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蓉;宋金武;黎英文;邓金花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科治疗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耳机主体、可挠性连接部和耳塞,该装置不仅可防护治疗过程中雾气或粉末或强光等不良因素伤害眼睛,还可降低噪音,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还可借力撑开口腔,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脉搏频率,从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增加了复杂治疗的安全性.耳机主体可重复使用,开口器和防护镜可拆卸设计便于更换及消毒.该防护装置一物多用,功能齐全,结构简单.
作者:郭竹玲;李斯日古楞;甘姗灵;陶思雨;赵秋怡;岑春桃;李冰霞;郑旭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对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5,具有良好相关性,偏倚符合卫生部要求.结论:采用规范管理的POCT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实用性高等优势.
作者:景鸣;饶煌辉;夏卫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的口腔修复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方式,对照组采用合金烤瓷冠口腔修复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方式对患者口腔进行修复,能够提升患者咀嚼能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王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6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修复方式,给予观察组磁性附着体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固位力、咀嚼效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舒适度、外观和语音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对口腔修复有助于患者固位力和咀嚼效率的提升,获得患者满意度,修复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程立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与切除术对输卵管积水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输卵管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一般资料,IVF助孕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年龄及BMI、FSH及E2、AF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胚胎种植率59.70%低于观察组69.05%(P<0.05);对照组的流产率32.14%明显高于观察组8.11%(P<0.05);对照组获取的成熟卵子数及冷冻胚胎数和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与观察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59.57%低于观察组78.72%(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对输卵管积水患者IVF助孕效果更好.
作者:李永香;许薇;王欢;胡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文章以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为论点,对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应用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条探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处理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所存问题的对策.希望与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相关人员一起分享工作经验,共同解除问题,提升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工作运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高场磁共振诊断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患者19例,均经关节镜诊疗措施证实,且在治疗前接受高场磁共振检查,分析扫描结果.结果:下胫腓韧带远侧束异常增厚7例(36.84%),远侧束部分撕裂者3例(15.79%),距腓前韧带完全撕裂者5例(26.32%),下胫腓及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异常增厚4例(21.05%);软骨损伤9例(47.37%),软组织肿胀11例(57.89%),局部脂肪组织与邻近组织边界欠清晰10例(52.63%),关节内积液过多17例(89.47%);磁共振显示软组织损伤与关节镜检查相符率21.05%(4/19).结论:磁共振诊断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为关节镜手术提供可靠的检查依据.
作者:叶云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研制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消除封管液中输液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方法:该装置由注射器和配套使用的过滤器组成.该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于针筒前端的针座、针头,针头的尾端为针座套,针座前端连接有精密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尾端设置有附加针座,附加针座外围设置有内壁呈圆柱孔状的固定筒,固定筒内壁表面设置有与针座套相适配的螺纹,精密过滤器的前端设置有针座套,精密过滤器中的过滤膜为单透膜.结果: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使用操作简单,能够很好地过滤封管液中的输液微粒.结论: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结构简单,封管安全可靠.
作者:尹红梅;刘新春;米文杰;王俊忠;刘向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肠套叠患儿1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研究.结果:150例研究样本中共出现132例单纯水肿将肠套叠患者以及18例坏死性肠套叠患者;6例小肠型肠套叠患者、22例结肠型肠套叠患者以及122例回盲型肠套叠患者;其中3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120例患者在X射线指导下采取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法.其中144例患者超声诊断正确,达到96.0%的符合率水平,出现6例误诊病例,误诊率为4.0%.结论:为小儿肠套叠患者提供超声诊断,可以达到无辐射、无创伤、迅速、简便以及高准确性等方面的要求,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对于相关的治疗工作的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索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变中的有效率与准确性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来本院治疗并确诊有子宫内膜病变的老年女性80例,分别给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查出率.结果:在对于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内膜萎缩、内膜癌、慢性非特异性内膜炎和黏膜下肌瘤等典型子宫内膜病的诊断结果中,宫腔镜的查出率远远高于阴道超声(P<0.05).结论:宫腔镜对于帮助诊断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的有效率高于阴道超声,然而在临床上将两者结合使用有利于更准确的诊断疾病.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通过联合凝血常规、血常规、血栓弹力图(T E G)检查,评估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与健康妊娠剖宫产产妇的凝血功能状态.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的剖宫产产妇(A组)、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B组)、健康妊娠剖宫产产妇(N组)各40例,均于剖宫产手术开始前2h抽取肘正中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TEG仪检测,比较三组化验结果并分析评估凝血功能状态.结果:三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常规中B组与N组比较PT缩短,TT延长,FIB减少、DDIM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FIB值、DDIM值均高于正常值高值;血常规中血小板参数B组与N组比较PLT、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W增大;TEG检测中R值、K值呈下降趋势,Angle角、CI值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三种检测仪能更全面地评估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妇的凝血功能状态,子痫前期妊娠剖宫产产妇较健康妊娠剖宫产产妇总体凝血功能呈高凝趋势,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无明显改变.
作者:阮惠娟;李立芊;陈金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机器人配药技术在配置静脉输液化疗药物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12名护士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配药机器人的操作方法,对115例需要静脉输液配置的化疗药物采取机器人配药方法,观察配药机器人在配置化疗药时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机器人配制化疗药物,护士与药物完全隔离,有效减少药物残留和配药错误的发生.结论: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采用机器人配置药物,更加安全、准确,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同时能有效地进行职业防护,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赵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与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方法:2017年12月应用自制问卷表调查本地区10所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并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为所选的10所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回顾分析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以及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程度.结果:根据现状调查可知,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存在设备不完善、人员分配少、人员老龄化、质量管理薄弱等问题,且管理后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管理前,管理后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根据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分析,为消毒供应室实施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为基层医院各科室提供清洁、安全、实用的医疗器械.
作者:别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结合精益管理方法,确立眼科手术器械供应标准化模型,建立目标器械备货数量推导公式,确保备货准确的同时实现小库存,使眼科手术器械供应流程更加稳定高效,提高眼科手术器械管理水平.方法:运用精益理论,从手术量、器械洗消流程和器械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为期两周的数据采集工作,确定模型建立突破点,提出模型假设,并以手术时间、运转间隔、运送时间、放宽率、循环间隔和目标器械数为关键因素,通过定量分析,确定目标器械备货数量推导公式.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样本,按模型设想进行为期2个月的试运行,验证模型可行性.计算并对比改进前后眼科手术器械供应不足、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交接有误的特殊事件发生率.结果:公式推导数据与实际临床需求相吻合.眼科手术器械套装数量精准科学,模型流程稳定性高,特殊事件发生率低.结论:以精益理论为指导的眼科手术器械标准化供应模型是一种更加科学且精准的眼科手术器械管理模式.
作者:任永霞;刘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汇总2017年度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境内外飞行检查情况.对比分析境内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查结果、缺陷项分布情况,并对重复出现的缺陷项汇总分析,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
作者:王军;王越;包世勇;甄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利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研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双试剂,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选用不同批次产品,分别在OLYMPUS AU2700、罗氏C501、迈瑞BS-800生化分析仪上设置项目参数并进行检测校准;方法学评价包括准确度、分析灵敏度、精密度、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结果:该试剂盒检测准确度符合要求.用试剂盒测试15.5mg/L尿微量白蛋白时,灵敏度变化均大于0.010,符合行业标准.低值样本S低和高值样本S高批内精密度结果CV≤4.0%,批间精密度≤10.0%,符合行业标准.线性范围(0.3~200.0mg/L)符合行业标准.结论:新研究的双试剂盒在一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性能能够满足临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作者:曲怡蓉;王学亮;韩玉环;王华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75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特点及癌变率,讨论宫腔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经宫腔镜检查并且经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占同期绝经期宫内病变的52.1%(75/144),有异常子宫出血、阴道不规则排液、腹痛等症状的占44.0%(33/75).超声检查检出率76.0%(57/75),宫腔镜检查检出率87.2%(75/86).病理结果提示良性息肉占94.7%(71/75),恶性占5.3%(4/75).结论: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宫腔内病变,宫腔镜检出子宫内膜息肉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分析中老年萎缩性胃炎(CAG)胃镜诊断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择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胃镜确诊为CAG的中老年患者70例,由胃镜取病理样本,完成病理诊断,对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胃镜诊断后,CAG患70例,位置为胃窦部56例,胃底部4例,胃体部10例.病理诊断CAG者5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者18例,伴肠上化生30例,异型增生11例.且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74.29%.其中胃镜表现和病理结果显示,CAG、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A+B与A+B+C比较,P<0.05.说明胃镜下CAG在胃镜下具有多种表现,且仅以一种表现的存在或少,不能确定或排除CAG,可借助病理诊断提高准确性.结论:中老年CAG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存在关联,加强对胃镜下形态观察,注意使病理诊断,二者配合,可更为有效提高中老年CAG的检出率,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基础,促进转归.
作者:孙健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近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联合发表关于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相关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实体瘤中ctDNA变异以及DNA序列或拷贝数情况,从样本前处理过程、分析性能研究、临床评价以及结果解读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循环肿瘤DNA(ctDNA)相关研究提供了框架性建议,旨在更好地指引和规范ctDNA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章通过对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研究进展分析总结,希望对我国循环肿瘤DNA(ctDNA)相关产品研制起到借鉴意义.
作者:吴传松;史裕英;傅继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肛周治疗仪和外剥内扎联合皮桥离断缝合术对于环状混合痔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和患者疾病恢复时间,两组存在差异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肛门疼痛、便血、痔核脱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肛肠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德生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