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彩玲;高苏俊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收治的62例KOA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药档案建立、功能锻炼指导及出院用药教育等有针对性的临床药师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干预前后病人满意度、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变化.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开展KOA健康管理,干预组总满意率93.55%、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及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KOA慢性病病人的药学干预能够明显增强KOA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增强疾病的自我管控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俊杰;杨洋;周莉莉;梅厚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淀粉样蛋白A在重型肝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前瞻性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型肝炎124例,根据是否发生SBP分为SBP组(n=48)和非SBP组(n=76),比较两组PCT、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并分析PCT、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IL-6在诊断重型肝炎病人SBP中的价值.结果与非SBP组比较,SBP组PCT显著升高[(0.78±0.54)比(0.19±0.11)]ng/mL,P=0.000;淀粉样蛋白A显著升高[(23.58±9.58)比(12.57±8.82)]mg/L,P=0.000;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8.68±2.48)比(5.49±1.82)]mg/L,P=0.000;白细胞显著升高[(9.26±3.29)比(7.65±2.84)]×109/L,P=0.000;IL-6显著升高[(89.58±38.58)比(39.58±18.58)]pg/mL,P=0.000.PCT、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IL-6在诊断重型肝炎SBP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95%CI:0.816~0.934)、0.898(95%CI:0.840~0.957)、0.695(95%CI:0.598~0.793)、0.709(95%CI:0.617~0.801)和0.876(95%CI:0.812~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存活病人比较,死亡病人入院时PCT显著升高[(1.05±0.51)比(0.70±0.48)]ng/mL,P=0.042.结论 PCT和淀粉样蛋白A在诊断重型肝炎SBP中均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PCT升高可能与SBP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闫丽娜;原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采取中医辨证射干麻黄汤加减,煎至150~200 mL,分2次服;观察组32例,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1支).7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群,并在一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32例,临床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90.6%;对照组32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体有效率78.1%.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和CD4+T细胞亚群均上升(P=0.000),CD8+T及Treg(调节T细胞)亚群均下降(P=0.000);观察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较对照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M、IgG和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M、IgG)较治疗前升高(P=0.000),且高于对照组(P=0.003,P=0.000).结论 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应用于小儿CVA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且能显著改善病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宏;宋瑜欣;于晓华;苏玉明;秦琪;延宇欣;贺紫薇;柳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剖析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病人对其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处于恢复期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处于恢复期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照护方案,研究组予以罗伊适应模式.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4天的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评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项目评分分别为(1.7±0.3)分、(2.8±0.7)分、(2.2±0.6)分、(2.2±0.5)分、(2.1±0.4)分、(2.2±0.5)分、(2.3±0.5)分及(2.1±0.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7、6.808、7.789、6.183、5.072、8.243、4.809、7.534,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社会功能评分为(3.8±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7,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7.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8,P<0.05).结论 将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改善病人的躯体功能,且能促进社会功能的提高.
作者:谢湘;储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肥胖对冠心病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住院诊治的伴有肥胖的冠心病15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同一科室住院诊治正常体型的冠心病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给予入选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药物(每晚20 mg),终完成6个月随访且入组的研究对象试验组139例,对照组79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体型组(对照组)、超重组及肥胖组.三组间的血脂达标率差异性用χ2检验,任意两组间的比较用Bonferroni法;血脂是否达标与体型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结果 三组间任意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正常体型组、超重组、肥胖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82.3%、65.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正常体型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的血脂达标率较低,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1),超重组、肥胖组的血脂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与正常体型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的优势比分别为0.408和0.265(P=0.016、P=0.009).结论 冠心病人群中肥胖与阿托伐他汀药物的降脂疗效有关系,肥胖影响冠心病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药物的达标率.
作者:李磊;陈咏梅;张宏考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行初次单侧TKA术的72例病人,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化研究,按1:2比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48例),术后通过口服唑吡坦提高睡眠质量的24例为试验组,术后口服等剂量维生素B6(安慰剂)的48例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术后24 h及72 h静息状态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3 d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值,术后住院天数,屈膝90°所需天数,术后3 d的SCL-90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术前膝关节HSS评分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术后24 h静息状态VAS评分[(3.50±0.59)分比(4.06±0.70)分]及72 h静息状态VAS评分[(2.00±0.42)分比(2.42±0.54)分]、术后住院天数[(6.25±1.15)d比(7.15±1.83)d]、屈膝90°所需天数[(2.83±0.70)d比(3.52±1.01)d]、术后3 d焦虑得分[(11.79±1.32)分比(13.04±1.75)分]及抑郁得分[(13.96±0.96)分比(16.58±2.1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 d的总蛋白[(63.28±4.51)g/L比(55.19±4.65)g/L]、白蛋白[(37.79±2.57)g/L比(33.66±2.94)g/L]及血红蛋白值[(107±13.98)g/L比(95.83±14.06)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TKA术后睡眠质量,能加速病人康复.
作者:方英磊;陆鸣;尹宗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比较单侧顺行性脑灌注(UACP)与双侧顺行性脑灌注(BACP)在主动脉停循环手术中脑保护效果,探讨佳的保护性脑灌注手段.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单侧与双侧顺行性脑灌注在主动脉停循环手术脑保护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文献质量评价量表(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提取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7篇,含病例827例,其中UACP组404例,BACP组423例;7项研究比较两组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1,95%CI:0.64~1.61,P=0.95);6项研究比较了两组暂时性神经系统障碍(temporary neurologic dysfunc-tion,TN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5,95%CI:1.11~6.28,P=0.04999)且BACP要优于UACP;5项研究比较两组永久性神经系统障碍(permanent neurologic dysfunction,P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3,95%CI:0.49~1.42,P=0.50).结论 在主动脉停循环手术中,双侧顺行性脑灌注脑保护效果优于单侧脑灌注.
作者:汪源;周曼玲;黄飞;邹艳;周颖;石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及与典型胸痛临床表现结合在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序贯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64排或128排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病人410例.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冠脉CTA及CAG结果.结果 双源CT诊断总符合率为94.06%,其中血管狭窄程度>75%的病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6.22%(269/312)、95.90%(1221/1272)、84.06%(269/320)、96.60%(1221/1264).结合典型胸痛症状,诊断准确率可提高至96.97%(384/396),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6.92%、97.02%、97.78%、95.88%.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率较高,可进一步指导介入或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其与典型胸痛临床表现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作者:李建华;王璟;王磊;何松清;刘挺松;谢亮;刘晶;周长圣;宫剑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对水通道蛋白4(AQP4)、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心搏骤停(CA)大鼠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6只健康SD大鼠,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28例),依达拉奉组(34例)、生理盐水组(34例),依达拉奉组及生理盐水组诱导建立CA模型,模型建立5 min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待自主循环恢复后,依达拉奉组立即静脉注射3 mg/mL依达拉奉,生理盐水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诱导CA模型,仅进行动、静脉置管及气管插管.连续监测三组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1h后缝合伤口,待模型大鼠苏醒后拔除插管,放入笼中常规饲养.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后12、24、48、72 h处死大鼠,测定三组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心肌病理学变化、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脑组织AQP4、AQP9 mRNA水平.结果 三组大鼠体质量、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等基础参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4、48、72 h处死大鼠,假手术组心肌组织中SOD水平均明显高于依达拉奉组、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水平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依达拉奉组12、24、48、72 h心肌组织中SOD水平分别为[(76.54±9.03)、(66.53±8.25)、(57.21±7.82)、(67.02±8.47)U/mg]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依达拉奉组12、24、48、72 h心肌组织中MDA水平[(11.36±1.15)、(18.29±2.96)、(23.07±2.37)、(20.83±1.82)nmol/mg]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各时间点生理盐水组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均高于依达拉奉组;12、24、48、72 h处死大鼠,依达拉奉组脑组织含水量[(74.36±7.41)、(74.51±7.31)、(75.32±7.25)、(74.23±7.14)%]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依达拉奉组AQP4水平分别为[(1.21±0.11)、(1.13±0.12)、(0.87±0.10)、(0.79±0.11)]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依达拉奉组AQP9 mRNA水平分别为[(0.82±0.14)、(0.70±0.11)、(0.62±0.12)、(0.50±0.11)]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减轻CA大鼠CPR后心肌损伤,可通过下调AQP4、AQP9表达减轻大鼠脑水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取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双镜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新沂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76例,其中采用双镜联合治疗组38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组3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病例进行3个月至3年随访.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结石残留、胆管炎复发、结石复发等指标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双镜联合治疗组术中出血量(69±35)mL、术后排气时间(32±12)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4±0.3)d、VAS评分(3.2±1.1)、住院时间(14.5±3.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9%),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175±65)mL、(85±21)h、(3.5±1.1)d、(6.8±2.0)、(18.2±5.6)d、(2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行经T管胆道造影发现开放手术治疗组结石残留3例,双镜联合治疗组无残留.术后随访3月至3年,开放手术治疗组3例胆总管结石复发,双镜联合治疗组无结石复发.开放手术治疗组3例发生胆管炎,双镜联合治疗组无胆管炎发生.结论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安全有效.
作者:张同领;王阳龙;唐献金;徐焕成;卜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Microsoft Access XP数据库和SPSS 19.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490例心脏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心脏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心脏手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2例,总发生率为8.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0例,感染率6.2%;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13.1%.单因素分析提示心脏瓣膜疾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在相同因素下,两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6,P=0.010),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与肺动脉高压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脏瓣膜病术后肺部感染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间、肺动脉高压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建民;刘建斌;叶蕾;梁贵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结合情景模拟剧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常见急腹症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新疆医科大学本科四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按简单随机法分成两组,一组为PBL结合情景模拟剧教学组(206人),另一组为单纯PBL教学组(94人).将准备好的病例提前发给两组成员,PBL结合情景模拟剧教学组要求其完成资料查阅、小组讨论、PPT制作、诊疗情景模拟视频拍摄等任务;课堂上每个小组展示PPT和视频,以及进行组间的提问对抗;下课前教师及时给予评价总结,发放与回收课程效果调查问卷,并结合考试测评的方法评估其应用效果.单纯PBL教学组除不要求诊疗情景模拟视频拍摄外,其他要求同上一组.结果学生成绩显示,PBL结合情景模拟剧教学组基础知识平均得分(33.90±7.04)分,病例分析得分(40.62±6.88)分,总成绩(74.52±13.19)分;单纯PBL教学组基础知识得分(34.10±7.71)分,病例分析得分(36.64±6.27)分,总成绩(70.63±12.72)分.经分析PBL结合情景模拟剧教学组病例分析得分明显高于单纯PBL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8,P<0.001).结论PBL结合情景模拟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面对突发急诊事件的临床思维及相关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提高急诊医学教学质量.
作者:郭飞;陈志祥;居来提·艾尼瓦尔;吴天山;肖开提·伊布拉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10—12月进行LC的141例病例资料(试验组)及该院2017年7—9月135例LC病例资料(对照组),试验组病人采用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和术后早期进食的策略,即术前2 h口服该院营养科配置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制剂200 mL,麻醉清醒后口服温开水100 mL,术后4 h口服复合碳水化合物营养制剂200 mL;对照组病人按照术前8 h禁食,6 h禁饮,术后12 h进水的围术期常规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12 h饥饿、口渴、咽喉肿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探讨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饥饿、口渴、咽喉肿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46、3.456、81.480,P=0.034、0.045、0.001),试验组术后12 h的肠鸣音恢复率早于对照组(55.32%比14.81%,P<0.05).结论 LC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降低病人的不良反应,改善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为加速康复理念下缩短病人围手术期禁食禁饮时间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作者:韩蔷;冯金华;许瑞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去泛素化与去泛素化酶USP4互相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风湿性心脏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 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20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均行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手术,均顺利出院.10例健康对照来自于健康志愿者.分别抽取以上参与实验人员5 mL的外周血,经过细胞培养与转染;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观察IRF4的DNA结合结构域以及和配体结合结构域是否可以和USP4互相结合;通过NI-NTA镍螯合树脂纯化实验观察IRF4蛋白针对48位和63位赖氨酸相关的去泛素化是否可以被USP4介导;应用荧光素酶检测技术观察白细胞介素(IL)-4是否可以在IRF4、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2)和USP4共同促进下表达;利用基因沉默方法在人源Th2细胞中下调USP4.结果 下调USP4后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也明显减少;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USP4抑制剂处理后的Th2细胞表达的IRF4和IL-4均减少;以流式细胞技术测得风湿性心脏病中IL-4表达增高,IRF4表达也增高.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血中IRF4的蛋白稳定表达可以通过USP4去泛素化的作用而实现;IL-4在IRF4表达增加协同NFATC2的情况下可增加表达.
作者:胡程舟;张卓;陈文龙;周胤泽;段伟豪;李开朗;郭志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β1受体阻滞剂对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探讨其影响病人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54例确诊为脓毒性休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人.根据是否使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72 h循环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I(CTnI)、血乳酸(Lac)水平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等.所有病人再根据28 d的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72 h后治疗组心室率(HR)(90.6±8.9)次/分低于对照组(118.4±23.1)次/分(t=5.916,P<0.001),两组病人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72 h液体平衡量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CTnI、Lac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β1受体阻滞剂使用率(31.6%)低于存活组(62.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I>1.21μg/L、APACHEⅡ评分>19.5分是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β1受体阻滞剂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β1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脓毒性休克早期病人的心率和心肌氧耗,减轻心肌损伤,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以缩短住ICU时间,可能是此类病人预后的潜在保护因素.
作者:沈雯雯;徐前程;钱言;陈尚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2940 nm点阵激光联合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43例增生性瘢痕病人,先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适量药液缓慢注射入皮损内,间隔治疗时间4周,根据皮损增生程度注射1~4次,后一次注射完毕间隔1个月后,采用Pixel 2940 nm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同时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43例病人经1~5次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48.84%、60.47%、82.50%、91.43%、96.30%,有效率随治疗次数的增加显著增加,病人满意率为93.02%.不良反应少.结论 2940 nm点阵激光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实;宛利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亮菌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伊立替康(CPT-11)肠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接受过CPT-11单药或联合方案化疗,并出现急性或迟发性腹泻的病人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亮菌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亮菌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2周为一疗程,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症状和体征、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8,P=0.022);治疗后治疗组的腹痛及大便性状改变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分别P=0.039,P=0.0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治疗组卡氏评分提升较对照组大(两组卡氏评分均数的方差分析:F=6.066,P=0.018);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亮菌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CPT-11肠黏膜损伤疗效优于单纯亮菌混合液灌肠.
作者:江海丽;王明琦;张梅;李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对心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以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于病人入院时和护理15 d后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水平,并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结果 两组干预前LVEF和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LVEF值[(59.6±8.7)%]高于对照组[(46.2±8.6)%](t=7.099,P<0.001),NT-proBNP值[(426.3±18.9)μg/L]低于对照组[(481.2±15.4)μg/L](t=14.594,P<0.001).两组在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和自护责任感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85.8±12.4)分、(89.3±12.8)分,对照组分别为(80.0±13.9)分、(83.1±13.4)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018,P=0.047;t=2.168,P=0.033).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取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功能,且能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范艳梅;王丽娟;王晓芳;马海霞;陈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体表心电图碎裂QRS(fragmented QRS,fQRS)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脉血流恢复的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诊断为新发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急诊PCI治疗的病人128例.术后第2天做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分析fQRS,与PCI术后即时梗死相关动脉的TIMI血流评分进行分析,术后一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TIMI评分低的病人体表心电图fQRS多见,与无fQRS的病人相比,病人冠脉血流TIMI 3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3%比60.4%,P=0.003)并且射血分数(EF)值降低[(54.4±8.4)%比(48.3±8.5)%,P=0.03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QRS与左室EF呈负相关(r=-0.532,P=0.012),TIMI评分与fQRS呈负相关(r=-0.324,P=0.001).结论 碎裂QRS的出现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缺血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评价其冠状动脉血流恢复的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
作者:朱红军;丁晓梅;余华;张杰;张灿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地评估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Arg399Gln和Arg194Trp多态性位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易感性关联.方法 检索PubMed、Google学术、万方和CNKI数据库,筛得XRCC1基因Arg399Gln和Arg194Trp多态性与CAD易感性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tata 12.0数据计算软件对获得的各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对数据可靠性、发表偏倚等进行评估.结果 纳入8项病例对照研究,包含病例组3093例,对照组2799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性位点与CAD易感性呈显著正相关(M比W:OR=1.153,95%CI:1.025~1.296,P=0.017;MM比WW:OR=1.514,95%CI:1.129~2.031,P=0.006;MM比MW+WW:OR=1.472,95%CI:1.110~1.953,P=0.007).在以种族为依据的亚组分析中发现,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性位点增加了亚洲人群CAD的发病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XRCC1基因Arg194Trp多态性位点在MM比WW和MM比MW+WW模型下与CAD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MM比WW:OR=1.393,95%CI:1.048~1.850,P=0.022;MM比MW+WW:OR=1.499,95%CI:1.143~1.966,P=0.003).在以种族为依据的亚组分析中,研究发现携带有XRCC1基因Arg194Trp多态性的亚洲人群易患CAD.结论XRCC1基因Arg399Gln和Arg194Trp多态性位点与CAD易感性显著相关,可作为该疾病诊断和筛查的潜在靶点.
作者:吴旭庭;王阳;王镇波;陈刚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