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许东伟;高泽立
目的 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 USP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7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USP4和MMP2的表达.结果 USP4和MMP2 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1. 4% ,44. 3% ,而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 0% , 4. 3% .它们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0. 0% ,90. 7% ,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47. 5% ,56. 1% .在浸润深度≥1/2间质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2. 2% ,83. 8% ,在<1/2间质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为29. 2% ,37. 5% ,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 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 05).且USP4和MMP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 05).结论 USP4和MMP2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预后判断和治疗指导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周林艳;罗居东;严菊芳;万美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不同术式对肺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41例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分为单孔组和两孔组,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两孔组手术时间(164. 8 ± 65. 7) min、失血量(84.1 ±16.9)mL、胸管留置时间(4.2 ±1.8)d、前3 d总引流量(660.8 ±232.7)mL、术后住院时间(8.2 ±2.3)d、住院费用(59. 9 ± 12. 3)千元,两孔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单孔组(t=3. 698,P<0. 05);组间胸管留置与术后住院时间、失血量、前3 d总引流量及手术费用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284、0. 273、0. 837、0. 528、1. 155,P>0. 05).两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例(11. 26% ),显著低于单孔组18例(25. 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89,P<0. 05);两孔组淋巴清扫数(15. 6 ± 4. 3)个,显著低于单孔组(20. 4 ± 6. 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466,P<0. 05);两孔组术后3 d疼痛评分(24. 4 ± 5. 9)分、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15. 0 ± 3. 2)分、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5. 1 ± 2. 5)分、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2. 9 ± 0. 6)分,与单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310、1. 061、0. 212、0. 451,P>0. 05).结论 临床予以肺癌患者近距离两孔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治疗,相较于单孔法而言,能够降低手术对患者的伤害,且并发症率更少和更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洪英财;周海榆;杨泓;陈怀生;饶展鹏;彭彬;胡泓;廖碧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为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住院及门诊的脑卒中后偏瘫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项目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肢体功能障碍程度的偏瘫患者心理障碍筛查阳性率以及SCL-90 各因子均分的差异.结果 女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恐怖、躯体化、抑郁等因子均分均高于男性;离异或丧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等因子均分均高于已婚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严重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于较轻组.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文化程度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各因子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心理障碍筛查阳性检出率87. 5%,以女性,年龄≥60岁的离异或丧偶且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障碍筛查阳性检出率高(均P < 0. 05).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差,以女性、年龄≥60岁,离异或丧偶,文化程度较低,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更容易出现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等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牟杨;邓北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方式选择、术后随访及相关并发症等分析,以期为髁突骨折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髁突骨折病例22例(共24侧),术中采用耳屏前切口,颌后切口,应用长螺钉,微型钛板固定或直接游离摘除脱位的髁突头,行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拍摄X线片或CT,对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开口功能恢复、颞下颌关节及面神经症状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面部对称性、咬合功能及解剖结构稳定性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2)患者术前平均张口度(18.1 ±3.31) mm,术后复查张口度(37.4 ±2.89) mm,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16, P<0. 001);(3)5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高位骨折出现1例颧支功能障碍;中位骨折3例(颧支2例,颊支+颧支1例);低位骨折1例,为下颌缘支;5例患者面神经损伤均为暂时性,通过口服药物,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均得到恢复.结论针对不同髁突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堵梦雨;宋飞翔;张令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GYY4137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缺血再灌注+GYY4137组( C组). B组和C组大鼠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在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GYY4137(100 μmol·kg-1).方法 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肌酐( Scr)和尿素氮( BUN)含量;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的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可见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表现,经GYY4137 治疗后明显改善;A组,B组和C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4. 58 ± 0. 43)% 、(23. 52 ± 1.87)%、(10.86 ±0.87)%,SOD活性分别为(235.43 ±5.94)、(115.38 ±3.79)、(162.39 ±3.92) U·mg-1,MDA含量分别为(1.27±0.28)、(3.64±0.53)、(2.33±0.57) nmol·mg-1,Scr分别为(63.26±5.21)、(287.64±10.32)、(106.47±6.29) μmol·L-1,BUN分别为(7.46 ±1.26)、(13.65 ±1.04)、(9.65 ±1.35) mmol·L-1;与A组比较,B组中Bax、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P<0. 05).和B组比较,C组中Bcl-2表达水平增高和Bax、caspase-3表达减低(P<0. 05).结论 GYY4137可减轻氧化应激水平和抑制凋亡,从而在肾脏组织IRI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胡丽;饶婷;段丹;段菲;黄焱琼;蒋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经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病理活检确诊的1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B7H4蛋白水平、生活质量(以KPS评分为标准)、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 +、CD4 +百分比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39,P=0. 02).治疗组治疗前后B7H4蛋白水平分别为(61.08 ±9.52)、(55.86 ±7.80) 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P=0.0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88. 3%和71. 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208,P=0. 039);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113,P=0. 008).结论 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可能通过降低B7H4蛋白水平,提高了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周美玉;许国发;王泽新;刘如燕;龙艺;李艳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测定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Aps-2氨基柱(4. 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 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35∶65),流速1. 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5 nm.结果 盐酸丙酰左卡尼汀在0.505 0~5.050 2 g·L-1(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 1% .结论 该文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因烧伤休克和感染而死亡的患者逐渐减少,脏器功能衰竭成为当前烧伤的主要死因,而吸入性损伤所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是脏器功能衰竭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作为烧伤治疗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对烧伤患者整体救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研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一直是烧伤危重患者救治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理念也有所改变.该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新研究,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郝擎宇;葛乃航;徐建;张林林;温从吉;严晓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脓毒症患者搏动指数(PI)及脑血流指数( CBFi),明确PI及CBFi预测脓毒症相关性谵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脓毒症患者共42例,使用TCD测量第1天及第3天的PI及CBFi.根据第1天PI值将患者分为两组(高PI组及低PI组).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每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CAP-ICU阳性即诊断患者为脓毒症相关性谵妄(SAD).结果 22 例(52%)患者出现SAD(CAM-ICU阳性). 75%患者PI值>1. 05.第1天的PI值可以预测脓毒症相关性谵妄的发生(AUC=0. 90, 95% CI:0. 80~0. 98,P<0. 01);以PI=1. 2为阈值,预测SAD的灵敏度为92% ,特异度为86% .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I是与SAD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种相关性独立于年龄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 APACHE Ⅱ)评分( OR:6. 24,95% CI:1. 14~28. 32, P=0. 02). PI高的患者,第1天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CBFi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通过TCD监测脓毒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可以预测SAD的发生.
作者:韩耀国;孙跃喜;叶明荣;陈刚;张涛;雷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血糖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对照组, 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SF)、体质量指数(BMI),干预前后评价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肾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 RAAQ)与行为量表( RABQ)评分,并统计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ALB、PA、SF、BMI、血钙、RAAQ、RABQ评分均升高,血磷和SG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8% vs.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饮食指导提高MHD治疗CRF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杜丽;祖明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盏憩室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的16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1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 3例通过腹腔镜直接观察识别出肾盏憩室,6例通过输尿管导管注射亚甲蓝致覆盖在结石表面的肾实质变蓝而发现,7例注射亚甲蓝失败术中改用腹腔镜超声成功发现憩室位置.取尽结石后发现7例憩室颈部已闭塞,9例见憩室颈口,电灼颈口并缝合关闭憩室颈部,电灼憩室壁后均采用相邻的肾周脂肪填充憩室腔.平均手术时间为(129. 5 ± 32. 3) min,平均失血量为(76.0 ±28.5)mL,平均住院时间为5.2 d.血红蛋白[术前(138.6 ±2.0)g·L-1vs.术后 (129.8 ±2.1)g· L-1,P=0.85]、血肌酐[术前(43.3 ±3.9)μmol·L-1vs.术后 (46.6 ±2.7)μmol·L-1,P=0.50]等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再出现腰痛、反复泌尿系感染和肉眼血尿等症状,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和超声检查未发现患侧憩室和结石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对于靠近肾盏憩室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可以降低出血的风险,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能有效取尽结石和封闭憩室腔,它可作为经皮肾镜、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失败后首选的替代方法,对肾脏憩室类结石的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熊康林;胡云飞;刘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三叶因子3(TEF3)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取院内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EF3、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DN患者TEF3水平与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DN组患者的TEF3、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分别为(15. 86 ± 2. 34)μg·L-1、(50. 16 ± 8.98)mg·L-1、(13.96 ±2.08)mg·L-1、(7.83 ±0.73)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8.608、-17.817、-21.374、-53.140,P<0.001);DN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别为(2.46 ±0.51)、(4.95 ±1.03)、(2.46 ±0.55) mmol·L-1和(30.01 ±5.04)μmol·L-1,明显高于对照组(t= -6. 613、-7. 692、-7. 924、-15. 331,P<0. 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3. 974,P<0. 001);DN患者的TEF3水平与 IL-18、IL-6、hs-CRP、TG、TC、LDL-C和 Hcy水平正相关(r=0. 465、0. 398、0. 413、0. 382、0. 402、0. 369、0. 352,P=0. 012、0. 027、0. 035、0. 019、0. 033、0. 041、0. 025),而与HDL-C水平负相关(r= -0. 422,P=0. 030).结论 DN患者的TEF3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等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霜;杨正国;杨波;郑金亮;贾伟;赵金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对误诊原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3例,结合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总结超声图像特征及分型,并分析超声诊断符合率及误诊原因.结果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根据超声图像分为宫壁型8例、宫腔型1例、宫壁及宫腔型2例及盆腔肿块型2例,超声图像特征性较差,误诊率较高.结论 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图像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帮助,降低误诊率.
作者:梁梅云;何年安;隋秀芳;程东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管渗漏患者中使用自黏性软聚硅硐有边型泡沫吸收性敷料联合防漏膏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PTCD管渗漏患者147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无菌纱布块换药;观察1组使用无菌纱布联合防漏膏换药;观察2组应用自黏性软聚硅硐有边型泡沫吸收性敷料联合防漏膏保护引流口周皮肤黏膜.观察三组患者带管期间舒适度、并发症、渗漏和换药情况.结果 观察2组与对照组在舒适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 921,P<0. 001),观察1组与对照组在舒适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 748,P=0. 454);观察2组患者在周围刺激性皮炎方面并发症(2例)低于观察1组(8例)和对照组(12例)患者(P<0. 167),三组患者在意外脱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2组患者渗液和换药频次为(2.25 ±0.1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F=881.03,P=0.000).结论 使用自黏性软聚硅硐有边型泡沫吸收性敷料联合防漏膏处理PTCD管渗漏,增加了患者带管期间的舒适度,减少了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同时换药次数的减少也减轻了临床医疗护理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丽;尚红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监测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温度在预测糖尿病足溃疡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门诊部行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及护理的86例患者,采用红外皮肤测温仪对所有参与者足部皮肤温度进行测试,然后比较足部皮肤温度差.所有参与者随访2 年,依据Wagner分级标准判断糖尿病足溃疡病例.结果 足部皮肤温度差≥2 ℃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率为77. 6% ,明显高于足部皮肤温度差<2 ℃患者的51. 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475,P=0. 011).足部皮肤温度差与糖尿病足溃疡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温度差异越大,则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可能性越大,溃疡严重程度也越大,这为预测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肝病临床诊断结果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对慢性肝病临床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的218例慢性肝病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行肝脏病变处穿刺活检术,常规做苏木精—伊红( HE)染色、Masson及网状纤维染色,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加做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分析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结果 代偿期肝硬化( 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病、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与病理诊断分级的符合率分别为74. 3% 、78. 7% 、73. 3% 、80. 6%和67. 9%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小军;张国梁;刘永华;刘丽丽;侯勇;李艳;韩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丹参(叶、茎、花、根)不同部位中的可利用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法对丹参(叶、茎、花、根)中酚酸类、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丹参中不同部位中丹酚酸类、黄酮类含量差异较大,丹参地上部分(叶、茎、花)中除了含有大量丹酚酸类成分外,相对根而言,还富含以芦丁为主的黄酮类成分,叶、茎、花中分别含有芦丁的质量分数为3. 53、0. 56、0. 66 mg·g-1.结论 丹参叶、茎、花中含有大量的丹参酚酸类、黄酮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对丹参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扩大丹参新药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开发前景.
作者:陈旭青;陈醒;吴苏亚;骆雨璇;王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6例老年肥胖A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被分成两组:腹腔镜手术组77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部分血液检测指标和手术相关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分别为(34.5 ±16.4)mg·L-1和(42.8 ±17.9)mg·L-1,丙氨酰氨基转移酶分别为(51.3 ± 12.6)U·L-1和(58.2 ±12.9)U·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48.8 ±9.7)min],但是术中出血少[(21. 3 ± 7. 2)mL],术后肛门排气快[(23. 6 ± 6. 9)h],疼痛程度轻[(3. 0 ± 0. 9)分],住院时间短[(5. 1 ± 1. 8)d];腹腔镜组脂肪液化和感染发生1例,胸腔积液和肺部感染发生3 例,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5 例和7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LC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腹腔镜技术经验丰富的医师治疗老年肥胖ACC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李殿启;李健;赵晓光;王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在无痛膀胱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50例行无痛膀胱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利多卡因+小剂量氯胺酮组(L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每组25例. L组:检查开始时静脉注射0. 4 mg·kg-1氯胺酮+2%利多卡因1. 5 mg·kg-1后,然后持续泵注氯胺酮5 μg·kg-1·min-1+利多卡因1 mg·kg-1·h-1. P组:检查开始时静脉注射丙泊酚2 ~3 mg· kg-1,然后以6~10 mg·kg-1·h-1持续泵注.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膀胱镜检查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记录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术中体动反应、呼吸暂停、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术中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L组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低值分别为每分钟(69.3 ±7.7)次、(68.6 ±8.5)mmHg,较P组患者每分钟(64.6 ±7.1)次、(64.1 ±6.7)mmHg明显降低(P=0. 03,0. 04);L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低氧血症、注射痛及术后头晕、尿道疼痛的发生例数较P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利多卡因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在老年患者无痛膀胱镜检查中具有良好效果,并可明显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魏本忠;曹小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鼻腔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16例患者中10例仅接受CT扫描,其中5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接受CT平扫;4例仅接受磁共振(MR)扫描,其中3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MR平扫;2例同时接受CT平扫及MR平扫及增强.结果 16例患者单侧肿瘤8例,双侧肿瘤8例.病灶局限性于鼻腔前中部6例,中后部3例,弥漫分布于整个鼻腔7例. 16例NK/T细胞淋巴瘤中10例出现轻度骨质吸收,骨质改变轻微.肿瘤浸润鼻前庭、鼻翼、鼻背或邻近面部软组织11例.病灶与鼻中隔、鼻甲或鼻窦壁间存有小气泡11例. CT平扫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 MRI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均轻中度强化.结论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杨金晶;韦炜;刘影;邓克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