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朱美玲;张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手术室封闭的环境,长时间连续的工作,多种有害因子,使手术室护士成为职业损害的高危群体.为大限度保护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提高其自身保护意识,现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孙桂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定量分析法对65例MS患者和60例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尿酸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MS组血清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性患者尿酸水平低于男性患者(P<0.05);且MS组病程越长,血清UA水平越低(P<0.05)结论MS患者血清UA水平降低,且与性别、病程相关.
作者:江艳;任明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避免术后因肺功能不能代偿而导致手术失败.方法 2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MAA肺灌注显像,评估手术范围,术前根据公式计算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预测值PFEV1.0,并与手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根据99mTc-MAA肺灌注显像结果计算所得PFEV1.0与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均呈显著正相关,术前预测值为1.61±0.7 L(n=21),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8±0.6 L(n=21),术后12个月FEV1.0实测值为1.59±0.4 L(n=19),未发生术后肺功能不能代偿病例.结论 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方法可靠、准确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对于肺功能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尤为必要.
作者:赵永胜;赵丛雯;秦光明;雷勇;李成继;翁准;黄铁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卫生部印发的汶川地震现场检伤分类标准中提到,颈椎受伤、导致远端脉搏消失的骨折、开放性胸腔创伤、股骨骨折、开放性腹腔刨伤、腹部或骨盆压伤均属于非常严重的创伤,需要立即处理.严重头部创伤但清醒、椎骨受伤(除颈椎之外)、多发骨折、开放性骨折等属于重大创伤,但短暂等候不会危及生命或导致肢体残缺.
作者:葛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 对4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取鼻内镜下不同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11例合并鼻息肉、鼻窦炎同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结果 42例患者完全治愈,无1例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采取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矫正鼻中隔可以使术野清晰,手术操作精确细致,损伤小,利于恢复偏曲鼻中隔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对合并鼻息肉、鼻窦炎行同期手术,能有效控制鼻中隔穿孔的发生和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
作者:曹三芳;葛程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大地震作为自然灾害长期存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孕妇由于存在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大地震中成为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大地震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主要有孕妇的外伤、感染、早产、低出生体重、子代神经精神异常等.本文重点探讨大地震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合理的早期预防康复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冯燕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48例,根据Schatzker分型予以保守或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8~42个月随访.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42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87.4%.结论 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解剖复位、可靠固定、适时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查兴胜;黄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重复创伤体验、持续的回避和警觉性增高.自美国越南战争之后,在创伤性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诸如人格、生理特性、生活事件、过去创伤史等因素的相关研究中,人们更加重视应激因素.
作者:全艳玲;李晓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统计发现颅脑外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交通和意外事故占第一位,其次为跌倒或为被倒塌之物砸伤.汶川地震导致的大量颅脑损伤患者绝大多数为被倒塌之物砸伤.地震导致的颅脑损伤很少是孤立的,大多数并发有身体其它部位的严重损伤,如四肢的创伤和内脏的损伤,因而必须进行全面检查.一般来说颅脑损伤占全身各处损伤的10%~20%,仅次于四肢伤,居第2位,但死亡率居首位.
作者:高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近期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抗生素敏感性状况.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对我院两年间470株致病菌感染的422例次患者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3.26±15.57岁,其中G+菌75株(15.96%),G-菌239株(50.85%),真菌156株(33.19%),53例同时检出细菌及真菌,G-细菌大多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耐药率均较高,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低,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定等;G+菌中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4种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 近期下呼吸道感染以高龄患者多见.G-细菌是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呈增加趋势,治疗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作者:方浩徽;李仁惠;李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的情况,并分析其中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480例(男 1013例,女性467例;平均年龄61.6±13.7岁)正在予以药物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病史、学历、家族史、有无症状、医生建议、血压等级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的相关性.结果 总知晓率为42.1%,性别、年龄、病程、学历、家族史、症状、医生建议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显著相关,血压等级(P=0.124)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无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为42.1%,必需加强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宣教.
作者:刘伏元;许明生;洪海鸥;李红旗;崇爱国;严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胃癌51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25例)和肠外营养组(26例),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肠内组术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较肠外组高,但患者均能耐受,术后并发症明显较肠外组减少.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姚远;张正涛;张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脑血管意外(CVA)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地震后,睡眠时间少,疲惫,灾区群众一般被安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原有社会生活圈完全被破坏,缺乏亲人朋友的情绪疏导,在强烈的应激状态下,心理压力大,血压会出现波动,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多项研究认为CVA发生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康复护理的目的不仅是通过采用各种护理手段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疗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各种康复护理技术,终达到日常生活能力自理和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目的.
作者:巨保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在我院收治的33名地震伤病员中,年龄大82岁.小16岁,其中多数伤员属于骨折病人.由于骨折病人常见的发病部位在四肢,因此开展四肢骨折的康复,尤其是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对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惠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BMSCs)经谷氨酸培养后Smac基因表达情况及其是否参与了谷氨酸诱导的BMSCs凋亡调控.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加入30mmol/L谷氨酸培养后,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用PI/Annexin-V双染法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0、10、30、50 mmoL/L谷氨酸组)凋亡细胞的比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经30 mmoL/L、50 mmol/L谷氨酸作用24 h后Smac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培养的BMSCs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发现:CD29,CD44和CD105表达阳性,CD45.CD14和CD34表达阴性,具备BMSCs的特征;经谷氨酸培养后,可见BMSCs细胞核皱缩,边聚,双核状;谷氨酸诱导组较多细胞呈凋亡改变,且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的百分率也相应地增加(分别为14.24%、30.72%、93.31%);RT-PCR法发现经30和50 mmol/L谷氨酸作用后,BMSCs Smac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Smac基因表达也相应增加.结论 BMSCs经谷氨酸培养后Smac基因存在高表达,它可能参与了谷氨酸诱导的BMSCs凋亡调控.
作者:余佩英;郑治秀;蔡智玲;臧竟红;姚小飞;江莉;陈吉庆;陆超;管亚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3~72岁,平均41岁.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中段2例,下段25例.结石直径0.4~1.4 cm,平均0.86 cm.合并患侧肾积水28例,其中1例男性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梗阻、双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结果 32例输尿管结石粉碎率93.8%(30例),粉碎后均彻底一次清除,1例结石移至肾盂者未完成手术.术后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多于2~3 d内消失.32例均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确切、安全、组织损伤小,清除彻底,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中段和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怀斌;吴齐;曾显奎;焦常宝;王雪强;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糖(FPG)和HbAIC等,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应用颈动脉超声波测定IMT.结果 (1)糖尿病组血浆Hcy的平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高Hcy血症的发病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2)血浆Hcy水平与体重指数、HbAlC和糖尿病病程与独立相关;(3)高Hcy血症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0.01,OR=1.034,95%CI为1.015~1.11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血浆Hcy水平升高,BMI、HbAlC和糖尿病病程是老年2型糖尿病血浆Hcy的独立相关因素.
作者:张颖;朱美玲;张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QT间期离散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量其早期心电图QT间期并计算QT间期离散度,对人选患者预后随访2周,并比较QT间期离散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QTd和QTcd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结论 QTd、QTcd对AMl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作者:陆春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早在1944年Bywaters[1]观察了伦敦大轰炸中从倒塌的建筑物下幸存的伤员后,对挤压损伤作了详细的描述.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8.0级地震,震后幸存者挤压伤的救治与康复成为国内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
作者:吴建贤;徐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DSA对青年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青年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及DSA检查结果.结果 14例患者DSA检出动脉瘤5例,动静脉畸形4例,占全部病例64.29%;主要危险因素:饮酒、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结论 青年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为主要病因.高血压、饮酒、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与脑出血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作者:孟庆森;王立乾;李晓民;刘临;江四清;于成;赵德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