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线容积成像技术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汪军;李仁民;张宏;姚奇

关键词:X线, DR, 容积成像, 骨折
摘要:目的 通过与数字X线摄影(DR)平片检查比较,探讨X线容积成像(VolumeRAD)技术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7例外伤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先行DR平片检查,再行VolumeRAD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骨折数量的检出率和图像的优秀率.结果 67例受检患者中,VolumeRAD检出57例67处骨折;DR检出46例54处骨折(x2=5.040,P=0025);VolumeRAD优秀率85.1%明显高于DR 56.7%(x2 =13.056;P<0.001).结论 VolumeRAD技术对骨折的检出明显优于DR平片,特别是对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和轻微移位的骨折细节能清晰显示,对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机性访谈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动机性访谈( MI)和行为转变理论(TTM)相结合的糖尿病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个社区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和行为改变理论相结合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糖化血红蛋白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得分较干预前提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从动机谈话的原则和技术人手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的行为改变,改善其血糖水平,值得在社区大力推广.

    作者:汪星;张建凤;王芳云;李志菊;江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肾综合征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由于心力衰竭引起肾功能不全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狭义上讲,CRS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进行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治疗过程中血肌酐渐进性升高.广义上讲,CRS是指心脏或肾脏功能不全时相互影响、相互加重导致心肾功能急剧恶化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对于CRS的认识有限,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临床上面对的难题之一.

    作者:张道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腔内技术治疗

    目的 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输尿管镜腔内技术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肾绞痛、发热等症状均消失.结石一次取尽者16例(84.2%),3例留置双J管至分娩后行ESWL治疗.19例孕妇均顺利渡过围生期并产健康婴儿.结论 妊娠期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应用输尿管镜腔内技术治疗安全、有效;妊娠晚期因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风险较高,可置管解除梗阻,妊娠结束再处理结石.

    作者:汪勇;王传圣;程华根;聂士富;李磊;耿仁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特点

    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进程,人类也不例外.肾脏衰老性改变通常始于40岁,50岁左右为加速期,表现为肾单位逐渐丧失、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导致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水电介质紊乱等[1].正是存在这种生理性衰老的状态,决定老年慢性肾脏病与中青年慢性肾脏病有着显著的区别,基础病因也有不同,以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闭塞为主,其次为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

    作者:王亿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减退时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

    各种原发性肾脏病和继发性肾脏病随着病程的延长以及病变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肾功能减退,随着肾功能损害逐渐加重,会出现多个系统及多个脏器渐进性损伤或功能减退.心血管并发症是常见的表现之一,也是肾功能减退时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约占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50%,其病死率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1-2].本文就慢性肾功能减退时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作一简述.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ERCP及EST治疗胆管结石的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ERCP/EST治疗胆管结石的护理措施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ERCP/EST治疗胆管结石患者术前护理、术中指导和术后护理. 结果 所有患者均准备充分,配合手术,除l例放弃继续治疗外,均取得手术成功. 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和指导,术后严密观察,血尿淀粉酶的监测,全方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巫荷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初步研究

    目的 评价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沙利度胺(第1周100 mg/d,第2周起200 mg/d)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3粒/次,2次/d)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接受治疗,无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疾病稳定(SD)5例(41.7%),疾病进展(PD)7例(58.3%),疾病控制率(DCR)41.7%;无进展生存(PFS)1.3~ 4.3个月,中位PFS为2个月;总生存(OS)2~ 6.7个月,中位OS为5.5个月.患者的KPS评分、睡眠、食欲、体质量、情绪等得到改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和嗜睡.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耐受性好、治疗费用低、用药方便,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开展临床研究.

    作者:洪艳艳;闫敏;许苗苗;惠锦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32例

    目的 探讨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32例脑室内出血患者,29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血肿侧侧脑室外引流,所有患者均行尿激酶灌注治疗及腰穿释放脑脊液.结果 32例中ADL1(恢复正常)11例,ADL2(生活自理)8例,ADL3(需人帮助)5例,ADL4(卧床不起)2例,ADL5(植物状态)2例,死亡4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可及时缓解颅高压;术后通过尿激酶灌注治疗及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可有效缩短引流时间,尽早清除脑室内积血,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绍玉;吴家贵;沈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各种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同时HP阳性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方案为前3d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后7d给予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对照组(56例)三联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0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P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91.3%,对照组为73%,其根除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等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治疗HP具有较高的根除率.

    作者:陈全德;鲍劲松;刘三宝;曹敬银;陈玉祥;龚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腹右经胸食管癌根治术3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36例食管癌经腹右经胸根治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腹右经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例死于心脏并发症,其余均顺利出院,无吻合口瘘、重度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腹右经胸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胸段食管癌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对淋巴结的清扫较彻底,符合对恶性肿瘤的根治原则,值得推荐和推广.

    作者:张科;李学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心血管系统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僵硬度的增加能够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有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原因可能为动脉结构的改变导致反射波提前于心脏收缩期到达,使中心动脉的收缩压增加以及舒张压降低,从而易使左心室发生肥大和缺血[1-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外膜下心肌与内膜下心肌的冠脉血流量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内膜下心肌对于缺血缺氧的反应比外膜下心肌更为敏感,更易于发生缺血缺氧损伤[4].

    作者:金艳;倪朝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41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采用血浆置换法,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清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很快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总生存率为63.4%,早期及中晚期慢性肝衰竭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8.9%及43.9%( P<0.05),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浆置换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一项有效治疗手段,对早期慢性肝衰竭患者疗效优于中晚期患者,安全性好.

    作者:沈强;唐琰;李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临床路径实施组(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实施临床路径患者)与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未实施临床路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了临床路径的患者与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相比,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论 输尿管结石实施临床路径,能够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费用,并加快医院床位周转率,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丁德茂;谢栋栋;张涛;王毅;陈磊;闵捷;邹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 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有34例(47.2%)发生左心室肥厚,且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左心室肥厚发生有逐渐增多趋势.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收缩压、血磷浓度升高及血红蛋白的降低有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舒张压、血清清蛋白、血糖、血脂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与收缩压、血红蛋白、血磷等危险因素相关,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等,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育琴;卢进;陈欣;张洪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周血CK-19评价乳腺癌术后化疗及监控血液微转移

    目的 以外周血CK-19为指标评价术后化疗作用及其监控血液微转移意义.方法 以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巢式RT-PCR检测外周血CK-19 mRNA,比较化疗前后表达差异及CK-19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关系.结果 化疗前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23.33%,化疗后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19阳性组肿瘤转移率为76.9%,阴性组肿瘤转移率为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辅助化疗能降低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外周血CK-19能监控乳腺癌血液微转移.

    作者:孙新六;张新丽;周宝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与对策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衰(ESRD)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使ESR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得到大大提高,但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率仍较高,已成为长期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CVD在MHD患者中的高发,除受传统危险因素影响外,还存在尿毒症及透析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压及容量负荷的波动性变化、氧化应激、高同型半胱氨酸( HHcy)血症、钙磷代谢紊乱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如何避免和处理这些危险因素是临床的热门话题.

    作者:周健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X线容积成像技术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与数字X线摄影(DR)平片检查比较,探讨X线容积成像(VolumeRAD)技术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7例外伤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先行DR平片检查,再行VolumeRAD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骨折数量的检出率和图像的优秀率.结果 67例受检患者中,VolumeRAD检出57例67处骨折;DR检出46例54处骨折(x2=5.040,P=0025);VolumeRAD优秀率85.1%明显高于DR 56.7%(x2 =13.056;P<0.001).结论 VolumeRAD技术对骨折的检出明显优于DR平片,特别是对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和轻微移位的骨折细节能清晰显示,对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汪军;李仁民;张宏;姚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附139例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锥颅引流术、颅骨钻孔引流术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案、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13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分别对采用经皮锥颅引流术(A组,42例)、颅骨钻孔引流术(B组,47例)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C组,50例)进行手术治疗,对不同组别的疗效和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ADL评分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C组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C组复发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述3种手术方法中,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效果好、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杨国瑛;王学富;张文彬;樊保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治疗声带任克水肿

    目的 分析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治疗声带任克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治疗的17例声带任克水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侧病变15例,单侧病变2例,全部采用全麻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手术.结果 1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1例发音无嘶哑,6例发音仍有轻度嘶哑,复查喉镜1例前联合有轻度粘连,无复发病例.结论 在支撑喉镜下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治疗声带任克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晓咏;毛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9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住院的412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肝硬化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临床特点、并发症、肝功能分级、转归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肝硬化患者中女性的糖尿病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肝硬化糖尿病组平均年龄大于肝硬化非糖尿病组(P<0.05),前者更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电解质紊乱,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高于肝硬化非糖尿病组(P<0.05).肝源性糖尿病组和非肝源性糖尿病组的临床特点、Child-Pugh分级以及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与高龄是肝硬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预后差.

    作者:吴娟;胡乃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