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黎昕;兰红勤;周亮
目的:探究双带绊纽扣钢板(ENDOBUTTON)技术在重建肩锁关节临床应用.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 ~2017年7月收入30例重建肩锁关节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术前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constan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术后VAS、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重建肩锁关节患者实施双ENDOBUTTON技术,能够减少术后疼痛,并且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较好.
作者:裴梓峰;李寒姝;周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龈下洁治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8例慢性牙周炎分到观察组(n=94例)和对照组(n=94例),观察组采用超声龈下洁治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工龈下刮治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牙周附着水平(CAL)、牙周袋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GBI)、菌斑指数(PL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CAL、PD、GBI、PLI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CAL、PD、G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观察组的PL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6/9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8%(20/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龈下洁治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与手工龈下刮治法的效果相当,但超声龈下洁治法的菌斑指数方面更佳,并发症更少.
作者:曹国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索分析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 ~2017年3月收治84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84例进行超声内镜诊断,有78例与病理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为92.86%,有6例与病理结果不符合,不符合率7.14%.有3例超声内镜检查为第四层回声,不均匀病变,术后病里证实为异位胰腺2例,间质瘤1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接受回访,内镜检查无肿瘤残留、无消化道狭窄,愈合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内镜的应用有助于明确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层次和浸润情况且诊断的符合率高,对于肿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治疗该病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成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影像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1日 ~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参考病理诊断结果,判断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和影像特点.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癌符合率94.12%(32/34)、滤泡状癌87.50%(7/8)、髓样癌83.33%(5/6)、未分化癌100%(4/4);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显示病灶存在低回声结节且形态不规则,86.54%(45/52)的患者病灶内存在丰富血流信号,信号等级为2~3级.结论:在甲状腺癌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可反应癌症组织周围形态,并展示其血流信号情况.
作者:林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根管填充的应用与填充程度.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 ~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患者分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根管填充治疗,根据填充程度划分超充组、欠充组、适充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三组牙体牙髓疾病转归率;疼痛程度;干预前后患者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适充组牙体牙髓疾病转归率98.00% 高于超充组66.00%、欠充组50.00%,P<0.05.适充组疼痛程度(2.12±0.77)分低于超充组(4.12±1.01)分、欠充组(4.10±1.02)分,P<0.05;干预前三组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适充组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超充组、欠充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根管填充的应用效果确切,但填充程度可影响治疗效果,其中,适充的治疗效果好,可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牙齿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士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介绍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辐射发射现场测试标准要求和测试方法.由于这类设备不能进入暗室进行辐射发射的标准测试,只能进行现场测试而辐射发射的现场测试对空间环境、测试方法及条件均有着严格的规定.文章根据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特点,参照相关标准的要求,阐述了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辐射发射现场测试方法.
作者:黄丹;徐珂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基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注册技术审评的要求对第二类医疗器械配方类产品的类别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核查、使用说明书、生物相容性评价、技术要求、临床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张龚敏;李风梅;林卓立;蔡丹丹;赖锦坝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 ~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MHD治疗的5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借助生物电阻抗法,分别测量、计算患者的ECW%、ICW% 和ECW/ICW.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男性透析前、后的ICW%和ECW% 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较之正常对照组,同性别HD患者的透析前ECW% 和ECW/ICW均显著增高(P<0.01),同性别HD患者的透析后ECW% 和ECW/ICW均显著降低(P<0.01).同性别HD患者的透析后的ECW% 较透析前降低(P<0.05);同性别HD患者的高血压组内,其透析前、后的ECW%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MHD患者体液分布异常主要表现为透前ECW% 增多,ECW是透析超滤液的主要来源.借助生物电阻抗技术可评估患者透后ECW% 以MHD患者干体重.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植入性、介入性等高价值、高风险的医疗器械.文章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分析高值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本文介绍根据本院的地处高寒地区就高场磁共振设计安装经验,为其他医院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高研;张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比磁共振(MRI)和64排螺旋CT诊断膝关节外伤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70例,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并分别记做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对照组共检出64例,检出率为91.43%;治疗组共检出69例,检出率为98.57%.治疗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正确率上,治疗组采用磁共振检查,在多项检查中正确率达到100%,高于对照组的检查正确率(P>0.05).结论: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均可以有效检查膝关节外伤,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戴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应用于危重患者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两组危重患者接诊后均提供临床常规院前院内急救措施,研究组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选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对照组重症患者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选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结果:研究组重症患者急救成功率(80.8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9%),P<0.05.结论:应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可显著提高危重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宋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冠状动脉疾病、急性肺动脉栓塞统称为胸痛三联征.一站式多层螺旋CT检查指一次打药一次扫描同时显示冠状动脉、胸主动脉及肺动脉情况,还可以显示胸部其他疾病.一站式多层螺旋CT检查对迅速查找发现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对于胸痛三联征的筛查迅速发展、普及,对于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郭健;张伯生;贾福艳;祝冲;白振武;魏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图像分类、检测等任务中相对传统识别方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2017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皮肤检测系统发布,人工智能在皮肤病诊断系统中的应用开始普遍.文章从人工智能用于皮肤病诊断的原理、方法、现有系统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分析皮肤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空间,以期推进我国皮肤疾病的医疗诊断水平.
作者:谢俊祥;张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分析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联合吸引器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 ~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牙周菌斑指数、视觉疼痛评分、治疗成功率以及牙龈出血指数.结果: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4.87%(37/39)、对照组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76.92%(30/39),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视觉疼痛评分以及牙龈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联合吸引器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联合吸引器治疗方法.
作者:胡晓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选择采用后腹腔镜方法对于肾上腺肿瘤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1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肿瘤的切除,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切除,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经统计软件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肾上腺肿瘤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靖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 ~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32例患者(观察组)及行开腹结肠癌手术的44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10/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在结肠癌患者中施以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并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外用药治疗顽固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顽固性白癜风患者分到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丙酸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方丙酸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36/45),其中无效9例,有效8例,显效12例,痊愈1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89%(22/45),其中无效23例,有效8例,显效7例,痊愈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顽固性白癜风患者中施以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丙酸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芝佳;行敏;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运用XFT-2001P神经肌肉定位仪定位患侧胫前肌的敏感位置后再进行XFT-2001D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治疗脑卒中足下垂的疗效观察.方法: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偏瘫肢体训练、针灸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神经肌肉定位仪寻找患侧胫前肌的佳刺激部位后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则由医师的主观经验对解剖位置定位后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康复训练.两组观察时间为2周,采用患侧下肢肌力(徒手肌力测定,MMT)、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BI)及踝关节背曲主动关节活动度(ROM)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楼梯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关节活动度均有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下肢肌力、运动功能及踝关节主动活动度的疗效确切,但结合XFT-2001P神经肌肉定位仪明确神经定位敏感点后再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帮助.
作者:骆明军;陈星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显著好于对照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显著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刘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