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琰;李艳荣;陈巧英
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已逐渐成为神经系统检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查手段,此检查在诊断及评估周围神经和肌肉病变等方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纵观大量文献报道,笔者发现其中对于针式肌电图(needle electromyography,nEMG)和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在临床中应用的对比研究尚不多见.笔者经过反复研究对比,现将结论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卫哲;董哲;尚颖;孙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与妇产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妇产科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围手术期选择抗菌药物时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控制术前给药时间及累计给药时间并不会增加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的原则,严格控制和累计用药,防止医院感染.
作者:聂朝侠;郑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金水六君煎出自《景岳全书》,在临床上运用广泛且疗效显著,据此将本方在临床上的应用作相应总结与分析,为临床医师作参考,使其更有效的解决患者病痛.
作者:张茜;张文静;孟晓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科学的早期教育能够激发儿童的多方面潜能,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我院临床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91.9%的家长认为,0-6岁的宝宝需要专业机构提供早期教育服务.这是我国公民在儿童教育观念方面发生的一个飞跃性的变化.
作者: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利用VSD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及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办法.方法 用VSD敷科覆盖或填充患者皮肤软组织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后连接负压.结果 创面愈合的有5例,二期局部皮瓣转移的有6例,二期手术植皮的有7例,手术植骨的有3例.所有患者的大部分肢体功能均得到恢复并出院.结论 VSD持续封闭负压吸引能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刺激肉芽组织增生、防止污染.
作者:卜新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针刺迎香、鼻渊、合谷,肺俞和隔姜灸印堂、足三里和大椎)40例和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40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好,起效快,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郭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门诊分诊工作是门诊服务的重要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门诊医疗服务质量.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除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外,更要转变护理观念.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我就谈谈在门诊分诊中护患沟通技巧应用的看法.
作者:张珉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产科工作者现在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产科服务质量.近年来,我们针对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也采取了很多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出现差错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样过失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使患者苦不堪言.所以研究继续强化产科护理差错的防范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夏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妊娠产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为56例,对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新生儿情况予以对比.结果:予以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出现早产,发生低血糖与低血钙,以及畸形和窒息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妊娠并发糖尿病产妇于产前以及产时和产后,予以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妊娠后的不良结局,让患者顺利的度过围产期.
作者:蒋爱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205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53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65例次,感染率为3.1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64.62%,其次为泌尿系和胃肠道感染.结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黄丽萍;张一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乙肝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乙肝患者,给予干扰素α —2b治疗,观察记录所有病例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根据病例采取应对措施.结果:98例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并随着用药的继续,症状逐渐加重.结论:干扰素对乙肝治疗的应用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并可在体内积累,所以临床用药应加强用药监测,积极预防并对症处理.
作者:王德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2003-2007年商城县法定传染病发病报告进行疫情分析,以指导今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果 5年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1446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2.03/10万,五年累计死亡29例,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81/10万.发病分类构成显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67.80%;肠道传染病占5.97%:呼吸道传染病占23.24%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播传染病占0.50%.结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卫生条件的改善,疾病分类构成也有所变化,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也要相应调整,我县需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治力度,降低乙肝、肺结核、狂犬病、乙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罗远家;黄延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从2006年3月到2011年3与收治的需要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12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手段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一般术后护理手段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患者满意度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在手术前后均比对照组低(P<0.01).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出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的VAS评分也可以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8%.结论:临床护理手段在减低患者的焦虑心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向晓艳;朱德峰;刘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孕妇饮食搭配仍然是均衡饮食为基础,早中晓三餐都建议有主食类的食物,这是基础的,主食每个孕妇有不同的量,就算得了糖尿病的孕妇也不要把主食降得太低,一天的主食量无论身高多少都不能低于250克,这个是指生的重量而不是指熟的,前面提到的所有重量都是指生的重量.
作者:汤明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基于现在中职学生在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加强其习惯的养成教育已是迫在眉睫之事.通过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规范化、具体化,通过不断的训练、监督和强化,通过构建全员化的教育管理,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作者:邵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当读写时不良姿势产生的视角偏斜对主导眼及近视产生的影响.方法:将80例近视儿童,分为视角向左偏组,视角向右偏斜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通过卡洞法区分两眼中的主导眼,通过对主导眼同近视程度较高眼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37例由于读写姿势不良引起近视的儿童中有32例是右眼主导眼看,36例右眼近视程度(即等效球镜)较左眼高;41例没有读写不良姿势的儿童中,经测量有28例为右眼主导眼,28例右眼近视程度较左眼高.全部儿童没有发现视角向左偏科的情况.结论:人们在读写过程中,视角右侧偏斜的患者中其右眼为主导眼所占比例较高,同时右眼容易近视的产生几率高于左眼,进一步分析视角右侧偏斜时主导眼强化所致,从而影响了近视的进一步加深.
作者:赵平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迅速补充血容量,排除导致休克的因素,维持正常体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配合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58例患者56例得到好转,好转成功率95.6%,2例患者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3.4‰结论 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科学的护理方法,娴熟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晓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或家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有效地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新老护士配合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因此,儿科新护士提高沟通技巧和强化其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艺术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张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院前急救是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前沿,承担着各种意外伤害事件的现场医疗紧急救援任务.要求医护人员把有效的初步急救措施,以快的速度送到患者身边.进行生命支持和抢救,以维持生命.完善有效的救治体系和训练有素的专职医护人员,可明显改善脑出血危及患者救治的结局.无治疗期的长短,对疾病的预后有很大的关系,特别对急危重患者更为重要.
作者:贾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神经阻滞、镇痛和肌松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较快,神经阻滞情况、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防止前来反映效果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阻滞用于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沈志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