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霞
文章对口腔科设备与器械类产品相关标准的国内外新进展进行了整理介绍,分析了重点标准制修订思路,以期为行业标准的追踪和使用提供线索与参考.
作者:何燕英;张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本院1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70例.其中B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方案治疗,A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方案进行干预,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血气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组治疗疗效优于B组;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以及PH值水平无差异,治疗后A组患者PaO2、PaCO2、SaO2以及PH值优于B组(P<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吴芳;齐鑫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在医院中,手术及其他治疗操作的开展离不开医疗器械的支持,而医疗器械的使用及管理存在一定的繁复性,特别是植入性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植入性医疗器械具有种类繁多,规格复杂及价值高等特点,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其使用管理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此种形势下,为充分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做好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使用及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我国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尤永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变化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将检测结果予以分析.结果:组间ST段改变情况与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对比显著(P<0.05),组间心肌缺血情况对比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高,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无创伤等优势,可进一步使用.
作者:周芸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文章针对目前在眼底照相机光学性能检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并按照YY 0634-2008的基本测试原理设计了一套眼底照相机检测装置以尝试解决目前主要难点问题.该装置使用LED显示屏作为核心器件,通过电动升降台和计算机显示技术辅助完成分辨率、视场允差、摄影放大率和调焦范围等性能指标的测试.后设计试验与传统的测试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现阶段对眼底照相机光学性能质控的要求.
作者:李宁;刘艳珍;孟祥峰;任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用高值医用耗材的消耗量持续增多,而此现象则对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可通过构建集中采购管理平台、加强信心管理等方式来对该类医疗用品进行管理,以保证医院、患者双方的安全利益.
作者:蹇永亮;刘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胸腺上皮肿瘤(TETs)是常见的前上纵隔原发性肿瘤,占所有纵膈肿瘤的20%左右;由于TETs形态多样,生物学行为复杂,病理分型及不同类型侵袭性程度存在差异,给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带来不小的难题.因此,准确预测TETs病理组织分型及临床分期,判断其侵袭性,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影像及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多种影像学技术应用于TETs治疗前诊断,各自存在独特的优势及诊断价值,现予综述.
作者:宋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本文简要阐述了超声设备的原理及历史,总结本院B超几例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主要介绍飞利浦HDI 4000,HD 11 XE,HD 11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并对超声设备在临床应用上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表达了一些想法.
作者:袁望;章满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比应用宫腔镜、腹腔镜手术方式对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分为宫腔镜组(宫腔镜下手术)和腹腔镜组(腹腔镜下手术),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上,宫腔镜组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比较上,宫腔镜组显著短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与腹腔镜相比,在宫腔镜下对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徐玉雪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本文简述了PDCA循环管理过程,介绍了其在管理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中的应用.经过一系列改进措施,提高了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保证了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安全、有效使用,确保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完好率达100%,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黄载全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析肠梗阻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腹部X射线检查,之后以临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腹部X射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临床病理诊断,40例患者均确诊为肠梗阻,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2.5%(37/40),腹部X射线诊断符合率为72.5%(29/40),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孙文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直肠肛门修复术治疗痔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肛肠外科收治120例符合Ⅲ~Ⅳ混合痔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自愿接受传统痔切除术(外剥内扎术),试验组患者自愿接受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直肠肛门修复术(DGHAL-RAR),术后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包括术后疗效、患者满意度、康复周期、术后并发症(术后水肿、肛门坠胀感、尿潴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康复周期和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直肠肛门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宋长满;董毅;孙思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玻璃离子应用于儿童乳牙龋齿充填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所接收的单颗乳牙龋齿患者100例(10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颗患牙,对照组采取复合树脂充填,观察组患者采取玻璃离子充填,对两组患者充填半年成功率及失败原因、操作时间、牙本质过敏发生率以及2年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半年及2年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牙本质过敏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牙龋齿采取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充填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玻璃离子能够有效的预防牙本质过敏情况的发生,同时操作时间较短,对于儿童而言易于操作.
作者:董培;徐文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只有医疗设备正常的运行,才能保证医院中护理服务的质量,并使患者顺利的完成治疗.在本院对于医疗设备资金投入所占的比例比较重.如果医疗不能正常的运行,那么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出现延迟的情况,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致死以及致残的情况.并会引起医患之间的纠纷,给医院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医疗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的研究就非常重要.本文讲述了医疗设备的保养以及维修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方法.
作者:贺强;于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好转,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安全性.
作者:张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自制体位枕在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对减轻检查者不适感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14年6月~2017年4月本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600例患者,按男女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00例电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自制体位枕,对照组300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传统的卧位,两组患者均仅予电子支气管常规检查.结果:试验组无法耐受检查15例(5%)、一次性通过声门269例(89.7%)、检查后鼻出血45例(15%)、检查后1d咽痛35例(11.7%)、检查后1d血痰22例(7.3%),对照组无法耐受检查27例(9.7%)、一次性通过声门224例(74.7%)、检查后鼻出血79例(26.3%)、检查后1d咽痛69例(23%)、检查后1d血痰43例(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体位枕能有效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支气管检查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连秀华;黄瑞娥;陈力舟;陈晓红;吴国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高场强MRI与多层螺旋CT在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经过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患者34例,应用高场强MRI与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对比两者检查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敏感度、特异度以及正确率等.结果:CT与MRI均具特异性表现,高场强磁共振检查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42、10.526、11.085,P=0.001、0.000、0.000).结论:高场强MRI可以发现许多多层螺旋CT不能显示的病灶,高场强MRI具有多序列成像以及多方位的特点,结合每个序列的特点,在诊断MS方面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作者:时杰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为了解在用婴儿培养箱的质量状况,对33家医疗机构在用婴儿培养箱的临床使用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开展现场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座谈和实地查验的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在用设备管理和制造商对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李伟;李延敏;李立焯;黄宇哲;邢立镛;苏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双源CT(DS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结果和诊断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5月治疗的12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均给予DSCT(设为观察组)诊断,并与之CAG(设为对照组)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对照组轻度狭窄比率39.84%、准确度89.84%、SEN 85.94%、SPE 82.03%、PPV 78.91%较观察组32.03%、88.28%、83.59%、81.25%、75.78%略高(P>0.05);重度狭窄比率21.09%、闭塞率3.91%较观察组26.56%、5.47%略低(P>0.05).结论:DSCT与CAG影像检查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均有良好应用价值,且重度狭窄和闭塞诊断效果更佳.
作者:于新设;张扬;张景云;徐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0例)和观察组(n=9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镇静剂、利尿剂、硝酸酯类、抗心衰药物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以经鼻导管行高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EF、SV、CVP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EF、S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得更明显,CV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降低得更明显(P<0.05).对照组中无效26例,有效14例,显效20例,基本痊愈30例,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中无效10例,有效12例,显效26例,基本痊愈42例,总有效率为88.89%;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中施以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贺;刘吉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