实验组则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参与本次研究之后,使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方面优于实施传统内固定治疗术的对照组(P<0.05).研究之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之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也较好.

    作者:李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骨折中对患者创伤指标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支架应用于胫腓骨骨折在创伤指标和预后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固定组(以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纳入了36例)和外固定组(以外固定支架治疗,纳入了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创伤指标浮动情况和预后效果.结果:外固定组术后Cor(120.27±11.16)mg/L、Hp(16.94±2.43)mg/L、NE(0.81±0.27)mg/L、CER(18.75±1.85)mg/L显著低于内固定组(P<0.05);外固定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率(5.00%)显著低于内固定组(13.89%),P<0.05.结论:针对胫腓骨骨折,相比钢板螺钉内固定,采取外固定支架更有利于患者创伤修复,且预后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闫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骨关节周围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对于骨关节周围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关节周围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推拿治疗,观察组选择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疗效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震国;董其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用高压氧舱维保浅谈

    根据本院使用的烟台冰轮公司生产的小型空气加压氧舱维护保养经验,介绍高压氧舱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分析排除.氧舱是高压氧治疗科的关键设备,它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不容忽视.文章就空气加压舱面罩吸纯氧类氧舱系统的安全维护作简要分析.

    作者:牛利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分析

    在医疗行业中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判定疾病、诊疗患者的重要工具,医疗设备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效果.目前,医院中医疗设备不断增多,但多数医院设备维修管理方式仍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效率差强人意,影响患者诊疗效果.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中,加强精细化管理,可以更高效地保障医疗设备可持续运行,促进诊疗效果提升,推动医院发展.

    作者:许寿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工程维修工作中芯片级维修的步骤与前景展望

    芯片级维修工作枯燥而又有高度的挑战性.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把原本模块级的维修,变成了芯片级的维修,极大降低了维修的成本.精密医疗设备几万、十几万元的维修费用,成本就可以降低为几元、几十元,还能通过维修案例的汇总分析,了解到故障频发的原因、是否有设计的缺陷、元器件参数选用的不合适等情况,减少故障恢复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作者:曾彩辉;丘秀生;冯定;牟强善;李敬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对脊柱骨折生物力学和远期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相比在治疗脊柱骨折中对生物力学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病例来源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脊柱骨折经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骨折复位固定方式不同,随机分成2组,为经伤椎组(n=38)和跨伤椎组(n=36),比较治疗1年后两组生物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结果:经伤椎组在治疗后1年矫正丢失度(1.36±0.29)、矢状面Cobb角(5.37±0.78)显著低于跨伤椎组,伤椎前缘高度比(93.72±7.6)、骨折椎椎管面积比(90.18±5.82)显著高于跨伤椎组(P<0.05);经伤椎组并发症率(7.89%)和跨伤椎组(16.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使用经伤椎固定能够有效改善脊柱骨折患者多项生物力学指标,对促进远期预后有良好效果.

    作者:郝家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产品安全有效性研究

    内容提要:参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及《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资料基本要求(试行)》等一系列法规的要求,对二类诊断试剂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的审评关注点性能指标、临床评价、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李风梅;张龚敏;吴林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在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89例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即全髋组(46例)和半髋组(43例).通过3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髋组拔管时间与半髋组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失血量、总引流量显著高于半髋组,术后剧痛率显著低于半髋组(P<0.05);全髋组髋臼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半髋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半髋关节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各有利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较慢,但相比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疗效比较满意.

    作者:胡东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医用耗材采购平台供应商评价机制的探讨

    为提高供应商服务质量,保障供需双方权益,探讨基于医用耗材采购平台的供应商评价机制,包括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违规评价及处罚.采用该评价机制评价的结果精确量化、发布面广、指导性强,为用户选择耗材供应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耗材采购平台进行供应商管理提供支持.

    作者:夏燕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将病患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高频电刀手术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结论:对于痔疮患者,使用高频电刀手术开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强,能全面减少患者康复时间,有助于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张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