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守平;张兰凤;陈志云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伴皮疹,指趾特异性脱屑,皮肤黏膜充血及颈淋巴结肿大,多认为此病是一种或多种未知的病原体感染后的免疫异常反应,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见于2~8岁的小儿,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重者可因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或动脉瘤破裂而死亡,因此加强此类病人护理,防止并发症尤为重要.我院自1998年起对川崎病患者进行了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勇波;张志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总结6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发生感染的病原学检查、血糖控制情况、病程等.糖尿病的诊断按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的诊断标准,肺部感染的诊断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X线和痰菌检查确定.结果:病原菌多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通过调整血糖,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选用抗生素,使病程缩短.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做好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糖尿病肺部感染的关键.
作者:曹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技术作为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干部病房为老干部做医疗保健工作,病人年龄大,要求较高,都是反复住院,多种疾病共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要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要高,以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痛苦.现将本人近二十年临床静脉穿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敏;杨爱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便秘是指个体处于一种排便习惯有改变的状态,往往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出干硬便.便秘不仅增加了病人的身心痛苦,同时也可能影响疾病的康复,如术后用力排便可能会引起继发性出血.我们针对便秘发生的有关因素,对泌尿外科50例高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饮食宣教,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防治便秘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金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护理记录单的改进护理记录是护士针对护理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它不仅是衡量护理质量、提供诊疗的依据,同时也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定的法庭证据.我院自2003年6月起开始试行一种新的护理表格形式,即一般护理记录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床位号、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作者:李玉莲;冯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本文回顾439例多处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抢救要有统一指挥者,医护密切配合,采取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及给予细致而周到的护理.结论:抓住时机采取及时得当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美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国自1989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在区域规划指导下对医院实施分级管理与评审,从而加快了医疗机构管理进程,规范了医疗工作行为,按等级实施部分收费标准调整,在服务质量、医疗技术发展、专科建设、医院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及提高.现就继续开展医院评审有关事宜与同行探讨.
作者:郭齐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本文以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为指导就如何提高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作者:钟玉杰;李悦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EF监测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哮喘住院患儿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对哮喘防治知识了解程度与患者年龄有关,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对每日进行PEF监测,90%的患者及其父母缺乏认识和重视.结论:PEF作为客观的肺功能简易指标,可用于监测与评价哮喘轻重程度,对降低哮喘发作的次数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哮喘家庭自我管理的依据.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有关PEF监测的教育.
作者:金友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技术与理念也在日益更新,广大护理人员迫切地想把自己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技术整理成文,进行交流,但因多数护理人员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写作培训,不知如何撰写文章.且目前有关护理文章撰写的参考书籍及辅导材料不多,难以查找.为此,笔者特撰写本文,以期能对广大护理人员的文章写作有所裨益.
作者:杨宇;郑英善;崔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是机械性辅助循环的方法之一,IABP基本的工作原理即为将动脉收缩压力波的相位延迟到舒张期,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左心室功能.作为常用的辅助循环装置,明显地降低了死亡率.我科使用IABP辅助循环技术治疗1例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有效控制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保证了抢救的成功,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鼻窦内窥镜手术(ESS)的护理体会.方法:对83例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及术腔护理、出院指导等系统护理.结果:治愈68例,好转15例,疗效满意.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系统的护理与手术同等重要.
作者:张媛娜;刘波;杜鸿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是长春市早参与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医院之一,又是后结束SARS防治工作的唯一医院.在这场突发性灾难中,护理部从容面对SARS病毒的疯狂肆虐,充分发挥了护理部的技术指导、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为我院顺利完成发热门诊、留验站,长春市非典型肺炎诊疗中心救治工作起到了保证作用.
作者:刘仲梅;张全英;李丽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供应室是医院各种无菌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重要场所,负责全院临床科室的医疗用品的回收、处置、高压灭菌、发放等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的安全、诊疗护理水平、医疗安全,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顾莉;刘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 FES)是由于脂肪栓子进入血流阻塞小血管尤其是阻塞肺内毛细血管,使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脂酶释放,或因外伤应激而释放的儿茶酚胺,激活腺嘌呤环化酶从而催化血清中不活动的脂酶变成活性脂酶,使中性脂肪水解成游离脂肪酸(FFA),刺激血管,使其发生血管炎,并与内膜分离,破坏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使其渗透压升高,从而发生肺部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急性肺水肿,导致呼吸功能障碍、低氧血症,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1].它是创伤尤其是长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的严重并发症.FES发病率虽然不高,但病情重,死亡率高,故对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求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原则,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分析及处理.2000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FES病人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迟红丽;吴乃君;李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血液紫外线照射回输法简称血液量子疗法,是用自身血在体外经紫外线照射致血液光化作用和氧合作用后再回输体内.我院自1994年10月~2002年9月,对296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行量子疗法,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田希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1].随着护理学科和护理管理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以往的质量管理方法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已不能适合当今护理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总结了不足的地方,重新修订了护理质控的方法,采取护理部不定时、不同内容分组进行质控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陈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肝性脑病是重症肝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症肝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我科应用食醋通过结肠给药,先以清洁为主后以保留为辅.通过反复临床实践,证实此方法清除肠道内氨的蓄积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安全方法.
作者:宋红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3年7月,我科收治了1例脑血栓后遗症合并支气管肺炎的病人,入院时骶尾部有巨大褥疮,经过3周的治疗,已有好转.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赵艳霞;邢艳;万云平;刘丽丽;谢华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中间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1996年9月~2002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重症中间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治愈32例,治愈率84%.机械通气时间1~15d,平均4d,住院天数7~25d,平均12d.结论:加强对重症中间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过程的全面护理可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弘;高万荣;闫昆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